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教案新诗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新诗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新诗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新诗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新诗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新诗(一)第1页第1页第一讲 新诗诞生及早期白话诗(一)“五四”新诗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解放入手。这正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历史经验而做出战略选择。1、晚清诗界努力 A、粱启超 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B、黄遵宪向诗“散文化”方向努力,向“宋诗”靠拢。2、胡适“作诗如作文” A、打破诗格律,换以“自然音节” B、以白话写诗,实行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散文化”3、学衡派反对 学衡派主张“新材料与旧格律”结合。事实上它是在“五四”时期对晚清“诗界革命”做了一次并不遥远呼应。第2页第2页

2、(二)尝试中新诗在发展早期,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新潮等“五四”新文化运动阵地上。第一批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都是新文化运动骨干,连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也写过新诗,这些都阐明了新诗与“五四”思想革命密切联系。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 代表作尝试集 尝试集充斥了矛盾,显示出从老式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步寻找和试验新诗形式艰伤心程。尽管尝试集中真正新诗但是一颗星儿、权威等不多几首,但确实从中国老式古典诗歌中挣脱出来,开始具备了当代汉语抒情诗形式法则雏形。2、其它白话诗人及作品 A、沈尹默:三弦、月夜 B、俞平伯:冬夜第3页第3页 C、康白情:草儿 D、周作人:小河 E、朱自清:抒情长诗毁灭

3、3、早期新诗缺点 A、只注重新诗语言(白话)与旧诗语言(文言)区别,不注重诗体与其它文学体裁语言区别。 B、意象过于平实,情感和想象力均显不足,缺乏回味和余香。第4页第4页第二讲 新月派诗歌摸索新月诗派:发端于1923年在北京成立新月诗社。1926年闻一多、徐志摩在北京晨报副刊开办诗镌,提出当代新格律诗主张,并集结了朱湘、刘梦苇等一批诗人,标志着新月诗派形成。1928年徐志摩等在上海开办新月月刊,1931年又开办诗刊季刊。上海时期活动,普通被称为后期新月诗派。1931年终徐志摩去世,新月诗派开始衰落。同年,陈梦家将前后两期新月派18位诗人一些作品编成新月诗选,较完整地呈现了新月诗人风采。第5页

4、第5页(一)新格律诗理论欲新中国之诗,必新诗歌之形式;欲新诗歌之形式,必从新诗格律入手。诗体语言特点:戴着格律脚镣跳舞。1、新格律要有“三美” A、音乐美废旧诗平仄,主张用音节(音尺、音步、顿数)加强新诗音韵节奏感。 B、建筑美废旧诗五言、七言诗句排列格式,依据诗意创造各种有序建筑形式(节匀称和句均齐)。 C、绘画美讲究诗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寓情思于意象之中。2、新诗格律依附于诗精神,是诗精神形式化。 主张新诗格式永远层出不穷,不似旧诗只有一个格式;它格式永远是诗人独创,不似旧诗格式是前人替我们创造。第6页第6页(二)闻一多1、诗歌成就 诗歌理论:提出“三美”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理论基础 新诗

5、创作:诗集红烛、死水2、基本主题:爱国主义精神 红烛(1923年出版)。在国外创作,表现对祖国思念。“红烛”象征对祖国火热之情,燃烧自己,创造光明。忆菊“赞美祖国底花”。太阳吟幻想骑着太阳天天望祖国一次。 死水(1928年出版),回国后创作,由对祖国热切盼望转化为对现实社会不满。不满是爱国另一个形态。第7页第7页例 发觉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由于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是恶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恶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

6、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选自死水新月书店一九二八年一月版第8页第8页3、艺术风格改变 红烛风格:思念抱负化祖国,充斥浪漫主义情调。在诗体上是热情奔放自由诗。 死水风格:面对严酷社会现实,充斥现实主义批判色彩,在诗体上实践了新格律诗理论。4、死水 诗意:“死水”象征内涵,“化丑为美”寓意以及“不如让丑恶来开垦”理解。 艺术:新格律诗“三美”第9页第9页(三)徐志摩徐志摩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重镇,他热烈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友好,这与他活泼潇洒个性和不羁才华友好统一,形成了徐志摩特有飞动飘逸艺术风格。1、诗歌成就 诗集:志摩诗、翡冷翠一夜、猛虎集、云游2、主要思想内涵 A、表现对西方

7、民主自由思想追求以及这种抱负破灭。 例:为要寻一个明星,抒情主人公在黑夜里骑着拐腿瞎马,在茫茫荒野中去寻找明星光明、抱负社会象征。 B、歌唱纯真爱情,表现对个性解放追求(例雪花高兴)。第10页第10页3、艺术特色 A、闻一多格调阳刚豪放,徐志摩格调阴柔婉约。 意象:闻诗神奇,徐诗平实 辞藻:闻诗华丽,徐诗清新 B、格律诗“三美” 意境美:与闻诗绘画美有所不同,徐诗美在意境,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意溢境外。 音乐美:一是音节整洁,二是押韵,产生回环之感,三是变沓,三次“轻轻”使全诗产生一个飘逸之感。 建筑美:诗行排列现有序,又有改变。 徐志摩总在不拘一格试验与创作中追求美内容和美形式统一,以其美艺

8、术珍品提升着读者审美力。徐志摩在新诗史上独特奉献正在于此。第11页第11页(三)朱湘朱湘是新月派又一位主要诗人。尽管有些人否认其为新月派诗人,但朱湘却是最认真实践了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美学原则。1、诗歌成就:草莽集、石门集 草莽集表现了诗人向中国古典诗词老式吸取艺术养料独特眼光与巨大热情,石门集则集中表达了诗人摹拟西洋诗体结果。2、对形式美摸索 A、章法上讲究整洁划一,章节之间各部对称 B、音韵上依据诗内容和情绪来安排诗韵(采莲曲)第12页第12页第三讲 象征诗派诗歌摸索象征诗派:代中期,李金发率先把法国象征诗派手法简介到中国诗坛,穆木天、王独清在创造月刊创刊号上发表诗论,提倡诗暗示性和朦胧

9、美。这批象征主义理论提倡者,形成了中国早期象征诗派。这一诗派对以后30年代当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影响。“诗世界是潜在意识世界”,象征诗派在文学史上 主要奉献是突破早期新诗困扰在显意识“围城”,为新诗另辟了一个“潜意识”世界,从而成为中国当代主义诗歌先河。第13页第13页(一)象征派诗歌创作手法 1、用新奇比方(远取譬)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暗示诗人内在主观意识,实现思想知觉化。 2、自由联想,打破常规逻辑,以跳跃思维组合意象,作观念奇特联系,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3、通感手法,造成感官交错互通,使读者产生多方位感受。象征派诗意象组合将描述、抒情统一于象征之中。象征派诗不作真实描述,不直接抒情,用意象来

10、联想、隐喻、幻觉、暗示,造成诗意朦胧、迷离和神秘。象征诗派诗艺上最突出是“陌生化”,故意拉开语言 形式与人们语言习惯距离,增长感觉难度和时间长度,这样诗意变得扑朔迷离,耐人寻味。第14页第14页(二)李金发1、诗歌成就 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童年2、思想内涵 所有诗作中心意象是生与死忧伤、现实与梦幻迷惘。表现“五四”后一些知识分子感到社会黑暗,前程渺茫,而产生消极颓废心情。3、艺术特性实践象征主义理论,利用象征主义手法,用意象来联想、隐喻、暗示,诗意朦胧迷离,诗句晦涩难解。 本章完 返回目录第15页第15页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兴趣古典诗词和美术。

11、19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五四运动中,积极参与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全国学生联合会。19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第二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第16页第16页1922年7月赶美留学。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含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开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

12、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第二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专家。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窗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与进步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哀悼

13、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罪行,发表了著名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返回第17页第17页徐志摩(1897-1931)当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浙江海宁人。19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尤其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影响。19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开办当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专家。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

14、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发展。第18页第18页1927年参与开办新月书店。第二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开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诗,翡冷翠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方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改变,并追求艺术形式整饬、华美,含有鲜明艺术个性,为新月派代表诗人。他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名篇。 返回第19页第19页李金发(1900-1976)中国当代诗人。原名李淑良。广东梅县人。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