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第三章教学课件_第1页
本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第三章教学课件_第2页
本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第三章教学课件_第3页
本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第三章教学课件_第4页
本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第三章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CF正版可修改PPT(本科)大学生入学教育第三章教学课件第三章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military trai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大学生入学教育CONTENTS目录第一节 大学生国防教育第二节 大学生军事训练1423学习目标一了解国防的内涵和类型;学习目标三了解军事训练的概念及内容;学习目标四了解大学生军事训练的重要性;学习目标二掌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内容;5学习目标五掌握学习大学生军事课的方法。学习目标第一节 大学生国防教育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for C

2、ollege Students一、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内涵国防是国家为适应安全与发展的需要,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建设的范畴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外交、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国防经济建设、国防动员、对人民群众进行的国防教育以及建立的国防法规等。释义国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军事力量不是衡量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唯一标准。03040102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在国防的目的问题上,应当看到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是国家独立的主要标志和最

3、高原则,国防维护的是国家最根本的权益。国防的手段是指为了达到国防的目的而采取的一切方法和措施。根据国防法的规定,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4. 国防的手段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组织者或实行者,通常是指统治阶级或国家。国防建设的主体也是国家,一切国家机构都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其承担的国防职责,每一位公民也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公民的国防义务。国防的对象是指外来侵略势力和内部反动势力的一切破坏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下简称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3. 国防的对象一、国防概述1. 国防的主

4、体2. 国防的目的(一)国防的内涵一、国防概述(二)国防的类型国防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由国家的性质、国家经济实力等决定。国家的性质不同,国家实力不同,制定的国防政策和追求的国防目标也不同。这就产生了不同的国防类型。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释义1. 扩张型国防扩张型国防是指某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多个地区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01033. 联盟型国防联盟型国防就是多个国家通过结盟的形式,以弥补自身防卫力量的不足,实现本国与盟国的安全与稳定的国防政策。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来看,联盟型国防还

5、可分为一元体系联盟型国防和多元体系联盟型国防。2. 自卫型国防自卫型国防强调主要依靠本国自身的防卫力量,防止外敌入侵,保证本土安全,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在世界范围内坚持不结盟政策。02044. 中立型国防中立型国防是指一些中小发达国家为保障本国的繁荣、发展和安全,奉行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实施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一、国防概述(二)国防的类型一、国防概述(三)国防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首要的任务就是保卫家园,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国家政权,保证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国防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关系到国家安危、荣辱兴衰。因此,国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释义一、国防概述010203“国无防

6、不立”。一个国家设立国防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国家的安全,遏制或打击外敌入侵,保证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发展,各国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同时,还要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为保障国家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强大的国防是确保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必须有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做后盾。国家独立、民族兴盛,离不开整个民族的尚武精神,离不开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和后备力量建设。安全的边界、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国防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密切关联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为国防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国防会发展得更好;国

7、防建设对经济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国防建设的发展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国防工业和军事科技的发展。(三)国防的作用1. 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首要条件2. 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重要条件3. 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我国国防的历史(一)古代国防我国古代历代王朝为了提高国防能力,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军事理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等国防指导思想,“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等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武尚德”等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等国防斗争策略,等等。遵循这些思想,我国取得了无数次对外战争的胜利。1.古代的军事国防理论二、我国国防的历史(1)(2)(

8、3)夏、商、西周时期,一般由君王亲自掌握和指挥军队,没有形成专门的军事领导机构。春秋末期,将、相分权治国,以将(将军)为主组成军事指挥机构。战国时期,将军开始独立统兵作战。秦国一统天下之后,设立了专门管理军事的机构,太尉为最高的军事行政长官。秦朝之前武装力量结构单一,一个国家通常只有一支国家军队。从秦朝开始,国家的政治制度逐渐完善,生产力不断发展,因而各个朝代根据国家状况、国防需要以及驻防地区和担负任务的具体情况,将军队划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种,并对军队的编制体制、屯田戍边、兵役军赋、军队调动、军需补给、驿站通道、军械制造和配发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颁布执行。兵役制度随着各个

9、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人口状况和军事需要而发展变化。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战争规模小,主要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度。封建社会时期,民军制度逐渐演变为与当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兵役制度,如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的卫所兵役制等。2. 古代的军事建制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兵役制度二、我国国防的历史(一)古代国防中国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主要是修筑防御工程体系。被列为世界著名建筑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就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防御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燕、赵、秦等国就开始修建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北部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的万

10、里长城。以后,历代王朝多次修建、扩展,到明代形成了东起辽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8000多千米的长城。3. 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从明代开始,在沿海的重要地段陆续修建了以卫城为主,营堡、水寨、台墩和障碍物相结合的防御体系。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彻底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近代陆军、海军和空军相继建立,并且配备了先进的武器,国防建设思想也开始逐渐现代化,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帝国主义通过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掠夺;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此时的中国依然处在有边不固,有海无防的状态。清军1644年入关建立全国性的政权,到了康

11、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朝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清政府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益疲软。1840年,英国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打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国门,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前,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奉行消极防御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有国无防,使大片国土被迫割让,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我国国防的历史(二)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国防1.鸦片战争前后的清政府国防2.民国时期的国防二、我国国防的历史010203此时的新中国处在外御帝国主义侵略,内治战争创伤和恢复经济的时期,国防建设的内容有:建立了边防和守备部队,加强了海防;建立健全了统一的军事领导机构和军事制度;加强对全国武装

12、力量的领导,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各兵种部队,逐步开始从单一陆军向多兵种全面建设过渡;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提出了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加强国防动员准备,建立各级动员机构和动员制度;等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遭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军队正常的教育训练受到严重冲击。但国防尖端技术在困难中仍取得了长足发展,成功地进行了地地导弹、核武器试验和地下核试验,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国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5年,我国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施战略性转变,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

13、道上来。1993年,中央军委确立了“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二)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国防初创建设时期曲折发展时期现代化建设时期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30%50%75%70%45%62%47%所谓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受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国防战略、科学技术、地理和国际战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国防建设的含义国防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

14、研究;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国防法规体系;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三、国防建设(二)国防建设的内容四、国防动员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或战时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国防动员是国家在国防方面的重要活动,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释义国防动员时机是指国家在何种情况下进行动员。正确地把握动员时机,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国防法第四十四

1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国家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进行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一是在战争爆发之前,当国家发现有遭受威胁的征候,确有战争危险时,提前进行动员。战争未起,动员先行,既可以做到严阵以待,发挥威慑作用,遏制战争和消除战争威胁;又能做到即使战争不可避免,也可以有准备地迎战。一是在战争爆发之前当国家遭受到突然袭击时,立即进行紧急动员,变被动为主动,抗击敌人侵略。二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四、国防动员(一)国防动员的时机四、国防动员010203国防动员的形式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战争规模可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总动员是指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所进行的全面动员,就是将全

16、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卫生、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转入战时轨道。总动员,通常是在爆发大规模战争需要举国迎敌时才进行。局部动员是指国家在部分地区或部门内所进行有限的动员,通常是动员部分武装力量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战争。不过根据战争的发展,局部动员有可能升为总动员。国防动员按动员方式还可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按战争进程又可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等。总之,采用何种形式进行动员,主要依据战争的规模、进程和国家的战略意图来确定。决定动员的实施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动员令通常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发布。(二)国防动员的形式武装力量动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特别是对战争初期使军队迅

17、速扩编和实施战略展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夺取战略主动权等,都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战时的兵员动员,是武装力量动员的首要任务。因此,为了确保军队作战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对战时兵员征集年龄做了特别规定,即遇有特殊情况可征召3645岁的男性公民服现役。武装力量动员是指国家将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当国家发布动员令以后,应迅速扩编现役部队;将预备役部队转为现役部队;改编和扩建其他武装组织、动员民兵参军参战以及动员相应的武器装备和物资,使武装力量适应战争的需要。武装力量动员是战争动员的核心。四、国防动员(三)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1. 武装力量动员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30

18、%50%75%70%45%62%47%国民经济动员是指国家将经济部门及其相应的体制有组织、有计划地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经济力量是战争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现代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更大。经济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2. 国民经济动员动员工作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工业、农业、物资、交通、财政、邮电通信、科技、卫生等转入战时轨道,把国家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夺取战争胜利。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能否坚持战争,夺取战争胜利,不仅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强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高低和战争潜力的大小。所以,国民经济动员是战争动员的基础,是进行战争的重要支柱,也是夺取战争最后胜利

19、的基本保障。四、国防动员(三)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人民防空动员亦称群众性防卫动员或民防动员,是指国家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动员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重要经济设施的安全,减少损失,保存战争潜力,为夺取战争胜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3.人民防空动员四、国防动员(三)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四、国防动员010203政治动员是指国家对全体军民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政治鼓动,动员人民踊跃参军参战,积极支援前线。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经过动员之后,全国人民仅自愿捐献的钱就可购置3 700多架飞机。同时,还要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为夺

20、取战争胜利创造有利条件。国防动员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存亡和战争进程与结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为了遏制战争和赢得战争胜利,国家必须大力加强平时的动员准备,重视开发和积极储备战争潜力,增强战争实力。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和平建设,不仅有一整套成功而又行之有效的战争动员经验、健全的动员机构、科学灵活的动员方式方法,并且正在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中心多极化和调节手段多样化的新特点,建立和健全既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又能切实提高快速动员能力的新的运行机制,完善国防动员法制,全面提高平战转换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三)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4. 政治动员五、大学生国防

21、教育概述(一)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目的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而军事人才的培养,仅仅靠军队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地方院校来培养。作为掌握较高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然而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关心国事、军事,缺乏起码的国防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高校中的国防教育。所以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国防知识,树立良好的国防意识。国防教育也应当引起当代大学生的足够重视和关心。五、大学生国防教育

22、概述010203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国防意识则是与国防需要相适应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标志的群体行为观念。它不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政治上是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军事上可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转化为生产力。国防意识的强弱,历来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主要标志。国防观念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防教育,极力宣扬“大国防”观念,动员全民投入和关心国防事业。因此,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兴盛的精神动

23、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忧患意识日渐淡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也淡化了。尤其青年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对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知之甚少,对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认识不清,对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1. 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五、大学生国防教育概述010203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

24、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树立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与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代中国曾屡遭外敌入侵,国贫民弱,社会像一盘散沙,这除了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的原因外,也与国民没有形成明确的国防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25、2. 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五、大学生国防教育概述010203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教学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

26、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强制性地进行队列、射击实战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织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3. 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五、大学生国防教育概述010203我国国防建设一直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国防

27、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如果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而又掌握了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必要的军事训练,以便必要时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建部队的骨干,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创造条件,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因而,大学生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批高新技术用于军事领域,从一定程度上看,传统的人民战争的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是,人民战争的理念不能丢。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战争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28、如信息战、网络战等一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群众中的技术群体会大有作为。(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4. 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知识链接 一、俄罗斯的国防教育 俄罗斯颁布了许多国防教育法律法规,为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保障。俄罗斯1996年颁布的国防法为国家对全民进行国防教育奠定了法律基础,确立了国防教育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俄罗斯联邦政府、联邦主体执行权力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在国防领域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与军事指挥机关相互配合,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对俄罗斯公民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俄罗斯1998年颁布的兵役义务与服役法

29、,对国家在公民服役前进行国防教育的范围、内容、组织形式以及物质保障等做出明确规定,使国防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俄罗斯保持了苏联利用国民教育为军队培养人才的做法并有所发展:继续开办少年军校招收读完普通中学八年级的男学生,进行初级军事教育;对普通中学九年级到十年级、年龄在1415岁的学生以及中等专业和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初级军事训练,并在寒暑假期间由学校和驻军共同组织野外训练和军事夏(冬)令营;在普通高等院校设置军事系,培养专业技术军官;在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设置军事教研室,培养预备役军官;对所有16周岁及16周岁以上尚未为国家服过役的适龄男性青年,进行强制性军训,规定他们每周两次到部队基

30、地设立专门的“学校”上课或进行军事训练,训练成绩将与就业等挂钩。二、美国的国防教育 美国的国防教育法是1958年出台的,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立法,是美国联邦政府督促俄罗斯和美国的国防教育第二节 大学生军事训练Undergraduate military training微课:中国海军2015征兵宣传片:纵横四海 勇者无界一、 军事训练概述军事训练是武装力量及其受训对象所进行的军事理论教育、作战技能训练和军事演习等有组织的军事斗争准备活动。其目的是适应军事斗争的需要,使受训者熟练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整体作战能力,以保证能够随时有效地执行作战任务,实施军

31、事行动。(一)军事训练的概念一、 军事训练概述军事训练内容体系是指由一系列训练内容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对于规范训练活动,缩小训练与实战的差距,全面提高官兵素质和部队的作战能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军事训练的内容军事共同科目训练通常在士兵入伍训练阶段和军官初级训练阶段进行,训练内容具有统一规范、注重基础和简便易行等特点,主要包括条令条例、军事体育、军人卫生知识、防护知识、军事地形学、军人心理常识和心理训练、轻武器射击、投弹、战术基础动作等。军事共同科目训练是对受训者进行基本军事素质的全面培养,使其由普通公民或准军事人员向合格军人转化的训练

32、活动。其目的是使受训者树立献身国防事业的信念,强化责任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养成优良作风,打牢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基础,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进行专业技术和战术训练服务。1. 军事共同科目训练(二)军事训练的内容一、 军事训练概述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30%50%75%70%45%62%47%军事技术训练是基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术训练的前提。其目的是提高受训者的专业技术素质,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军事装备的技术、战术性能,增强军队的战斗力。2. 军事技术训练军事技术训练通常在军事共同科目训练之后进行,训练内容具有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由浅入深、标准严格等特

33、点。军事技术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武器装备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各种武器装备的构造、维护保养、操作规程等;二是掌握武器装备的操作技能。一、军事训练概述(二)军事训练的内容一、 军事训练概述军事战术训练是融基础与应用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它将练思想、练作风、练技术、练战术、练心理素质紧密结合。军事战术训练的内容具有层次多,条件严,难度大,针对性、连贯性、综合性强,组织实施复杂等特点,主要包括学习和掌握战斗特点、战术原则等。(二)军事训练的内容3. 军事战术训练随着国际战略格局、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军事斗争任务的复杂化,战略理论的学习已成为军事训练领域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主要包括系统学习

34、军事战略方针以及与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和国防有关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地理、国际法等理论;深入研究世界军事格局和国家周边安全环境;全面掌握战争或现实军事斗争全局的战略指导方法,国防、军队后备力量动员方法,战争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和重大军事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等。军事思想学习是关于对战争与军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学习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一般指导性理论。作为我军军事训练内容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历代军事思想,即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军事思想,特别是中国历

35、史上著名军事人物的军事思想;外国军事思想,特别是军事强国的军事思想等。4. 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学习(二)军事训练的内容一、 军事训练概述二、大学生军事训练概述大学生军事训练是指高等院校组织在校学生进行的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是党和国家加强和实施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一)大学生军事训练的概念释义知识链接 早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后,学生军事训练就成为国家的一项军事制度。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下简称兵役法)设专章对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提供了

36、基本的法律依据。 195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依据兵役法的规定和广大学生的要求,向毛主席、党中央请示关于在高等院校进行学生军事训练为部队培养预备役军官的问题。请示报告中提出,高等院校的军事训练,除学习一般军事知识、进行军事生活锻炼外,还应在普通学科的基础上,增加学习有关的军事专业知识。 19551957年,教育部、国防部依据兵役法的规定,为了对中等学校学生进行征集前的军事训练,并为高等学校军训打下基础,先后在全国127所中等学校设置了学生军训试点,训练时间为100小时,受训学生共7万余人。当时大学重点培养预备役军官,高中负责基础军事训练,这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7、增强国防观念,扩大知识面,促进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8年后,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建立了民兵组织,学生军事训练在民兵组织中进行。1963年,国防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民兵军事训练大纲。1985年,教育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军事训练课教学大纲。大学生军事训练的产生和发展知识链接1986年以后,先后三次对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进行修改。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对开展国防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育方针、学校国防教育、社会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保

38、障以及法律责任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为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提供了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更强的法律依据。2001年,在总结多年来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普遍开展军事训练,使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军训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重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使训练内容设置和时间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大学生军事训练的产生和发展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30%50%75%70%45%62%47%大学生军事训练要以马列主义、

3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二、大学生军事训练概述(二)大学生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文字文字文字

40、文字文字文字文字30%50%75%70%45%62%47%我国十分重视全民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的教育,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对大、中学生的军事训练做了详细的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高等院校设军事训练机构,配备军事教员,组织实施学生的军事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五条对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也有具体的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圆满完成训练任务,是大学生自觉履行兵役义务最实际的方法。二、大学生军事训练概述(三)大学生军事训练的重要性1. 军事训练是兵役

41、法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应履行的义务二、大学生军事训练概述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中,一些青年的国防观念淡薄了,认为军事与自己无关,军事训练是额外负担,不愿意过军事生活。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少数青年贪图安逸、不愿参军的现象。系统的军事训练,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军事知识,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加深对人民军队的理解,而且也能使他们增强国防观念,强化爱国主义精神。(三) 大学生军事训练的重要性2. 军事训练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30%50%75%70%45%62%47%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巨大的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

42、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军事训练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树立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军事训练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二、大学生军事训练概述(三)大学生军事训练的重要性3. 军事训练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

43、强制性地进行队列、射击实战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织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在教学方面,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4. 军事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大学生军事训练概述(三)大学生军事

44、训练的重要性二、大学生军事训练概述军事训练是一门传授军事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军事理论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军事知识,了解现代军事技术对战争的影响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军事技能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精神,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三) 大学生军事训练的重要性5. 军事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链接1.美国学生的军事训练 美国学生的军事训练主要是由后备军官训练团(简称后训团)负责。美国后训团的训练时间通常为每周34小时,另加一次为期6周的集训(相当于我国的军事技能训练),后训团学制分4年制和2年制。美国政府还

45、在许多中小学开设了核战常识课程,邀请核专家、物理学教授和国际问题专家主持核战争讲座。各州举办夏令营时,还组织儿童过军事生活,学习航海、航空、航天知识,使青少年系统全面地了解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知识。2.英国学生的军事训练 英国国防部预备役局在全国十余所大学设立了陆军军官训练团、海军训练中心和空军飞行中队。各组织分别负责所在地区几所大学学生的军事训练和宣传工作,解答对军事感兴趣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学生可自愿参加陆、海、空军组织的训练活动,训练时间为每周一两个晚上或周末,假期集中训练一两周。参训学生可领取参训费。其中部分参训学生与国防部签订参军合同。外国学生的军事训练二、大学生军事训练概述2002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2007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大纲同时规定,军事课分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两部分。其中,军事理论课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等主要内容,军事技能训练包括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等内容。(四)大学生学习军事课的内容二、大学生军事训练概述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