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科学到理性主义_第1页
从近代科学到理性主义_第2页
从近代科学到理性主义_第3页
从近代科学到理性主义_第4页
从近代科学到理性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近代科学到理性主义 目录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二.近代科学的滥觞三.伟大的理性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不是在哲学上有伟大成就的时期,但是也做出一些事情,对伟大的十七世纪来讲是必要的准备。1.文艺复兴运动摧毁了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这体系已经成了智力上的束缚。2.恢复了对柏拉图的研究,因此要求人至少也得有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进行选择所必需的独立思考。3把知识活动看成是乐趣洋溢的社会性活动,而不是旨在保存某个前定的正统学说的遁世冥想。尼古拉马基雅弗利(1469-1527)君主的教师爷马基雅弗利是客观研究科学态度、政治学和政府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的第一人。马基雅弗利的政治哲学是科学性的经验学问

2、,拿他对事物的亲身经验作基础,力求说明为达到既定目的所需用的手段,而不讲那目的该看成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代表作:君主论(1513年)罗马史论 “我要给研究者带来实际效果,我认为应当反映事物的真实面目,而不是凭空想象”“马基雅弗利的”一词被当做贬义词运用,意指狡猾、无道德、机会主义、尤其是专制。值得注意的是,马基雅弗利绝不拿基督教义上的或圣经上的根据当做政治议论的基础。不提基督,这正是文艺复兴的表征。政治上有三样特别重要:民族独立,安全,和井然有序的政治组织。最良好的政治组织是在君主、贵族、和民众之间,依各自的实际力量为准来分配法权的政治组织,因为在这种政治组织下革命难成功,于是就有可能稳定。但为

3、稳定着想,多给民众一些权力总是明智的。近代科学的滥觞与我们的想象不同,科学并不是从研究我们身边的事物、亦即人间事物开始,然后向外拓展到最为遥远的事物、亦即星空。相反,科学是从观察星空开始,然后才由外向内发展的,人间事物恰恰是科学最后的观察对象。近代科学的开创性思想,主要在于强调通过直接观察事实来验证理论。而在此之前,人们主要通过探讨和论辩来检验理论的。从哥白尼到牛顿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其中有两点最重要:1.教会威信的衰落。2.科学威信的逐步上升。否认教会的威信是近代的消极特色,这比它的积极特色即承认科学的威信,开始的要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

4、运动中,科学只占一个极微末的地位;反对教会在人们的心里是和古代文明分不开的,仰赖的仍旧是过去,然而是比初期教会和中世纪还渺远的过去。科学的第一次大入侵是1543年哥白尼学说的发表。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哥白尼认为:地球每天都在按照自身的轴心转动,每年则围绕精致不动的太阳运动。这一思想,对于近代科学可谓意义深远,地球不再被看做是宇宙的中心。他的主要著作天体运行论出版于他逝世(1543年)那一年。序里讲太阳中心说无非是当做一个假说提出来的。这本书题献给教皇,在伽利略时代以前逃过了天主教会的正式断罪。哥白尼的著作的气氛并不是近代气氛:一切天体运动必是等速圆周运动,他像希腊人一样,听任自己

5、为审美上的动机所左右。”谁会把哥白尼的权威置于圣灵之上?” 约翰加尔文 承认自古以来便相信的东西也可能是错的。 剥夺了人在宇宙中的特许地位。人来不再是万事万物的中心,万事万物也 不再围绕人类而运动。这一思想一旦传播,不仅震撼了人类的宗教观,而且导致了人类整个思想的大地震。约翰拿开普勒(1571-1630)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采用太阳中心说的头一个重要天文学家。但他推翻了哥白尼认为的所有天体都按圆周运动并且永恒不变这一假说。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第一条说: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太阳占据着椭圆的一个焦点。这就推翻了古希腊的美学论证和中世纪的宗教论证所支撑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所

6、有天体运动都是对称的。同时,古老的宇宙观和一切权威的威信也就土崩瓦解。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近代科学的奠基者中与世俗权威的力量直接发生冲突的第一人。最先运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星空;发现了钟摆定律,从而改造了时钟的构造和精确度;发明了温度计;发现加速度在动力学上的重要性,从而确立了落体定律。认为一切物体如果听其自然,都要沿直线按均匀速度运动下去,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的任何变化,必须解释成由于某个“力”的作用。他还提出,圆周运动或椭圆轨迹决不是天体或或其他物体的运动本性,物体运动的实质在于,除非受到外力作用,物体永远以直线运动。阐述了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他认为,即使是色和味之类最当下直接的物

7、质经验,都必需作为观察者的个人感受而被系统地排除在科学家的观察内容之外。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为了揭露和镇压异端学说,对他进行了审判,显示1616年的秘密审判,1633年则是公开审判。罪名有两项,其中之一就是提出地球按照地球的轴线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仍然在转,事实就是如此。” 伽利略伊萨克牛顿(1642-1727)至高无上的科学家。在起步阶段的二十三四岁,他就正确分析了光的构成要素,创立了微积分,不仅阐述了引力概念,而且还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在起步的那一年间完成。代表作原理(1687)、光学(1704)在原理一书中,牛顿阐述了万有引力理论,提出了他的三大运动定律。毕达哥拉斯认为,整

8、个物质世界可以通过数学来加以解释;在两千多年后,这一洞见终于得到证实。由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科学预测的能力。在以后的三个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思到人类自身就是可认识的宇宙的君主,对作为西方社会显著特征的上帝的不信任便迅速滋长蔓延。牛顿对哲学产生的影响: 如何把信仰上帝同科学发现加以调和? 在有确定规律可循的宇宙中,自由意志何为? 在科学规律主宰的世界上,道德何为?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最智慧、最聪明和最卑鄙的人。” 亚历山大教皇评说培根 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 培根哲学的全部基础是适用性的,就是借助科学发现与发明使人类能驾驭自然力量。他主张哲学应该和神学分

9、离。 代表作论说文集(1597):探讨了人类如何生活,人类做了什么和应该做些什么。 学术的进步(1605):考察了培根自身时代的知识发展状况。 新工具(1620):展示了自己的科学方法。培根为人们获得可靠的知识提供了及其严格的强有力方法,同时,他提醒人们要抵制那些扰乱人心的思想。“四种假象”种族假象:人们倾向于相信感官提供的证据,但这些证据事实上经常会梦骗人。洞穴假象: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巢窝或洞穴”,根据各自的“独特性情”阻拦或增润自然之光。市场假象:源于人类之间的相互交流,因而主要受语言支配:同一词语对不同人意味着不同;人类有一明显的倾向,就是把语言同现实相混淆。剧场假象:即关于现实的系统

10、性表象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现实。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近代唯物主义第一人,同时也是提出机械论自然观的第一人。霍布斯提出,物质实体构成了全部实在,万事万物都可根据物质运动来解释。“宇宙,亦即所有事物的结合体,是物质性的,也就是说,是物体,具有广延。物体的任何一部分也是物体,同样具有广延。因此之故,宇宙的任何一部分都是物体,非物体不可能成为宇宙的组成部分。宇宙即大全,因此在其之外就无物可言,也就无空间可言。”代表作利维坦,提出了形而上学、心理学和政治哲学思想。霍布斯的认识论认识的来源:霍布斯继承了培根的唯物论原则,反对天赋观念论,主张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反对天赋论物质与感觉:感觉这种认识

11、形式,同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属性之间是有差别。感觉作用是由对象的压力引起的,颜色、声音等都不在对象中。唯名论倾向:概念是人们对同类事物所给的名称,只是帮助人们记忆的记号,而不反映寓于个别事物中的一般。演绎推理:只有依靠推理,才能把感觉上升为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形成科学的知识。这是因为感觉只能告诉我们事“是什么”,唯有推理才能揭示出事物的“为什么”。利维坦中的政治哲学:社会契约。霍布斯通常称为“盟约”。许多人汇聚起来,同意选择一个主权者或主权团体,对他们行使权力,结束总体会战。君主制。主权者的绝对权限。混乱比专制更糟糕。臣民的自我保全。伟大的理性主义者 一旦凌驾于思想之上的教会权威受到根本性的

12、动摇,大多数人就能逐渐认识到,只有凭借理性才能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这场哲学运动即著名的理性主义。他滥觞与笛卡尔,其后著名的理性主义哲学家还有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笛卡尔和莱布尼兹都是极赋天赋的数学家,在他们眼里,数学为真正可靠的知识提供了理想范型。在他们看来,像他们那样的数学家所使用的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倘若能够用来认识世界,那么就能真正彻底的解释世界。勒内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近代哲学的始祖。一切从头开始:笛卡尔把“我能认识什么?”这一问题置于三百年来西方哲学的核心,解答这一问题乃是为了寻求确定性。笛卡尔把代数运用于几何学,创立了一门分支学科,即解析几

13、何学。首创了坐标系。数学具有的显而易见和无可置疑的确定性使他深受震动。他逐渐思考能否把数学的确定性运用于其他知识领域。如果能够在数学之外找到不容置疑的命题,那么这些命题就可以作为演绎论证的前提,从中逻辑演绎出的一切都必然是真实的。笛卡尔探求确凿的前提经历的三个阶段:首先他考察了直接当下的经验。其次,如何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第三,我思故我在。现在既然获得了坚固的基础,笛卡尔便兴工重建知识大厦。已被证明是存在的那个“我”,是由我思维这件事实推知的,所以当我思维的时候“我”存在,而且只有当我思维时“我”才存在。假若我停止思维,“我”的存在便没有证据了。“我”是一个作为思维的东西,即这样一种实体:其全

14、部本性或本质在于思维作用,而且为了它存在并不需要有场所或物质事物。因此,灵魂与肉体全然两样,而且比肉体 容易认识; 纵然没有肉体,灵魂也会一如现状。由于思维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必定永远在思维,即使熟睡时也如此。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他说,我知道自己是一个非常有缺陷的存在,是短暂的、易逝的和有限的,而我的思维中却有无限的、永恒不朽的,方方面面都完美的存在概念。由于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从自身中创造出比自身更伟大的事物,因此,必然有完美的存在,它把关于其自身的意识植入人的思维之中。我知道上帝存在着,知道上帝是完美无缺的,这一事实意味着我可以信赖上帝。上帝并不会像恶魔那样欺骗我。心与物 人类的存在本质上即

15、心灵,这一结论使他把世界最终看做是由两种不同的实体构成的,亦即心灵和物质。 因此把自然划分为两种实体心与物、主体与客体、观察者与观察对象。这被称为“笛卡尔的二元论”。 最早的哲学家、亦即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基本问题是:“存在着什么?”“世界由什么构成?”苏格拉底则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我们应当过怎样的生活?”这些问题及其变种主宰哲学达数百年之久。随后出现了笛卡尔,又提出了与此不同的问题:“我能认识什么?”他把认识论置于哲学的核心,前后统治了三百年时间,以至于后来的许多哲学家都把哲学基本上看作是认识论。巴鲁赫斯宾诺莎(1632-1677)一切皆一,一即神。代表作神学政治论(1670),匿名发表,由于

16、对圣经和基督教神学提出疑义,1674年被禁。伦理学开创了“高级批评”,即对圣经所作的文学批评和历史批评。被称为圣经批评的先驱。政府的真正目标是自由。斯宾诺莎被科学深深打动,并接受了笛卡尔的观点,认为建立科学知识大厦的正确途径,就是从不容置疑的前提出发,借助逻辑推理从前提中推导出结论。反二元论否定了心与物之间的两分法。他认为,笛卡尔提出的理由表明,上帝存在着,并且是一种无限和完美的存在。但是,如果说上帝是无限的,他就无边无际,不可能有界限,倘若有界限,他就是有限的。因此,上帝就是一切。这样,就不会出现上帝是一种存在,而世界是另一种存在的情形,否则就意味着上帝的存在是有界限的。上帝必然与万事万物的

17、存在同时并存。笛卡尔提出的另一个理由也说明了这一点。笛卡尔认为,实体的存在是无需自身以外的原因的。而斯宾诺莎则指出,万事万物的总体性是唯一不需要外因的存在。在这种总体性内,任何事物至少可以部分地依据其他事物得以解释,人类的解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事物的总体性则是无需外因也不可能有外因的唯一存在,它只是自因的存在着,无法从其他事物那里得到解释,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因为根本没有这样的其他事物。也就是说,它是唯一真实的实体,唯一自因的存在,是无因之因。这样的存在就是上帝,因此,这不同的理由也同样说明,上帝与万事万物同时并存。人类自身作为有限和不完美的存在物,同样有着存在的

18、两重性:我们有自己的物质性身体,也有自己的灵魂,这不是两个人,而是同一个人。身体乃灵魂的外在形式。伦理学它先从形而上学讲起,在转论各炽情和意志的心理学,最后阐述以前面的形而上学和心理学作基础的伦理观。实体只有一个,就是“神即自然”。一切物体都受着一种绝对的逻辑必然性支配。在精神领域中既没有所谓自由意志,在物质界也没有什么偶然。凡发生的事都是神的不可思议的本性的显现。质疑者:“万物皆由神定,因而全是善的,难道尼罗杀死母亲,这难道也是善吗?”斯宾诺莎回答,这件行为里肯定性的地方是善的,只有否定性的地方恶;可是,只有从有限创造物的眼光来看,才存在所谓否定。唯独神完全实在,在神讲,没有否定;因此我们觉

19、得是罪的事,当做整体的部分去看它,其中的恶并不存在。伦理学这本书里的讲法仿照几何学的体制,有定义,有公理、有定理;公理后面的一切都认为由演绎论证作了严格的证明。主张一切事情全可能证明,这是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精髓命脉,不仅在形而上学上如此,在伦理学上也一样。斯宾诺莎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相信一切不正当行为起因于知识上的错误:适当认识个人环境的人,他的行动作风就英明得当。精神的最高的善是关于神的知识,精神的最高德性是认识神。凡清晰、判然地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者,爱神。愈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愈爱神。斯宾诺莎把时间看成非实在的东西,所以他认为与已成过去或尚未到来的事件有着本质关联的一切情感都违反理

20、性只要精神在理性的指示下理解事物无论那观念是现在事物、过去事物、或未来事物的观念,精神有同等感动。这是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本质所在。凡发生的事情任何一件,正如同神所看到的,是永恒的超时间世界的一部分;对神来讲,年月日期毫无关系。贤达者在人类的有限性容许的限度以内,努力照神的看法(在永恒的相下)看世界。我们皆因无知,才以为我们能够改变未来;要发生的事总要发生,未来像过去一样定不可移。“希望”和“恐惧”所以受谴责,正为这个理由:二者都依靠把未来看得不确实,所以都是因为缺乏智慧而产生的。我们如果尽个人的能力所及,得到与神的世界类似的世界象,这时我们便把一切事物当成整体的部分、当成对整体的善来讲不可缺少

21、,这样来看。所以说“关于恶的知识是不适当的知识。”神没有关于恶的知识,原因是无恶可知;只由于把宇宙各部分看得好像真独立自存,结果才生出恶的假象。“自由人最少想到死”自由是我们有能力知道我们已经被决定了,并且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所以自由不是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说不的可能,而是说是并且理解为什么事情将必须那样发生的可能。对我们所遭遇的事每增加一分理解,都在乎把事件和神的观念关联起来,因为实际上一切事物都是神的一部分。把一切事物当作神的一部分这样理解,就是对神的爱。等到所有的对象和神关联起来,神的观念便充分占据精神。对神的爱和对人的爱相比,更有一利:“精神上的不健康与不幸,一般能追溯到过分地爱某种难免多起变化的东西。”但是清晰、判然的知识“产生对永恒不变的事物的爱”,这种爱不带有对变化无常的对象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激荡烦扰的性质。莱布尼兹(16461716)最伟大的博学之士。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从逻辑上把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