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为什么要保存火种”导写及范文2篇_第1页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为什么要保存火种”导写及范文2篇_第2页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为什么要保存火种”导写及范文2篇_第3页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为什么要保存火种”导写及范文2篇_第4页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为什么要保存火种”导写及范文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为什么要保存火种”导写及范文2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许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一、作文题型这是一道暗含权衡比较的思辨类材料作文,特点:有比较评价,有辩证分析;有对材料的解剖,也需围绕材料发散引

2、申。命题指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二、材料梳理论辩话题:保存火种的意义。1.内容(1)取暖御寒 (2)烧出鲜美的肉食(3)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彩,是最美最美的2.含意:(1)生存、生活与审美 (2)实用与审美 (3)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 (4)“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双方看法:第一类人“古人类生存学家”:取暖御寒、烧出鲜美的肉食(实用角度);第二类人“数学家”: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审美角度)三、多角度立意参考(一)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二)从数学家角度:生活留心皆是美;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3、要面包,更要水仙;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中国. 巴金)“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 罗丹)(三)从辩证说理的角度: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作文素材】名句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荣辱“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过多了,它就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当你拥有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比尔盖茨。人没有钱不能生存,活在当下完全不追求任何物质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不是为了钱,物质而生存。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

4、了。泰戈尔人类没有很好地认识他们的财富,也没有很好地理解他们的实力:对于前者,人们竞把它信奉为无所不能的东西;对于后者,人们又太不把它当一同事,对自己的实力太缺乏信心培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塞涅卡事例1、1950年,美国作家福克纳以喧哗与骚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然而此时的他早已被金钱拖累的失去了创作能力。福克纳不善于理财,加之妻子又崇尚奢华,财政情况如一团乱麻。为了拜托负债,他不得不与财大气粗的好莱坞签约,为他们写剧本,尽管获得了丰富的收入,却丧失了宝贵的自由。2、美国小说家杰克伦

5、敦写出了马丁伊登后,声名鹊起,财源滚滚,不仅在加利福尼亚建了别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滨购置了豪华游艇。然后,当他拥有了这一切后,厌倦,空虚,失落和无聊也接踵而至,最后他被这些金钱所带来的客人给弄疯了,开枪自杀却成了他解脱的最好方法。3、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公布。中国着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毫无悬念地位居“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

6、的最古老密码。”当得知自己名列“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后,袁隆平依然带着宽厚的笑容说:“对我来讲,上了太多的排名榜,也对各种排名失去了兴趣,却唯独看重这个排名榜。因为,主办方给我的评词,对我大辈子做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总结。虽然财富可以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而要让心灵真正富裕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所以,我对这个排名深感欣慰。”【优秀范文2篇】1.外在之“用” 不及内在之“美”同是一团火种,有人看到的是它取暖御寒、烧制熟食的外在功用,有人看到的却是它灿烂多姿、照亮黑暗的美学价值。诚然,物质的实用性不可忽视,但我们更应透过表象,窥见事物的内在之美。庄子中有言:“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

7、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里的“有用之用”即是指事物的表面功用,如桂可食、漆可用,而“无用之用”则如火光的灿烂多姿,需要用心灵洞察体会。不可否认的是,事物的外在功用是我们生存的基本。火若没有取暖煮饭的作用,或许也不会为人类所用,其灿烂多姿的美更不会被我们发现。现代科学的推陈出新,也旨在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没有物质的富足,便很难有思想的发展。但如果我们仅仅浮于表象,流连于外在之“用”,就如同把生活看成了那只不能盛水的“大瓠”;唯有不为外在功用所桎梏,欣赏“无用”之物的内在美,才可获得精神的自由,“乘桴浮于海”。洞见内在之美,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生活态度。丰子恺说:“人生有三层楼:

8、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当今社会,当多数人拥挤在第一层追逐名利时,却有人登高望远,搜索更广阔的天地。外卖小哥雷海为,为谋生辗转几座城市,却从未放弃对诗词的热爱,在送餐间默默读诗,被董卿赞为“生活的强者”;农民工陈直,业余时间自学哲学,不仅坚持阅读艰深晦涩的文字,还尝试自己翻译了海德格尔导论。他们或许从未希冀从读书中汲取外在的实用之物,因为他们的心中并非“实用”至上,而是“浪漫”居多。要面包,更要理想;要摆脱眼前的苟且,更要追寻诗和远方。不止步于物质欲望,不断充盈精神生活,这何尝不可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内在美的发掘,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季羡林有言:“学问

9、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领域默默深耕,正是全社会应共同营造的价值追求与情感认同。当法拉第醉心电学研究,发现电磁感应却遭人讥笑无用时,他不会想到自己对科学美的热爱打开了电气时代的大门;当“韦神”韦东奕被全民追捧,他也并未止步功名的聚光灯下,而是潜心研究数学,追求学术至善。于他们而言,科学不但是真理的代名词,更拥有至高的美。试想,当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发掘出自己热爱事业的内在美,并为之付出努力,社会的车轮更会加速向前。这正应了白岩松的话:“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然而揆诸当下,多少人在纸醉金迷的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仅为竞争考学而学习

10、、为升职而疯狂加班,对“有用之用”的盲目追求正在造成全社会的无效“内卷”与精神内耗。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对待生活,尝试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寻找美,世界也会回馈我们最美的一面。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妨慢下脚步,仰望星空,还生活、还社会、还每个人以最本真的美。2.留火种以求得生存,赏火光以润泽精神回望远古草原上升腾着的烈焰,燃烧着人类不灭的热情与信仰。火种的存在,使肉体存之于世,而火光的存在,予精神以无限的润泽。正如两位人类学家所说,“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这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是肉体所存在于的物质生活。而托姆却说,“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这便是人类灵魂所

11、滋长于的精神生活。因此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促成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生存是一切的基础,物质生活保证人类延续的千秋万代。无论是西方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还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他们为人间带来火种的故事,都昭示着人类对于“火”的感激对于生存的感激。从农牧社会到工业时代,从耒耜的使用到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的生存之道闪烁着智慧之光;从神农尝遍百草到袁隆平种植杂交水稻,人类为生存而奉献的精神熠熠生辉;从孟子所向往的“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到如今全面脱贫攻坚迈入小康社会,人类为生存注入的期望与艰辛绵绵不绝。以生存为基础,物质为保障,人类的文明才有了立身之地,如同一棵有着无限潜力的巨树,深

12、深地扎根,生芽,而后繁茂,蓊郁整个苍穹,而精神的枝叶也得以外延。精神生活于物质基础之上,建立起巍峨的城邦,保证人类文明繁荣不息。当物质生活已经富足,人们却成了物欲的奴隶,俯拾那满地的六便士,却不知“抬头看看月亮”。幸好,古往今来,我们从未缺乏那些“赏火光以润泽精神”的人。千年前,曹植脱离物欲的桎梏,落笔成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将洛神之美留在世代人的心中;陶渊明不为庙堂所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尽赏乡野村光之大美;千年后木心提笔写下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于市井民生见生活朴素之真谛;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一湖繁星,于世俗纷扰中寻得精种寄托之乐土。文学、艺术,人类精神文明的

13、瑰宝,千年来不朽于历史长河,纵使风浪冲击亦闪耀着永恒的光辉,唤醒每一个迷失于纸醉金迷的人,给予他们抬头看见月亮的勇气。如同大鹏之两翼,两翼丰满,方可扶摇直上九万里,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人类生存才得以保障,人类社会才得以进步。当今时代,物质生活已足够富足,而更多的人所追求的往往是酒池肉林而非托姆所赞所叹的火光,我们当使自己两翼俱全,让人类文明在物质与精神的协调下光辉不朽。那远古遥远的呼唤,那亿万年前升腾起的烈焰,我们不忘物质与精神的结合,留火种以求得生存,赏火光以润泽精神,人类文明方繁荣不息。稳固物质基础,丰盈精神世界66.24 陈廷旭穆罕默德有言:“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要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14、”面包是立人的物质基础,源源不断地为学习发展提供动力;水仙花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灵感的本源。故欲求得丰富充实的人生,不仅需稳固物质基础,也要丰盈精神世界。古人类学家在谈及人类保存火种的原因时,提到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烧制美食,这是在强调物质的重要性。没有“面包”,就不足以丰衣足食,开辟天地。而数学家勒内托姆则认为是火光的灿烂多姿促使人类保存火种,在漆黑孤独的夜晚机遇慰藉与希望,这是强调精神上的港湾,心灵的依靠。物质与精神二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大写的“人”。只有不断稳固物质根基,才能为精神追求打下基础。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年代,到温饱小康的现代,从积极贫弱的近代,到经济腾飞的新时代,

15、见证着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改造社会,谋求发展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一批新中国的建设者。“铁人”王进喜拼命硬干,不知疲倦,为大庆油田的建设奉献出不可磨灭的力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领平民百姓与早涝、盐碱、风沙抗争,开辟出一条致富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攻克世界性难题,培育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吃不跑饭的问题。至今,国家仍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半个世纪前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到如今“县县通”的高速铁路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仍在继续,物质的“火种”照亮精神世界前行的道路。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时,丰富的精神生活突显得尤为重要。君不见陶渊明厌倦官场生活,毅然辞官回到乡村的怀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是他寄情山水的真实写照;君不见梭罗本有当选美国总统的实力,但他选择隐居瓦尔登湖畔数年,写下被世人传诵的经典;君不见外卖小哥雷海为凭着对诗词的热爱,纵使生活困顿,也不失一颗高贵的心。如果说物质生活是扎根大地的繁茂枝叶,那么精神丰盈就是点缀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