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一、基础知识题 1给下列汉字注音。(3分) 陋( ) 馨( ) 儒( ) 牍( ) 案( ) 苔( ) 2读拼音写汉字。(3分) 甚fn( )y泥( ) zhu清涟( ) xi玩( ) 隐y( ) xin有闻( ) 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5分) 惟吾德馨( ) 阅金经( ) 谈笑有鸿儒( ) 亭亭净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斯是陋室( ) 濯清涟而不妖(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 4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3分)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

2、语提前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无案牍之劳形 无丝竹之乱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填空。(10分) 陋室铭作者_,是_朝诗人。 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_、_、青、_、经、_和_。 爱莲说的作者是_,字_,宋代_家,学者称他_先生。 爱莲说以_和_衬托莲。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或者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 “_,_”写出了陋室的环境。 予独爱莲之_,_,中通外直,_。 6翻译下列句子。(10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无案牍之劳形。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指出

3、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同予者何人?( ) 莲,花之君子者也。( ) 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二、阅读题 (一)爱莲说 1本文作者是 , 代哲学家。(2分) 2注音。 蕃 濯 亵 (1分) 3文章题目“爱莲说”的意思是( )(1分) A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B谈谈爱护莲花的若干理由 C热爱莲花的人应该说说理由 D谈谈人们为什么不喜爱莲花的道理 4对“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翻译最符合课文原意的是( )(1分) A香气远播,更加清新,笔直地洁净地种植(在水里)。 B香气散播到远处,越发清幽,笔直洁净地立在那

4、里。 C香气传得越远越清香,美丽清洁地种在那里。 D香气传播得很远,很清新,高高地洁净地直立着。 5作者描写莲的美好形象,赋予莲高洁的品格,其目的是( )(1分) A借莲的高治抒发了追慕古代贤人之情。 B以莲自况委婉地批评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C借莲之高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D以莲自况婉曲流露出郁郁不得志的哀愁。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香远益清( ) 亭亭净植( ) 濯清涟而不妖( )( ) 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 同予者何人?( ) 宜乎众矣( ) 7、默写。(6分) 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爱莲说一

5、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文章的主旨句是 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8、翻译下列句子。(10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填空。(14分) 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陶后鲜有闻”中的

6、“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写出莲花的别称三个以上_、_ 、 _ 10、写出描写莲花的名句两句以上(连续性的两句算一句)(2分) (二)陋室铭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由得的心情 D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 3.用原文回答问题。(

7、20分) 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 。 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 。 写出运用类比手法的句子 全文的主旨句是 提挈全文的词语是 。本文实虚相映的句子是 。 突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的句子是 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突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写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文中的点睛之笔是 作者以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4.找出全文的点睛之笔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5.用一句话概括本的思想主旨。 (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4分) (1)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这劳(形)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 (2)孔子云:“何陋之有” 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2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1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2分)陋室铭、爱莲说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题 1.lu xn

9、r d n ti 2蕃 淤 濯 亵 逸 鲜 3惟只 馨香气,指品德高尚 指佛经 有学问的人 树立 亲近而不庄重 这 洗涤 认为 少 应当 4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放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舒缓语气,协调音节 放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5 刘禹锡 唐 灵 馨 丁 形 亭 周敦颐 茂叔 哲学 濂溪 菊 牡丹 警戒自己 称述功德 文体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 6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没有官府

10、的公文劳累身心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过但(并)不(显得)妖媚 7反问 比喻 比喻 排比对比 二、阅读题 (一)1周敦頣 宋 哲学 2 略 3A 4.A 5B 6、多不被沾染更加清芬洁净地立着洗涤 妖艳玩弄少我应当,当然。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9、托物言志 莲 既不消极避世,又决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衬托 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菊花 牡丹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10、

1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毕竟西湖二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1.D 2.有什么简陋呢? 2.A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5.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6、(1)有名(出名、闻名) (2)大 (3)干扰(扰乱、使乱) (4)形体、身体(每小题1分) 7、(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

12、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每空1分) 9、A(2分)10、三个方面,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渊博、兴趣高雅。 11、强调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远。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记叙文基础知识(一)记叙文的特点1、概念: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2、分类:A、按样式分:通讯、回忆录、游记、新闻、参观访问记、民间故事。B、记叙内容分: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二)记叙的要素和人称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A、时间:一般用时间词表示;也有的间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B、地点:单一地点,事件在一处

13、发生;还有的事件随情节发展而转换。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主要人物往往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帮助形成完整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D、起因:指引发事件的原因,一般在开头,也有在后头(倒叙)E、经过:指事件发展的过程,复杂事件的经过往往包含若干阶段,可先概括再综合。F、结果:指事件的结尾,一般也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如以抒情议论结尾的不能当作结果。记叙的人称:A、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我”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文章记叙的人和事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容易使读者产生真实而亲切的感觉。文中如有心理活动描写必定是“我”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活

14、动只能是“我”猜测的,不可直接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B、第二人称: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中,出于直接抒情的需要。但记叙文通篇一般不采用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文中每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称谓,没有“我”这个代词。其好处在于人物事件的展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便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题,文中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可描写。(三)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指记叙文材料安排方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1、顺叙:记叙的材料按时间推移、地点转移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法。用顺叙写的文章、层次、段落和事件发展的

15、过程基本一致,可从时间推移、程序推进、空间转换等标志着手,理清思路。2、倒叙:先把事件的结果写出,或先把后发生的事(或是某个突出的片断或结局)叙述,然后再按事情的发生发展记叙,最后落到结果,使首尾呼应。其注意点:开头一般先写结果,或是由眼前的事物引起回忆;开始追述时,文章一般要用一两句话表明以下要追述以往的事;追述部分仍按时间顺序写。3、插叙:在顺叙过程中插入与中心思想有关的事件。分析插叙要把握两点:一是转入插叙的过渡句。二是由插叙转到顺叙的过渡句,它们衔接要自然、完美。阅读时要注意插叙前后的过渡性文字。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人物描写起补充、衬托的作用。(四)记叙的中心与材料1、记叙的中心:

16、就是作者凭借记人写景,给景状物告诉读者,自己对生活的看法。2、中心的把握:(1)、内容:一是文章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二是作者的感受、文章的意义。(2)、方法:抓具体材料: 写人为主的,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从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意义入手;叙事为主的,通过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进行归纳,从把握文章通过叙写的事件所要说明的道理入手;写景状物为主的,要根据所描写景物的特征,把握文章通过写景状物抒发的感情进行分析归纳。抓文章题目抓开头结尾抓议论抒情语句记叙的材料(内容):就是根据需要围绕中心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叙述的生活内容。材料必须为中心服务。抓记叙的要素:如:写人为主的材料主要有:人物的外貌、语

17、言行动、心理描写人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记事为主的材料主要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描写作者对事件的态度.写景状物为主的材料有:景物特征景物与人的关系景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景物的态度感情抓关键性词句(五)记叙的详略确定记叙的详略标准应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详写:就是具体细致地记叙描写,使文章中心突出,形象生动感人。一般说来,与中心关系密切,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要详写。略写:是简洁地介绍某一问题或某些情况,使主体全貌清晰,文章结构完整,叙事脉络清楚。略写的材料,一般是与中心关系不太的,起辅助、补充、突出中心的作用。(六)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另外还用到议论,说明和抒情。1、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可分为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其作用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2、描写: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事件和景物加以具体形象的描绘,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枯燥。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