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_第1页
8.2《登高》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_第2页
8.2《登高》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_第3页
8.2《登高》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_第4页
8.2《登高》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2课登高激趣导入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也。 明 胡应麟诗薮1.了解杜甫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鉴赏诗歌写景特点,把握选取意象,精于炼字,多种角度写景的手法。3.结合诗人经历,体会其情感内涵,并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素养目标目录知人论世壹初读感悟贰深度探究叁思考延伸肆知人论世壹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2、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杜甫人生阶段阶段特点大事件及作品读书漫游(712-745)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代表作望岳。困守长安(746-755)忧国忧民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应试,落选。最后通过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得到一个看守兵器的小官。不久父亲去世,此后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43岁时幼子饿死。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让杜甫诗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视野从个

3、人转向了全社会。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杜甫人生阶段阶段特点大事件及作品陷贼与为官(756-759)现实主义高峰45岁时安史之乱爆发,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47岁丢官入蜀。建下一所草堂,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但山河破碎,风雨飘零,好友李白、高适相继离世。代表作: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深邃诗风沉郁弃官携家逃难至成都,后蜀中军阀作乱,漂流到梓州、阆州。后去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死后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

4、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作品: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杜甫诗作风格特色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音乐美。思想内容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显赫的家境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

5、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巩县。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写这首诗的时

6、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解题登高诗就是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诗歌统称。从创作时间看,既有登高时的即景之作,也有登高过后的有感生发和应命奉笔之作;既有重阳旧俗登高时的抒怀之作,也有四时登高的即

7、兴之作。从创作地点看,登高临远之地既有高山叠嶂,也有亭台楼阁,只要地势高,视野开阔,适宜远眺赏景即可。文体知识律诗定义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起源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类型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特点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

8、间两联须对仗。初读感悟贰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渚清沙白(zh) 萧(xio) 繁霜鬓(bn) 潦倒(lio)预习检查2.解释词语,明确诗意。啸哀:渚:鸟飞回:落木:萧萧:万里:常作客: 指猿的叫声凄厉。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指远离故乡。 长期漂泊他乡。预习检查2.解释词语,明确诗意。百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这里借指晚年。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刚刚停止。预习检查【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

9、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任务活动任务活动 品诗中之韵,感音乐之美任务说明: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 韵就是一个字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的字 叫“同韵”,诗人在句末使用同韵的字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给诗歌造成 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还要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任务活动任务1:聆听诗朗诵,用“/”划分

10、朗读节奏,试分析这首诗歌在句式结构和音律上的特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明确 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诗朗诵任务活动任务2:自由诵读,划分层次。明确 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深度探

11、究叁任务活动任务活动一 抓住意象,品画面美任务说明:“画面美”可以理解为由生动典型的意象,引发读者的创造性想象,进而营造出意境特点鲜明、景物彼此和谐、情感意蕴充沛的完整的画面,并从之得到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意象带来的整体意境美。“味魔洁之诗,诗中有画”说的就是文学作品的“画面美”。把握住意象,体会“画面美”,能够让读者在联想中走近作品深处。深度探究思考1:阅读诗歌的前两联,完成下面表格意象特点意象特点语言特点画面意境深度探究思考1:阅读诗歌的前两联,完成下面表格意象特点意象特点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语言特点凝练准确,精于炼字画面描摹出了一幅秋风萧萧,万木凋零

12、,江水滔滔,落叶飘飘,鸟鸣猿哀秋肃临天下的秋景图意境苍凉而雄浑沉郁而悲壮深度探究思考2:你认为哪个字或词语用的好?为什么?(可从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的角度分析)急首先,秋天本来是个容易刮风的季节,而江边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深度探究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

13、,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哀猿鸣凄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深度探究渚清“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白“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回“回”字写出了鸟在风中吃力地盘旋,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能

14、不让人感慨万千。深度探究无边、萧萧下此句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也不能不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和这黄叶一样,快要结束的短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这写出了秋景的萧索。不尽、滚滚此句写江景。“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显得短暂。任务活动任务活动二 品读内涵,披文入情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

15、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也只有透过语言文字,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深度探究【思考1】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确 诗人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哀”字奠定了全市的感情基调沉郁悲哀,为诗文画面增添了不尽的悲怆意味。深度探究思考2:鉴赏颔联的抒情特点及内涵明确 “无边落木萧萧下”状悲之广(范围上),“不尽长江滚滚来”,言悲之多(数量上),通过“落木”与“长江”的对比,不仅使世人联想到无边落

16、木之声,不尽长江汹涌之状,也反衬出人生短暂、自我渺小以及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气势磅礴,沉郁悲凉。深度探究思考3:有这么一种说法,说颈联十四个字写出了八重悲,你如何解读?明确 “万里”:诗人远离家乡,与亲人音讯隔绝。 “悲秋”:秋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作客”:客居他乡。 “常”:客居他乡时间之久,悲上加悲。 “百年”:一辈子,晚年。 “多病”:百病缠身,病痛对身体的折磨。 “登台”:之前说过是九月九的习俗。 “独”:祈求长寿的竟是孤单一人。深度探究补充: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客居他乡)

17、之愁也;常作客,久旅(长期漂泊)也;百年,暮齿(晚年)也;多病,衰疾(体弱多病)也;台,高迥(高远)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深度探究思考4:试概括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明确 孤独之感 思乡之情 壮志未酬 悲秋之情 老病之哀 家国之忧深度探究思考5:鉴赏尾联的抒情内涵。明确 艰难、潦倒: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苦恨:“苦”:极度;“恨”:遗憾。杜甫此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新停:杜甫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昔日的他,喜时喝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忧时也喝酒:“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九日)今日的

18、他,想借酒消愁,却因贫病交加,不得不戒酒。如此,愁何以解?无解!只能郁结于胸。苍老的杜甫久久不能释怀,一直积郁到3年后生命的终结。浊酒:“浊酒”与“清酒”相对。清酒,乃酒中之冠,冬酿夏熟,属于好酒系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浊酒,未提酒糟,酒色浑浊,属于不太好的酒,价钱也便宜。(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深度探究思考6:悲的根源何在?明确 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白发日渐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深度探究思考7: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明确 这首诗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又有长

19、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的孤独之感,战争带来的国难家仇和日渐增多的白发,抒发了诗人对艰难身世的感慨,展现了一位穷困潦倒、漂泊无依、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深度探究【补充】马尔克斯:幸福晚年的秘诀是什么?学会和孤独签一份体面的协议。苦难对人的影响,无非三种:最下者埋怨命运不公,由怨天尤人而到仇恨外物,于是堕入魔道;中者以此为动力,改变自己命运;最上者,因其对苦难体会良深,于是更能理会别人之苦难,甚至在面对别人苦难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苦难,这样的人,命运依旧坎坷,身份依旧卑微,但是灵魂却由此而不朽。杜甫就是这样的人。凡俗人如我辈,能做到中者已属上乘,于是,现在依稀明白,杜甫为何被称为“圣”了。因

20、为他对自然、对万物、对人,有一种近乎执迷不悟的爱,无视自己的命运和苦难,无视自己的颠沛流离。唐诗的江山小结全诗抒发了诗人飘荡无依,老病孤愁的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全诗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之情。 任务活动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

21、,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深度探究思考1:分析本首诗歌写景的精妙之处。景物状态变换写景法 描写景物时,通过对景物的形态变化,即动态和静态交替的描写,达到刻画景物神态之目的。诗歌首联由一对对偶句入手,其中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江水、洁白的沙子属静态之物,而劲急的秋风、悲哀的猿啸、盘旋于空中的水鸟则为动态之景,一联中动静结合。如果将首联宏观地视为静态之景,那么颔联两句中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则纯为动态,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格调高亢的秋景图。 深度探究视角方位变换写景法 描写景物时,从不同的视角、位置去描写,方能全面表现景物的神韵,远景近景变换,高处低处结合,俯视仰视更替是常见方式。首联中上句“风急天高

22、猿啸哀”既为远观之景,亦是仰视之物,而下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则为近看之物,俯视之景。与此同时首联两句相对颔联两句则为局部之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滚滚来”则为作者登上高处,远眺全面之景,如此变换写景,描写二幅气势恢弘,境界阔大之景。 深度探究感官形象变换写景法 感官形象即人的不同器官所获得的外界景物形象,即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在景物描写中的表现。 诗中意象: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溪流,洁白的沙子,盘旋飞舞的水鸟,奔流的江水,皆为眼睛所见之视觉形象;劲急的秋风声,悲哀的猿猴声,飘坠的落叶声则为听 觉形象,诗人不仅视通万里,而且凝神谛听,在广阔的时 空中去感受秋天的气息。 深度探究景物色调

23、写景法 景物色调即冷暖色彩两种类型,暖色调景物一般对应着喜悦明丽之景;而冷色调则常用来描写忧愁灰暗之物。诗中首联下句“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通过暖色调之景,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图来。由此想到杜甫诗中其它诗句,如绝句四首(其三)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黄、翠、白、青”四 种,明丽的色彩,绘出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深度探究点面结合写景法 点面结合法即在景物选取时变换角度写景,通常有局部与整体,个体与群体的变化形式。诗中首联所选意象: 风、天、渚可以说是一种整体形象,而猿啸声、沙、鸟则 为一个局部之物的个体特征。与此同时首联中景物:风、天、猿啸、沙、鸟,相对于颔联中“无

24、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而言则又是局部与整体之变化。杜甫借助这些景物将夔州之地的景物特征如同电影镜头般,由局部特写到整体表现写得淋漓尽致。 深度探究思考2:试概括整首歌的语言特点明确 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深度探究思考3:总结概括艺术手法明确 对仗工稳,音调铿锵;锤词炼字精练传神;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写景方法灵活多样,如动静结合,对比,移步换景等。语言沉郁顿挫,含蓄深沉。任务活动任务活动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

25、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对比阅读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思考:登高颈联和登岳阳楼首联都从时空角度写作,但略有差异,所蕴含的情感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明确 登高颈联时空纵横(诗人置身广阔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中),以“万里”点出空间,以“百年”对出时间,从时空纵横两方面着笔,将“常作客”和“独登台”的情感交汇,写出浓烈的异乡漂泊、残生多病的悲凉情感。登岳阳楼首联在今昔对

26、照(诗人在同一空间想象不同时间),时空交错中写诗人昔闻洞庭盛名向往已久却到如今才得以登临,在看似如愿以偿的喜悦中,实际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的忧民伤时情感。对比阅读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思考:客至登高都写到了酒,各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明确 客至:“樽酒”“旧醅”,表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情厚谊。诗人家境贫穷,没有好酒,但是竭诚待客,主客融洽相得。“余杯”,表现诗人、客人、邻翁性格的真率及会客场面的兴致盎然。诗人请邻翁共饮作陪,引未饮完的残酒,足见率真自然和平日关系的和谐。

27、登高:新停“浊酒”更深一层表现诗人的悲怆之情。诗人因身体多病而停杯断酒,潦倒之情就只能郁积心中,更加无法排遣。对比阅读登高丘而望远李白登高丘,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注】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李白南游吴越之时。那时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多穷兵黩武、荒淫误国之事。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思考:登高和本诗都是登高抒怀诗,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在情感抒发上的不同点。明确

28、李诗借古讽今,表面上讽刺了秦始皇、汉武帝迷信求仙、穷兵黩武,实际上借以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荒淫误国。杜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抒发了诗人孤独惆怅、漂泊异乡、年华老去、体弱多病、壮志未酬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对比总结诗人身份及信仰经历诗歌特点思想性格李白诗仙富商: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游侠。信仰:儒道佛生活于开元-天宝的“盛唐时期”,强盛而又危机四伏。权臣高力士、杨国忠受宠,贤士被排挤。浪漫主义,主观色彩;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七绝句,不拘于格律音韵。3.豪迈飘逸,直抒胸臆,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自由奔放

29、,豪迈乐观 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杜甫诗圣官宦。父亲杜预,祖父杜审言。信仰:儒唐代由盛转衰的剧变时期,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造成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把诗人也卷入了社会的底层现实主义,重视写实,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尤其擅长七律。风格沉郁顿挫,含蓄曲折。严肃悲悯,克己复礼始终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注视关心国家和人民命运。拓展登高习俗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从古至今,文人所赋之深情 ,从总体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拓展登高习俗对如画风景、“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热爱或欣赏。望天门山李

30、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是出蜀漫游时的作品。这首七绝,意境开阔,层次清晰,形象生动。拓展登高习俗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很朴实地抒写了对兄弟们的怀念。全诗主客相契,情景交融,“每逢佳节倍思亲”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写出了人们共通的感情。拓展登高习俗表达自我的人生理想与胸襟抱负。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通过登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后两句出语自然,千古传

31、诵,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自然而且富有哲理意味。拓展登高习俗对历史上或现在的事件、时事及人物的是非、成败、得失、进退的评价上汝州郡楼李益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尚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此诗与写今昔对比之作不同,别具匠心,写今与昔同,三十年来情况未有改变。后两句写伤心不为个人而是为国家安危。拓展登高习俗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重在表达英雄失路,报国无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32、,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郁闷。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拓展登高习俗表达对宇宙无穷,时光荏苒,人生短暂的思考。如:登幽州台歌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如:兰亭集序抒发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思考延伸肆思考延伸杜甫在夔州杜甫在夔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架木盖起的简陋的房屋:这类的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鸟巢一般。他到这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夔州人民的习惯,用竹筒把水从山泉引到他居住的地方。又因为乌鸡能医治风痹,他养了许多鸡,并且催促他的长子宗文在墙东竖立鸡栅

33、对于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他下了一番布置的功夫。思考延伸夔州是三峡里的山城,这里的山川既雄壮又险恶,杜甫一到这里,便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它们。他一再歌咏的是白帝城,他感到这座城是“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上白帝城二首之一)。另一方面,给杜甫印象最深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他看见夔州的许多女子因为男丁缺乏,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结婚,她们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卖,供养一家,有时还冒着危险贩卖一些私盐回来。人们不深究原因,只说,她们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却反过来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负薪行他看见峡中的男子,少数富有的驾着大船经商,大多数贫穷的终生充当劳苦的船夫。人们说,这里的人都器量狭窄,只图眼前利益;杜甫也反过来问:“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最能行)峡中的人民大部分过着穷苦可怜的生活,而夔州却是阔绰的贾客胡商必经之地,这两种生活的对照杜甫也写得很清楚。思考延伸除了歌咏山川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