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_第1页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_第2页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_第3页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_第4页
地概12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 地震和地球内部层圈12.1 地震12.2 地球内部层圈的特征12.3 地球内部层圈的运动1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24.3万人死亡。 图:唐山火车站和商业局招待所 22001年4月成立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7.3级地震成功预报死亡2041人(避免15万人死亡)3第一节 地震12.1.1 地震发生的原因12.1.2 地震监测12.1.3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12.1.4 地震波12.1.5 地震带12.1.6 地震预报412.1.1 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地球的快速颤动称为地震。地震分为: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 世界上的大部分地震是由于断

2、层活动引发的构造地震。震源:地震的发源地。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56地震波震源7地震的破坏作用8地震造成的地裂9 12.1.2 地震监测是通过设置在各地的地震台站中的地震 仪对全球地震进行监测。1012.1.3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震级和烈度是表示地震强度的两种方法。地震的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与地震波的振幅成正比,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的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同一次地震,视距震中的距离不同存在不同的烈度。分为12级。 11 地震仪1212.1.4 地震波地震波由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组成。纵波(P):一种疏密波,速度最快,称为首波,8-9公里/秒,

3、可以在任意介质中传播。横波(S):一种摆动波,速度其次,称为次波,4-5公里/秒,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面波(L):沿地表面传播的一重摆动波,类似波浪,速度最慢,也称长波,破坏性最大。13纵波 横波14地震震中位置的确定15 0 20 40 60 弧度(距离) 地震 时间/距离曲线图 :通过P波与S波传导时间差计算震中距离 16地震波的性质:地震波与光波类似,遇到不同介质界面发生折射和反射。17目前为止:地球内部层圈结构主要是通过地震波了解到的。称为地震成析成像技术。P波S波18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19 12.1.5 地震带全球地震的分布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和大洋中脊三个带上。20

4、 板块边界是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带21板块俯冲与贝尼奥夫带贝尼奥夫带: 由海沟开始向大陆方向深处倾斜延伸的地震震源深度面。是板块的汇聚边界。(活动大陆边缘)浅震中震深震岩石圈软流圈海沟岛弧222303年新疆伽师巴楚地震24252627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1级地震(14-00-15.7)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5.7级地震(11-52-42.8)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9级地震(05-18-42)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00-33-19) 2003年2月24日 新疆伽师发生4.3级地震(23-49-05.1) 2003年2月24

5、日 新疆伽师发生4.2级地震(22-23-57.2) 2003年2月24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19-22-33.8) 2003年2月24日 新疆伽师发生4.2级地震(11-19-59.4)(余震) 2003年2月24日 新疆麦盖提发生4.7级地震(10-14-05.5) 2003年2月24日 新疆伽师发生6.8级地震(10-03-42.3) (主震)2003年2月24日 新疆乌鲁木齐发生3.7级地震 2003年2月20日 新疆博乐西南发生4.7级地震 2003年2月14日 新疆石河子发生5.0、5.4级地震 2003年2月11日 唐古拉山以东发生5.1级地震 2003年1月22日 墨西

6、哥哈利斯科州近海发生7.5级地震 2003年1月20日 所罗门群岛发生7.5级地震 2003年1月17日 西藏班戈发生5.0级地震 2003年1月4日 新疆伽师发生5.4级地震 (前震)2003年5月04日 伽师伽师发生5.8级地震(23-44-36.0) 2003年4月30日 新疆伽师发生4.0级地震(21-05-57.0) 2003年4月23日 新疆阿合奇发生4.2级地震(22-41-33.0) 2003年4月01日 新疆温泉北发生4.5级地震(21-27-24.4) 2003年3月24日 新疆巴楚发生4.7级地震(22-05-50.0) 2003年3月18日 阿留申群岛发生7.2级地震(

7、00-36) 2003年3月16日 新疆伽师发生5.0级地震(06-59-25.3) 2003年3月13日 新疆吐鲁番东南发生4.7级地震(23-07-03.7) 2003年3月12日 新疆伽师发生5.8级地震(12-47-51.8) 2003年3月12日 新疆伽师发生4.0级地震(12-15-12.9) 2003年3月07日 新疆伽师发生4.3级地震(04-55-50.6) 2003年3月05日 新疆伽师、巴楚交界处发生4.4级地震(07-58-06.4) 2003年3月01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10-09-55.8) 2003年2月28日 新疆伽师发生4.0级地震(19-00-35

8、.5) 2003年2月27日 新疆伽师发生4.3级地震(19-09-15.7) 2003年2月27日 新疆伽师发生4.5级地震(05-38-03.5) 2003年2月26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20-29-48.5)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4级地震(20-16-52.3) 2003年2月25日 新疆伽师发生4.1级地震新疆伽师地震 前震 、 主震 、 余震 列表28公元132年张衡发明的世界第一台地震仪 29 2004.12.26印尼地震的原因30 印尼地震引起海啸的模型3132第二节 地球内部层圈的特征12.2.1 地球内部的研究手段: 地震波(最主要手段) 岩石高温高

9、压实验 陨石研究12.2.2 地球内部层圈(壳、幔、核)的密度、压力、温度特征。33 12.2.1 地球内部结构与波速的变化 34(1)莫霍面与古登堡面 莫霍面(M面): 全球地震波速不连续面,P波由7.6km/s(玄武岩的波速)突然增大到8.1km/s(橄榄岩的波速),平均深度33km,被视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 古登堡面(G面): 2900km深度的地震波速不连续面,P波由 13.6km/s突然降低到8km/s,S波消失,被视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证实外核为液态。35(2)岩石圈与软流圈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上部坚硬的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75km,是固体地球的真正外壳, 组成岩石圈板块。 软

10、流圈:岩石圈下部上地幔中的软层,地震 波低速带,在1400度高温下(接近岩石熔 点),岩石塑性增大,深度延伸到300km, 最软的部分位200km处。软流圈驮载着岩石 圈板块发生运动。3612.2.2 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密度(克/立方厘米):地球平均5.5,花岗岩2.6,玄武岩3.0,铁8。根据陨石(铁、铁石、石)实测和深部地震波速增加的事实,推断(计算):地表到地心密度逐渐增高。压力(围压):随深度逐渐增大。地心是地表的350万倍。根据实验推断。温度:随深度逐渐增大。地核达4000摄氏度以上。由地热增温率实测、高温高压实验和地震波测量结果推断。37(1)地球内部压力变化38(2)地球

11、内部温度变化39地壳、地幔和地核40(3)地壳的特征 厚度:平均33km,陆壳最厚达80km (青藏),洋壳平均7km。 组成:陆壳为三大岩类,洋壳主要为玄 武岩。密度2.6 2.9,主要由硅 酸盐矿物组成。 构造:陆壳复杂(存在褶皱和断裂), 洋壳简单(无褶皱)。 年龄:陆壳老(最老38亿年),洋壳新 (最老2亿年)。41(4)地幔的特征 厚度:2850km,体积是地球的82.3%,质 量是地球的 67.8%。 组成:固体岩石。铁、镁硅酸盐矿物(根 据陨石、深成岩、地震波和实验推 测)。 结构:分三层。B:上地幔33 400km橄 榄石结构(四面体);C:过度层 400 673km尖晶石结构(四面体+ 八面体);D:下地幔6702900km 钙钛矿结构(八面体+立方体)。42(5)地核的特征 厚度:3471km,体积是地球16.2%, 质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