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核心网规划华为_第1页
G核心网规划华为_第2页
G核心网规划华为_第3页
G核心网规划华为_第4页
G核心网规划华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G技术与规划高级培训班教材之七3G核心网规划张新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WCDMA核心网产品规划部部长手机:E-MAIL: 移动核心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中国移动3G电路域核心网络规划探讨中国移动3G分组域核心网络规划探讨汇报提纲电信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末IP应用的爆炸式增长使人们开始探索下一代网络的分组语音交换技术20世纪70年代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出现将通信成功带入了电路交换时代20世纪初模拟交换机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语音交流的深度与广度19世纪贝尔发明电话,开启了通信时代的大门SS7信令网中继媒体网关TDMTDM中继媒体网关信令网关软交换分组核心网综合接入设备接入媒体网关App Server3

2、G核心网技术标准演进3GPP R993GPP R4 3GPP R5 3GPP R6 功能冻结时间点2000/032001/032002/06TBDIu接口分组化AMR语音电路型多媒体业务语音分组化承载TC资源边源化核心网络承载统一分组化引入IP多媒体网络增值的IP多媒体业务WLAN互操作等R99:以TDM语音、电路型多媒体及高速数据为主R4: 分组语音、电路型多媒体、高速数据为主,网络结构分布化,网络承载统一分组化,进入了新移动核心网络的第一阶段R5: 引入增值的IP多媒体业务,网络全面分组化,进一步丰富3G业务R6: IP多媒体业务与网络的完善阶段3G核心网络的发展TDMIPMSCGMSCS

3、GSNHLR/AuCSCPSMCISP/ICPAPP ServersGGSNMSC server内容提供业务控制GMSC serverMGWMGWSGSNGGSNTDM/ATM/IPMSC serverMGWMGWSGSNGGSNIPPCSCFSCSCFMGCFGMSC ServerATM RAN接入层GSM/R99R4R5/R6IP RAN3GPP R99核心网络特征核心网络逻辑上划分为CS电路域和PS分组域,两者采用不同的承载技术核心网络分组化的初步阶段:Iu接口分组化与IP化,GTP隧道延伸至接入网引入电路域64K UDI的视频业务TC单元放置在核心网侧增强的网络安全性机制引入了终端、网

4、络双相鉴权及信息的完整性保持机制3GPP R4核心网络特征反向兼容R99网络,分组域基本保持一致; 电路域引入基于软交换的控制和承载分离构架;电路域与分组域统一的分组核心网络承载:ATM与IP。IU接口基于ATM技术,网络接口基于IP承载技术;引入TrFO/TFO功能,TC单元进一步外延至网络边缘侧,节省网络建设投资,提高语音质量;支持TD-SCDMA接入网络3GPP R5/R6核心网络特征R5引入IP多媒体域IMS,在IMS域实现全业务的融合思路, 核心网络进入全IP网络阶段,网络结构趋向稳定引入基于SIP的多媒体呼叫信令协议,实现端到端的IP多媒体业务;引入IPv6地址,IPv4成为网络可

5、选;R5之后WCDMA的核心网主架构基本稳定,R6/R7以后主要是业务功能的增强和完善,包括:Iu-flex、WLAN和3G的融合、MBMS、Presence、DRM、GUP等等。移动核心网演进趋势-网络分层化ISP/ICPAPP ServersHLR/AuCSCPSMC应用层业务层承载层MMSCMSCGMSCTDMTMSCSGSNGGSNR99IPV-serverG-serverR4TDM/ATM/IPT- serverMGWMGWIPGGSNSGSNG-serverT- serverMGWMGWMGWSCSCFMGCFPCSCFMGWR5/R6IP电路域承载和控制的分离多媒体域的承载和控制

6、分离控制层V- serverSGSNGGSN从传统电路交换向分组数据交换转变,形成以IP core为基础的电信网络新框架;移动核心网演进趋势-承载IP化IP CoreCSCF3G RANMSC Server固定SIP终端GMSC ServerMGWPSTN/PLMNSGSN / GGSNMGWHSSSIPBICC/SIPSIP/BICCSIPSIPMGCPMGCPMAPIMS域边缘接入移动核心网演进趋势-开放架构最终用户业务模板DeployData Storage用户模板群模板Deploy业务管理业务管理分布数据管理Service RegistryMSC ServerImportService

7、CreationEnvironmentJava BeansEJBs业务组件协议/API接口Mgmt Layer业务执行组件subscribe独立软件开发商业务配置灵活的业务部署个性化的业务处理Service-ServerCAMEL/SIPSGSNGGSNBSSBSSGnGPRS GPRS网络架构核心网分组域在网络演进过程中保持了设备形态和设备功能的稳定性、延续性,提供了设备平滑演进的基础。未来无线数据业务的巨大发展潜力,要求分组域设备处理能力呈几何级翻番,处理能力将成为分组域设备平滑演进的关键。GbGbSGSNGGSNRNCBSSGnR99/R4Iu-PSGbSGSNGGSNRNCBSSGnR

8、5Iu-PSGbCSCFGiPCFGo R99/R4保持分组域架构稳定 R5通过Gi接口和IMS域互通,增加策略服务设备形态保持稳定,处理能力成为关键分组承载网络平滑演进移动核心网络正朝着全业务、全IP承载网络的方向发展移动核心网络电路域核心网络的演进是曲折的,新老技术交替发展移动核心网络分组域核心网络的演进更加平坦,短期内可实现GPRS与WCDMA分组核心网络的融合移动核心网络发展总结移动核心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3G核心网电路域规划探讨网络建设原则网络技术选择MSC的建设GMSC、HLR的建设3G核心网分组域规划探讨汇报提纲3G网络规划的总体原则网络稳定优先原则GSM是中国移动网络的基础,是业

9、务服务的主体,3G建设应保证GSM网络的稳定性网络平滑演进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2G网络资源,兼顾网络的向后演进,选择最佳的发展时机,逐步实现核心网络的融合互相补充,均衡发展原则GSM网络在较长时间内仍将是中国移动的主要业务来源,以业务为导向发展3G网络,逐步实现用户2G向3G的迁移GSM-MSCBSSUTRANUMTS-MSCGSM/WCDMA MSCBSSUTRAN融合的业务平台融合的业务平台网络建设初期网络建设发展期GSM网络和WCDMA网络在3G发展初期相对松耦合GSM、WCDMA核心网络融合是最终的主题,相对独立是发展中的策略:独立组网不排斥网络的融合, 但是强调最佳的融合时机, 在发展

10、中求融合WCDMA核心网独立成网, 可共用GMSC, TMSC等设备, 网络独立规划, 有利于统一型和差异型业务的分别开展.中国移动3G网络的两种建设模式两种建设模式的差异共同点网络最终目标一致:GSM、WCDMA融合的核心网络无线接入网部分都采用新建方式核心网部分,包括汇接局、关口局、HLR等网元均可利用原有设备,采用升级方式差异: 实现最终目标(2G/3G融合的核心网络)的路径与方法不同独立组网方案在3G网络初期实现端局交换机的分离,在发展期实现融合混合组网方案从3G网络建设之初即实现2G/3G核心网络的融合核心网融合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升级方案分析 DTALI ATM SWITCH(AA

11、L2) DT TDMSWITCHDTEC SRC业务处理及控制DTDT信令转换及控制驱动GSM MSCIWUTCTCA红色表示新增硬件ALITCALIALI通用分组交换平台TC TDMSWITCHDTEC SRC业务处理及控制UMTS MSC升级方案新建方案灰色表示2G MSC硬件绿色表示新建方案硬件升级方案设备改动较大硬件部分:增加基于ATM交换平台部分的网络互通单元增加话音编码器TC(该部分是3G MSC中成本比例最高的部分,约占30%)部分中继单元(用于与2G MSC传输,新建不需要)软件部分: 系统软件需全面升级,包括呼叫处理、安全性处理 功能软件需全面升级,如智能业务处理GSM R9

12、9 Ready不等于WCDMA R99 ReadyR99 Ready? GSM R99 Ready WCDMA R99 Ready R99 Ready指GSM R99 Ready,而不是WCDMA R99 ReadyGSM R97GSM R983G双模终端与2G网络的漫游/切换大量硬件升级/软件升级软件升级TC 设备ATM Based Iu接口CAMELIII多媒体业务部分软件升级3G MSC新建方案对现网影响小3G网络初期无法达到2G网络的稳定程度:网上测试、新业务调试和探索新运营模式导致设备频繁升级设备稳定周期长导致网络稳定性差网络频繁调整网络质量差工程风险大2G/3GMSC2G/3GMS

13、C2G/3GMSC2G/3GMSC300万GSM用户10万WCDMA用户10万WCDMA用户升级方案:新建方案:新建方案对现网GSM处理能力影响小WCDMA在安全保密流程、呼叫协议栈、智能业务触发流程等多方面相比GSM复杂很多,处理同等数目用户对系统处理能力要求增大75%,采用升级方式使每个MSC容量下降56%新建方案系统间切换约每秒增加1.73次,对GSM系统的CPU负荷很小(0.5% 1%) 现有GSM MSC处理能力大多已达70%以上采用升级方案现有的处理能力是明显不足的1.系统背景开销 2.主叫 3. 被叫4.位置更新 5. 切换 6. SSP 7. 鉴权10%MSC负荷2314567

14、升级方案新建方案2314567GSM MSC231456770%60%50%40%30%20%80%3G网管与GSM网管协议不同,升级方案就要求GSM MSC即可接入2G网管,又要接入3G网管,管理层次不明确新建方案前期网管可按GSM、WCDMA分开管理,技术成熟后分步对网上2G设备升级支持3G网管新建方案对现网网络管理影响小CorbaGSM MSCNodeBWCDMADCNGSM OMCCGSGSNWCDMA MSC3G OMCCorbaHLR/AUC网络管理网元管理网元WCDMA-NMS网管模块MML开放数据库GSM 其它网元GSM-NMS网管模块新建方案可以更快地提供新业务3G业务类型更

15、多更多2G网络不具备的新业务涉及网元数量少升级方案使2G与3G网络上紧密耦合对3G用户的每一次业务升级,都需要所有2G MSC升级配合部分3G业务2G网络不具备,仍需要2G MSC升级3G业务初期稳定性不如2G,两个网络相互可能影响新建方案可有效隔离业务上3G对2G网络的影响,提供3G业务更快,同样可在业务平台上进行2G业务和3G业务的整合新建方案工程更易实施采用升级方案全网MSC需要硬件升级,新建RNC数量多,工程实施量大,风险高MSC需要硬件升级改造,停机升级风险高需要升级的MSC数量多,影响用户的面积大网络质量和指标在较长时间受明显的影响(一般设备升级后经过一个网络优化期后网络指标才能恢

16、复到正常)3G业务升级带来对2G用户的影响采用新建方案只建设一台MSC和一台RNC,工程实施量小,并可独立进行,对现网影响小GSM MSC升级到UMTS MSC复杂度远大于GSM目标网升级以目标网的实施过程为例,目标网升级是一个仅软件升级的方案,全国升级需要8个月时间;升级MSC到3G是软件和硬件升级需要的周期更长,对用户的影响也更大新建方案可以同步进行,建设周期短以联通公司CDMA网络建设也是一个新建网络的方案:一期工程中的一个参考值:某省100万容量NSS设备,从7月到货起,9月30日全网NSS设备全部调测完毕新建方案工程实施周期短模块新建方案升级方案ATM模块43.6%43.6%TC模块

17、50.4%50.4%IWU的信令转换及控制模块04%IWU上与2G MSC互连中继010.5%2G MSC上与IWU互连中继011.8%IWU与2G MSC互连的电缆02.2%业务处理模块100%68.3%合计194%191%以本地网一个10万3G用户容量为例:容量在10万配置以下新建方案与升级方案设备成本基本相当;容量超过10万配置新建方案比升级方案设备成本更低;MSC容量成本新建MSC升级MSC10万主设备综合成本分析传统MSC(100万用户超过30个机柜)新平台MSC(100万用户共3个机柜)新建MSC方案:由于采用新平台,具有高集成度、高处理能力、低功耗的优点。 机房占用少 电源需求少

18、 空调等配套资源少配套成本对比图配套成本对比分析以某省3G建网综合成本的比较以某发达省份3G建设为例分析:某省全省规划3G网络容量为200万,其中CN电路域部分分布在十个本地网,并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一个城市50万(升级方案需升级5台交换机)第二层次:三个城市,每个城市各30万(升级方案各需升级3台交换机)第三层次:六个城市,容量分布为:15万、15万、10万、10万、5万、5万(升级方案各需升级1台交换机)5万用户容量本地网升级成本低10万用户容量本地网新建成本稍低30万用户容量本地网新建成本优势明显万元总投资比新建方案:升级方案1:1.152004年2006年GSM用户持续增长,GSM仍然

19、需要继续扩容原有网络,GSM没有空余容量提供给3G2007年以后,由于2G用户向3G网络的转移,使2G网络开始出现空余容量,才具有升级条件万线选择最佳时机,实现2G/3G网络统一目前3G商用实例中,新建方案是业界3G建设模式的潮流,众多3G运营商选择了这种建设模式:H3G(和记)VodafoneJ-PhoneUAESunday业界情况阿联酋电信选择新建的原因保证了GSM网络的稳定性,持续一年多的3G网络建设、测试与验证未对GSM网络产生任何影响快速网络建设,阿联酋电信率先开通的中东/北非地区UMTS网络运用新网络技术,降低OPEX易于向全IP网络演进,华为公司提供基于软交换构架的3G核心网络2

20、G GSM核心网络容量受限Sunday选择新建的原因引入竞争,减少对GSM网络的升级,降低CAPEX引入高集成度MSC,降低OPEX借助软交换网络的开放性及业务扩展优势,开展3G、NGN融合业务,如视频互通、UC、Video Mailbox、电路域流媒体中国移动3G核心网络建设模式建议3G初期阶段叠加基于IP交换核心的MSC(MSC Server/MGW)设备,重用基础设施(GMSC、TMSC、STP等)3G发展期考虑2G网络的升级与改造,实现核心网络的融合与统一移动核心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3G核心网电路域规划探讨网络建设原则网络技术选择MSC的建设GMSC、HLR的建设3G核心网分组域规划探讨

21、汇报提纲3G R99网络商用化进程3G R99标准成熟度功能冻结时间:2000年3月经过两年时间的完善,协议已经成熟2001.06的标准版本(增加部分CR)成熟稳定,达到商用化要求,目前广泛被业界采用网络技术成熟度核心网络采用TDM组网,技术十分成熟无线网络基于WCDMA技术,已经过了多年的试验,技术已成熟网络测试与商用2001.10 日本NTT DoCoMo开通了WCDMA最大规模的商用网络,运行良好2001.10 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测试:MTNET2002年底GSM/WCDMA双模终端面市,2003年中期将达到规模商用程度2002年底H3G WCDMA网络在香港及欧洲国家陆续开通结论:3G

22、 R99网络已成熟, 可商用移动软交换技术已成熟商用 3GPP协议族 SIGTRANH248BICCR4协议的成熟为移动软交换网络的商用作好了准备!OK!OK!OK!OK!01/0601/0901/1202/0302/0602/0902/12TIMECR50100150116113155626544423GPP R4 CR变化图软交换网络兼容R99终端与无线网络R4核心网络完全兼容R99 终端和无线网络, R4网络的商用将从核心网络开始!R99 终端R99 RANR4 CNIP CoreRNCMSC ServerMGWNodeB新型路由器具备了更高的数据转发能力IP电信网技术的出现现有的R99

23、终端可以接入到R4核心网络R99 RAN可以接入到R4核心网络主流WCDMA设备供应商均已在2003年推出商用R4 CN产品,华为公司R4核心网络已应用于国内、海外GSM市场TDM承载TDM承载网络技术十分成熟公司分部公司总部V/GMSC serverSS7PSTN大楼/企业/学校小区/IP超市等3G RAN/GSMIP CoreMGW智能网络App ServerHLR/HSSSG软交换具备良好的业务扩展能力TMSC server网管系统CSCFSGSNGGSNAGIADIAD数据业务平台全业务运营,统一的核心网络,多样化的接入网络多媒体控制域话音控制域SIP电路型多媒体业务的进一步扩展软交换

24、网络良好的扩展性易于引入新的技术,如RSTP,SIP等,提供更丰富的语音增值业务能力3G MSCRNCVideoMailBoxVCR serverVIGRTSPCoreDBCSS/PSSMedia server(1)(2)(3)MMSServer(4)Internet(5)Video MailBox应用举例移动软交换具有更快速的业务部署能力分组/TDM交换ServerMGWMGWMGWMGWMGWMGWMGW传统网络 下一代移动网络 新的业务业务与MSC存在耦合很多业务需要全网MSC进行升级交换机分布于各本地网,升级困难业务与MGW松耦合业务升级重点在Server层面Server集中设置和管理

25、,升级方便更高效的网络管理ISUPINNMSAppServerSGPSTNswitchSTPMGWMGWMSC ServerRoute/Policy ServiceMSC ServerMGWMGWMGWMGWMGWB本地网A本地网集中维护中心: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端局路由器:骨干路由器业务控制层承载控制层基础网络层基础物理网RM承载逻辑网RMRMSoftSwitchVOD Control ServerMCU分权分域管理协调业务层与承载层的配合通盘考虑,统一调度实施CAC用户管理带宽控制业务的智能识别实现下属设备、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逻辑分离有连接与无连接控制的有机结合静态预规划和动态选路结合不改

26、变目前网络架构分权分域管理解决IP QoS的新思路2002年下半年海外运营商开始采用3G软交换阿联酋电信采用华为公司R4解决方案开展3G服务Sunday采用R4技术构建3G核心网络和记集团、沃达丰开始R4实验韩国SK-IMT、KT-iCOM已采用R4建网中国台湾中华电信采用R4建网国外3G运营商已开始3G 软交换的建设移动核心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3G核心网电路域规划探讨网络建设原则网络技术选择MSC的建设GMSC、HLR的建设3G核心网分组域规划探讨汇报提纲传统方式规划MSC的局限性架构基础网络结构业务运营控制承载合一电路交换TDM承载大容量与广覆盖的矛盾本地网数量多小容量多局所网络结构复杂业务

27、开展困难分级、网状拓扑分散运维运维人员多运维成本较高独立于分组承载网维护两张承载网3G 核心网络的规划准则架构基础网络结构业务运营控制承载分离分组交换IP承载大容量与广覆盖兼顾大本地网大容量少局所网络结构简单业务开展容易集中运维运维人员少运维成本较低共享分组承载网维护一张承载网扁平承载网络3G MSC规划建议选择成熟网络技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于成熟的R99/R4协议建网参考GSM现网用户分布情况,规划的3G发展初、中、后期核心网络的网络形态,分步建网,尽可能减少不同网络发展时期间的网络调整;选择高起点核心网平台技术核心网设备平台基于高起点软交换平台,预留平滑演进到R4/R5和全业务接入能力

28、,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用户密集地区:大容量,少局所10左右用户密集的地区,网络建设主要需解决容量的问题;这部分地区采用“大容量,少局所”的建设思路:极大的简化网络拓扑,提高网络质量;其它地区:媒体网关就近接入其它90的地区,网络建设主要需经济地解决广覆盖话务吸收的问题;这些地区采用“集中控制,就近接入”的大本地网分层建设思路:采用网关拉远的方式能较好的解决大容量、广覆盖和路由迂回的矛盾;HLR/AuCSCPSMCISP/ICPAPP Servers应用层业务层承载层MMSCTDMMSC-SERVERR99IPV-serverG-serverR4TDM/ATM/IPT- serverMGWMGW

29、IPG-serverT- serverMGWMGWMGWSCSCFMGCFPCSCFMGWR5/R6IP控制层V- server在R99网络架构中就引入分层的思想, 保证网络平滑演进GGSNSGSNMGWMGW虚拟分层PRE-R4先行一步基于R99分层的建设模式(1)SGSNGGSNSGSNGGSN 分层网络的主要特征网元设备对外出标准R99接口;网元设备采用承载和控制相分离的分层架构;主要采用成熟的TDM承载;MGW可以拉远,与Server可分开放置; 采用R99分层建设的优势高起点的软交换平台,支持GSM/R99/R4/R5,设备平滑升级,3G规划甚至可以从GSM开始;可以根据3G标准的成

30、熟进度,灵活选择最合适的协议,当前情况下,可以选择R99协议标准;采用承载和控制相分离的分层架构,便于网络平滑演进;MGW构建话务吸收层, 采用大本地网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大容量和广覆盖的矛盾;基于R99分层的建设模式(2)组网特点:适用于地理位置临近的几个地市内,存在一个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的环境下组网;区域中心的MGW兼做汇接功能,各周边地市的MGW与之进行星型TDM组网;周边地市的MGW,负责本地区3G话务的就近接入及与GMSC的就近互通;区域中心 (区号1)NodeBNodeBRNCGMSCGMSCIubRNCNodeBNodeBRNC3G长途网TMSCNodeBNodeBRNCGMSCGM

31、SCMSC SERVERMGWMGWMGWMGW周边地市1(区号2)周边地市2(区号3)周边地市3(区号4)TDMTDMTDM大本地网的组网模式R99分层网络的部署组网特点:适用于地理位置临近的几个地市内,存在一个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的环境下组网;区域中心的MGW兼做汇接功能,各周边地市的MGW与之进行IP组网;周边地市的MGW,负责本地区3G话务的就近交换及与GMSC的就近互通;区域中心 (区号1)NodeBNodeBRNCGMSCGMSCIubRNCNodeBNodeBRNC3G长途网TMSCNodeBNodeBRNCGMSCGMSCMSC SERVERMGWMGWMGWMGW周边地市1(区

32、号2)周边地市2(区号3)周边地市3(区号4)TDMIPIP大本地网的组网模式R4分层网络的部署IP Core大本地网划分的原则地理位置临近:大本地网内,各地区间地理位置临近,便于大本地网内不同地区间MGW的互联,节省传输;经济联系紧密: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间,话务量大,将这些地区划分到一个大本地网内,有利于将局间的话务变成局内的话务;总用户容量适中:建议根据规划,在网络发展中、后期,各地区总用户容量超过100万才规划为一个大本地网;包含的行政地区数量适宜:建议一个大本地网,包含35个地区为宜,否则大本地网内网元间拓扑太复杂;MSC Server的部署原则每个3G大本地网中设一个或若干个MSC

33、ServerMSC Server的规划和建设基于“集中放置、区域管理”的原则。MSC Server集中放置在中心城市。 单个MSC Server容量最大容量建议150万。当MSC Server容量超过100万时,要考虑容灾,利用双归属机制,MSC Server实现11备份,保证网络安全。当3G本地网内有2个以上MSC Server时,其RNC的覆盖划分应遵循尽量减少MSC间越局切换的原则,且其覆盖区的分割线不在高密度用户区。与2G网络的互通策略RANRANMGWMGWServerGMSCVMSCVMSCBSCBSCTMSCL/HSTP3G HLR2G HLR信令隔离点话路隔离点话务以GMSC作

34、为网间隔离点, 3G本地网内可网状网连接;单向切换2G网络无需升级GSM MSC3G MSCGSM BSS3G RAN标准E接口(GSM MAP协议)3G向2G切换运动中的终端单向切换不需要升级2G网络双系统终端双系统终端1、3G向2G的切换实际上是3G适配2G系统,采取GSM的流程和协议(在E接口的流程和原语完全相同)2、2G向3G切换需要全网(包括BTS、BSC、MSC)升级3、分组业务切换是采用小区重选过程实现标准A接口Iu-cs接口标准接口(设备IOT测试内容)标准接口支持切换,保证网络质量E接口为标准GSM协议接口,是设备入网IOT测试主要内容之一3G/2G MSC切换配合策略Hua

35、wei 3G MSC 2G MSC切换准备(MAPv3)对话拒绝(MAPv3不支持)华为MSC做适配处理切换准备(MAPv2)后续的切换信令完全按照GSM方式,系统间切换成功!Huawei 与 Alcatel 华为3G MSC修改Classmark2消元; 华为3G MSC修改PrepareHandover消息中的信元 华为3G MSC做加密算法匹配Huawei 与 Ericsson、Siemens3G交换机适配2G交换机完成系统间切换功能,不需要2G交换机进行升级华为公司已与多厂商进行过3G、2G切换配合3G交换机设备选型时要关注异厂商间的配合情况,优先选择在商用网络中得到验证的机型移动核心

36、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3G核心网电路域规划探讨网络建设原则网络技术选择MSC的建设GMSC、HLR的建设3G核心网分组域规划探讨汇报提纲3G GMSC的建设模式分析R99 GMSC和2G GMSC的主要功能区别支持MAP协议的变化;支持CAMEL协议的变化; GMSC新建和升级的主要考虑因素 网络结构的稳定性; 容量和处理能力的影响; 未来的发展演进;2G和3G R99的GMSC在功能和网络形态上差别不大,GMSC通过软件升级即可以支持2G和3G的关口功能。建议采用2G、3G统一关口局的规划策略,简化网络拓扑与路由结构2G/3G综合GMSC2G VMSC3G VMSC2G GMSC2G VMSC3

37、G GMSC3G VMSC升级的建设模式新建的建设模式2G GMSC2G VMSC3G G/VMSC3G端局兼3G关口模式RANRAN3G长途汇接局建设模式分析业务网络 (IN、HLR等)SS7SDHTMSCTMSCVMSCVMSCBSSBSS IP BackboneGMSCPSTNTMGTMSC ServerGMSCPSTNTMG第二汇接平面的建设方案(省内汇接或者省际汇接)方案一:重用目前的TDM长途汇接网方案二:建设第二汇接平面,采用基于IP承载的软交换技术3G HLR建设模式的分析3G HLR和GSM HLR的主要功能区别: 用户签约数据的变化(鉴权参数,CAMEL PHASE3, 位

38、置业务等); MAP协议的变化; MAP信令承载的变化(可选);新建和升级HLR的主要考虑因素: 用户号码和业务的迁移; HLR容量和处理能力的影响; 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编号方案的影响; 2G和3G的HLR在功能和网络形态上差别不大,因此HLR的建设策略是因地制宜的,升级方案主要是侧重在对现网设备投资的保护以及GSM用户的平滑迁移到3G,而新建方案主要侧重在减少对现网HLR容量的压力和简化HLR工程实施。 华为NLR方案解决号码迁移HSTP-ASS7G-HLR城市AG-HLR城市BHSTP-BW-HLRMSC运营商的困难: 大量HLR,全部升级,影响现网质量; 不升级,涉及大量的GT数据配置

39、。NodeBNodeB位置登记过程关键点: W-HLR模拟向G-HLR发起位置更新操作,带用户当前漫游地的真正MSC/VLR号。MSC入局呼叫取被叫路由信息、漫游号码过程NLR功能介绍: 新建W-HLR,支持NLR功能。在用户做位置更新时,W-HLR模拟MSC发起到G-HLR的位置更新操作。优点:不需要现网设备进行升级配合,不需要进行信令路由数据的调整;NLR方案尤其适合在3G网络建设初期作号码迁移的过渡,以后直接做为3G HLR保护投资信令网模型-TDMMSC HLR/SCPSGSNMSC基于TDM承载的信令网可重用现有信令网资源骨干信令网(省际)双平面网络,平面内节点(HSTP)两两相连本

40、地信令网(省内)负责本地信令汇接(LSTP),同时连接到省际的双平面骨干信令网上本地信令端局就近连接到LSTP上HSTPLSTPLSTPLSTPHSTPHSTPHSTPIP承载的信令网模型使用SIGTRAN协议,信令可以在IP网络承载,并且通过SG设备和TDM信令网互通,IP-STP完成信令转接和SCTP链路的收敛。3G信令网建设建议CMCC TDM SS7网路及链路资源已非常成熟稳定,3G建设初期信令应最大化重用TDM SS7。信令面的IP承载进程可以滞后于用户面的IP承载进程3G的路由组织和寻址方式基本遵循现网的信令路由和寻址方式,保证2G、3G信令网规划的一致性。2G网元和3G网元信令互

41、通通过LSTP/HSTP准直联方式。不设置直达链路,避免对2G网络的影响3G本地网内的网元信令采用直连为主,准直联为辅的方式,进一步降低STP的信令负荷R4呼叫无关信令如MAP、CAP建议采用TDM SS7承载,MSC Server与HLR、LSTP之间链路建议采用2M或64K TDM SS7链路,IP SIGTRAN为次选方案R4呼叫相关信令BICC信令以及H.248控制信令,采用IP端到端方案及TMSC Server转接方式移动核心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3G核心网电路域规划探讨3G核心网分组域规划探讨汇报提纲2G/3G分组域的差异协议级主要区别:核心网分组域架构和GPRS保持一致,核心网分组域和接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