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_第1页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_第2页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_第3页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_第4页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目 录一、女性骨盆及韧带二、女性内、外生殖器三、盆底肌肉四、盆底血管及神经五、膀胱解剖六、肛肠解剖 一、女性骨盆及韧带骶髂关节骶岬骨盆入口前后径.11厘米骨盆入口横径.13厘米 髂耻隆起坐骨棘耻骨联合骨盆入口斜径.12.5厘米前视图:测量女性骨盆坐骨结节注:女性骨盆:两块髋骨,一块骶骨, 一块尾骨,两块坐骨,两块耻骨髋骨骶骨尾骨坐骨耻骨下视图:测量女性骨盆. 尾骨末端坐骨棘坐骨结节耻骨联合骨盆出口横径.约11厘米骨盆出口前后径.约9.5-11.5厘米矢状面:测量女性骨盆骶岬入口平面骨盆内前后径.约11厘米耻骨联合骨盆出口前后径.约9.5-11.5厘米

2、出口平面-骶骨-尾骨 骨盆前视图:骨和韧带.髋骨-耻骨联合-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髂腹侧韧带-坐骨-脊柱-骶骨 二、女性内外生殖器女性盆腔脏器、会阴中央矢状面解剖图-膀胱vessie直肠rectum-子宫utrus-卵巢ovaire-输卵管trompe de fallope-子宫圆韧带-耻骨联合symphyse pubienne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尿生殖膈女性盆腔脏器和会阴:近中央矢状面直肠-膀胱-vessie-子宫-uterus女性的盆腔脏器:俯视图-完整的腹脏膜-膀胱-子宫-直肠-输卵管-卵巢 子宫位置的变化-膀胱子宫子宫子宫子宫直肠 女性会阴和外生殖器官肛门-大阴唇-小阴唇阴蒂-

3、尿道外口-阴道口orifice vaginal- 三、盆底肌肉盆底肌肉-由外向内分三层外层即浅层肌肉中层即泌尿生殖膈: 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一层薄肌肉组成,覆盖于前三角,成为三角韧带内层即盆膈,为盆底最坚韧的一层。 女性会阴和尿生殖膈-臀大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深横肌-尿生殖膈上筋膜尿生殖膈下筋膜-肛提肌-海绵体,球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盆底浅层肌肉解剖与功能1、球海绵体肌:位于前唇两侧,覆盖前庭球。阴道口收缩。2、坐骨海绵体肌:起自坐骨结节,止与阴蒂角。收缩时压迫阴蒂静脉回流,协助阴蒂勃起,又叫阴蒂勃起肌。3、会阴浅横肌:位于尿生殖膈后缘的表面,起自坐骨结节,止与中心键。固定中心键。4、肛门

4、外括约肌:环绕在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骨骼肌,控制排便。随意肌、主要是类肌纤维。与性功能、控尿、控便有关。盆底深层肌肉解剖与功能1、耻骨阴道肌:起自耻骨联合及肛提肌腱弓前份,肌纤维沿尿道、阴道的两侧行走,并与尿道、阴道的肌纤维交织,有协助缩小阴道口的作用。与性功能有关、防止阴道感染。2、耻骨直肠肌:起于耻骨盆面和肛提肌腱弓前份,肌纤维行向后内,并与对侧纤维交织构成U形袢,围绕于直肠和肛管交界处的侧方和后方,关闭尿道、肛门;收缩阴道;保持直肠肛管角度。盆底深层肌肉解剖与功能3、耻骨尾骨肌:起于肛提肌腱弓中份,止于肛尾韧带。提肛作用。4、髂骨尾骨肌:起于肛提肌腱弓后份和坐骨棘盆面,止于肛尾韧带以及尾骨

5、侧缘,盆膈。5、坐骨尾骨肌:起于坐骨棘,止于尾骨侧缘,盆膈。 女性骨盆横膈:俯视图-耻骨阴道肌-1-耻骨直肠肌-2-耻骨尾骨肌-3-髂骨尾骨肌-4-坐骨尾骨肌-5Pubo vaginal-1Pubo rectal-2Pubo coccygien-3Ilio coccygien4Ischio coccygien-5 女性骨盆横膈膜.中间视图-肛提肌:盆底深层肌,也叫盆隔 女性盆膈.下方视图-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坐骨尾骨肌-耻骨阴道肌 女性骨盆横膈膜.侧面视图-耻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坐骨尾骨肌-梨状肌盆底深层肌肉类型与功能随意肌,可康复治疗。I 类(慢收缩)纤维: 强直收缩, 长且持

6、久, 不易疲劳。盆腔支持系统,维持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及阴道紧缩度。(耻骨-阴道, 耻骨-直肠 70% 耻-尾骨90% 髂-尾骨, 坐-尾骨68%,主要是I 类肌纤维)。II 类(快收缩)纤维: 阶段性收缩, 快速短暂, 易疲劳,维持反射与自主收缩,控尿、控便。三腔室概念从垂直方向将盆底结构分成三腔室:前盆腔包括阴道前壁、膀胱、尿道;中盆腔包括阴道顶部、子宫;后盆腔包括阴道后壁、直肠。阴道支持结构三个水平理论在水平方向上将阴道支持轴分为三个水平第1水平:顶端支持,由宫骶韧带主韧带复合体垂直支持子宫、阴道上1/3,是盆底最主要的支持力量;第2水平:水平支持,由耻骨宫颈筋膜附着于两侧腱弓形成白线和直

7、肠阴道筋膜肛提肌中线,水平支持膀胱、阴道上2/3和直肠;第3水平:远端支持,耻骨宫颈筋膜体和直肠阴道筋膜远端延伸融合于会阴体,支持尿道远端。 宫颈周围(立体)环阴道上方环绕宫颈的结缔组织环,稳定宫颈及周围器官。包括宫颈周围3-4厘米范围内的三套器官、三对韧带腹壁肌肉解剖及功能1、腹直肌:起(5-7)肋软骨、剑突,止于耻骨上缘、联合。使脊柱前屈,维持腹压。2、腹外斜肌:起自第5-12肋骨外面,止于髂嵴前。髂前上棘以下移形成腹股沟韧带。背肌拮抗肌,使躯干转向对侧,维持腹压。3、锥状肌起自耻骨上支,止于腹白线。维持和增加腹压。腹壁肌肉解剖及功能4、腹内斜肌: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前部、腹股沟韧带外侧二分

8、之一,止于第10-12肋软骨、肋骨,下缘移形于腱膜,止于白线。功能同腹外斜肌。5、腹横肌:起自第7-12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前部、腹股沟韧带外侧三分之一,移形于腱膜,止于白线。背肌拮抗肌,使躯干前屈。6、腰方肌起自髂嵴后部、髂腰韧带、腰2-5横突,止于第12肋骨内侧半下缘. 脊柱侧屈。整体理论盆底整体理论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恢复受到破坏的结构从而恢复全部或部分功能。吊桥理论和跳床理论:它分别以吊桥类比结构,以跳床类比功能。盆底是一个由神经、肌肉、结缔组织、组成的有机整体。女性盆底结构功能用水、船和缆绳比喻。 三水平支持理论水、船和缆绳盆腔脏器比作船;盆地的肛提肌等比作水;盆地内的筋膜和韧

9、带比作缆绳;盆腹动力学盆腹腔结构的三个支持系统:1、主动支持系统:盆底肌肉群2、被动支持系统:筋膜组织3、混合支持系统:骨骼和韧带盆腹动力学:腹部肌肉与盆底肌肉协调收缩,使身体功能在静息和动态活动下保持协调一致。盆底支持缺陷引发疾病 一水平缺陷 子宫脱垂 阴道穹窿膨出 二、三水平缺陷 阴道前壁膨出 阴道后壁膨出前盆腔缺陷: 阴道前壁膨出 尿道膨出中盆腔缺陷: 子宫脱垂 阴道穹窿膨出后盆腔缺陷: 直肠膨出 会阴体组织缺陷 四、盆底血管及神经盆底神经解剖-阴部神经自第2、3、4骶神经,骶丛发出,经梨状肌下孔,绕过坐骨棘,坐骨小孔,位于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阴部管内,有运动纤维及感觉纤维,为混合神经盆

10、底神经解剖-阴部神经阴部神经分3支:1、阴蒂背神经:分布于阴蒂的海绵体和皮肤。2、会阴神经:分布于盆底肌肉(尿道外扩约肌)、大阴唇的皮肤。3、肛神经:分布于肛门外括约肌、肛周皮肤。 一、动脉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一)卵巢动脉 自腹主动脉发出。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行,向外下行至骨盆缘处,跨过输尿管和髂总动脉下段,经骨盆漏斗韧带向内横行,再向后穿过卵巢系膜,分支经卵巢门进入卵巢。卵巢动脉在进入卵巢前,尚有分支走行于输卵管系膜内供应输卵管,其末梢在宫角附近与子宫动脉上行的卵巢支相吻合。(二)子宫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在腹膜后沿骨盆侧壁向下向

11、前行,经阔韧带基底部、宫旁组织到达子宫外侧,相当于宫颈内口水平约2cm处,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此后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较粗,沿宫体侧缘迂曲上行,称为子宫体支,至宫角处又分为宫底支(分布于宫底部)、输卵管支(分布于输卵管)及卵巢支(与卵巢动脉末梢吻合);下支较细,分布于子宫颈及阴道上段,称为子宫颈-阴道支。 盆腔动脉 (三)阴道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分布于阴道中下段前后壁、膀胱顶及膀胱颈。阴道动脉与子宫颈-阴道支和阴部内动脉分支相吻合。阴道上段由子宫动脉的子宫颈-阴道支供应,阴道中段由阴道动脉供应,阴道下段主要由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 (四)阴部内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经坐骨大孔的梨

12、状肌下孔穿出骨盆腔,环绕坐骨棘背面,经坐骨小孔到达坐骨肛门窝,并分出4支:痔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段及肛门部。会阴动脉,分布于会阴浅部。阴唇动脉,分布于大、小阴唇。阴蒂动脉,分布于阴蒂及前庭球。盆腔动脉 盆腔静脉二、静脉 盆腔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但数目比其动脉多,并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且相互吻合,使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卵巢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故左侧盆腔静脉曲张较多见。 (一)髂内静脉 (internal iliac vein) 由盆部的静脉在坐骨大孔的稍上方会聚而成,在骨盆缘、骶髂关节前方与髂外静脉汇合成髂总静脉。髂内静脉的属支较多,可分为脏支和壁

13、支。壁支的臀上、下静脉和闭孔静脉均起自骨盆外,髂外侧静脉位于骶骨前面,它们与同名动脉伴行。脏支起自盆内脏器周围的静脉丛,包括膀胱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子宫静脉丛和阴道静脉丛。它们分别环绕在相应器官的周围,并各自汇合成干,注入髂内静脉。女性卵巢和输卵管附近的卵巢静脉丛汇集为卵巢静脉伴随同名动脉上行注入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 (二)骶前静脉丛 (presacral venous plexus)位于骶前筋膜前方与直肠固有筋膜之间的直肠后间隙内,由骶前静脉横干、骶中静脉、骶外侧静脉、骶椎旁静脉、骶椎椎前穿通静脉及其属支共同组成。骶前静脉丛紧贴骨面,血管壁薄,大多数无静脉瓣膜,弹性差,故损伤后难以止血。盆腔

14、静脉 五、膀胱解剖膀胱的解剖尿道的解剖结构 女性膀胱尿道:前切面膀胱:前切面-尿道-肛提肌-膀胱三角: 由两侧的输尿管出口和 膀胱尿道出口的连线输尿管膀胱出口-膀胱尿道出口-会阴浅横肌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 膀胱位置和邻旁器官:俯视图膀胱输尿管-上视图:女性输尿管-子宫utrus-输尿管uretre-膀胱vessie-直肠rectum子宫上括约肌-耻骨阴道肌膀胱中括约肌-位于尿道中段的横纹括约肌尿道末端的球海绵体肌-下括约肌阴道直肠会阴中心腱膀胱、尿道的神经支配交感神经:胸10-腰2脊髓侧角,经腹下神经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相突触,通过a受体对膀胱三角区和尿道内括约肌起收缩作用。对逼尿肌影响小

15、。副交感神经:骶2-4骶髓的副交感核,经盆神经与节后胆碱能神经元相突触,广泛支配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排尿。 阴部神经:骶2-4骶神经,阴部神-会阴神经尿道外扩约肌(横纹肌),主要是慢纤维( I型),持久收缩保持尿道基本张力,还有一些快纤维(II型)肛提肌,腹压增高时产生额外的阻力。正常女性控尿机制:控尿目标:协调控制膀胱压力与尿道压力由参与控尿器官组织与神经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完成。结构与功能协调关系的体现排尿12个反射充盈阶段:A类有4个反射排尿预备阶段:B类有2个反射排尿阶段:C类有5个反射排尿完成阶段:D类有1个反射Rflexe 1-A1 Rflexe 2-A2逼尿肌抑制反射:膀胱充盈

16、反射平滑括约肌收缩反射:平滑括约肌加强反射Rflexe 3-A3 Rflexe 4-A4会阴肌逼尿肌抑制反射当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压力增加,身体反射性收缩盆底肌肉(类肌纤维),可以反射性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让膀胱容纳更多的尿液 尿道括约肌保护反射:膀胱三角反射Rflexe 5-B1Rflexe 6-B2会阴膀胱逼尿肌松弛反射:会阴和平滑括约肌松弛增加腹压Rflexe 7-C1Rflexe 8-C2尿道逼尿肌抑制反射:尿道平滑括约肌松弛反射平滑括约肌抑制反射:尿道平滑括约肌松弛Rflexe 9+10-C3 C4 Rflexe 11-C5尿道平滑括约肌抑制反射:尿道平滑括约肌松弛尿道逼尿肌松弛反射

17、:Rflexe 12-D1会阴膀胱逼尿肌抑制反射:回到反射1排尿的生理学重要的两个角1、Green 角必须30输尿管膀胱的交叉点下垂2、Jeefcort, Roberts角必须在100-140之间, 如果这个角缩小,导致 膀胱底和膀胱三角下垂.压力性尿失禁膀胱尿道解剖变化压力性尿失禁的机理膀胱颈在正常位置,在咳嗽时,压力使膀胱颈关闭良好,无尿液流出。 膀胱颈下降,在咳嗽时,膀胱颈和尿道压力没有升高,尿液流出(漏尿)。 六、 肛肠解剖肛肠解剖直肠和肛管肛肠肌肉 前切面女性肛门外括约肌PHYSIOLOGIE ANO-RECTALE肛肠生理学 Phase de remplissage et de c

18、ontinence充盈和控便阶段AMPOULE RECTALE直肠壶腹- RELAXATION : CAPACITES VISCO- ELASTIQUES 放松:粘弹性的(COMPLIANCE 顺应性)CANAL ANAL肛管- TONUS : REC. ALPHA S.A.I. 张力 ;alpha直肠受体,肛门内平滑括约肌- + COMPOSANTE MYOGENE肌浆蛋白 - TONUS REPOS 静态 - P.R. (ANGLE) pubo-rectal耻骨直肠肌 (肛直肠角即肛管和直肠形成的角度) - S.A.E. 肛门外括约肌Activation du systme sympath

19、ique 激活交感神经Inhibition du systme para-sympathique抑制副交感神经Activation du systme somatique 激活躯体神经Phase de dfcation排便阶段AMPOULE RECTALE直肠壶腹- CONTRACTION收缩- FERMETURE DE LA JONCTION RECTO-SYGMODIENNE ANTI-RETOUR直肠-乙状结肠结点关闭:防止回流CANAL ANAL 肛管- TONUS S.A.I. 肛门内平滑括约肌松弛(放松)- + RELAXATION P.R. et S.A.E. 放松耻骨直肠肌,肛

20、门外括约肌Activation du systme para-sympathique 激活副交感Inhibition du systme sympathique抑制交感Relchement du systmeSomatique放松躯体神经髋骨, 耻骨联合, 直肠和肛管结点形成的肛肠角度(会阴曲)80度, 直肠,尾骨,耻骨直肠肌, 肛管壁Sensation de besoin产生便意 Dilatation du rectum par larrive des selles.粪便到达直肠导致直肠膨胀Reflexe Recto Rectal 直肠反射 Contraction du rectum, fermeture de la charnire recto sigmodienne et descente du contenu rectal vers la ligne pectine. 直肠收缩,直肠乙状结肠接点的关闭,直肠的内容物到达齿状线 Reflexe Recto Anal Inhibiteur肛肠抑制反射 D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