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质课件(最新)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质课件(最新)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质课件(最新)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质课件(最新)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质课件(最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1 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学习目标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立场。01把握文章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02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03

2、01第一课时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知识链接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信息。新闻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新闻的分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知识链接when 何时where何地how如何what何事why何故who何人六要素标 题导 语主 体背 景结语结构五部分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写作消息要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也可有适当的细节描写与议论

3、。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消息正文部分的典型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即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事实。消息写作的“六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o(何人)、why(何故)、how(如何)。消息的主要特征:时效性强、真实客观。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横渡长江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

4、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背景资料本文原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受到了致命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国民党反动派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渡江作战的命令。解放军部队于当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22日2时,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

5、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 细读两则消息,找出它们的“六要素”和“五部分”。活动一:贴标签when 何时where何地how如何what何事why何故who何人六要素标 题导 语主 体背 景结语结构五部分时间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物 地点 起因事件结果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开始时间 人物 地点 起因事件结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在芜湖、安庆之间约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突破敌阵,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到二十二日下午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人民解放

6、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敌阵业已被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六要素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五部分标题 导语 主体结语背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导语后面的内容导语后面的内容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墨剑飘雨liyong

7、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标题导语主体不可缺背景和结语有时会暗含在主体里。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 请同学们比较这两则消息,体会其“三大特点”。假如你是当时报社的编辑,你认为这两则消息重复吗?能刊发吗?活动二:做编辑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 这两则消息都具备新闻的“六要素”“五部分”,而且时效性都很强。 第一则消息,作者仅用不到二百字(不含电头

8、),就将渡江战役第一天的基本信息、战场态势表述得清清楚楚,同时对战役的未来走向做出了准确预判。这则消息第一时间报道出来,能极大地鼓舞战士们的士气。活动二:做编辑 第二则消息是第一则的延续和扩展,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全面报道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情况,足见这一战役的磅礴气势。这两则消息在时间跨度、事件广度、内容深度上均有所不同。因此,这两则消息都能而且都要刊发。02第二课时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 这两则消息好在哪里?除了时效性外,两则消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体现在哪些地方?你从新闻的背后还读出了什

9、么意味?让我们选择几个角度来评价一下,一个小组一个选题。活动一:学做评论员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排一排:第二则消息主体部分为什么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写?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军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军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军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墨剑飘雨liyong

10、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删一删: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不好。用“大约”表示是约数,不是确数。这样表述更准确。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好。“不含”这个词能准确说出渡江区域中不包含九江这个地方。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不好。“至发电时止”,把时间限制在准确的时刻。

11、这些词语都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换一换:读一读,用括号里的词替换红色的词语,行不行?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占领)江阴要塞,封锁(切断)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不行。对地区用“占领”,说明我军目前只是武装占有该地区,仍需提升影响力,对要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不仅是被“占领”,而且已为我军所用。正因如此,依靠要塞炮火,长江得以被“封锁”,铁路线则

12、用“切断”,因为铁路线可以被“切断”,长江水是切不断的。词语搭配准确有力,确切地表明了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这些词语的使用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若换掉,则无此表达效果。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比一比:从下面两组句子中,你有什么发现?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侧面)这些四字词语很有表现力,语言表达既准确而又生动。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

13、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地估计了东面防线的坚固性,过低地估计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既可见敌人的狼狈,又可体现我军的神勇,感情色彩鲜明。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文“二十一日”重复。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 作者在用词的时候是有明显的感情倾向的,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扬和对敌人的嘲讽之情都包含在用词当中了。这就告诉我们,写新闻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

14、提下,可以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陈述事实,从而把态度表露出来。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找一找:这两则消息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去掉这个词,句子意思基本没有变化。请你把它找出来,并谈一谈这个词的作用。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

15、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我”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 反复出现的“我”,体现了一种作者强烈的自豪感,有喜悦,有自豪,有豪迈,有决心,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有亲切感。“我”中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情怀;“我”中有纵横天下的豪迈气势;“我”中有必胜的决心和胆略;“我”中有作为领导者的自豪和骄傲。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

16、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节奏播报这两则消息。活动二:学做播音员点我放消息播报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 把握语调、语速、节奏等要素。新闻以陈述事实为主要内容,它不像散文、诗歌,有强烈的情感。新闻中很少用到叹号、问号等,所以播报的时候一般采用陈述语气。另外,要读出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层次感,导语和主体之间停顿的时间可以稍长一点儿。像本课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播报的时候声调可以高亢一些。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

17、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新课探究活动三:学写新闻 请大家把班里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写成新闻,注意“六要素”“五部分”“三特点”,注意客观叙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新闻六要素五结构三特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板书设计谢谢聆听谢谢观赏1 消息二则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他是军事家、思想家、革命家,为人民谋幸福,创造了很多军事史上的神话;他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他用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势俯仰天地,独步古今;他还是一位战地记者,在烽火连天的战斗前线用如椽之笔写下一则则消息,向全国人民及时报道最

18、新战况。他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毛泽东的两则消息,感受他的伟大豪情。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CONTENTS 教学目录 学习目标01课堂小结061.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2.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3.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学习目标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等 。必备知识走近作者经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19、战役,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但仍有大量兵力据守长江以南,并借“和谈”,构筑长江防线,与人民解放军隔江对峙。中共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政府的意图,组织百万大军逼近长江,分东、中、西三路,做好了渡江准备。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出了国必备知识创作背景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和平谈判破裂,渡江战役于当天午夜打响;21日,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彻底摧垮敌人的长江防线的同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消 息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

20、过、结果。结构:消息一般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必备知识文学常识标题: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背景:指新闻

21、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背景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歼灭( ) 溃退( )芜湖( ) 泄气( )签订( ) 荻港( )督战( ) jinwqindku xid必记字词字音字形( )要塞( )瓶塞殷( )阻塞( )殷切横( )横渡( )蛮横( )殷红塞si si s ynyn hn hn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泄气:失去信心和干劲。歼灭:消灭(敌人)。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必记字词词义理解锐不可当:形容来

22、势凶猛,不可阻挡。当:阻挡。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认真阅读第一则消息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词语,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课文时解决。1.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第二层第三层导语: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扼要地交代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角度按时间顺序对导语作了具体全面的阐述。结语:交代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第一层划分层次初读课文1.阅读课文,说说第一则消息的标题的特点和作用。简明、醒目、概括性强。点明何人(我三十万军

23、)、何事(南渡长江)、事件的结局(胜利)。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第一则消息导语的特点及其作用。导语新闻的第一句话。特点简明、醒目、概括性强。作用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全文。3.第一则消息的“五要素”具体指什么?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始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4.“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试分析这个结语的作用。表现了我人民解放军的英勇

24、无畏,执行任务的坚定,与国民党军队的溃散败退形成鲜明的对比,流露出了敌军必败、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这两句也补充了相关信息,使消息更加完整、全面。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和“大约”用词准确。“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赏析以下句子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溃退”用词准确。“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义,更能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指因被打垮而后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3.不到二十

25、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不到”“即已”“正向”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动词恰当地配合,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当的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揣摩下面句子的具体内涵和表达的情感。“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与实际作战时的不堪一击形成对比,客观地表现出国民党军队的虚弱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流露出作者的喜悦、自豪之感。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这句属于描写,描绘出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表现了我军稳操胜

26、券的心态,透露着作者乐观轻松的心情。3.消息的特点是快、短、新、活,试分析本则消息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快: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及时向全世界做了报道。短:仅用193字就写出了我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 新:4月22日当天及时报道了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 活:在叙述中灵活穿插描写,如“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寥寥十二字,就勾勒出了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第一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了敌军必败、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课堂小结课文主旨导语:概括介绍渡江战役

27、的成果主体:具体介绍渡江战役及其成果结语:指出胜利进军的原因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我军胜利渡江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 消息二则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感受了解放军势如破竹的英勇气概。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则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进一步了解并感受渡江战役的实况。初读课文02精读课文03课堂小结04积累拓展06CONTENTS 教学目录 学情回顾01课文侧栏问题051.新闻的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2.新闻的特点:新、短、快、活。3.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

28、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前三个是主要部分,后两个是辅助部分。学情回顾文体知识创作背景就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突破长江防线,渡过长江而言,4月22日的战斗具有决定性意义,22日下午,国民党军开始全线退却,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泽东撰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及时报道了战况。学情回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认真阅读第二则消息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课文时解决。1.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第二层导语:简述渡江战役的胜利。主体:具体报道三路大军渡江

29、的时间、人数、区域以及战果。第一层初读课文划分层次1.这则消息的“五要素”具体指什么?何时: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22日夜。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何人: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何事:胜利南渡长江。何故: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初读课文自主探究2.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渡江三路大军时间兵力渡江人数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安庆芜湖 九江安庆南京江阴20日夜21日夜21日下午5时22日22时21日下午5时22日22时30万35万35万30万三分之二大部文章中有许多语言极为准确,极富表现力,试揣摩以下标红的字词的含义。“不含”指不包括,确地反映了当时九江不在渡江区域内,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讨论精读课文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百万”写我军阵容之强大,“一千余华里”写战线之长。“冲破”“横渡”两个动词充分表现出我军所向披靡的战斗气势。3.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写出我军的出其不意、英勇善战,既含有对我军的赞美之情,又含有对敌人的嘲讽之意,同时也报道了我军频频取胜的战况。4.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