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测试03卷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代宣政院在用人方面很有特色,即第二名院使一定由僧人担任,并由帝师荐举。宣政院
2、下辖藏族地区各级行政长官也同样僧俗并用。其主要目的是A建立政教合一国家B推动佛教文化传播C加强中央集权统治D促进汉藏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宣政院以帝师领导,在具体管理中僧俗并重,之所以如此推崇僧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负责处理佛教事务,更深刻的意义在于适应当时藏族地区的现实情况,以便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故选C项;建立政教合一国家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推动佛教文化传播、促进汉藏民族融合不是材料的主要目的,故BD错误。2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
3、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D;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A;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排除C。故选D。3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
4、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 )A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B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C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D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787年宪法刚颁布时,对司法权的界定并不清晰,以致大法官不愿留任,这说明当时美国的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院与各州间的关系,排除B项;宪法颁布后,联邦政府的权力得以加强,并不是处于无权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各权力部门间的关系,排除D项。4
5、1841年6月,英国罗伯特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其组阁。在皮尔.任首相期间,一些宪法惯例逐渐形成,如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等。这表明当时英国A国王丧失了所有权力B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D执政党立法权的强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内阁制在英国逐渐形成,这表明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完善,故选B项;英国国王保留了一些形式上的权力,权利法案并没有遭到破坏,故AC两项错误;执政党并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D项错误。5裁判官告示是罗马法庭的裁判官按照自然
6、法的原则作出的裁决,成为万民法中积极而有生气的内容。该“告示”通常刻于木板之上,置于罗马广场,与十二铜表法并立。通过裁判官告示新的法律意识和交易习惯影响着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这说明A裁判官据民意作司法判决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C自然法是具体的法律条文D裁判官告示是万民法的重要渊源【答案】D【解析】根据“裁判官按照自然法的原则作出的裁决,成为万民法中积极而有生气的内容”可得出万民法的形成与裁判官告示有着密切的关系,裁判官告示成为万民法的重要参考来源,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司法判决,排除A;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C项不符合史实,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精神与原则,排除C。6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
7、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答案】B【解析】材料中“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和“文字改革”保证了代表各种不同利益的民主阶级参政议政。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能够真实、有效地参与国家事务的有效管理,从而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故B项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8、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故A、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政权组织原则问题,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专家杜润生曾指出:土地改革实质上是政治斗争,是为建立农民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农村称霸一方的封建势力代表和国民党的武装匪徒扫除。如果不摧毁反动势力,就分配土地,光搞经济,不搞政治,群众就会感觉没有政治依靠。我们第一步先建立农会,第二步再分配土地。材料强调土地改革A完成了民主改革的基本任务B为新建乡村基层政权奠定了民意基础C解构了旧有的乡村统治秩序D是为恢复农业生产而制定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杜润生认为土改的实质是政治斗争,通过土改来摧毁封建势力和国民党的武装匪徒,而
9、且经过土改后,可以获得农民的支持,说明土改为新建乡村基层政权打下了民意基础,B正确;题干认为土改是政治斗争,因此不能认为土改完成了民主改革的任务,排除A;题干认为土改瓦解了封建势力代表和国民党武装匪徒,这不等于解构旧有的乡村统治秩序,如宗族,排除C;根据材料“是为建立农民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可知,土改目的不是为了恢复农业生产而制定的经济政策,排除D。8清政府自19世纪中叶进行教育改革以来,甲午战败后中央虽设有官学大臣,但其一方面要主持京师大学堂,一方面又要管辖全国学堂,职权混淆。这反映了A清政府教育改革徒有虚名B官学大臣未能发挥作用C社会性质决定了改革无效D教育管理体制尚待发展【答案】D【解
10、析】由材料来看,清末一直缺乏完备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制,教育管理体制尚待完善,D项正确;资料来自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清末篇,清政府教育改革有一定成效,并非徒有虚名,A项错误;官学大臣主持京师大学堂和管理全国学堂,B项错误;同一社会性质下,改革有成功有失败,C项错误。故选D。91919年秋天,郁达夫从日本回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意想不到的是,北洋政府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致使学富五车的郁达夫两次都名落孙山。这反映了A北洋政府没有文官选拔制度B北洋政府文官选拔存有弊端C郁达夫志大才疏,无真才实学D文官考试无法选拔真正人才【答案】B【解析】根据材
11、料“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可知,北洋政府所组织的文官考试和外交官考试只是形式上走场,没有真正实现选拔人才的目的,说明北洋政府的文官选拔存在弊端,B项正确;根据材料“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可知,北洋政府有自己的文官选拔制度,A项错误;根据材料“学富五车的郁达夫”可知,郁达夫具有真才实学,C项错误;单凭郁达夫的个例不能说明文官考试无法选拔真正的人才,D项错误。10下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的言论。根据这些言论,可确定的结论是伏尔泰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并在阿登森林中踟蹰流浪时,中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国君是这个家庭的父亲,40多名公卿大夫则被视为兄长。孟德斯鸠在中国,立法者们
12、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魁奈(中国)君主被看做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大家长,正如人民应当孝顺地服从于他们的君王一样,君王反转来也应当像父亲那样热爱他的人民。A伦理治国导致中国的落后 B中国具有伦理治国的特征C法治取代伦理是历史进步 D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答案】B【解析】伏尔泰对中国的儒家伦理持肯定态度,认为伦理治国是中国取得先进成就的原因,所以伦理治国导致中国落后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项;伏尔泰、孟德斯鸠和魁奈都提到了儒家伦理在中国治国中的作用,故选B项;表格中的内容没有体现法治对伦理的取代,故排除C项;三位思想家
13、评述了中国的伦理治国,但没有说明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故排除D项。11唐律疏议规定,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这表明唐代A诚信成为政府倡导的价值准则 B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C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 D政府垄断了度量衡器具制造【答案】A【解析】由材料“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可知,唐朝政府积极培育人们的诚信意识,对于欺诈不实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故选A;材料只是提到对不诚信的行为有严厉的制裁措施,并没有提到对商
14、业活动的限制,即使是现今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也会对不诚信的行为作出惩罚,排除B;诚信是中国古代商人一直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C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提及的是度量衡器的使用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排除D。【点睛】“这表明”“据此”等设问方式在提醒学生一定要严格依托材料情境作出合理推断,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的描述。12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据此可知,清代司法实践( )A缺乏法律体系的支
15、撑B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C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D主要是体现君主意志【答案】B【解析】根据“因时所需”、“三到五年修例一次”这些信息可以得出,清代的司法实践带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地调整,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司法的与时俱进,不能反映出其没有法律体系的支撑,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司法程序,故排除C项;根据“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可以看出并不是主要体现君主的意志,故排除D项。故选B。13有人说:“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这里
16、主要强调的是A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C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答案】A【解析】从“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到“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的变化说明宗教改革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选A。B项错误,宗教改革最终大都确立了宗教宽容的政策,但是并不是信仰自由;C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并未体现。1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年开始,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A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
17、度化 B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D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治的完善【答案】B【解析】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排除A;建国初期,我国主要任务是建政立制,巩固政权,所以当时的法制建设就是为上述任务服务;1952年底,我国政权建设和巩固任务基本完成,其主要任务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所以法制建设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以适应上述的需要,故选B;依法治国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时间不符,排除C;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年才开始,而我国的法治完善在当时不可能实现,排除D。15新航路开辟刺激了民族君主制的崛起,形成以王权君
18、主制为核心的国家,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统一,使民众逐渐摆脱了狭隘的地方主义,转向以国王和国家为认同的对象,并且形成统一与整体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这表明A新航路开辟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前提B新航路开辟得益于民族国家的支持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近代民族国家基于王权君主制的形成【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推动西欧国家建立王权君主制,摆脱狭隘的地方主义,形成统一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表明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外在动力,不是前提条件,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得益于民族国家的支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近代民族国家基于民族君主制而
19、非王权君主制,D项错误。16明朝初年,在交易时,“百文以上用钞(纸币),百文以下用钱(铜钱),法之至善也”,但行之未久,“钞法日废”;宣德时,“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至嘉靖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这表明()A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B出现更广泛流通的纸币C宣德年间纸币已经消失D铜钱逐渐取代纸币金银【答案】A【解析】从明朝初年到宣德年间,再至嘉靖年间,经济交易中,先是纸币逐渐不再盛行,而后铜钱的地位也开始下降;而交易中白银却越来越受欢迎,并逐渐成为市场中的主要货币,故A项正确。B与材料“钞法日废”、“钞滞不行”、“钞久不行”等语矛盾,排除。“钞滞不行”是说纸币在市场上
20、流通性变差,但并未彻底消失,故C项错误。D与材料“钱亦大壅”矛盾,排除。17西欧金融史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德、法、意、美等国相继制定和实行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货币的比价、兑换、支付、结算原则和黄金转移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这些国家这样做A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 B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必然要求C是消除国际贸易隔阂的需要 D旨在打破美元中心货币体系【答案】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就要求各国统一汇率及兑换机制,以适应贸易不断扩大的趋势,故答案为B项;这样做不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排除A项;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不能消除国际贸易隔阂,
21、排除C项;当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尚未产生,排除D项。18导致下表中中国关税税率(单位:%)出现变动的主要原因应是货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比例棉花担24.195.5677.02棉纱担13.385.5658.45头等白洋布匹29.936.9576.78二等白洋布匹32.536.9578.64A通商口岸的开放B经济结构的变化C协定关税的施行D商品输出的泛滥【答案】C【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843年前中国关税税率比较高,1843年中国新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原因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即中英协定关税,造成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故C项正
22、确;通商口岸的开放与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关税税率的变动,无法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无法体现商品输出的泛滥,故排除BD两项。19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两),由此可知,当时A传统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下降B重税制约了商品经济发展C财政收入的倚重出现一定变化D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答案】C【解析】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特别是农业税比重下降,非农业税比重增长十分明显,可知,当时财政收入的倚重出现一定变化,C项正确;北宋租税即农业税下降,不能说明当时“农业生产”的下降,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重税”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
23、D项错误。20明朝推行里甲制,以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并在乡里组织中设乡老制度与里甲制相配套实行,以便强化对基层的管理。清朝全国范围内推行“十家牌法”和保甲制,“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上述现象表明A农村地区的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地方社会阶层变动引发社会变革C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困局D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日益严密【答案】D【解析】根据“以便强化对基层的管理”等可知,材料意在强调明清时期政府重视基层管理,表明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日益严密,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宗法观念的问题,也未涉及社会变革,AB两项排除;当时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的困局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第II卷(非选择
24、题 共40分)21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唐到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
25、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
26、,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3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27、。(3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3分)(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并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6分)【答案】(1)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2)原因:地方出脱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3)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
28、划的基本模式。(4)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但最终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三冗”“两积”局面。元朝:开创了行省制度,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规律: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解析】(1)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实行分封制;
29、根据材料“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可知;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根据材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可归纳出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可归纳出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2)原因:根据材料“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可归纳出地方出脱分权倾向;根据材料“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可归纳出机构设置混乱。措施:根据材料“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
30、”可归纳出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4)作用:可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5)措施:从唐朝时期的节度使制度、宋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进行作答即可。规律:结合上述分析的措施可归纳出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趋势: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可归纳出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一 法经: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分为“正律”“杂律”和“具律”三部分,其中“正律”又含“盗”、“贼”“囚”
31、“捕”四篇。它是中华法系起源和基础,它的内容思想在其后的诸部封建法典中得到继承。正律盗:对私有财产的侵犯。大盗戍为守卒,重则诛。窥宫者膑,拾遗者刖。曰:为盗心焉。贼:对人身的侵犯。杀人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杀二人及其母氏。囚: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捕: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杂律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具律根据具体情节有关加重或减轻刑罚的规定摘编自于语和、董跃与之比较研究材料二 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英国只是有一些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英国的这类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亦被称之为“柔性宪法”或“不成文宪法”,美、法等国宪法则被称之为“刚性宪法”。 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说惯例在政治生活
32、中比成文的法律或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起着更大的作用。在英国,被人们认定为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中,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的有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及1832年、1867年、1884年、1885年的选举改革法和1911年的议会法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19031911年中国制定的部分法律一览表 时间 出台律法 备注 1904年 商会简明章程 大力劝办商会,中国第一部关于商会的法律文件。 学堂章程 规定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任务和管理细则。 1906年 破产律 仿照日本法、英国法颁行,规范企业破产行为。 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限制君权的条款。主要内容分“君
33、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 1909年 法院编制法 规定了法院司法审判权的独立 1910年 大清新刑律 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废除“凌迟、枭首”等苛刑,保留俱发罪、恩赦、尊亲族、不敬、 “义关伦常”等内容。大清矿务章程 参照外国法律制定的较为完整的矿业法规。 大清著作权律 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1911年 大清民律草案中国第一部民法典。仿照日本、德国民法典制订,建立在自由经济基础上的近代民法三大原则得到反映。 据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经的特点,分析其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宪政体制的特点,分析英国
34、“被人们认定为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的历史意义。(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及原因。(5分)【答案】(1)特点:结构:以刑为主,包括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内容:具有简朴性、原始性、野蛮性、残酷性。地位或作用:是成文法,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工具,深远影响。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图强,兼并战争;思想百家争鸣,文化繁荣;小农经济产生,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变法成果的角度制订法律。(2)特点:英国没有现代意义上成文的完整的宪法;或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惯例在政治生活中起着更大的作用。意义:使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并不断发展与完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
35、社会的稳定。为其他国家代议制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3)特点:法律条文涉及领域广泛,内容较为全面;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借鉴西方法律尤其是日本德国等;具有近代化色彩;保留传统法律概念和传统法律规范。原因: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向西方学习思潮的萌发与发展(西学东渐);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推动;清末立法者地实现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中国深厚的传统观念;中国长期的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同德国、日本的政体相似。【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对私有财产的侵犯。大盗戍为守卒,重则诛。窥宫者膑,拾遗者刖”“对人身的侵犯”“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等信息可知,以刑为主,包括规定犯罪和刑法的法律和刑事诉讼法;根据材料“大盗
36、戍为守卒,重则诛”“杀人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杀二人及其母氏”等规定可知,体现了其原始性、野蛮性和残酷性;根据材料“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在其后的诸部封建法典中得到继承”等信息可知,法经是一部成文法,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工具,深远影响。背景,根据材料“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我国正处于战国时期,这时期政治方面是诸侯混战,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思想方面流行诸多思想流派,思想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经济方面随着铁力牛耕的使用和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产生,因此法经是为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变法成果的角度制订的法律。(2)特点,根据材料“英国只是有一些
37、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可得出英国没有现代意义上成文的完整的宪法;根据材料“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说惯例在政治生活中比成文的法律或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起着更大的作用”可得出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惯例在政治生活中起着更大的作用。意义,根据材料“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的有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选举改革法”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促进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完善,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制度保障,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同时为其他国家代议制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3)特点,根据材料“商会简明章程、学堂章程、破产律、钦定宪法大纲”等信息可知,中国近代法律建设涉及商会、学堂、商业等,法律条文涉及领域广泛,内容较为全面,同时体现出了其近代化色彩;根据材料“仿照日本法、英国法颁行,规范企业破产行为”“仿照日本、德国民法典制订”等信息可得出借鉴西方法律尤其是日本德国等;根据材料“主要内容分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等信息可得出保留传统法律概念和传统法律规范。原因,根据材料“1904年大力劝办商会,中国第一部关于商会的法律文件”可知,20世纪初我国近代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汽水混合加湿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
- 2025-2030国内新型轻型客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连乘连除除乘教学设计
- 2025-2030二手房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智能型豆芽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气象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环保
- 蛰伏脂瘤的健康宣教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卷:艺术传播媒介的数字化变革试题
- 琴行老师劳动协议合同
- 2025-2030中国干燥剂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保安全知识课件
- 比例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氩弧焊基本知识课件
-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兴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
- 订单评审记录表
- 第二章导体周围的静电场
- 光电子学(第三章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