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_第1页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_第2页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_第3页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_第4页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导学课初中八年级历史第一课吉林省长春市农安一中 李泉宏1.读史使人明智-培根2.为了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学会做人3.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国情4.生活中需要历史 (旅游收藏)5.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中考)学习历史原因 台湾历史学家张玉法先生说过,学习历史的人,其历史空间大,“历史空间大的人,人生的情怀就不一样。”因为“历史的经验,绝不是让人看破红尘。但有时对某些事,你必须淡然处之的时候,历史中便会有千百案例,支持你这样做。” 历史价值看看新课标怎么说历史:2011年版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

2、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 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 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 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

3、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认识我们的历史课程今天学生学习历史实际现状多数学生注重知识被动接受和记忆,忽视方法和引导多数学生对于教材理解不到位,对于评价性语言、结论性语言不能言为心声很多学生忽视课堂学习效果,不能理解课堂学习效果决定历史成绩是否理想多数学生只是死做题,不能在审题、解题的过程中感悟答题的技巧和语言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角,影像记忆教材,便于开卷考试2)记:动脑记忆、理解、思考教材,真正走进教材3)听:首先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性地听4)写:做好课堂笔记,便于复习,以便防止遗忘5)讲:上课集中探讨,大胆发言,锻炼历史思维

4、能力6)温:课后认真复习,拓展升华,巩固提高怎样学好历史教材学习六法学好历史课的最新理念:中国近代史时间分期宏观梳理本学期学什么中国近代史本学期学什么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本学期学什么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本学期学什么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思维导图本学期学什么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思维导图本学期学什么中国近代史第七单元思维导图本学期学什么历史十法:1、列表归纳法中国近代历史战争事件时间主要条约主要影响鸦片战争 1840.61842.8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1860.10 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 18941

5、895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1946-194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历史十法:2、歌谣记忆法 记忆马关条约 一八九五在马关,鸿章博文谈判忙,辽台澎湖给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开工厂、通口岸,半殖民地再加深。 第六单元歌谣记忆 张謇辞官办工商、实业投资竞相上、一战发展最兴旺、夹缝生存难图强(萧条)。火车轮船汽车见,电灯照明城市现,通讯电报电话建(运营机构),照相电影入人眼。历史十法:3、比较法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6、的异同相同点: 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 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不同点: 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建立了政权,坚持斗争14 年,势力发展到18 个省;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组织,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封建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其他: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之间进行比较,将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异同进行比较。把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和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作对比,从而认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是战争

7、取得胜利的关键。历史十法:4、时间轴法中国近代历史时间轴历史十法:6、图示法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历史十法:7、读图分析法第17课 内战烽火 历史图片是学好历史知识的重要辅助材料。识读教材中的插图,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相关历史知识,达到读图明史的目的。如,通过识读 毛泽东离开延安飞赴重庆,在机坪前的留影 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时与蒋介石等人的合影 等图片,感受毛泽东的大智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以及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真心渴望和平的立场;通过识读 李公朴遗照 闻一多像 ,深人理解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面目;通过 毛泽东在陕北行军途中 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形势图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到达大

8、别山 等图,感受代伟人的睿智与国民党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命运。 本课内容比较难理解,充分运用课本插图可以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会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利用 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 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 四幅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画的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及结果等,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历史十法:9、知识构建法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历史十法:10、纵横联系法知识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把不同单元、不同课的知识点放在知识体系中去把握。注重知识

9、间的纵横联系。如,横向联系: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向联系: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年代不同、结果不同,但都是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此外,还有因果联系:近代以来列强人侵,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才出现魏源、严复那样的思想家。还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也受政治的制约。切忌将知识割裂开来。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第一次合作: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成立了黄埔军校,共同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 年的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第二次合作:1936 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改编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