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课件_第1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课件_第2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课件_第3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课件_第4页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课件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课件报告提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历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价值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反思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类型报告提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历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价值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特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学校本位课程发展) 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课程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 以学校为“主体”、为“根据”、“基地” 重视学校人员的自主与责任:主动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学校课程, 通过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进行学校组织再造,整合学校人力资源与地方资源,强调学校人员的“团队合作”的精神与“循序

2、渐进”的策略。并寻求外来顾问的协助,满足学校师生的教育需要。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特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学校本位课程发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实践过程情境分析: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需求评估愿景建构:以校长办学理念为基础,通过民主协商对话沟通的过程取得共识,学校愿景共识的建构。方案设计:教师主导主体,专业参与,权力分享。教师参与讨论学校课程架构、教学时数、课表安排、各学习领域的方案设计与编选教材,鼓励教师学习课程发展设计及进行创意教学,发挥教师专业自主。执行实施:学校组织机制与运行(提供专业支持与机会)评价反馈:组成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进行自我评价(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校本位课程

3、发展的实践过程情境分析: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需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2019-2019) 新课程局部领域校本课程开发 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以深化活动课程为辅 教育部“十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自己概念形成实验研究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2019-2019)全学科领域校本课程开发阶段 2019年:校本课程开发整合模式的实践探索(第一届教育研究发表会) 2019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第二届研究发表会) 2019年: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第三届教育研究发表会) 2019年: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基本完

4、成 2009年: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与评价 2019年: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结与完善 教育部“十一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第二阶段:(2019-2019)全学科领域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凸显学科的品性特点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价值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教师的学术专长彰显办学传统和特色凸显学科的品性特点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价值发展学生的个性特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选择模式改编模式整合模式补充模式拓展模式创新模式校本化程度由低到高操作程序由简单到复杂(一)理论上的划分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选择模式改编模式整合模式补充模式拓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进行划分忠实观 课程使用者在实

5、践课程时,能完全符合课程制订者的课程意图。(教师在课程素养不足的前提下会对学者专家精心规划的课程造成折损,以至于影响原课程规划与设计的用意。相互调适观 课程规划和设计人员与课程使用者双向相互影响和改变的历程。(教室的教学情境是变动不居的,教师须视不同的教育情境而弹性调整课程实施。)缔造观 师生在实际教室生活中共同创造教育经验的历程。(注重在教室层面的师生互动,透过相互的辩论、对话与沟通,建构出教室里的学习经验。)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进行划分忠实观 1、四种实践模式(二)东师附小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及价值取向选择模式调适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 1、四种实践模式(二)东师附小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及价

6、2、实践模式在各学科中的体现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古诗词、英语每日读学科间、学科内教育与教学之间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道德、生活、社会2、实践模式在各学科中的体现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一)课程创新模式 1、内 涵 开发全新的课程或课程单元。 2、基础与条件 (1) 客观条件和基础 国家课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 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色和条件资源(时间、空间、经费条件); 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包括人力资源优势和团队规模); 学生和家长的可接受程度。 (2)主观条件和基础 学科教师的理想、信念、兴趣和价值追求; 学科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能力。 (一

7、)课程创新模式 1、内 涵3、开发的课程类型 类型项目 校本学科课程 校本活动课程 内 涵 特 点学校从国家课程中拿出部分内容和课时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学科课程主题单元。学校利用课外时间、课间时间、课后时间独立自主开发的活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学 科 音乐:竖笛体育:跳绳 软式排球美术:剪贴画语文:古诗词每日晨读英语:每日午读体育:课间操、体育节、游戏课、兴趣小组3、开发的课程类型 类型 校 4、课时安排及比例 课程名称 开设年级 学年课时数 比 例综合实践活动 3-6 3(108) 10%音乐竖 笛 2-4 16(1学年) 25%体育跳 绳 软式排球 2-6 1-6 16(1学年)

8、 16(1学年) 25% 25%美术剪贴画 2-6 16(1学年) 25%每日读:古诗词 1-6 晨读15分钟 20%每日读:英 语 1-6 午读15分钟 30% 对策:在不影响国家课程实施的前提下,减少和压缩国家课程内容和时数,增加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和时数。 4、课时安排及比例 课程名称 开设年级个性化原则 基础性原则 迁移性原则 普及性原则 5、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量力性原则个性化原则 基础性原则 迁移性原则 普及性原则 5、 6、自主创编教材 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基础性、系统性、阶段性整合学生和教师课程资源 6、自主创编教材 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基础性、系统性、2-4年级“跳小绳”教学内

9、容以及达成目标年级教学内容 达成目标1分钟内完成次数动作质量男女二年(30秒)并脚跳8085动作正确、连贯单双脚交换跳8085动作正确,稳定、协调三年级花样跳90100动作正确,花样衔接自然四年级合作跳8090动作正确,配合协调,连贯2-4年级“跳小绳”教学内容以及达成目标 2、整合的目的和意义学科之间存在整合的要素和内容教育教学之间存在整合的要素和内容具有精减高效的功能具有整体育人的功能 (二)课程整合模式 1、内涵: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 。2、整合的目的和意义学科之间存在整合的要素和内容 (二) 3、整合的类型学科本位的整合学生本位的整合社会本位

10、的整合 3、整合的类型学科本位的整合学生本位的整合社会本位的整(1)学科本位整合模式:学科内、学科间(1)学科本位整合模式:学科内、学科间(2)经验本位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以儿童现实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兴趣为基础,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经验的生长和人格的发展。 年段学年主 题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低年级一年二年珍重生命(人与自然)生命探秘发现自己 生命与健康栽培花草与动植物交朋友自然探险走向自然探险自然珍爱生命,保护自然中年级三年四年热爱家乡(人与社会)东师附小智慧的摇篮今天我为附小骄傲!(了解学校)明天附小为我自豪(设计未来)长春的小博士我的家乡我知道我的家乡我设计高年级五年六年关爱自己(人与自己)

11、我的志向社会职业面面观我的职业梦想12岁的我发现自己,表达敬意感谢母校,扬帆启程(2)经验本位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以儿童现实的直接经验、儿童(3)社会本位的整合通过主题形式统整课程内容,具有学际性的特点,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3)社会本位的整合通过主题形式统整课程内容,具有学际性的特 (三)课程调适模式 1、内 涵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学科教学规律对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和教学方式的适切性调整。 2、选择这一模式的条件和意义 1、课程教材相对比较成熟 2、促进教育教学优质高效调适的学科:语文、数学、科学 (三)课程调适模式 1、内 涵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3、调适的内容教

12、学目标的调适教学设计的调适教学内容的调适教学方法的调适 教学评价的选择 3、调适的内容教学目标的调适教学设计的调适教学内容的调适数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开发数学优秀案例数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开发数学优秀案例数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开发奥运实事素材数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开发奥运实事素材数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开发个性化作业数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开发个性化作业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学段内容第一学段1.为每课安排1-2个字理图,发挥字理识字的作用2.编写能复现生字的小短文第二学段作文开篇与其他学科整合第三学段读写结合与其他学科整合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学段内容第一学段1.为每课安排1-2个字 选择的学科:道德、生活、社会

13、 2、实施这一模式的条件和意义 1、从调适走向选择的过程 (新课改配套教材不理想、不成熟) 2、省时、省力、优质高效 3、经费投入相对比较大1、内 涵从多样化的课程教材中选择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 。 四、课程选择模式 选择的学科:道德、生活、社会 2、实施这一模3、教材选择的过程课程教材的分析、比较、选择本土化的文本改编、改造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校本化 反复的修改完善3、教材选择的过程课程教材的分析、比较、选择本土化的文本改编教材选择的基本情况 学 科 国 家主 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道 德 日本新宫弘识光文书院2019-6 生 活 日本北尾伦彦学校图书2019-2 社 会 日本谷川

14、彰英 东京书籍2019-6教材选择的基本情况 学 科 国 家主 编 本土化、校本化改造过程 选择日本道德教材充实的心灵审议学校课程咨询委员会改进按照普适性、本土化、民族化的原则,从文本上对教材进行初次的本土化改编。 实践本着“边学习、边实验、边反思、边完善”的原则,逐步推进选择教材的本土化、校本化的改造过程。完善反复的修改和完善,直至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 本土化、校本化改造过程 选择日本道德教材充实的心灵审议学原版教材与本土教材对比道德学科原版教材与本土教材对比道德学科原版教材与现有教材对比生活学科原版教材与现有教材对比生活学科原版教材与现有教材对比生活学科原版教材与现有教材对比生活学科日本

15、道德新教材充实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心灵日本道德新教材充实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心灵充实四、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的几点反思 1.政策支持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首先,得益于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其次,得益于教材管理选择制度再次,得益于宽松的课时分配制度四、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的几点反思 1.政策支持为校本课程开2.课程领导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持续的组织保障 多层级的课程领导 学校课程领导倡导者、发动者、决策者 学科委员会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价 2.课程领导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持续的组织保障 多层级的课程3.学术文化传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智慧宝库 学术文化内

16、力基础:专家治校学术领导学科自主 学术委员会语文学科委员会数学学科委员会外语学科委员会音乐学科委员会 课程开发咨询委员会学术文化外力基础: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省市区教研部门3.学术文化传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智慧宝库 学术文化内力基4、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人力保障 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技术是基础在做中“唤醒、激发、提高”是关键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感和态度是动力在交流、研讨、互动中形成合作的教师文化4、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人力保障 教师的五、本届教育研究发表会的主要内容 1. 学术报告 (1)研究主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2)学科专家报告语文雷实(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数学孙晓天(中央民族大学数学系主任、教授)外语郝建平(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分社副社长)道德高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五、本届教育研究发表会的主要内容 1. 学术报告 语文2、学科研究发表会:学科报告、教学观摩 专家点评、互动交流学 科 发表人 执教教师语文王显才王丽娟 石凤兰 王 语 数学赵艳辉龚 敏 李 峰 董晓英 外语逯大方孙维华 尹顺吉 金天红 音乐张 婷曹 岩 李 姝 体育李木春赵 鑫 姜志勇 美术邵凤祥郭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