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课件_第1页
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课件_第2页
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课件_第3页
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课件_第4页
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什么是后现代?至少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艺术家查普曼就曾使用过“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年代是“后现代”重要过渡期。后现代是一个松散的、甚至歧义丛生的思潮,因此任何界定工作都难免有简单化之嫌。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既是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立场,又是对同一个人类生存与文明问题的不同回答。什么是后现代?至少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艺术家查普曼就曾使用后现代主义话语背景一、经济复苏二战后的半个世纪,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接近4%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促使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重大调整,出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国际化、中产阶层队伍扩大、劳资关系缓和等一些列新现象、新特点

2、。后现代主义话语背景一、经济复苏二、五月风暴 20世纪60年代在全欧洲蔓延着一种社会运动的风暴,影响最大的是法国的“五月风暴”,它作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青年学生和工人造反的典型和模式震动了世界。“五月风暴“批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社会种种非人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审美方式。 二、五月风暴 五月风暴以后,资本主义社会中传统正统的、官方的价值观、伦理观都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消解。 1968年,据此可以说是西方现当代文化的一个分水岭。 五月风暴以后,资本主义社会中传统正统的、官方的价值观、三、传媒革命电视的普及造成了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在欧美迅速普及。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更

3、加快捷和廉价。图像的传播极少障碍。三、传媒革命电视的普及造成了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在欧美迅速普及四、艺术的终结? 美术理论接比较公认的后现代标志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出现的波普艺术、概念艺术。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突然繁荣其所谓的新表现主义绘画,但是到了中期,又退潮了。突然不再发生任何艺术运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数百个运动立体派、野兽派、构成主义、未来主义等等每一个运动都有自己的宣言。所有这一切都消失了。艺术史不再受到某种内在的必然性驱动。人们感觉不到任何的叙事方向。 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 四、艺术的终结?五、相关哲学思想 后现代时期文化思想更为活跃,随传媒的影响广泛而数量大增,并

4、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后现代理论家认为理性等普遍性概念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不能界定任何事物,相反他们本身更需要界定。 后现代美学理论中的重要人物:福柯、利奥塔、凡蒂莫、鲍德里亚等。 艺术理论在后现代时期显得更为重要而复杂。并往往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相去甚远。五、相关哲学思想 后现代时期文化思想更为活跃,随传媒的影 女权主义第一代女权主义(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反对妇女受歧视,争取妇女与男性的合法人权,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多是实践活动现代女权主义 (20世纪初至60年代)以法国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为开端,从人权意义上进一步提出解放妇女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分歧 激进女权主义 和

5、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后现代女权主义(20世纪60年代至今)不再强调男女的对立,而是强调男女的互补性 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对当今世界出现的后殖民社会状态的反映。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实质上是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力图使非西方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边缘状态回归到应有的位置。著名代表人物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对当今世界出现的后殖民社会状态的鲍德利亚的消费理论鲍德里亚的理论背景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符号学两者的结合。鲍德里亚所针对的在后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重要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的缺失环节,实际上就是象征资本或者符号资本。在视觉层

6、面,鲍德里亚称之为“仿像”或“拟像”。 鲍德利亚的消费理论鲍德里亚的理论背景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符号学在鲍德里亚看来,今天的城市已经不再像十九世纪的城市那样是政治工业的场所,而是符号、传媒、符码生产的场所。在后工业消费社会,商品的实在性意义也在趋于消失,商品的“仿像”文化消费占居了重要的本质,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一定完全是对商品实用性的消费。在鲍德里亚看来,今天的城市已经不再像十九世纪的城市那样是政治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波普艺术及其理论波普艺术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主要流行于英美两地。 波普艺术标榜的正是“通俗”:艺术不应该是高雅的,艺术应该等同于生活。

7、波普艺术理论关注大众文化及其含义,如西方电影、广告牌、机器之美等(这些东西,在当时统统被认为是反美学的种种现象),认为这些流行的、通俗的形象,不仅可以被引进艺术作品,而且它们本身就是艺术。 波普艺术及其理论波普艺术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主要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波普定义:普及的(为大众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戴尔顿波普定义:普及的(为大众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 安迪.沃霍尔 艺术手段就是重复。重复大众图像。他说:“我觉得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机器,人和人都是彼此相

8、似甚至是相同的。”因为:你每天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而且是日复一日的做。 安迪.沃霍尔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波普艺术1985年11月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劳申伯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作品展览。展览采用了绘画、拼贴、摄影、录像、雕塑、实物等多种材料和手段。各地许多青年美术家慕名前来观展。12月,中国美术报第22期以近四分之三的版面专题评议。中国艺坛旋即出现波普热。不过席卷画坛的波普画风却形成于九十年代以后,并以王广义为标志。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九十年代的波普艺术家主要分布在湖北与上海。 比较有影响的艺术家有魏光庆、杨国辛、袁小舫、李山、余友涵、刘大鸿等。余友涵 招手1990年九十年代的波普艺术家

9、主要分布在湖北与上海。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想后现代时期的艺术创作的有关线索: 1、延续和发扬杜尚的观念艺术道路,如概念艺术、博伊斯行为艺术; 2、新表现艺术,如意大利超前卫艺术、德国新表现。 3、通俗而生活化,以波普艺术为代表 4、影像方式,倾向为综合性。 5、两大倾向:1、世俗化、大众化 2、观念化、非审美化后现代时期的艺术创作的有关线索:总结西方艺术理论的大致发展: 第一阶段:摹仿与移情阶段 古希腊到19世纪现实主义时期。 艺术理论家(从亚里士多德到瓦萨里、温克尔曼、利普斯)探讨的问题主要是艺术如何模仿自然,艺术与它模仿的对象的关系、如何表达、用什么方式、媒介最为合适能够传递出美的对象总结西方艺术理论的大致发展:第二阶段,从康德开始,经克罗齐到格林伯格。 艺术逐渐脱离模仿论的框架,其走向大致有两种倾向: 形式语言的倾向(抽象、极限艺术) 情感和内心的表现(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第二阶段,从康德开始,经克罗齐到格林伯格。第三阶段,从杜尚、概念艺术到观念艺术的今天 艺术的批判性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