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雷装置检测实 施 细 则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测量检查1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形状,发生雷击 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并画出平面示意图。2 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3检查方式:接地电阻值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用材规格用游标卡尺测量,高 度用测高仪或经纬仪或皮尺测量,长度用皮尺测量,其它外观检查。二、防直击雷 1接闪器的检查:独立避雷针:测量高度、用材规格、防腐情况、电气连接情况。避雷针:当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避雷网时,可将避雷针或避雷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避雷针宜设在 建筑物屋面的凸出
2、处和拐角处,应使用热镀锌钢材,优先采用圆钢(表 1)。表 1:针长材料规格圆钢(mm)钢管(mm)1m12201-2m1625烟囱顶上的针2040(3) 避雷线(网)测量高度、用材规格、网格尺寸、防腐、固定情况、电气连接。避雷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檐角、女儿墙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避雷带宜明敷, 并用支撑卡固定,应使用热镀锌钢材,优先采用圆钢。凸出屋面的金属物应与避雷装置 连接(表 2、表 3)。表 2:避雷带材料规格圆钢(mm)扁钢(mm)建筑物顶8124烟囱顶12254表 3:防雷类别避雷网格尺寸(m)一类55 或 64二类1010 或 128三类2020 或 24162 引下线的检查:测
3、量材料规格、防腐、连接、固定、敷设方式、间距情况。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并宜设在拐角处,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周长平均 计 算 ( 表 4) 。表 4 :防雷类别引下线间距(m)一类12二类18三类25宜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明敷引下线应使用热镀锌钢材,优先采用圆钢 (表 5) 。 表 5:引下线材料规格圆钢(mm) 扁钢(mm)明敷8124暗敷10204烟囱122543接地装置的检查: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 (表 6、表 7) 。第一类防雷独立避雷针为单独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
4、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当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上时,防直击雷地、电气设备接地、 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闭 合环形接地体。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接地体距地面不 小于 0.5m。第二类、第三类防雷装置宜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 (10mm)作为防雷接地装置,防直击雷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接地装置。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 3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 0.5m。(3)人工接地体包括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工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 0.5m,垂直接地体长度为 2.0
5、2.5m,间距为 5.0m。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 表 6:材料规格圆钢(mm)扁钢(mm)角钢(mm)钢管(mm)104045050550,壁厚3.5表 7:接地类型冲击接地电阻()防雷地一类二类三类101030电气设备接地444弱电设备接地444防雷电感应接地101030共用接地三、防侧击雷111建筑物高度超过滚球半径(一类 30m、二类 45m、三类 60m)时,尚应采取以下防侧击措施:从滚球半径起每隔不大于 6m 沿建筑物四周设均压环(或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 线相连。滚球半径及以上外墙上的金属门窗、栏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广告架等金属物均应与均压环连接。四、 接地电阻的测量 1检
6、测工作前后检查一次所用的仪器,测前如仪器不正常应停止检测,检测后发现仪器不正常应改用好的仪器重新检测。测量土壤电阻率(使用冲击电阻测试仪检测或已有电阻率数据的不必进行此项 测定),为换算作准备。测量接地电阻:利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复测读数、操作无误后作好记录。根据当地土质湿润情况乘上订正系数。把工频电阻换算成冲击接地电阻,当工频电阻小于10(一、二类防雷)或 30 (三类防雷)时可不用换算,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五、确定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可在室内进行)根据建(构)筑物的高度、形状、地理位置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再结合建(构) 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建(构)
7、筑物的防雷类别。六、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一)第一类防雷建(构)筑物: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 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当无管帽时,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 的半球体,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 二 ) 第 二 、 三 类 防 雷 建 ( 构 ) 筑 物 : 1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七、检查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
8、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3 米。八、检查架空避雷线(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 不应少于 3 米。九、检查防雷电感应措施: (一)第一类防雷建(构)筑物: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 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以及预制构件每隔 1824m 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l00mm 时,应每 30m 用金属线跨接一次,其交叉净距小于100mm 时交叉处亦应跨接。当长金属
9、物的弯 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 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 5 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建筑物应装设等电位连接环,环间距不大于12m,所有引下线、金属结构、装置 均应连到环上,等电位连接环可利用电气装置的接地干线环路。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 电阻不大于 10,并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及金属管道相接。( 二 ) 第 二 、 三 类 防 雷 建 ( 构 ) 筑 物 : 1建筑物内的装置、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至
10、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可不另设接地装置。 2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应与接地装置相连。但长 金属物连接处可不跨接。建筑物内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十、检查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一 ) 第 一 类 防 雷 建 ( 构 ) 筑 物 ; 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 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L2,但不得小于
11、 15m注: 为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于铁脚、金具等应 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 100m 内的管道,应每隔 25m 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 凝土基础作为接地装置。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电感应 的接地装置连接。( 二 ) 第 二 、 三 类 防 雷 建 ( 构 ) 筑 物 : 1低压架空线应改换一段埋地金属铠装电缆或
12、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长度不应小于 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 避雷器和绝缘于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与接地装置相连,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2当架全线直接引入时(对有爆炸危险的第二类防雷建(构)筑物必须是年平均雷暴日小于 30da),在入户处应安装避雷器,避雷器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 与接地装置相连,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第三类防雷建(构)筑物当采用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形式的过压保护器,但给绝缘于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3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
13、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十一、对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线 路的反击进行检查。十二、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 时,可不装接闪器,但 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两接地点距离不宜大于30m。十三、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并检查电气是否接地。十四、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5m。十五、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均应保留一位小数(防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 GB81787 要求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
14、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 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小型石油库、液化气站、加油站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环境、地理位置、油站及油库的规模,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二、查阅设计的图纸,了解钢油罐的性能,壁厚及安装形式,了解防雷装置的保护 范围,并画出平面示意图,测量各需保护物的尺寸以及与防雷装置间的距离。三、防雷装置接闪器的检测 1独立避雷针:测量高度、用材规格,检查防腐情况、电气连接情况。并作详细纪录。避雷线(网),测量其高度及材料规格、分布情况,避雷网的网格尺寸,检查防 腐措施,电气连接情况,并作详细记录。生产车
15、间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中二类防雷建(构)筑物 标准检测。四、引下线测量材料规格、防腐、连接、固定、敷设方式、间距情况,近地面绝缘保护情况, 并作详细记录。五、接地装置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 材料、规格、数量、布局等,并作详细记录。六、接地工频电阻的检测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 七、金属油罐防雷及接地检测1金属油罐壁厚4mm 时,应有防直击雷装置。壁厚4mm 时,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在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 40 天的地区)仍可装设防直击雷装置。 2金属油罐必须有环型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其弧形间距不
16、大于30m,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 3m。浮顶金属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但必须有两根截面积 25mm 2 的软铜绞线 将浮顶与罐体作电气连接,连接点不少于两处。金属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透光孔等金属附件必须等电位连接。人工洞石油库罐的金属呼吸管和通风管的露出洞外部分,应有独立避雷针,其 保护范围应高出管口 2m。接地电阻检测,接地冲击电阻 10。 八、防感应雷、防静电及电气接地。金属油罐应有防静电接地。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线的始端、末端,应有防感应雷和防静电接地。输油管路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5 根以上螺栓连 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
17、。进入人工洞石油库的金属管路,当洞外埋地长度50m 时,可不设接地装置;当 洞外不埋地或埋地长度50m 时,在洞外应有两处接地,接地点间距 100m。电源线路应有防感应雷措施。进入人工洞石油库的电力和通信线路应用铠装电缆埋地50m 引入洞内,并安装 电源避雷器。将金属铠装层、电源避雷器、瓷瓶铁脚作电气连接并接地。卸油场地应有防静电接地。加油机应有防静电接地。接地电阻的测量,防雷地接地电阻10,防感应雷和防静电接地电阻30, 卸油防静电接地电阻100。防雷接地、电气设备接地、防静电接地、防感应雷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 0.5
18、m。九 、 资 料 的 整 理 ( 一 般 室 内 进 行 ) 1把工频接地电阻值换算成冲击接地电阻。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防雷装置材料型号规 格除外),按 GB81787 文件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 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闭路监控系统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测前检查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 及其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查阅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
19、工情况。二、防直击雷 1防直击雷部分:天线杆、天线塔顶端应有接闪器并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相连,接收天线应在其保护范围内。天线杆、天线塔及房屋建筑物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中二 类防雷建(构)筑物标准检测。电缆吊挂钢绞线,保护避雷线等应与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相连。 三、防感应雷部分接收天线的馈线应用双层屏蔽电缆或单层屏蔽电缆套金属管敷设,屏蔽层应接地。进入前端的天馈线应安装避雷器。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电缆进入建筑物时,应将屏蔽层接地;架空电缆还应有避雷器。干线放大器的外壳和供电器的外壳应接地。6、架空电缆中供电器应有电源避雷器。四、防雷电波入侵按建(构)筑物防雷
20、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十条第(二)项规定对供电系统进行 检测。五、接地电阻测量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接地电阻数值不大于4。 六、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七、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 GB81787 文件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 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微波站(台)、综合通信大楼、电力通信站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测前检查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 后果,确定各建(构)
21、筑物的防雷类别。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 二、防直击雷微波(天线)塔顶端应有接闪器并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相连,接收天线应在其保护范围内。微波(天线)塔及房屋建筑物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中二 类防雷建(构)筑物标准检测。三、接地系统 1查阅设计图纸,向甲方了解接地系统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等,并作详细记录。 2地网应围绕建筑物做成环形闭合网格状地网,网格尺寸不大于33m,微波塔地网、建筑物防雷地网、变压器地网应等电位连接。 3防雷地、工作地、防静电地、安全保护地、防感应雷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5m。接地体
22、距地面不小于 07m。 4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 0.7m,垂直接地体长度为 1.52.5m,间距为 5m。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 接地材料:5机房接地引入线应使用截面积3590 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绞线或404 的扁钢,长度应不大于 30m。接地引入线在地网上的接入点与防雷引下线相距不小于5m。 6接地汇集排(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120 平方毫米的铜材或相同电阻值的镀锌扁钢。7 直流工作地和安全保护地的接地干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35 平方毫米的多股铜 绞线从接地汇集排(线)引出。四、防感应雷 1天线的馈线应用双层屏蔽电缆或单层屏蔽电缆套金属管在铁塔中央敷设,屏蔽层应在铁塔上端和下端各
23、接地一次,入户处再接地一次。进入前端的天馈线应安装避雷器。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信号电缆宜采用屏蔽电线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进线,应安装信号避雷器。避雷 器、电缆金属层应接地,空线对应短接并接地。机房内的各种信号线应采取屏蔽措施,屏蔽槽应接地。电源应该 50Hz、220380V 三相五线(TNS 或 TNCS)制或单相三线制,交流地线在入户处重复接地。入户电源为三相四线制的,交流零线在入户处重复接地。 7微波站电源线在入户前三杆应安装电源避雷器。机房电源应采用屏蔽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进线,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 于 15 米,电缆金属外皮或金属套管应在入户端接地。
24、应安装电源避雷器。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 屏蔽措施。五、等电位连接在机房内敷设环形等电位连接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20 平方毫米的钢材或扁钢。 进出机房的各种金属管道、电缆屏蔽层、机房内的走线架、设备外壳、屏蔽槽、金属门 窗、吊顶、地板架等均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六、接地电阻测量按附录第四条和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测量时电流极棒埋设位置到联合地网中心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地网等效直径35 倍,电 压捧埋设位置位于电流捧到地网中心距离的0.68l 倍处,并进行多个方位的测量,各次测量结果平均即为该站接地电阻的实测值。微波站接
25、地电阻的数值不宜大于4;电力通信站(塔)接地电阻的数值不宜大于 5;电力调度楼和综合通信大楼接地电阻的数 值不宜大于 1。七、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八、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 GB81787 文件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 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测前检查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 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
26、 二、防直击雷天线塔顶端应有接闪器并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相连,接收天线应在其保护范围内。天线塔及房屋建筑物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中二类防雷建 (构)筑物标准检测。三、接地系统1查阅设计图纸,向甲方了解接地系统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等,并作详细记录。 2地网应围绕建筑物做成环形闭合地网,网格尺寸不大于33m,铁塔地网、建筑物防雷地网、变压器地网应等电位连接。 3防雷地、工作地、防静电地、安全保护地、防感应雷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5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 0.m。 4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 0.7m,垂直接地体长度为
27、 1.52.5m,间距为 5.0m。当垂直接地体敷设有困难时,可设多根环形水平接地体并互相连通。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 接地材料:机房接地引入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95 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绞线或 404 的扁钢,长度应不大于 30m。接地引入线在地网上的接入点与防雷引下线相距不小于5m。 接地引入线不少于 2 根。接地汇集排(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120 平方毫米的钢材或扁钢。直流工作地和安全保护地的接地干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35 平方毫米的多股铜 绞线从接地汇集排(线)引出。四、防感应雷 1天线的馈线应用双层屏蔽电缆或单层屏蔽电缆套金属管在铁塔中央敷设,屏蔽层应在铁塔上端和下端各接地一次
28、,入户处再接地一次。 2进入前端的天馈线应安装避雷器。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信号电缆宜采用屏蔽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进线,应安装信号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层应接地,空线对应短接并接地。机房内的各种信号线应采取屏蔽措施,屏蔽槽应接地。电源应该 50Hz、220380V 三相五线(TNS 或 TNCS)制或单相三线制, 交流地线在入户处重复接地。入户电源为三相四线制的,交流零线在入户处重复接地。高压电源线在入户前三杆应安装电源避雷器,变压器低压侧还应安装电源避雷 器。机房电源应采用屏蔽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进线,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 于 15 米,电缆金属外皮
29、或金属套管应在入户端接地。在配电盘应安装电源避雷器。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 屏蔽措施。五、等电位连接在机房地板下敷设环形线作为防静电地板金属支架的等电位连接线,应使用截面积 不小于 50 平方毫米的铜材或扁钢。进出机房的各种金属管道、电缆屏蔽层、机房内的走线架、设备外壳、屏蔽槽、金 属门窗、吊顶、地板架等均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六、接地电阻测量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测量时电流极棒埋设位置到 联合地网中心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地网等效直径35 倍,电压棒埋设位置位于电流捧到地网中心距离的 0.681 倍处,并进行多个方位的测
30、量,各次测量结果平均即为该站接地电阻的 实测值。接地电阻的数值不宜大于 5。 七、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八、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 GB81787 文件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 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电力装置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测前检查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 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 二、直击雷发电厂、变电所的室外配电装置应有独立避
31、雷针或避雷线。发电厂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一般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但在多雷 区(年平均雷击次数大于等于 40 天)宜设防直击雷装置。发电厂的主厂房、主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和35KV 及以下变电所的屋顶装设防直 击雷装置时,防雷引下线应与电气设备保持防高电位反击的安全距离,接地点应设人工 垂直接地体,并与主地网连接。引下线间距18m。4110KV 及以上的配电装置,一般将防直击雷装置装设在房顶上。66KV 的配电装 置,允许将防直击雷装置装设在房顶上。5发电厂、变电所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应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并应采取防止雷电感应的措施。 6建筑物的金属物均应接地。露天布置的 GIS 的外
32、壳不需装设防直击雷装置,但应接地。高压输电线采用避雷线保护。93KV 及以上线路的钢筋混凝土杆或铁塔应接地。低压架空线路的绝缘子铁脚宜接 地。三、接地装置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装置除利用自然接地体外,应敷设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 工垂直接地体。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人工接地网距离地面不小于06m。独立避雷针或避雷线的接地装置与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室外配电变压器的接地装置宜围绕变压器台形成闭合环形。配电变压器安装在 室内时,其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等连接。当配电变压器安装在室外,其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 地系统且接地电阻不超过 4 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
33、可与该变压器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当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不得与该变压器共用同一接地 装置。当配电变压器安装在室内,其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 地系统且接地电阻不超过 4 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当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超过4,并且建筑物内采用(含建筑物基础钢筋)总等电位连接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共用同一接地装置。7建筑物内的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电气保护接地;总等电位连接的接地极等可与建筑物的防雷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四、防感应雷发电厂、变电所储存易燃易爆油(气)的露天储罐应设闭合环形接地体。输
34、送 易燃易爆油(气)管道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5 根以上螺 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发电厂、变电所的变压器应有阀式避雷器保护。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都应有避雷器保护。架空线路转换为电缆时,转换处应 安装避雷器。室外的断路器、负荷开关应有避雷器保护,电容器宜设避雷器保护。三(或四)芯金属铠装电缆的金属外层应直接接地,单芯金属铠装电缆的金属 外层应经氧化锌避雷器接地。五、接地电阻的测量按附录第四条和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电力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电极的布置:电流极棒埋设一般取接地装置最长射线长度L 的四倍,电压极取L
35、的 25 倍。 测 量 时 接 地 装 置 与 避 雷 线 断 开 ( 有 断 接 卡 断 开 接 卡 ) 3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装置在一般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电阻10,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电阻30;高低压共用接地装置电阻值4;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金 属塔接地电阻30。六、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 45折线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七、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 GB81787 文件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筹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 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
36、则一、测前检查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 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 二、防直击雷石油化工企业的建(构)筑物、工艺装置内塔类应有防直击雷装置。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罐壁厚度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但必须 设防雷接地。可燃气(液)体的钢罐,必须有环型防雷接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2)装有阻火器的甲 、乙类可燃液体的固定顶钢罐,当罐壁厚度4mm 时,可不 设避雷针(线);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雷接地。浮顶金属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
37、但必须有两根截面积25mm 2 的软铜绞 线将浮顶与罐体作电气连接,连接点不少于两处。压力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三、防静电 1金属罐、设备、管道应有防静电接地。可燃气(液)体、可燃固体的管道在下列部位,应有防静电接地: (1)进出装置或设施处;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管道泵及其过滤器、缓冲器等。可燃气(液)体管道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5 根 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装卸场地应有防静电接地。 四、防感应雷1可燃液体储罐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的信号线,应用铠装电缆或钢管屏蔽, 电缆外皮和钢管应与罐体连接。2 电力和通信线路
38、应用铠装电缆或钢管屏蔽,电缆外皮和钢管应接地,并安装避 雷器。五、接地装置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 材料、规格、数量、布局,并作详细记录。1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 0.7 垂直接地体长度为 1.52.5m,间距为 5.0m。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接地体材料:2静电接地干线应使用热镀锌钢材,圆钢10mm、扁钢404mm;静电接地支 线 应使用热镀锌钢材,圆钢由 6mm、扁钢124mm。六、接地电阻的检测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 1防雷接地电阻10,防静电接地电阻100。2除第一类防雷装置独立避雷针为单独地与其它接地
39、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 外,防雷接地、电气设备接地、防静电接地、防感应雷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七、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八、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 GB81787 文件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 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爆炸危险器材工厂仓库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测前检查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可能性及其后 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二、防直击雷1依据建(
40、构)筑物的使用性质、地理位置、气候、建(构)筑物形状等确定该 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一类防雷建筑物:a、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 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b、具有 0 区或 10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c、具有 1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 员伤亡者。二类防雷建筑物:a、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会造成巨 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b、具有 1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会造成巨大破坏 和人员伤亡者;c、具有 2 区或 11 区爆炸危险环
41、境的建筑物; d、具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三类防雷建筑物:具有 21 区、22 区、23 区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2建筑物必须有防直击雷措施并应符合各自防雷类别的要求,按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二条的方法进行检测。 三、防感应雷和防静电1电源和通信线路应用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引入,并在入户端安装 避雷器。将金属铠装层、避雷器作电气连接并接地。采用接零保护的电源零线应重复接地。建筑物内所有金属物应有防静电接地,并进行等电位连接。危险性建筑物内有 可能积聚静电的非金属物应间接接地。输送危险物品的各种室外架空管道,应每隔2025m 接地一次。平行敷设的管 道,当净距小于 10
42、0 毫米时,在接地处管道之间应设跨接线。管道的法兰、阀门的连接 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管道进入危险性建筑物时,还应与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连接。危险性建筑物的出入口,应有消除人体静电的接地装置。 四、接地装置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 材料、规格、数量、布局,并作详细记录。l、第一类防雷独立避雷针为单独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当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上时,防直击雷地、电气设备接地、 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闭 合环形接地体。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
43、距离不小于3m。接地体距地面不 小于 0.5m。2第二类、第三类防雷装置宜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10mm)作为防雷接地装置,防直击雷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5m。 3人工接地体包括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工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 0.5m,垂直接地体长度为 2.0 一 2.5m,间距为 5.0m。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 接地体材料:五、接地电阻的测量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接地电阻值10。 六、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
44、器的保护范围。 七、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 GB81787 文件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 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测前检查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 及其后果,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性质、规模,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确 定机房的安全级别。二、检测内容检测内容主要有:1、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2、电源防感应雷措施;3、信号线防 感应雷措施;4、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45、包括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静 电接地、防雷接地;5、等电位连接。三、机房环境机房不宜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第一层。机房位置应避开防雷引下线,如无法避开时,设备应与防雷引下线保持一定的 安全距离。机房内的温度、湿度应满足下列条件: 开机时A 级B 级夏季冬季全年温度相对湿度23220218284565%4565%4565%关机时A 级B 级温度相对湿度5355354070%2080%四、防直击雷机房所在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检测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中第二、 第三类的方法检测。五、防感应雷(一)、电源防感应雷措施:1供电。机房内的电源应该 50Hz、220380V 三相五线(TN
46、S 或 TNCS)制或单相三线制。零地电压应不大于2V。计算机房电源应采用屏蔽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理地进线,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 米。电缆金属外皮或金属套管应在入户端接地。当采用架空线时,在进户处应安装电源避雷器。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 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两级电源避雷器之间应相距 10 米以上,如果相距不足 l0 米,应采取退耦措施。 电源避雷器的地线应接地。电源避雷器的启动电压和雷电通流量应根据保护级数选定,启动电压为工作电压峰峰值的 1.52.5 倍,前级大,后级小。并联型电源避雷器的漏电流应20A,串 联型的应0.1mA。残压越小越好。电源避雷器应有劣化指示。(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中煤电力有限公司总部及所属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星关期末试卷及答案
- 七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社区文化活动培训
- 钢索幕墙施工方案
- 胃癌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 25年2月新能源二手车换电设施适配改造合同
- 太阳花施工方案
- 现代工厂设备管理
- 肺叶切除术后饮食护理
- 工程欠款起诉书范本标准版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 泰国落地签证申请表
-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 GB/T 36362-2018LED应用产品可靠性试验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指数分布)
- GA/T 1356-2018国家标准GB/T 25724-2017符合性测试规范
- 2022年“科技素养提升行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700题(含各题型)
- 2022邮储银行综合柜员(中级)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
- 【经典】销售就是玩转情商课件
- 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