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_第1页
远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8 -远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电饭煲中采用远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的方法,对比通过普通电饭煲蒸煮和通过改造的远红外辅助加热电饭煲进行蒸煮的米饭挥发性成分。结果:对于东北长粒香米与泰国香米,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电饭煲都能检测到含量更高、种类更多的挥发性成分。其中,在红外辅助加热顶层最高温为105时,蒸煮效果最好,其产生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含量高于红外辅助加热顶层最高温为101和115的電饭煲,并远高于普通方式加热电饭煲。结论:远红外辅助加热有利于米饭挥发性成分的生成和富集,可以作

2、为米饭增香的潜在技术。关键词:米饭;远红外;挥发性成分大米是中国最重要的主食之一1。香味是米饭最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对米饭的食用品质具有重要影响2。研究表明,米饭中的挥发性成分多达120种以上,主要由醛、酮、酸、酯、醇、烃以及杂环化合物组成3。米饭的风味成分受大米的种类、加工精度、破碎度、储藏条件以及蒸煮条件的影响48。目前,关于米饭的蒸煮制作方法主要有常压蒸煮、微压蒸煮、高压蒸煮等9。研究表明,不同蒸煮方法的米饭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不同10。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远红外辅助加热能耗低,因而在物料干燥领域应用广泛1112。除了具有节能的优点外,有研究表明,远红外还可以赋予食品风味及香气

3、。研究表明,将刚酿出的酒经过15min到4h的远红外照射,可以使白酒具有1年陈酿的口感13。因此,为了探讨米饭蒸煮过程中辅以远红外加热是否可以改变米饭的风味,本研究设计定制了带有红外辅助加热的电饭煲,研究对比普通电饭煲与远红外辅助加热电饭煲烹饪米饭的挥发性成分变化,旨在探究远红外辅助加热对改善米饭香气的可行性。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仪器十月稻田东北长粒香大米,沈阳信昌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泰国香米,东莞益海嘉里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DF101S恒温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工贸有限公司;TG224S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76937200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科技公司;SPM

4、E萃取纤维头(50/30mDVB/CAR/PDMS),美国Supelco公司;CFXB40HC30130压力电饭煲,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公司;定制远红外辅助加热电饭煲,在CFXB40HC30130压力电饭煲基础上改装。1.2方法分别取4份东北长粒香米及泰国香米,每份600g,其中1份通过普通电饭煲蒸煮、3份通过改造的远红外辅助加热电饭煲进行蒸煮,分别采用A、B、C等3种不同程序,所有不同蒸煮方式的米水质量比均为11.36。试验测得,A、B、C等3种程序蒸煮米饭顶层最高温分别为101、108、115。米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使用中国家电协会团体标准电饭煲烹饪米饭品质评价方法T/CHEAA0002202

5、2中A.8挥发性香气测定,主要操作:蒸煮结束后整锅米饭搅匀打散,在锅内中间部分取样,准确称取蒸煮米饭(300.5)g于100mL顶空瓶中,并加入2L0.555g/L的1,2二氯苯作为标准物,迅速用带聚四氟乙烯的隔垫塞子密封,样品沸水浴10min后开始萃取,然后将顶空瓶置于带恒温水浴锅的磁力搅拌器内,水浴温度设为70,将SPME萃取头插入顶空瓶,调整并固定萃取头在顶空体积中的位置,保证萃取头离样品表面有1.5cm的距离。萃取吸附30min后取出,迅速插入到GC的进样口,解吸7min后,取出SPME萃取头。GCMS测试条件:进样口温度230。升温程序:色谱柱初始温度为40,维持6min,再以3/m

6、in程序升温至100,再以5/min程序升温至230,维持10min;载气(He)流量1.0mL/min,分流比为11。质谱条件:传输线温度250;电子电离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检测器电压830eV;电子能量70eV;质量扫描范围为m/z35350。1.3数据分析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得到米饭挥发性物质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各组分质谱经计算机谱库(NIST11)检索分析,再结合有关文献质谱数进行人工谱图解析,确定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化学结构。所有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本试验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定量是半定量结果。先用面积归一法得到各成分面积百分比,再通过内标物1,2二氯苯含量在样品中的浓度计算各成分在样

7、品中的浓度。计算公式为(1):(1)式(1)中,Ci表示挥发性成分在样品中的浓度(g/g)、Ai表示挥发性成分含量面积百分比、Ais表示1,2二氯苯面积百分比、Cis表示内标物1,2二氯苯在样品中的浓度(g/g)。2结果与分析2.1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中挥发性醇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由表1可知,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技术的电饭煲蒸煮的东北长粒香米醇类物质的总量比普通电饭煲提升9.1%98.2%,泰国香米中该比例为55.2%111%,由此可见,远红外辅助加热技术提高了米饭中醇类物质的总量,且对于泰国香米的提升效果更好。2.2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中挥发性醛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由表2可知,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技术的

8、电饭煲蒸煮的东北长粒香米醛类物质的总量比普通电饭煲提升59.3%336%,泰国香米中该比例为24.6%177%,由此可见,远红外加热技术大大提高了米饭中醛类物质的总量,且对于东北长粒香米的提升效果更好。2.3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中挥发性酮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技术的电饭煲蒸煮的东北长粒香米酮类物质的总量比普通电饭煲提升15.9%165%,泰国香米中该比例为162%279%。由此可见,远红外加热技术大大提高了米饭中酮类物质的总量,且对于泰国香米的提升效果更好。2.4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中挥发性酯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由表4可知,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技术的电饭煲蒸煮的东北长粒米酯类

9、物质的总量比普通电饭煲提升9.1%143%,泰国香米中该比例为29.7%195%,由此可见远红外加热技术大大提高了米饭中酯类物质的总量,且对于泰国香米的提升效果更好。2.5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中挥发性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由表5可知,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技术的电饭煲蒸煮的东北长粒香米烷烃类物质的总量比普通电饭煲有所提升,而其蒸煮的泰国香米烷烃类物质的总量比普通电饭煲有所降低。2.6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中挥发性酸及杂环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由表6可知,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技术的电饭煲蒸煮的东北长粒香米酸及杂环类物质的总量比普通电饭煲提升27.8%126%,泰国香米中该比例为7.7%36.2%。由此可见,远红外

10、辅助加热技术大大提高了米饭中酸及杂环类物质的总量,且对于东北长粒香米的提升效果更好。2.7红外辅助加热对米饭中各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影响由表7可知,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技术的电饭煲蒸煮的东北长粒香米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比普通电饭煲提升58.0%184%,泰国香米中该比例为32.7%103%。由此可知,相较于普通电饭煲,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方式的电饭煲大大提高了东北米及泰国香米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综合分析,对于2种实验米,普通电饭煲蒸煮检测到挥发性成分种类都最少,总含量最低,其中醇類、醛类物质含量较高,烃类、酮类和杂环类物质的含量比较低14。加载了B程序的电饭煲蒸煮效果最好,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种类

11、与物质含量最多,其中以醛类物质含量最高,醇类次之,酮类、烃类、酯类以及杂环类含量比较低。加载了红外辅助加热装置A程序和C程序的电饭煲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种类与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加载了红外辅助加热装置B程序的电饭煲,但都显著高于普通电饭煲。检测出来的醛类、醇类、酮类等物质主要是脂肪酸降解和氧化的产物15,可能是远红外辅助加热使得上述反应更加活跃而得到了更好的蒸煮效果,而较低的温度使得降解和氧化反应减弱,得到的物质含量略低,过高的温度则加快了风味物质发生各类化学变化16,使得物质含量发生改变。3结论对于东北长粒香米与泰国香米,加载了远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电饭煲都能检测到含量更高、种类更多

12、的挥发性成分。其中,在红外辅助加热顶层最高温为105时,蒸煮效果最好,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中醛类物质含量最高,醇类次之,酮类、烃类、酯类以及杂环类含量比较低,其产生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高于红外辅助加热顶层最高温为101和115的电饭煲,并且远高于普通方式加热电饭煲,这说明远红外辅助加热可能有利于米饭挥发性成分的生成和富集,可以作为米饭增香的潜在技术。参考文献1银玉容,赖来展.米饭风味及其调香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牧产品开发,1997,8(8):2226.2王鲁峰,王伟,张韵,等.原料大米特性与米饭品质的相关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22,30(8):113116.3崔桂友.米饭的挥发性成分研

13、究综述J.食品科学,1992,16(9):79.4苏慧敏,张敏,苗菁,等.不同加工程度大米食味变化分析J.食品科学,2022,37(18):5863.5DiasLG,etal.IdentificationofvolatilesandodoractivecompoundsofaromaticricebyOSMEanalysisandSPMEGCMSJ.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2022,142(4):110206.6樊奇良,章烜.不同米水比例对蒸煮米饭食味品质影响的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2,40(6):2933.7陈光耀,焦爱权,田耀旗,等.浸泡对米饭风味的影响

14、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36(11):4043.8TakashiTsugita,etal.VolatilecomponentsaftercookingricemilledtodifferentdegreesJ.AgriculturalandBiologicalChemistry,2022,44(4):835840.9周小理,王惠,周一鸣,等.不同烹煮方式对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38(11):7580.10HatsuhoTakemitsu,etal.Analysisofvolatileodorcomponentsofsuperheatedsteamcookedricew

15、ithalessstaleflavorJ.Food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2022,22(6):771778.11黄鸣,黎锡流,李泽坤.微波与远红外线加热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22,18(2):6063.12吴全金,孙威江,吴占富.远红外加热技术在茶叶加工及制品中的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22,36(4):220224.13吴家源.远红外线对酒类陈酿效果J.食品科学,1986,16(12):3940.14刘敬科,郑理,赵思明,等.蒸煮方法对米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22(5):1215.15苗菁,苏慧敏,张敏.米

16、饭中关键风味化合物的分析J.食品科学,2022,37(2):8286.16刘美艳,张子沛,赵国华.酶法方便米饭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J.食品科学,2022,34(6):234237.EffectofFarInfraredAssistedHeatingonVolatileComponentsinRiceSHAYuxin1,CAOTing2,PANSiyi1,WANGLufeng1(1College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2WuhanInstltuteforFo

17、odandCosmetlcControl,Wuhan430012,China)Abstract:ObjectiveTheeffectoffarinfraredassistedheatingonthemainvolatilecomponentsofriceinelectriccookerwasstudied.MethodSPME/GCMSmethodwasusedtocomparethevolatilecomponentsofricecookedbyordinaryricecookerandmodifiedfarinfraredheatassistedricecooker.ResultForth

18、enortheastlonggrainfragrantriceandThailandfragrantrice,thericecookerloadedwithfarinfraredauxiliaryheatingdevicecoulddetecthighercontentandmorekindsofvolatilecomponents.Amongthem,thecookingeffectisthebestwhenthetopmaximumtemperatureofinfraredassistedheatingis105,andthetypesandcontentsofvolatilecomponentsproducedbyitarehigherthanthoseofelectricricecookerswhosetopmaximumtemperatureofinfraredassistedheatingis101and115,andarefarhigherthanthoseofelectricricecookersheat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