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10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1页
论语导读10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2页
论语导读10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3页
论语导读10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4页
论语导读10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导读10人教课标版课件论语导读10人教课标版课件一、孔子其人一、孔子其人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孔子其人少贫且贱,而慕礼乐之教年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周游列国,处处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犬”,却仍“知其不可而为之”晚年返鲁,整理六经孔子其人少贫且贱,而慕礼乐之教孔子的历史功绩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易,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 桃李三千。孔子的历史功绩删诗书,

2、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二、儒家学派二、儒家学派(一)“儒”儒字有两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其二,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 不过一般说文解字的最后一意接受较广。“儒”即今所谓“学者”,是极普泛的一种名称。论语,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可见那时只称有知识才艺者为“儒”,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儒”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思,从“人”从“需”,指他们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自春秋、战国、秦、汉以后起,儒家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

3、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一)“儒”儒字有两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汉书司马相(二)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家圣教十三经。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儒家正典化始自孔子治六经。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

4、记、春秋。(二)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家圣教十三经。十三经,儒家的十(三)人物派别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代表了儒家发展的不同阶段。 儒家的派别包括:思孟学派、宋明理学、 心学、气学、今文学派、 公羊学、谶(chen)纬神学、古文学派、训诂学。由于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

5、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三)人物派别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三、论语其书三、论语其书(一)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及立身处世之道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一)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二)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班超的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

6、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二)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班超的汉书艺文志说: (三)论语地位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后来被尊奉为儒家经典,成为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的一种,甚至被尊为儒家之圣经。 论语从西 汉开始就已经成为了读书

7、人必读的著作,元朝以后,科举考试都从“四书”中命题,使它在中国古代显得极其重要。在现代,论语对于研究孔子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等更是一部重要的文献资料(三)论语地位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后来被尊奉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原因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原因(四)论语思想1、仁礼思想2、为人处世3、为政治国4、好学深思(四)论语思想1、仁礼思想1、仁礼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則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

8、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1、仁礼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礼思想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

9、斯仁至矣!”仁礼思想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仁礼思想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顏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渊曰:“請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視,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顏渊曰:“回虽不敏,請事斯語矣!”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仁礼思想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礼思想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曰:“上好礼,則民易使

10、也。”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仁礼思想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2、为人处世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司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11、可夺志也。”2、为人处世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为人处世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陳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为人处世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

12、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人处世顏淵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陳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孟子: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为人处世顏淵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3、为政治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

1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3、为政治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治国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則民服;举枉错诸直,則民不服。”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時。”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

14、,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为政治国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則4、好学深思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子曰:“敏而好學,不耻下问,”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寢,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憤忘食,乐以忘忧

15、,不知老之將至云尔。”子曰:“学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学則殆。”4、好学深思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好学深思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无道則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不語怪、力、乱、神。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好学深思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

16、五)论语的版本及其整理情况鲁论语齐论语古论语张侯论(五)论语的版本及其整理情况鲁论语今本论语篇目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今本论语篇目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阅读论语参考书籍 何晏: 论语集解 朱熹: 论语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程树德:论语集释杨伯峻:论语译注 钱穆: 论语新解阅读论语参考书籍 何晏: 论语集解(六)论语名句集锦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德

17、不孤,必有邻; 5、礼之用,和为贵;6、朝闻道,夕死可矣。(六)论语名句集锦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这一则讲的是有学习乐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全中国(天下)的人都亲如 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成为后世经常运用的成语,充满友爱精神,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朴实的道理:人与人之间要讲究平等相待、友爱互助、体谅他人、相互支持!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全中国(天下)的人都亲如3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4、德不孤,必有邻;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按现在说法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的人之间,不管时空距离是近是远,最终都会产生共鸣,最终走到一起。4、德不孤,必有邻;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5、礼之用,和为贵。译文:礼的作用,以和谐为贵。

19、几千年来,“和为贵”始终是东方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信奉的治国方针和道德标准。一切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制定,目的都是为了求得社会的和谐。经儒家的倡导,“和”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处世原则。5、礼之用,和为贵。译文:礼的作用,以和谐为贵。论语名句集锦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上)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上)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上)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论语子罕)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上)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上)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论语名句集锦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6、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如果早上知道了“道”,那么即使晚上死去了也是值得的。 教育人们,学无止境,闻道有先后,即使自已年岁大了也不要放弃学习。后此成语多用于立志向学,或勉人改过自新之语。 6、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如果早上知道了“道”,那么即使论语名句集锦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上)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1、为政)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上)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 1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9.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论语名句集锦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