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1 燃烧和灭火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开始利用燃烧古埃及人利用燃烧炼铜利用燃烧加工食物燃烧对人类的贡献一:燃烧的定义观察下列图片或生活中知道的燃烧事例,总结燃烧的特点。硫粉燃烧 铁丝燃烧木炭燃烧蜡烛燃烧二:燃烧的条件探究活动1:哪些物质能燃烧?探究方案:把小木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 把小石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提出猜想:燃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实验现象:小木条可以燃烧,小石头不能燃烧.探究结论:具可燃性的物质才能燃烧.燃烧的条件: (1) 可燃物二:燃烧的条件探究活动2:可燃物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燃烧?探究方案:(1)在烧杯中注入热水,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堆干燥的
2、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 (2)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对比观察铜片上的红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是否燃烧.提出猜想:可燃物燃烧与环境温度和氧气有关.(1)(2)二:燃烧的条件探究活动2:可燃物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燃烧?提出猜想:可燃物燃烧与环境温度和氧气有关.实验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 探究方案:(1)在烧杯中注入热水,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 (2)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对比观察铜片上的红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是否燃烧.(2)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
3、来.说明:白磷(40)和红磷(240)都是可燃物,水蒸气接近100,着火点指可燃物能持续燃烧最低温度。可燃物是否达到着火点是否与氧 气接触 是否 燃烧(1)铜片上的白磷(1)铜片上的红磷(1)热水中的白磷(2)热水中的白磷 通入氧气二:燃烧的条件实验分析:(1)(2)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说明:1、着火点是使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2、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改变但是在其燃烧前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对固体燃料,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着火点越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在燃烧后就不能改变。 二:燃烧的条件探究结论:
4、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同时达到着火点才能 燃烧,条件缺一不可.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的危害火造福于人类,如果使用不当,火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探究活动3:如何使燃烧停止?提出猜想: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灭火。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方案: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扣一只烧杯;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探究活动3:如何使燃烧停止?提出猜想: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灭火。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方案: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扣一只烧杯;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
5、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实验现象:扣上烧杯的蜡烛熄灭,在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的蜡烛熄灭另外的蜡烛正常燃烧.实验分析:扣上烧杯的蜡烛被隔绝氧气,加碳酸钠和盐酸后反应生成能CO2隔绝氧气灭火讨论活动:你还能用什么方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小结灭火事例和方法隔绝空气用灯帽盖灭熄灭酒精灯灭火原理:破坏哪种燃烧条件灭火方法灭火事例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熄灭蜡烛嘴吹灭降低温度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
6、煤气着火关闭阀门隔绝可燃物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请告知: 详细地址 起火部位 火源种类 燃烧状况 湿巾掩口鼻 弃物先逃生逃生方法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去。 逃生方法 楼高莫下跳, 破窗先坠绳。逃生方法逃生方法逃生方法 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制成蜂窝状,而不制成球状?答:因为煤块制成蜂窝状可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它更充分燃烧。 为什么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的煤矿的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 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7、)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其原因是 ( )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BC课堂小测验2.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A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 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C课堂小测验3.下列情况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B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 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入大量青菜
8、D图书档案室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 灭火器扑灭B课堂小测验2. 为什么生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纸和木材的着火点低,易点燃1点燃火柴,火柴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容易烧着,火柴头竖直向下,火柴梗容易烧着,请解释原因。火柴头竖直向下热量集中,温度高,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我会分析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打开门窗后室内空气流通使可燃物燃烧更剧烈4.发生下列情况,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1)做实验时,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2)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湿抹布或沙子盖灭,隔绝空气用水,降温至着火点
9、以下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不导电)我会分析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繁盛。隋唐时期,许多波斯商人以贩卖香药为职业,收售由西域经海上运来的香药;同时,许多朝鲜留学生来到中国,将中国的香文化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物的精美、程序的考究,直至精神境界的提升;西方自从香水出现以后,人们慢慢习惯使用香水掩盖体味,彰显个性和品味,直至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人注重直观性,喜欢某种气味就直接喷洒,芬芳满身,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他们更注重意会性,儒释道三家无不言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表面活性剂市场需求增长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绿茶梅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纯化纤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双减”后对家庭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优化研究-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 2025至2030年中国红外防盗可视对讲电话门铃系统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竹制首饰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空气呼吸器检测仪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磁铁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磁垫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英玻璃支撑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脑梗死教学查房-课件
- 高一年级月考考试质量分析汇报课件
-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报告
- C-TPAT反恐程序文件(完整版)
-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专项练习
- 教师工作压力及其积极应对课件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增PET-CT及CT诊断项目环评报告
- 保健院关于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通知
- 湖北武汉建筑工程施工统一用表资料目录
- 钻井队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质量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