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62fce70742eddd6a0dbf04a6810cc1/c562fce70742eddd6a0dbf04a6810cc11.gi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62fce70742eddd6a0dbf04a6810cc1/c562fce70742eddd6a0dbf04a6810cc12.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勇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第 3 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过程与方法 : 1.能在探究活动中 , 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 , 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2.乐于参与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难点】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
2、过程中 , 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法与学法】教法: 引导启发式、讨论合作式、学法: 学案导学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实验【教学准备】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教学过程】- 1 - / 1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 , 然后再看看远处的同学? ?大家想一想、大胆地一、引入新课出示课件“放大镜” , 使学生观察放大镜放大文字的效果教师: 大家先看看屏幕 , 可以看见字体被放大了 , 可是隔着放大镜看 , 物体总是被放大的吗 ? 学生进行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 请同学们用桌上的放大镜看一下自己的指纹和老师, 你们发现
3、了什么吗 ? 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 我们使用同一个透镜 , 却出现了不同的像 , 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 , 出现放大的像、缩小的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提出各种猜想 , 教师加以引导 , 从而导入新课进行设计实验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进行新课(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提出问题 :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猜一猜。2.猜想: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和提示 , 做出尽量合理的猜测。教师将有价值的猜测记录在黑板上 , 便于分析整理。3.设计实验 : 同学们猜想得很好 , 现在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们讨论 , 制定实验方案 ,
4、 教师巡回指导。- 2 - / 1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物体用 )、光屏(白色的硬纸,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物体用 )、光屏(白色的硬纸, 调整光屏的位置 ,直到看), 用纸挡住透镜的上半部 , 观察像是否完整 ,像距与焦距关系现在我们桌子上有光具座 , 上面的座可以插蜡烛、光屏、透镜 , 能来回移动 ,从刻度尺上能观察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蜡烛板作屏)、凸透镜 (焦距在 1020 cm之间)。4.进行实验(1)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 , 调整光屏的位置 , 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 , 并记录像距的位置 (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的什么位置 ), 用
5、纸挡住透镜的上半部 ,观察像是否完整 , 亮度有什么变化 ? (2)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到清晰的像为止 (不模糊即可 ),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 , 并记录像距的位置(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的什么位置亮度有什么变化 ? (3)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 , 调整光屏的位置 , 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若无像, 在光屏这一侧 , 透过透镜观察对面的蜡烛烛焰 ,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4)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上 , 调整光屏的位置 , 观察光屏上有无像。(5)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上 , 调整光屏的位置 , 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 (不模糊即可 ), 观察像的大
6、小、正倒、虚实 , 并记录像距的位置 (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的什么位置 ) 物距与 物距焦距关系 U/cm 正倒大小虚实- 3 - / 1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2 倍焦距。学生们做实验 , 教师巡回并进行指导 ; 实验数据展示 ,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多个小组实验的结果。5.分析论证 , 得出初步的结论 :(1) 当把蜡烛放在 2 倍焦距以外的位置 , 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 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2) 当把蜡烛放在 2 倍焦距的位置 , 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 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 , 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
7、等于(3) 当把蜡烛放在 1倍焦距和 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 , 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成倒立放大的像 , 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4) 当把蜡烛放在 1 倍焦距的位置时 , 光屏不成像。(5) 当把蜡烛放在 1 倍焦距之内 , 光屏上不成像 , 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 , 成正立、放大的像。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 老师再用动画进行展示播放 , 根据动画提出问题 : (1)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 (2)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 - 4 - / 1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8、 ) (3)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 ?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 (4) 当物体成实像时 , 随着物距的减小 , 像距如何变化 ?像大小如何变化 ? (5) 当物体成虚像时 , 随着物距的减小 , 像距如何变化 ?像大小如何变化 ? (6) 当物体成实像时 , 用手或纸挡住透镜的上半部 , 光屏上的像还完整吗 ?像的明暗有变化吗 ?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回答。(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 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 , 然后小组讨论订正讲解展示。1.已知焦距和物距 , 判定成像性质(1) 某凸透镜焦距是 10 cm,将物体放
9、在离焦点 5 cm 的地方, 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2)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 将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 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 - / 1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看到烛焰在光屏上成( 30 cm处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看到烛焰在光屏上成( 30 cm处, 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 ) )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 10 cm小于 20 cm (3)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了一个清晰的像 , 如图所示。
10、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4)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 , 可在距凸透镜 2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2.已知焦距和成像 , 判定物距或像距(1)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 , 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 , 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 50 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A.100 mm以外- 6 - / 1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 B.30 cm D.10 cm , 则应 ) 5.
11、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 B.30 cm D.10 cm , 则应 ) B.10 cm D.20 cm , 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 ) B.f=8 厘米 ) ) B.恰为 50 mm C.50 mm以内D.略大于 50 mm (2)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 可在距凸透镜 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A.大于 10 cm B.小于 10 cm C.大于 20 cm D.在 10 cm和 20 cm 之间3. 已知物距或像距和成像 ,判定焦距或焦距的范围(1)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30 cm 处时, 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12、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0 cm C .20 cm (2) 如果要使距透镜 15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A.5 cm C.15 cm (3)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透镜,实验中, 光屏移到离凸透镜 16厘米处, 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 , 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4 厘米- 7 - / 1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f=16 厘米( B.15 厘米D.5 厘米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f=16 厘米( B.15 厘米D.5 厘米50 cm 处移到 15 cm( B.像变大, 像距变大D.像变小, 像距变大
13、) ( ) ) ) C.f=12 厘米(4) 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 20 厘米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 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0 厘米C.10 厘米4.物距像距的调节(1)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处的过程中 , 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 像距变小C.像变小, 像距变小(2) 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像后 , 又想照一张同样大小的全身照 , 摄影师应使( A.照相机远离人 , 暗箱拉长B.照相机远离人 , 暗箱缩短C.照相机靠近人 , 暗箱拉长D.照相机不动 , 只调大光圈(3) 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 , 如图所示 , 关于投影
14、仪的使用方法中合理的是- 8 - / 1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要拍摄一张完整的像 , 则需要 ) A. 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 , 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B. 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 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 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 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 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4) 李奶奶喜欢用放大镜看报 , 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字 , 她常常这样做( A.报与放大镜不动 , 眼睛离报远一些B.报与眼睛不动 , 放大镜离
15、报远一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 , 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 , 放大镜离报近一些(5) 在拍摄一座建筑物时 , 已调节好照相机的距离 , 突然从取景框中发现建筑物上左、右的两个屋角都没有在框内( - 9 - / 11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凸透镜成像特点 : 像的性质缩小v=2f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凸透镜成像特点 : 像的性质缩小v=2f 倒立v2f 倒立不成像实像等大放大实像实像A.只要调节暗箱的长度B.只要将相机向后移动一段距离即可C.将相机向后移动一段距离 , 同时暗箱缩短一些D.将相机向后移动 , 暗箱的长度稍微增大一些(6) 班上照集体照时 , 发现有同学没在取景框中 , 此时应将照相机(选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 并将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间的距离填“伸长”或“缩短” )。【课堂小结】教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 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办公园区草坪设计与生态友好合同
- 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指南
- 家具购销合同协议书
- 知识产权与法务管理作业指导书
- 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设备行业作业指导书
- 游戏策划设计作业指导书
- 医美股份转让协议合同
- 藕塘承包合同样本
- 地质勘察合同付款条件
- 2025年雅安货车丛业资格证考试题
- 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公共政策工具-课件
- 清新典雅文艺教师公开课说课PPT课件模板
-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优劣势分析
- 10kV配网工程变配电(台架变、箱变、电缆分接箱)的安装设计施工精细化标准
- Q∕GDW 12118.3-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3部分:样本库格式
- 客户的分级管理培训(共60页).ppt
-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转出申请表(样本)
-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生产经理
- 国经贸企[1996]895号(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界定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