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大学生体育与健康NO10教学课件_第1页
本科大学生体育与健康NO10教学课件_第2页
本科大学生体育与健康NO10教学课件_第3页
本科大学生体育与健康NO10教学课件_第4页
本科大学生体育与健康NO10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CF正版可修改PPT(本科)大学生体育与健康NO10教学课件第十章 乒 乓 球第十章 乒 乓 球 第二节 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目录 第一节 乒乓球运动简介 第三节 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 第四节乒乓球基本战术 第一节乒乓球运动简介一、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1.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有关乒乓球运动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是:乒乓球运动于19 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是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的。据说在19 世纪末的一天,伦敦遇到少有的闷热天气,两名上流社会的贵族青年在看过温布尔顿网球赛后到一家上等饭馆的单间吃饭。他们先用雪茄烟的木盒盖当扇子,继而讨论起网球技、战术,捡起香槟酒的软木酒瓶

2、塞当球,以大餐桌当球台,中间拉一根细绳为网,用烟盒盖当作球拍打球。侍者在一旁喝彩,闻声赶来的女店主见此情景不禁脱口喊出“Table Tennis”,由此,乒乓球被命名为“桌上网球”。第一节乒乓球运动简介一、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1.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当时的球拍柄长、两面贴着羊皮纸、中间是空洞的,用这种球拍打赛璐珞球时发出“乒”的声音,落台时发出“乓”的声音,由此,乒乓球的名字正式诞生。这种玩具球被称为乒乓球。乒乓球从欧洲、北美洲开始流行,然后在亚洲传播开来。英国一家体育用品公司首先用“乒乓”(Ping-Pong)一词做了广告,作为商标来登记。1891 年,英国人查尔斯 巴克斯特将乒乓球作为商业

3、专利权申请了许可证。第一节乒乓球运动简介一、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2.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1926 年,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在德国柏林举行,同时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成立,这次比赛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性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并于1988 年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认,正式成为其比赛项目。乒乓球运动何时被传入中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乒乓球进入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1904 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 套乒乓球器材,将乒乓球引入中国;另一种说法是瑞士洛桑乒乓球博物馆馆长洽克 霍伊在2007 年得到一张珍贵的明信片,这是一位欧洲人于1902 年1 月22 日从中国天津寄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

4、尔的,其中寥寥十几行字叙述了乒乓球已经在天津十分普及的情景,它确凿、可靠地证明了乒乓球至少在1901 年已被传入中国。第一节乒乓球运动简介一、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2.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乒乓球运动,使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1953 年,我国首次参加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59 年,我国优秀运动员容国团第一次夺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男子单打冠军,标志着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崛起。1961 年,我国主办了第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第一节乒乓球运动简介一、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2

5、.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71 年,脱离两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运动员重返赛场,参加了第31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此次大赛中,中国队夺得了斯韦思林奖杯,同时夺得了女单、女双和混双项目的冠军。在这一时期,中美两国开展了著名的“乒乓外交”,运动员的互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第一节乒乓球运动简介一、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2.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20 世纪70 年代,中国乒乓球队认为,技术创新是中国队保证常胜的唯一途径。发球的创新,侧身高抛发球、快点、反手快带、反手加力推及侧推、推下旋、推挤,这些技术都是在弧圈球的技术压力下探索出来的新

6、技术。在20 世纪80 年代举行的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中国队获得了金牌总数的80%,中国队取得的优异成绩吸引了各国球队加强对中国队的研究,中国队的优势受到了潜在威胁。20 世纪90 年代,世界乒坛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的乒乓球队向中国队提出了挑战。第一节乒乓球运动简介二、乒乓球课程的特点与作用(1)乒乓球课程可以促进大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大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2)乒乓球课程可以使大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与战术、规则和裁判方法。(3)乒乓球课程的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作战,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促使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形成。(4)乒乓球课程使大学生能够参加基层比赛和

7、对基层比赛进行裁判工作,并且能够将乒乓球运动作为自己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作比赛台面,其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 米,宽1.525 米,离地面高76 厘米。(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垂直侧面。(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 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 厘米。1. 球台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 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 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 米的

8、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 厘米宽的白色端线。(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 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1. 球台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的两端系在高15.25 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与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 厘米。(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为15.25 厘米。(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

9、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2. 球网装置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乒乓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40 毫米,重2.7 克,应用赛璐珞或类似的塑料制成,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3. 球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2)底板至少应有85% 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黏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制成,每层黏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 或0.35 毫米。(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其连同黏合剂的厚度不超过2 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其连

10、同黏合剂的厚度不超过4 毫米。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 颗且不多于30 颗的平均密度分布于整个表面。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通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 毫米。4. 球拍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以及用来击球一面的任何覆盖物及黏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均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球拍两面的覆盖物不得经过任何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处理

11、。4. 球拍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7)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使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就允许使用。(8)在比赛开始前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4. 球拍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回合是指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2)球处于比赛状态是指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手掌上的最后一瞬间开始,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3)重发球是指不予判分的回合。(4)一分是指判分的回合。(5)执拍手是指正握着球拍

12、的手。(6)不执拍手是指未握着球拍的手。不执拍手臂是指不执拍手的手臂。5. 定义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7)击球是指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8)阻挡是指对方击球后,在比赛台面上方或向比赛台面方向运动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以及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戴(带)的任何物品。(9)发球员是指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10)接发球员是指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11)裁判员是指被指定管理一场比赛的人。(12)副裁判员是指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协助裁判员工作的人。5. 定义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3)运

13、动员穿或戴(带)的任何物品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戴(带)的任何物品,但不包括比赛用球。(14)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是指除从球网和比赛台面之间通过及从球网和网架之间通过的情况外,球均应视作已“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15)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5. 定义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发球开始时,球自然地置于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保持静止。(2)发球员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 厘米,球在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

14、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4)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球要始终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以上和发球员的端线以外,而且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他们所穿戴(带)的任何物品挡住。6. 发球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5)球一旦被抛起,发球员的不执拍手臂应立即从球和球网之间的区域移开。(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确信他的发球符合规则的要求,且裁判员或副裁判员均可以判定发球不合法。 如果裁判员或副裁判员对发球的合法性不确定,在一场比赛中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中断比赛并警告发球方。但此

15、后如果该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的发球不是明显合法,将被判发球违例。 此后,如果裁判员对该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发球动作的合法性再次怀疑,将判接发球方得1 分。 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裁判员无须警告,应判接发球方得1 分。6. 发球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于执行。6. 发球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7. 还击第二节乒

16、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发球,然后由接发球员还击,再两者交替还击。(2)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发球,然后由接发球员还击,再由发球员的同伴还击,最后由接发球员的同伴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还击。(3)在两名由于身体伤残而坐轮椅的运动员配对进行的双打中,发球员应先发球,接发球员应还击,此后伤残双打中一方的任何一名运动员均可还击。然而,运动员轮椅的任何部分不能超出球台中线的假定延长线;如果超出,裁判员将判对方得1 分。8. 比赛次序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回合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判重发球: 如果发球员

17、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如果在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未准备好时球已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没有企图击球。 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使运动员未能发球、还击或遵守规则。 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9. 重发球、暂停比赛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 身体残疾而坐轮椅的运动员在接发球时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球在触及接发球方的台区后朝着球网方向运行;球停在接发球员的台区上;在单打中,球在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后从其任意一条边线离开球台。(2)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实行

18、轮换发球法;警告或处罚运动员;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9. 重发球、暂停比赛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外,在下列情况下运动员得1 分: 对方运动员未能正确发球。 对方运动员未能正确还击。 运动员在发球和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 对方击球后,球没有触及本方台区而越过本方台区或其端线。 对方阻挡。 对方故意连续两次击球。10. 1 分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外,在下列情况下运动员得1 分: 对方用不符合上述规格的拍面击球。

19、 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或戴(带)的任何东西使球台移动。 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或戴(带)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 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11 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12 如果双方运动员或双打配对由于身体残疾而坐轮椅,那么对方击球时,其大腿后部未能和轮椅或坐垫保持最低限度的接触;对方击球前,其任意一只手触及比赛球台;比赛中对方的脚垫或脚触及地面。10. 1 分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 分的一方为胜方;10 平后,先多得2 分的一方为胜方。11. 一局比赛一场比赛由奇数局组成。12. 一场比赛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

20、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位。(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了先在某一方位后,另一方运动员必须选择另一个。(3)在获得每2 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 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球的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 分球。13.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次序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4)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然后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在第

21、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5)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13.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次序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6)在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中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 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7)在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中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 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13.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次序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一、乒乓球竞赛规则(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

22、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进行纠正,继续比赛。(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对运动员应站的正确方位进行纠正,然后继续比赛。(3)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14. 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二、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案例乒乓球活动在室内和室外都可以进行,器材设备简单;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

23、,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在乒乓球比赛中,参赛者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切磋球技,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目的,所以比赛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乒乓球比赛的所有工作大体可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二、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案例乒乓球比赛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循环赛制和淘汰赛制两种,如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则称为混合赛制。乒乓球比赛方法的选用要依据比赛的目的、场地、参加队数(人数)等条件而定。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二、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案例案例1 :有参赛队员提出,单打比赛应该是7 局4 胜制,为什么这次单打比赛是5 局3

24、 胜制呢?这个问题由竞赛管理委员会做出解释:乒乓球的一场比赛可由任何奇数局组成,7 局4 胜制、5 局3 胜制甚至是3 局2 胜制都可以,不要因为高水平的专业单项比赛采用7 局4 胜制而认为所有的单项比赛每场都应该是7 局4 胜制。第二节乒乓球竞赛规则与竞赛的组织、编排案例二、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案例案例5 :在比赛中,尤其是团体比赛时,很多人喜欢对场上正在比赛的选手进行指导,其实关于指导也是有一定规定的。比赛选手只能在局与局之间和经批准中断的时间内接受场外指导,其他时间则是不允许接受指导的。如果在其他时间进行指导,非法指导者将会被警告;如再次进行非法指导,裁判员将出示红牌要求其离开赛区,只

25、有等比赛结束或轮到他参加下一场比赛时才能返回。当然,如果裁判员在第一次提出警告的时候进行相关的说明,被警告者一般都会理解和接受判罚。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一、握拍方法(1)技术要点。直握拍法(见图10-1)比较复杂,各种类型的打法又略有差别,但基本握法是一致的:拍柄放在虎口上,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第二、三关节之间,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右两肩,两指间的距离适中;以中指的第一、二指节将球拍背面托住,无名指和小指斜叠在中指之下,使球拍保持平稳。击球时,运动员可通过拇指与食指的不同力量稍微调节球拍的倾斜角度,便于变换各种拍形。(2)动作要求。拇指与食指都不要过于内伸,球拍背面的三指要并拢

26、。1. 直握拍法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图10-1 直握拍法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一、握拍方法(1)技术要点。横握拍法(见图10-2)是虎口正对拍肩,以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且轻贴在中指旁边(正手侧为正面),食指伸直斜放在球拍的反面(反手侧为反面),虎口轻微贴拍,两面击球时通过拇指和食指的微细调节来稳定击球的拍形。(2)动作要求。拇指与食指分开,分别轻压在球拍的两面,握拳式握法不利于手指对球拍的控制;拍肩基本正对虎口中间。2. 横握拍法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图10-2横握拍法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二、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由于运动员的类型和打法不同,其基本站位(见

27、图10-3)也略有区别。采用左推右攻打法的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近台中间偏左,采用两面攻打法的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近台中间,以弧圈球为主打法的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中台偏左,用横拍攻削结合打法的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中台附近,以削为主打法的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中远台附近。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图10-3基本站位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二、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正确的基本姿势应该是:两脚平行站立(脚尖指向平行),提踵、前脚掌内侧用力着地,两脚间距离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膝稍内扣,身体略前倾,身体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两眼注视来球(见图10-4)。以右手握拍为例,持拍手臂自然弯曲,置于身体右侧,肘略外张,手腕放松,将球

28、拍置于腹前,离身20 30 厘米,做到“注视来球,上体微倾,屈膝提踵,重心居中”。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图10-4 基本姿势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三、基本步法步法是指运动员为选择合适的击球位置所采用的脚步移动方法。4. 跳步2. 跨步1. 单步3 并步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四、发球与接发球(1)平击发球1. 发球 正手平击发球 反手平击发球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四、发球与接发球(2)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此类发球的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球速一般,如对方采用推挡技术接球,球会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1. 发球图10-5 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四、发球与接发球(

29、3)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此类发球的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的特点是旋转较强,如对方采用推挡技术接球,球会向其左侧上(下)方反弹。1. 发球图10-6反手发右侧上旋球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四、发球与接发球1. 发球图10-7反手发右侧下旋球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四、发球与接发球接发球是一个回合中的第二板,同时也是接发球方的第一板球。接发球技术的作用首先是破除发球的威胁,使回球不易被对手进攻,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战术打乱对方的比赛节奏或直接得分。2. 接发球(4)接侧上旋球(2)接侧下旋长球(1)接平击发球(3)接侧下旋短球对各种旋转发球的接发球方法如下: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五、直板推挡球与横板反手快拨1. 直板推挡球图10-8 直板推挡球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五、直板推挡球与横板反手快拨2. 横板反手快拨图10-9 横板反手快拨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六、正手攻球技术1. 正手快攻图10-10正手快攻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2. 正手拉攻图10-11正手拉攻第三节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七、慢搓慢搓的特点是动作幅度较大、回球速度稍慢。如旋转变化运用得好,慢搓技术可以为进攻创造条件或直接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