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1页
专题复习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2页
专题复习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3页
专题复习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4页
专题复习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26676495356经济恢复一化三改造探索和失误动乱、调整和整顿曲折发展的十年文革时期过渡时期专题复习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点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过渡时期(19491956)(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全面崩溃) 原因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一)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2)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完成恢复工作,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3)意义(二)过渡时期(19531956)(1)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

2、划(19531957)背景条件新中国的成立,提供政治前提;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借鉴苏联的经验1953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政策保障)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特点A.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农、轻、重之间的关系B.东北地区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l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成果原因:仿效苏联;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增强国防力量的需要;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只有依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来改变(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

3、1956)目的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步骤A.对农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B.对手工业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赎买政策,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性质将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二者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A.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道路。C.也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结

4、果(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内容A.确定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评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A.中共八大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B.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2.“八字”方针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结果(三)失误1.1958年总路线内容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

5、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大办农业(大放卫星)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是“左”倾错误的表现。大跃进A.内容B.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C.错误D.结果破坏了生态环境,浪费了大量资源3.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原因“左倾”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4.历史教训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三、文革时期(19661976)1、巨大损失2、复苏与回升(实质:纠正左倾错误)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6、原因: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原因:邓小平全面整顿。复苏回升2、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二、伟大的决策改革 、 开放(一)改革:改革经济体制1、背景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可能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政治)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和积极探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经验和教训(经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

7、流,具有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国际) 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含义3、实质4、内容(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原因A.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C.安徽、四川实行改革的成功经验举措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营体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只享有经营权和使用权。特点: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全国农业的大发展,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

8、营,创办乡镇企业。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改革行政体制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小结(1)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私有私有)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私有公有)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3)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仍是公有制)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

9、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犯了左倾错误。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破坏农村生产力。(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国有企业改革A.中心环节B.主要内容项目改革前改革后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平均主义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C.目标十四大确立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

10、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最终使企业失去了活力。(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3)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

11、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3)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条件。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世纪之交复杂的国内外形式背景:提出: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确立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体制的改革历程。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结果:21世纪初期,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过程:意义:A.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B.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不足:收入差距拉大,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信用不足。(二)开放:对外开放1、原因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启示必要性: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克服计划体制弊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有利条件: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

13、飞提供借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决策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2、过程经济特区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最大);A.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B.形式:发展外向型经济C.影响: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津、沪、福、广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沿江开放港口城市:1990年开放浦东B.意义: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也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A.原因: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