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首都瑞金挤满了十里八村的群众,他们是赶着为即将转移的红军送行的,队伍里有他们的儿子、丈夫和兄弟。壹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贰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长征路线图长征的历史回顾 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二万五千余里。 其中: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

2、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长征的主要路线长征的历史回顾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

3、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达两年的长征之路。长征的出发地:江西瑞金江西瑞金血战湘江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长征的历史回顾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

4、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长征的历史回顾 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于敌人周旋,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四渡赤水作战中,红军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斗,歼灭敌人1.8万余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从此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红军挺近金沙江,先遣部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的渡口。5月3日至9日,红军主力过江。红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命牵制敌人部分兵力,确保红军主力平安渡江。长征的历史回顾 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

5、区分左右两路北进。25日,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强行渡过大渡河杀出一条生路,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长征的历史回顾 1935年6月8日中央红军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爬雪山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红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

6、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由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七天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草地环境恶劣,在此牺牲的红军将士达万人以上。过草地长征的历史回顾 1935年9月17日,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攻占腊子口天险,突破敌人封锁线,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计划。激战腊子口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安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结束了艰苦卓绝、举世震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英雄壮举和战争奇迹。长征的历史回顾 1936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彻底胜利,中国革命重心

7、成功地从南方长江流域胜利转移到西北黄河流域。 会宁会师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丰碑。甘肃会宁会师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以她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中国革命一定胜利!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跟随红色足迹 品读“长征记忆”任务一01活动探究:纪伯伦说,回忆是一种重逢。“吴起镇”成为杨成武将军对长征胜利最激动人心的回忆,我们也借由他的回忆重回长征岁月。请选择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或细节描写进行品读、点

8、评,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事件场面或细节描写点评【场面描写】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事件场面或细节描写点评抵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吴起镇会议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莹莹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灿烂的阳光、蓝盈盈的天空是环境描写也是作者独特的心理感受,烘托出其抵达吴起镇那份激动兴奋之情。之

9、所以激动,是因为他在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北上抗日根据地。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深切感受胜利来之不易,才会难抑激动,才能对当时的太阳和天空有如此独特的记忆。“红军长途行军”、“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这话都不假,但却是我们“相机包围”了蒋介石的骑兵,并把他们给歼灭了。缴获密电这个历史细节,本是蒋介石要集合兵力消灭红军,最后却被红军“相机包围”了,并被“歼灭了”,这几个“了”字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无限自豪之感。吴起镇战斗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步兵战胜骑兵的战役,被称为“切尾巴战斗”,这个细节也从侧面展现了红军团结一心、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小平同志说:“关心一下宣传队的同志,给剧团的小鬼

10、每人做套衣服怎么样?” “长征万岁!”会场里霎时升起欢呼声。“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小平借布,尤其是“小鬼”这一独特的称呼,显示出红军领导的平易近人、对同志的关心和爱护。“霎时升起”“此起彼伏”这两个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毛泽东讲话时那群情沸腾的场面,既表现了将士们对长征胜利的狂喜和激动,也从侧面展现了毛泽东无与伦比的领袖风采。比较叙述,感受革命情怀任务二02活动探究:回忆录是历史的一段真实写照,但又不同于史诗但客观,它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不同立场、个性、身份等都会影响他们在讲述、选材、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不同。阅读下面两篇回忆录的节选片段,比较两者在叙述上的

11、同与异。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当然,战争不可能总是如此滑稽。事实上,每天都有人被炸断腿,头颅大开,胸部被打穿。我看到的人类痛苦不知凡几。我听说,德军让军乐队在战场上吹奏送葬曲,美国的作战部队中有坟墓注册处,但驻印军一切付之阙如。我们的死者,如果算得上埋葬的话,只不过在尸身上覆盖一层薄土。雨季时大雨冲刷新挖的墓地,凄凉的光景让路人也觉感伤。大多数的日军尸身横在路旁,无人闻问。我在中学时,曾经读过一篇反战文章,作者描述他曾躺在死人旁边,看到蛆在尸身上翻滚蠕动,我从没想过自己会亲自经历他的描写。在缅甸战场上,我有非常类似的体验,我还看到蚂蚁从死人身上搬走米粒。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

12、,眼睛紧盯着川里,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但是,这次是联合行动,必须听从统一指挥。我知道,现在两边山沟里,数百挺轻重机枪都等着他们,只要一声命令,便可见到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之势。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突然“啪!”山谷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起杀了出来。敌人此时才知道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但已经晚了。我们一个迅猛突击,把走在前面的那个团打了个七零八落。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脚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

13、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片段长征胜利万岁片段同异【黄仁宇】抗战时期,他曾作为国民党参谋兼记者到缅甸和印度参加对日作战,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杨成武】红四团政委。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片段长征胜利万岁片段同异第一人称;都注意细节描写和议论抒情相融合来回忆自身经历缺少宏大场面的描写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关注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充满悲悯情怀。点面结合表现宏大战争场面;关注战争过程,表现将士战斗的英勇、对敌人的蔑视,洋溢革命乐观主义,讴歌战争英雄主义。【黄仁宇】抗战时期,他曾作为国民党参

14、谋兼记者到缅甸和印度参加对日作战,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杨成武】红四团政委。理解长征意义,弘扬长征精神任务三03活动探究1: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的论述部分是全文的高潮部分,也是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他以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演讲在历史上第一次评价了长征的伟大意义,深深地感动和鼓舞来在座的红军将士。请以小组推荐的方式,选取其中一段进行模拟演讲。理解长征意义,弘扬长征精神任务三03活动探究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准备在广场上立一条评价长征的标语。请再次朗读毛泽东的讲话,选出一句作为标语,并说明理由。【毛泽东讲话的核心句】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

15、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句话是今天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广场上竖立的标语,它精准又生动地评价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开创历史、意志的胜利、粉碎敌人计划、扩大影响、肯定党的领导。课后作业041.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州起航到天舟穿梭,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而践行航天梦,助力它们起航的就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读了杨成武的长征胜利万岁,你觉得中国航天人将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的原因是什么?2.认识一支军队,从认识这支军队的将士开始。结合文本概括文中红军将士的精神品质。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史上的著名事件,是红军为了革命胜利目标,克服千难万险,最终取得的阶段性的胜利,是意志战胜命运的奇迹,表现了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当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从零开始起步,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而航天人以长征来命名火箭,意在发扬长征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