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古诗词诵读七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课外古诗词诵读七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作品名称:峨眉山月歌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作品概况作品概况(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4)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2、注释(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注释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3、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影”指月影,“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
4、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作品赏析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名家评价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
5、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语言特色: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语言特色: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语言特色: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 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语言特色: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精选(课文古诗词诵读)ppt行军九日思
6、长安故园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
7、,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故园:故乡。 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怜:可怜。傍:靠近。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1.这首诗写了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 _、 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重阳节 “九日”“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
8、酒的习俗。 ) 2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首句为何要说“强欲?“强欲”二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 1.这首诗写了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第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读者的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
9、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第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简析。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 “遥”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 “怜”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诗人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深切
10、同情,对国事的忧虑之心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目录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原文注释翻译诗文整体赏析词句理解其他评价对读诗歌思考题结束目录写作背景结束写作背景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返回写作背景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作者简
11、介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返回作者简介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原文注释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
12、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返回原文注释 夜上受降城闻笛受降城:唐初名将张翻译诗文回乐峰前的沙地惨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像秋霜一样。不知何处吹起那茫茫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回乐峰
13、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翻译诗文回乐峰前的沙地惨白得像雪,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整体赏析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山峰、沙地、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视觉、听觉与感觉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整体赏析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山峰、沙地、高城、月色,构成整体赏析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两句是工整的对偶,其意义是点出当时的环境,基本的情感也给出了定性。前面已经
14、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整体赏析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词句理解不知何处吹芦管: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悠远的笛声,回响着家乡的调子。征人闻此,更动乡愁。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
15、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思考题词句理解不知何处吹芦管: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词句理解一夜征人尽望乡: “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词句理解一夜征人尽望乡: “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其他评价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石渠甘对图书老,
16、关外杨公安稳不。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其他评价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对读诗歌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唐)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对读诗歌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赏析注释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唐)王昌龄烽火城
17、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赏析注释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唐)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赏析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赏析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唐)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赏析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但这是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接下去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赏析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中型载货车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传媒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产销包装装潢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直管进水装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氚在线测量仪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中国美容喷雾机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水杨酸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防洪工程质量检测报告
- 2025年老骥伏枥表座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粉晶吊坠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DB32/T 4443-2023 罐区内在役危险化学品(常低压)储罐管理规范
- GB/T 678-2023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
- 新能源汽车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高中英语-what's in a name教学课件设计
- 小学家长接送学生协议书
- 小儿腹泻病诊疗规范
- IT服务连续性实现指南
- 采煤机维护培训手册(电气)
-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2019)必修一全册教案
- 行政确认专题教育课件
- 消化性溃疡诊疗(症状、病因、诊断与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