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市级集中培训)课件_第1页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市级集中培训)课件_第2页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市级集中培训)课件_第3页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市级集中培训)课件_第4页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市级集中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楚雄市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 2016.2.252016年楚雄市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 工作回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工作回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教育APPSTEAM教育关键词微课教育技术是什么?1 教育技术的定义2 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教育技术是什么?1 教育技术的定义1 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 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学习资源和学习

2、过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教育技术的定义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教育技术的定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教学系统设计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整合技术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印刷技术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媒体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规定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媒体利用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信息管理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

3、理论项目管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实践理论问题分析2 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2.1 教育技术改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2.2 教育技术改变了某些教学原则2.3 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2.4 教育技术改变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2 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2.1 教育技术改变了学生认识传统教学过程感知教材巩固知识理解教材运用知识感知教材巩固知识理解教材运用知识新的教学过程2.1 教育技术改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传统教学过程感知巩固理解运用感知巩固理解运用新的教学过程2.传统的教学过程强调教

4、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教育技术可以把远方的东西放到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把时空放大和缩小2.2 教育技术改变了某些教学原则传统的教学过程强调教学要教育技术可以2.2 教育技术改变了某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程2.3 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文字教材电子教材2.3 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2.4 教育技术改变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2.4 教育技术改变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育过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永远是教育过程中的灵魂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教师永远是教育过程中的灵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楚雄市教育科学研

5、究所 徐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楚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勇敢战士教师常态课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战斗堡垒常态课堂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WHAT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WHAT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利用各种多媒体的信息资源及共享技术优势,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方法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解决传统教育教学手段难于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整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把计算机作为教学

6、工具;“整合”的核心是要教师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种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整合”的目的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的情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主动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拟人拟物导师教具学生学伴助手学具情境资源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作用信息技术拟人拟物导师教具学生学伴助手学具情境资源信息技术在课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的关系从操作的层面上讲,信息技术与课程是两码事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

7、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因为现代技术要做的事情是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人不能做的事情、人利用技术之后可以做的更好的事情。把信息技术当成语言来看待,要能达到表达、交流、理解和思维的水平,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的技能层面;相当于考察你的语言水平,最终落实在语言的应用中,而不是你掌握了多少语法知识点。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的关系从操作的层面上讲,信息技术与课程是两实践上的误区 一、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 (3)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6) 实践上的误区 一、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 (3)一、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1、过多追求课件的“多媒体”,忽视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组合在

8、一起,形成一体化的教材,是内容单调、枯燥,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各自独立形式存在的传统教材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作为辅助学科教学的软件,尤其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如果过多地追求“多媒体”,特别是莫名其妙地来一段音乐,就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思考,干扰了课堂教学,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1、过多追求课件的“多媒体”,忽视课一、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2、过多追求课件的“外在美”,忽视课件的“内在美” 一些课件开发者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却不知他的课件辅助教学“辅”在何处。一些课件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这往

9、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多媒体课件开发不仅是艺术,更重要的是科学,这是每一个课件开发者都需要注意的。我们提倡课件应该有友好的界面,操作简单、方便,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软件的内在作用,而不是外在的所谓“美”。 一、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2、过多追求课件的“外在美”,忽视课一、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3、过多追求课件制作大而全,忽视培养创新型人才 过于追求课件大而全,把所有要讲的内容都设计到了课件中,这样容易造成书本搬家,“人灌”变成“机灌”。有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用实物代替演示却花了很大代价制成课件,不仅费时且收效甚微。同时,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也用课

10、件呈现出来,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3、过多追求课件制作大而全,忽视培养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1、滥用信息技术,忽视整合的最终目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时机是否恰当,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 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1、滥用信息技术,忽视整合的最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2、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忽视学

11、生的主体性 有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过多依赖, 如果没有课件或计算机( 器) 等设备出现问题, 就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了, 就“原形毕露”了;有的教师忽视学生差异、环境差异, 对属于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在涉及同一教学内容时, 不加改变地使用一样的课件进行教学;甚至有的教师“一劳永逸”地使用“现成”课件 (可能还是其他老师制作的) , 而不管对自己的教学是否合适。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信息技术只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小题大做的感觉, 从而游离于学科课程目标之外, 难以体现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真实效果。 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2、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忽视学生的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3、过于注重信息技术使

12、用形式,忽视对学科具体内容及特点的研究 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而是刻意追求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形式,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来自外部的过多的画面和音响效果反而会成为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干扰源,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分析学科教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特点,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信息技术,适时地使用,提高教学质量。某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为了演示圆的画法,利用3D 建模做了一个圆规模型,并制作了一段三维动画。案例中,学生虽然也弄懂了画法,可这样做既耗时又费力,不如直接用圆规在黑板上演示更方便快捷,教学效果甚至更好。 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3、过于注重

13、信息技术使用形式,忽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4、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忽视教学目标和效果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不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整节课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 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4、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忽视教学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5、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它传统教学资源 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教学媒体,网络亦然,有

14、很多方法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 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5、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它传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6、只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忽视传统媒体的运用 这是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教师成了放映员,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而在实践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能只使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多媒体,或只是需要时才用一下。用“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教

15、师的板书,解题演算过程的规范表达等,不能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代替传统的黑板板书。 二、信息技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6、只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忽视感悟 首先,一线教师要明白自己在整合的实践中分别对应哪些误区;然后和其他教师协同交流,形成教师共同体,使自己对整合的各个方面有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一线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前期的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再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开发出较好的教学课件。在使用软硬件资源的时候,要灵活的根据实际需要,不能拘泥于已经开发出来的教学资源流程。同时要避免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上述误区。 最后,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要在广

16、大一线教师自愿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师资建设,使他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尝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避免在课堂上强行规定使用信息技术,这样可能会给教师造成心理负担,特别是那些老年教师,要顺势引导,而不是强迫。同时也要避免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我们知道,硬件建设已经一步到位,但软件建设跟不上应有的步调,造成硬件资源很难发挥应有的水平,从而浪费了既有的资源,严重时还有可能打击学校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积极性。 感悟 首先,一线教师要明白自己在整合的实对策一趋利弊害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拥有更缜密的整合 1、莫要为形式上的“整合”而整合 2、莫要在理解上走入误区 3、莫要忽视某些“亲历”

17、的替代对策一趋利弊害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拥有更缜密的整合对策二合理利用让学科拥有更广阔的空间1、诱学习兴趣 2、优教学过程 3、增真实感受 4、促自主探究对策二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 教育技术的新的火种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 教育技术的理性的实践者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方向大于努力!方向大于努力!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进行到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10月-2210月-22Saturday, October 1, 20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2:03:3702:03:3702:0310/1/2022 2:03:37 AM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全,

18、常把弓弦绷。10月-2202:03:3702:03Oct-2201-Oct-22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02:03:3702:03:3702:03Saturday, October 1, 2022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10月-2210月-2202:03:3702:03:37October 1, 2022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2年10月1日2:03 上午10月-2210月-22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创效益,凭服务树立形象。01 十月 20222:03:37 上午02:03:3710月-22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十月 222:03 上午10月-2202:03October 1, 2022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