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第七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高考历史 江苏省专用基础梳理考点一辛亥革命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成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2.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二、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2.革命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3.时间:1911年10月10日。4.结果: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三、中华民国的成立1.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2.袁世凯窃取革命
2、果实(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时间:1912年春。2.内容(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3)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4)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评价(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2)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政治: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3、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2.思想: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经济: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易混辨析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2.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3.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也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4.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因为共
4、和“徒有虚名”,其实际意义在于思想启蒙,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潮流。考点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1.原因(1)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2)厂矿企业增多。3.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特别提醒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1)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以及中
5、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2)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逐步壮大,要求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要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考点三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2.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内涵含义地位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补充和发展3.历史作用(1)表达了资产
6、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2)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3)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易混辨析“平均地权”“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二、新文化运动1.背景(1)经济: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2)阶级: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3)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4)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中国先进分子反击。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
7、、胡适、鲁迅等。(3)阵地:新青年(主要阵地)、北京大学(主要活动基地)。(4)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3.主要内容(1)前期a.倡导民主和科学(核心内容),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4.影响(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
8、利条件。图解历史1.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的进程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1.辛亥革命是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尽管在民主制度建设上没有一步到位,但若放在历史长河中研究,辛亥革命是一个成功的开始。2.辛亥革命是经济工业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本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实业救国”潮流兴起,民族资
9、本主义工业得到显著发展。3.辛亥革命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增综合提升多、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人们的衣、食、住、行、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辛亥革命是思想近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转型反映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1.从政治折射点看: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与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准备了条件。2.从经济折射点看:甲午中日战争后,伴
10、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的影响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对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巨大。3.从思想折射点看: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推动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等社会思潮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兴起,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缺乏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2.从产生环
11、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3.从分布地区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4.从工业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民族资本主义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发展和繁荣的时间非常短暂,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四、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1)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2
12、)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3)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4)“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1)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2)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3)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4)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1)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的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
13、(2)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3)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而且他们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任务。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2)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3)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4)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
14、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五、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命运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全面否定以儒家封建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原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与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有关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不足之处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的倾向实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15、五、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史料探究主题一共和大厦的奠基石辛亥革命史料呈现史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
16、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给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2)史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3)综合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含义。解读史料一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帝国”向“民国”的历史性跨越,这一“跨越”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两个方面。政治制度方面主要指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社会思想方面主要指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史料二指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认为辛亥革命意图确立美国式
17、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和制度缺乏社会根基,这种盲目照搬,导致其最终的失败。答案(1)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经济上,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礼仪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2)不同:史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料二认为共和制度在中国缺乏根基,民国失败是必然的。原因:分析评价的着眼点不同。(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走资
18、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主题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新文化运动史料呈现史料一本志(指新青年)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史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虽然对孔教批评多于肯定,但殊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孔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评判实际上大都能够采取一种历史的、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和立场,而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误解的那样,是不加区别分析地一概全盘予以否定或简单地予以蔑弃。因此,就新文化运动的
19、“反孔”斗士们对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林存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孔子观念的根本转折史料三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摘编自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史料应用(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些主要内容?其实质是什么?(2)根据史料二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3)综合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4)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概述中西思想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并加以分析说明。解读史料一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批判封建思想,其实质是要在中国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详细
- 2025年电子防噪音耳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动直升机玩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田中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种节能加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燕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湖北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5届高三3月押轴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春新版六年级英语下册《陈述句》寒假衔接练习带答案
- 湖北科技学院《康复机构开办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河南高职单招职测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共100道试题)
- 数字化时代企业成本管控
- 2024诗词大会100题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GB/T 17554.1-2006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鼓式制动器毕业设计
- 神华准能“一步酸溶法”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焙烧炉的选型研究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 医院内部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流程图
- 血气分析简易三步法
- 清远清城区中小学明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