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版地理高考2021教师教学第一讲世界概况与亚洲、非洲(讲解练)精辟_第1页
湖南版地理高考2021教师教学第一讲世界概况与亚洲、非洲(讲解练)精辟_第2页
湖南版地理高考2021教师教学第一讲世界概况与亚洲、非洲(讲解练)精辟_第3页
湖南版地理高考2021教师教学第一讲世界概况与亚洲、非洲(讲解练)精辟_第4页
湖南版地理高考2021教师教学第一讲世界概况与亚洲、非洲(讲解练)精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八世界地理第一讲世界概况与亚洲、非洲选考地理 湖南省专用知识清单知识1世界地理概况1.七大洲、四大洋(1)概况图示界线类型位置具体界线亚洲欧洲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C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2)七大洲界线亚洲北美洲D白令海峡北美洲南美洲E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F德雷克海峡欧洲非洲B直布罗陀海峡2.世界居民与国家(1)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国东北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2)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知识2亚洲1.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

2、(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多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2.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2)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位置范围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漠广布3.各区的

3、地理特征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东部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以热带沙漠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河流大河东流;东部岛屿、半岛河流短促;主要有长江、黄河等大河南流;主要有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分别注入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多内流河;主要有锡尔河、阿姆河、额尔齐斯河、乌拉尔河河流少,多无流国。主要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居民黄色人种黄色人种;信仰佛教、伊斯兰教白色和黑色人种;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白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白

4、色人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4.亚洲主要国家的特征(1)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特点(2)印度的区域差异知识3非洲1.地理概况(1)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主要地形区:东非高原、刚果盆地、东非裂谷带。(2)气候:除南北两端少数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外,其余地区均为热带气候,有“热带大陆”之称。(3)河流湖泊:除刚果河水量大外,其余河流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刚果河水能资源丰富。(4)居民与经济北非:多白种人,信奉伊斯兰教,经济以出口石油为主。南部非洲:黑色人种的故乡;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2.分区(1)北非概况: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石油资源丰富。以阿拉伯

5、人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2)埃及(3)撒哈拉以南非洲 知能拓展考点一世界地理概况各大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大洲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非洲“高原大陆”,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小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伏和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欧洲平均海拔最低,以平原、山地为主,冰川地貌广布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逐渐增强冰雪大陆,平均海

6、拔最高平均海拔高,冰雪陆面对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原因之一北美洲三大地形区纵列分布: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低矮山地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特征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大陆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南美洲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低地,东部高原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大陆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大洋洲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使东侧降水较多,气候呈狭长分布;西侧背风坡,降水少考点二亚洲1.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联系2.热带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影响(1)南亚、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

7、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特征: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其中35月气候干热,为热季。(3)夏季风(西南季风)对南亚、东南亚农业的影响西南季风来得早晚或风力的强弱,都对降水有很大的影响。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易造成旱灾;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易造成水灾。一般农业生产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考点三非洲非洲气候分布特征与成因(1)非洲气候特征对称:非洲大陆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自然带分布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干: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范围广,且受干燥的信风带

8、影响,加之海岸线平直因素,使非洲气候具有“干燥”的特征。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具有气温高的特征。(2)非洲气候与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非洲气候的非地带性现象主要包括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几内亚湾北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实践探究探究一切从定位开始探究典例情境设题某一地域建筑的特征与该地方的气候、地形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建筑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建筑风格的千差万别是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结果,其中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建筑而言,气候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直接刺激了居住“遮蔽所”的产生。冷巷是我国传统庭院建设的

9、精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如上图所示。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据此探究下列问题。设问探究(1)结合材料分析冷巷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原因。(2)推测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3)分析窄巷的设计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原因。探究流程(1)根据材料“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推得当地气候特点是“湿”“热”该地纬度较低,气温高,降水多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湿热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2)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高墙小巷荫蔽处多,能遮阳减少太阳的直接照射利于降温。(3)由图文可知,巷口较窄形成“狭管”效应增大风速便于通风散热;巷内散热较慢,比巷外气温高巷内

10、外存在明显温差形成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形成风利于通风散热。答案(1)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南方地区纬度低,气候湿热,多冷巷分布。(2)遮阳,减少太阳辐射,有利于降温。(3)巷口较窄,狭管效应显著;巷内外存在温差形成热力环流。探究感悟区域位置判定方法1.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学生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脑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其他经纬线根据这几条推算即可。记住一些经纬线的交点,然后

11、将其作为坐标参考点,附近的区域位置也就一目了然了。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像人头、湖北省则像顶帽子、黄河像“几”字形、长江中下游的形状则像个字母“W”。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如:根据重要水域的轮廓特征定位。3.借用熟悉的地理事物,根据相对位置定位这是最常用的定位方法之一,就是以我们已经熟悉的河流、湖泊、海峡、海湾、内海、山脉、铁路、城市等为参照点,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4.利用地理景观特征定位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可以确定其所在地区的位置。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应注意以下信息的获取:(1)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特征(判断纬度位置、距海远近)、自然带类型(动物特点、植物特点)、土壤特征(酸性、碱性,黄土、黑土、沙质土)、湖泊特征(咸水湖、构造湖、冰川湖)、地貌特征(喀斯特、风蚀蘑菇、沙丘、冲积扇)、太阳状况(太阳方位、物影朝向、太阳高度、太阳运动轨迹)、河流特点(两岸坡度陡缓、河床形状、流量大小)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