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间距道岔培训课件_第1页
线间距道岔培训课件_第2页
线间距道岔培训课件_第3页
线间距道岔培训课件_第4页
线间距道岔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章 线 路 连 接线间距道岔第1页主要内容一、限界二、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距离三、线间距计算第一节 限界及线间距线间距道岔第2页 限界 一、限界1、机车车辆限界2、建筑限界 不论新造机车车辆还是各种部件含有最大程度公差或磨耗空重车,在水平直线上,车身全部一切突出部分和悬挂部分,除升起集电弓外,都必须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禁止超出。 除机车车辆及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器、接触电线等)外,其它设备及建筑物均不得侵入。3、超限货物最大装载限界与线路中心线垂直横断面轮廓线间距道岔第3页一、限界超限货物装载限界建筑限界机车车辆限界线间距道岔第4页1主要建筑物: 信号机、警冲

2、标、水鹤、接触网及电力照明支柱、站台、房屋2影响原因: 建筑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 行车、人身、作业安全3 距离: 在线路直线地段,各建筑物及设备至相邻线路中心线距离 在曲线地段,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距离须加宽。二、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距离线间距道岔第5页三、线间距计算S1、定义:线路中心线之间距离线间距道岔第6页2、设计要求确保行车安全及工作人员作业安全、便利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在两线间装设行车设备3、决定原因限界相邻线路间设备计算宽度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性质站台信号机水鹤超限调车装卸三、线间距计算机车车辆限界建筑限界超限货物装载限界站台:实际宽度信号机:380mm水鹤:610mm超限调车装载线

3、间距道岔第7页3、举例计算法(1) 装有高柱信号机线间相邻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2440+380+2440+=5260mm相邻两线只一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2440+380+2150=4970mm(2)相邻线路夹有中间站台S=s1+s2+s3=1750+4000+1750=7500mm查表法(附表)s1S2=4ms3s1s2线间距道岔第8页S1,=5mS,3=7.5mS3,4=5mS6, =5.3mS1,5=15m线间距道岔第9页1.单开道岔:有主向、侧向之分(1)分类 第二节 道岔及道岔辙叉号码选取 右开道岔一、道岔右开道岔左开道岔适合用于到发线。主向对正线,侧向对到发线。 )线间距道岔第10页

4、 (2)组成 转辙器部分:基本轨、尖轨和转辙机械。连接部分:直轨、曲线轨。辙叉及护轨部分:辙叉心、翼轨和护轨。一、道岔 1.单开道岔 线间距道岔第11页一、道岔 2.对称道岔 (1)结构特点: 左右导曲线皆为侧线,且半径相同,无直线、侧线之分; 整个道岔对称于撤叉角中心线。 导曲线半径较同号单开道岔导曲线半径大一倍,侧线方向与根本方向转角为同号单开道岔二分之一。/2)/2)线间距道岔第12页 (b)机务段 (a)调车场 一、道岔 2.对称道岔 线间距道岔第13页一、道岔 3.三开道岔 (1)结构特点: 为两个道岔合成,共有3个辙叉; 可开通3个方向。线间距道岔第14页一、道岔 3.三开道岔 (

5、2)利用特点: 缩短用地; 尖轨寿命短。 两普通撤叉部分不能设置护轨,且存在有害空间,车辆沿根本方向运行速度低。 线间距道岔第15页三开道岔实例图一、道岔 3.三开道岔 线间距道岔第16页一、道岔 4.交分道岔 (1)结构特点:两单开道岔合成; 产生4个辙叉。产生2个尖轨受两个转辙机控制; 可开通4个方向。线间距道岔第17页一、道岔 4.交分道岔 (2)利用特点: 缩短了线路连接长度; 两钝角辙叉处存在无护轨有害空间。 两车轮同时进入有害空间有脱轨可能,辙叉越大,有害空间越长。线间距道岔第18页一、道岔线间距道岔第19页二、道岔辙叉号码选取 道岔辙叉号码可用道岔辙叉角余切(即辙叉跟端长和跟端支

6、距比值)来确定。 1.道岔号数要求线间距道岔第20页惯用单开道岔有9号、12号、18号、24号。其中18号、24号辙叉转角分别为9号、12号辙叉二分之一。ABCD二、道岔辙叉号码选取 1.道岔号数要求惯用对称道岔有6号、6.5号、9号、12号。线间距道岔第21页二、道岔辙叉号码选取 2.道岔号数选取 要求: 占地短,费用小; 过岔速度高、运行平稳。 N与道岔各原因关系 NR曲L全V侧占地工程费用说明: N选择越大,对行车条件有利,平稳,舒适。 N选择越大,对占地越长,投资大。线间距道岔第22页二、道岔辙叉号码选取 2.道岔号数选取用于侧向经过列车,速度超出80km/h单开道岔,不得小于30号;

7、速度超出50km/h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8号;用于侧向经过列车,速度不超出50km/h单开道岔(AT尖轨),不得小于12号;用于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AT轨道岔就是用矮型特种断面钢轨制造道岔(“A”为“矮”字,“T”为特字汉语拼音字头。)线间距道岔第23页二、道岔辙叉号码选取 用于侧向接发停车货物列车并位于正线单开道岔,在中间站不得小于12号,在其它站不得小于9。其它线路单开道岔不得小于9号;狭窄站场能够采取交分道岔,不得小于9号,但尽可能不用于正线,必须采取时,不得小于12号;峰下线路采取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号,采取三开道岔不得小于7号;段管线采取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号。

8、线间距道岔第24页二、道岔辙叉号码选取 2.道岔号数选取 (3)道岔号数选择要求为方便,能够采取以下几条简化标准:位于接发列车进路,侧向有旅客列车经过道岔,采取12号。位于接发列车进路,侧向没有旅客列车经过道岔,采取9号。位于接发列车进路以外其它线路上道岔采取9号。渡线上道岔,采取相同号码。位于正线上道岔,侧向接发列车中间站采取12号。线间距道岔第25页举例:下行端:旅客列车接车进路:红色,3,5,11,13,17,1道 ,12号道岔有:3,5,11,13(1号即使不在接车进路上,不过与3号道岔是同一渡线,所以1号为12号)旅客列车发车进路:蓝色,3道,9,7,5,3,正线 ,12号道岔有:7

9、,5,3线间距道岔第26页举例:上行端:旅客列车接车进路:蓝色,2,6,3道 ,12号道岔有:2,6旅客列车发车进路:红色,1道,4,2,正线 ,12号道岔有:4,2总12号道岔有:4,2,6,7,5,3,11,13,1线间距道岔第27页举例2:上行端: 12号有:12,4,2 区段站 下行端: 12号有:17,13,15线间距道岔第28页三、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LQabqa0b0m道岔几何要素线间距道岔第29页 在已知道岔两线路中心线交点和辙叉号数、道岔类型时,可按选定百分比尺用单线把单开道岔表示出来。 比如画9号左开单开道岔时,可在根本中心线上,先确定两线路中心线交点位置,然后从交点沿根本线

10、路中心线画等于辙叉号数9个等分线段,并在最终一个线段末端画一等分线段,使其垂直于根本线路中心线,将垂直线段终点与道岔中心线连接,即得支分线方向。三、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线间距道岔第30页 在已知道岔两线路中心线交点和辙叉号数、道岔类型时,可按选定百分比尺把对成道岔表示出来。 比如画6号对称道岔时,可在根本中心线上,先确定两线路中心线交点位置,然后从交点沿根本线路中心线画等于辙叉号数6个等分线段,并在最终一个线段末端向上、下分别画0.5等分线段,使其垂直于根本线路中心线,将两垂直线段终点与道岔中心线连接,道岔两个开通方向。三、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线间距道岔第31页1.定义:两相邻道岔中心之间距离,称

11、为岔心距。3.单副道岔在线路上配列形式1)线路上側:使整个咽喉长度到达最短;尽可能节约工程费和运行费;确保必要行车速度和作业安全。2)线路下側: 四、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2.设计要求:线间距道岔第32页道岔组合形式配列形式道岔组合形式同侧对向异侧对向同侧顺列异侧顺列同侧顺列异侧顺列同侧岔尾相对异侧岔尾相对道岔组合配列形式 四、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线间距道岔第33页4.道岔布置计算 (1)相邻道岔对向布置注:中心表示法,尖轨位置! 四、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线间距道岔第34页4.道岔布置计算 (1)相邻道岔对向布置 四、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2.652.65最好大于外轴距线间距道岔第35页

12、在基线异侧、同侧布置两个对向道岔,两相邻道岔间最小距离应为: La1十fa2 为一个轨缝长度,按0.008米计。4.道岔布置计算 (1)相邻道岔对向布置 四、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到发线按有缝线路轨道设计时,宜采取25m标准长度钢轨,其余站线可采取12.5m标准长度钢轨。线间距道岔第36页 四、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4.道岔布置计算线间距道岔第37页3,5号道岔:La1十fa2位于正线上,无正规列车同时经过侧向直向速度小于120km/h=16.853+16.853+0.008+6.25=39.964线间距道岔第38页7,9号道岔:La1十fa2位于到发线上,有正规列车同时经过侧向直向速度小于1

13、20km/h=16.853+13.839+0.008+6.25=39.950线间距道岔第39页(2)相邻道岔异侧顺向布置4.道岔布置计算 四、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线间距道岔第40页(2)相邻道岔异侧顺向布置3.道岔布置计算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2.652.70836.815线间距道岔第41页 在基线异侧布置两个顺向道岔或在基线支分线路上又顺向布置一个道岔,预防大型机车车辆同时位于一道岔辙叉(固定)和另一道岔尖轨或曲线轨部分,对道岔造成损坏并影响行车舒适度。两相邻道岔间最小距离应为: La2十fb1(2)相邻道岔异侧顺向布置4.道岔布置计算 四、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线间距道岔第42页3

14、.道岔布置计算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12.512号后8m9号后6.25m线间距道岔第43页1,15号道岔:位于牵出线上lmin=b+a+f+=19.962+13.839+0+0=33.8015,11号道岔:位于正线上lmin=b+a+f+=19.962+16.853+0.008+6.25=43.073线间距道岔第44页(4)两道岔辙叉尾部相对布置在基线异侧 f =L(b1+a2+ ) f=L(b1+b2 +)(3)两道岔顺向布置在基线同侧3.道岔布置计算四、相邻两道岔中心间距离 线间距道岔第45页L1,15min=5/sin(1/12)=5/0.08304495=60.208L2,6mi

15、n=5/sin(1/12)=5/0.08304495=60.208线间距道岔第46页举 例-1/12-1/12-1/1236.950m线间距道岔第47页举 例-1/12-1/12-1/12线间距道岔第48页五、实际岔心距确定组成闭合回路线间距道岔第49页五、实际岔心距确定组成闭合回路l1,15min=33.801l1,3min=60.208l3,5min=39.964l5,11min=43.073l11,13min=60.208l15,13min=60.208线间距道岔第50页五、实际岔心距确定x1x2闭合回路约束条件是:x2x1x1l1,15minl15,13min=33.80160.208

16、94.009x2x1,3+l3,5min+l5,11min+39.964+43.073+x11,13=60.000+60.000203.037x1RR导,且 为50整数倍。 普通选取200、300、400 3)gmin确实定线间距道岔第55页一、线路终端连接 线间距道岔第56页(4)连接参数对g影响一、线路终端连接 g实gmin线间距道岔第57页x(bgT)cosay(bgT)sinaSXa十xT(5)全部连接位置标定c一、线路终端连接 线间距道岔第58页必要性: 一、线路终端连接 2.缩短式线路终端连接 (1)为了尽早实现线间距加大出线角度。 (2)出线角度加大 能较早形成较大线间距撤叉角度

17、a不变 岔后线外转角,岔尾不能与曲线直连加g 附加曲线与连接曲线不可直连,反向曲线间加直线d 线间距道岔第59页一、线路终端连接 (2)组成要素: 1)一副单开道岔 2)两个反向曲线T确定 3)夹直线g 4)夹直线d线间距道岔第60页一、线路终端连接 (3)构成要素确定: 1)b确实定:道岔N确定后,b能够确定; 2)gmin确实定:同普通终端连接 3)反向曲线半径:RR导,半径普通相同。 4)dmin: 经过正规列车线路: 20m 不经过正规列车线路: 15m 困难条件下: 10m线间距道岔第61页0102DC1C2Aa+线间距道岔第62页0102DC1C2SAR1R2线间距道岔第63页一、

18、线路终端连接 线间距道岔第64页1.普通渡线标定:xNS,X2aNS二、渡线 普通渡线设在两平行线路之间,由两副辙叉号数相同单开道岔及两道岔间直线段组成。 线间距道岔第65页线间距道岔第66页 交叉渡线由四副辙叉号数相同单开道岔和一副菱形交叉组成。在需要连续铺设两条相反普通渡线而受地面长度限制时,可采取这种渡线 。 二、渡线 2.交叉渡线线间距道岔第67页线间距道岔第68页 1.原因:两平行线之间夹建筑物。区间正线与站内正线相连接。施工中暂时过渡。线间距不一样时。两平行线路间需要而变更线间距离时,其中一条线路要平行移动,移动后线路与原线路之间用反向曲线连接。 2.技术要求:反向曲线连接。三、线

19、路平行错移连接 线间距道岔第69页3.几何要素确实定:1)R确实定R1=R2正线上要求:见253页。站线上要求:R250m2)d确实定:与缩短式终端连接相同。三、线路平行错移连接 线间距道岔第70页oAC1C2BD已知:S、R、d。线间距道岔第71页线间距道岔第72页四、 梯 线 将几条平行线连接在一条公共线上,这条公共线就叫梯线。 梯线按各道岔布置不一样,可分为直线梯线、缩短梯线及复式梯线三种。 线间距道岔第73页一)、直线梯线 (a)道岔布置在一条侧线上,结构特点:梯线走向不平行于其它平行线;各线路与梯线之间夹角均为角。只有最终线路有连接曲线。夹直线f相等。(a)位置标定:n是平行线路数;

20、l是两相邻道岔中心距离nx即连接线路越多,梯线占地长度越长线间距道岔第74页一)、直线梯线 线间距道岔第75页(b)道岔布置在一条基线上,结构特点:梯线与1道延长线重合;除了1道,其余线路上都有连接曲线夹直线g不相等一)、直线梯线 (b)位置标定:X=a+(n-2)l+(b+g1+T)cos+T线间距道岔第76页优点:搬道员搬道时不需要跨越线路,比较安全。 瞭望条件好,便于作业上联络。直线梯线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一)、直线梯线 缺点:当线路较多时,其梯线较长,占地较多。 各线经过道岔数不均,影响调车作业效率。 内外侧两条线路长度相差较大。适用条件: 仅适合用于线路较少到发场与调车场。线间距道岔第

21、77页1、结构特点: (1)为缩短梯线全长,在(a)型直线梯线基础上外转角,使出线角度为a ;(2)各平行线(不含最上、下两条)曲线,转角均为 ;(3)最上(外)侧曲线转角为a;(4)平行线连接均要有曲线二)、缩短梯线线间距道岔第78页总转角: 越大,梯线越短,故当f0时,有最大 二)、缩短梯线线间距道岔第79页适用条件: 需要线路较少且线间距离较大地方(如货场、车辆段及机务段燃料场等处)3、利用特点 (1)缩短了连接,各平行线有效长靠近,相差不大,线路间距离较大时,能提升土地有效使用面积; (2)扳道作业方便。优点:缺点:(1)连接曲线较多,对调车作业不利。(2)角受限二)、缩短梯线线间距道

22、岔第80页三)、复式梯线线间距道岔第81页1、结构特点:2、利用特点: 优点:缩短了梯线长度;可使进入各条线路车辆经过道岔数目相等或相差不多;可依据需要适当改变梯线结构,以调整各条线路有效长。 缺点:结构复杂,扳道不方便,不安全,曲线多,阻力大。 适用范围:调车线数较多调车场。三)、复式梯线倍角出岔;线路分组。曲线连接;切线长发生改变线间距道岔第82页3、检算:三)、复式梯线 对于复式梯线来说,其形式是不固定,因而对各条线路,尤其是外侧线路连接,要进行检验,看连接是否合理。 普通检算夹直线:f, g, 与最小值相比较 满足条件: f实fmin g实gmin线间距道岔第83页三)、复式梯线41-

23、1/947-1/943-1/945-1/9JD1JD25.05.05.05.04、例题: 某区段站调车场一端道岔区布置图如图。线间距为5米,半径均为300米。道岔辙叉号均为9号。检算道岔47至JD1和JD2处线路连接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线间距道岔第84页三)、复式梯线41-1/947-1/943-1/945-1/9JD1JD25.05.05.05.0 约束条件为: 线间距:5米 l41,47=45.276 l41,43=28.848 l41,43=28.848 l41,43 l41,43min=b+T1+g1 l41,43 l41,43min=b+T2+g2g1 g2 线间距道岔第85页例题:三

24、)、复式梯线 某区段站调车场一端道岔区布置图如图所表示。线间距均为5m,半径均为300m,道岔辙叉号码为9号。检算道岔47至JD1和JD2处线路连接是否满足技术要求41-1/943-1/945-1/947-1/9JD1JD25m5m5m5mH47,JD1H47,JD2H43,41H41,47线间距道岔第86页一、线路终端连接 线间距道岔第87页三)、复式梯线41-1/947-1/943-1/945-1/9JD1JD25.05.05.05.0 查得: g1min=2.5, g2min=2.5,T1=16.615, T2=33.333 l41.43=l41.43min=28.848, l41,47=l41,47min=45.276 线间距 为5mg1 g2 H47,JD1H47,JD1H41,43线间距道岔第88页例题:三)、复式梯线41-1/943-1/945-1/947-1/9JD1JD25m5m5m5mH47,JD1H47,JD2H43,41H47,41 H43,41=l41,43minsin(1/9)=28.8480.11043302=3.186 H47,JD2=H43,41+20-H47,41=23.186-9.939=13.247 H47,41=l41,47minsin2(1/9)=45.2760.21951512=9.939 L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