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往其他社会的更替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原始社会奴
2、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末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简单商品经济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途径 手工工场雇主雇员富裕作坊主商人包买主帮工、学徒破产作坊主小生产者雇佣关系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标志雇佣关系高利贷者资本主义萌芽(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三)价值量和价
3、值规律(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分工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商人的出现 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
4、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 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交换价值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产品交 换体力脑力耗费共同的质凝结着人类劳动价 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交换价值商品的二
5、因素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二因素的对立与统一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这一对立性通过交换才能解决。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物品都不能成为商品。二个因素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阅览休息充饥观看生产者的劳动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我需要斧子,用我的羊和你的斧子交换吧? 我需要羊,用我的斧子和你的羊交换吧!交换
6、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不同质使用价值相同质价值特定具体形式无差别人类劳动商品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劳动时间价值量劳动量(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7、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甲乙丙8小时10小时12小时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多盈利正常补偿亏损价值量的决定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和决定: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时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和决定: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则越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这一劳动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如何还原?“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马克思:n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价
9、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价值规律也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交换)。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求市场价格价值供求价格供价格供求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机制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 市场供求关系也影响价格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否违背价值规律?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 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
10、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追加投资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下降减少投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商品出售结果先进落后高低少多等价等价多利少利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产生价值?价值价值 1只羊的价值表现为2把斧子,再表现为一两银子交换价值形式的发展 商品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表现出来,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揭示了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11、 ,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羊2把斧子羊价值本身不能表现,只能用其他商品相对地表现出来。斧子处于等价形式,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 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1只羊2把斧子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或1两金 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绵羊的价值表现在多种商品身上多种商品都成为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 一种劳动与多种劳动等同,价值是无差别劳动凝结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一般价值形式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12、2把斧子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或1两金 1只羊商品价值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同一种商品身上,简单了、统一了, 出现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2把斧子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或1两金 1两黄金货币形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货币是特殊商品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双重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决 定 的使用价值特殊商品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社会职能决 定 的使用价值商品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流通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价值尺度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 货币产生后使整个商品
13、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它将商品二因素的内在矛盾发展为外在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货币产生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贵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币和电子货币等形式。 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五)私有制
14、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矛盾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矛盾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
15、性。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最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一 在马克思之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已经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大卫李嘉图甚至已经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而不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
16、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 我国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丰富和发展
17、劳动价值理论 研究和认识的出发点变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认识的经济环境变了研究和认识的生产力基础变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 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领域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总体工人”队伍扩大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18、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一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二(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第四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是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
19、价值论的认识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须一无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1)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3)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
20、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思首先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作了区分。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 所有制和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21、,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反映的是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一)所有制和所有权(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主要方面)的统一。资本主义劳
22、动过程的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两部分: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用于生产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
23、价值。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工人劳动进入生产过程40元生产资料160元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0元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创造新价值80元(40元 40元)劳动力价值120元布4米 100元辅料2套 20元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200元 =120C+40V+40M例题价值200元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可变资本v不变资本 c购买购买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m)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原有价值 ,价值量 使原有价值 , 产生增殖剩余价值转移没有变化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
24、系它们属于不变资本,在生产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构成部分,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它们是生产商品使用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它们是劳动创造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参与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自然属性: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社会属性: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本质是体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资本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用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
25、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划分意义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048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劳动时间62410工作日(10小时)m = 6小时 = 150%4小时1.绝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m = 4小时 = 100%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4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m = 5小时 = 167%3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3剩余劳动时间53工作日(8小时)2.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生
26、产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资料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谋求竞争中取胜追求更多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个别资本家全社会资本家生
27、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三、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追加生产,使再生产在扩大基础上进行。3。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一是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二是市场竞争生存的外在压力。2。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预付资本的大小剩余价值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
28、费资本的差距 1。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即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 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资本的构成从物质看从价值看技术水平决定其数量比例技术构成价值构成C : V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C : V 追求剩余价值 改进技术 C的比重愈来愈大 V的比重愈来愈小 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机器排挤工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有流动的、潜伏的和停滞三种形式。(四)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销售阶段准备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实现剩
29、余价值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购买阶段生产阶段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带着价值增殖回到出发点购买-生产-销售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 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是互为前提、相互统一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马克思周转次数(n) =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一年的时间(U)周转时间(u)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的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周转时间周转次数资本周转资本
30、的周转速度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利润量节省预付资本价值补偿实物替换如何用货币形式购买到再生产消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的各个实物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形式出售实现货币价值 社会总产品是国家一年内由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总和,价值为社会总产值 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价值构成c+v+m实物构成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第一部类()第二部类()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三个部分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
31、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资本主义工资1)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4)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地位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价值 W = c+v+m新创造的价值成本价格 kC转移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m 剩余价值劳动力自身价值V= K + m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 W = c+v+m= K + mm转变为成本价格K的产物m转变为全部预付资
32、本的产物实际耗费利润PW= K + P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利润是剩余价值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2)利润平均化的发展趋势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食品工业(70:30)机械工业(90:10)C:V 低利润率高C:V 高利润率低资本流入生产增加供过于求利润率下降生产减少供不应求利润率提高资本流入竞争平均利润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使利润趋于平均化。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 等量资本获取等
33、量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社会化生产资料的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分工协作劳动产品由市场交换私有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矛盾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实质: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货币的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出现只卖不买的危机。 2.货币的支付手段形成商品的债权与债务链条,加深某环节中断的危机。第三节资本
34、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68-2024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测定
- A证(企业负责人)-安全员A证考试模拟题练习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章末测试卷含答案
- 国企工会换届上的领导讲话-凝聚奋进力量 彰显工会作为
- 科技孵化器入驻企业潜力筛选
- 电力系统设备故障预防与处理流程
- 高一化学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练习
- 2024届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学案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二节交变电流的描述达标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2
- 专业微信小程序开发协议范例版
-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单元练习习题
- 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1000道带答案
- JT-T-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
- 两家公司成立新公司合作协议书
- 小学四年级小数单位换算练习题100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题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项目质量管理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 中医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