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5 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主义的形成,认识其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的产物,对指导20世纪俄国和世界革命进程发挥的巨大作用2.阅读教材,了解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史实,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过程,认识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3.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施行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认识俄国为巩固新生政权、建设强大国家付出的艰苦努力4.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新证评价苏联模式的影响,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导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保尔柯察金,怎样经历了苏俄的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从而把对旧生活
2、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斗争,在斗争中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正如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背景(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思想(3)阶级基础: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4)组织基础:1898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1900 年列宁创
3、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2.诞生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3.定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俄语:,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语: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化名 ,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
4、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4.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5.意义:(1)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2)在20 世纪俄国和世界革命进程中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的经过及特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十月革命的结果和意义俄国十
5、月革命二、十月革命的胜利材料一: 19C末20C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 条件一: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材料二: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上流社会豪华酒宴穷人在施粥棚勉强果腹材料二 条件二:俄国发展落后,社会矛盾尖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根源?改革发展不彻底封建残余政治:保留沙皇专制 经济:没
6、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农村落后推进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落后发展不彻底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过了170万。1916年底,前线俄国装备困难,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1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1500万人(近一半)被强迫入伍,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饥饿席卷全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条件三: 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材料四: 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还有,俄国的农民深受压迫,较容易结成工农联盟条件四: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坚强成熟2、落后,社会矛盾尖锐
7、 3、一战加剧了矛盾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坚强成熟客观主观必然革命(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历史条件1、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的经过及特点1、二月革命 两个政权并存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结果:游行示威武装起义军队倒戈工人士兵二月革命面包停战(1)背景:继续战争政府不满足民众要求 (2)内容:(3)意义: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2、四月提纲夺权,社会主义革命,土改,退战3、七月流血事件 革命发展中的转折点镇压准备起义领导权转移革命时机日渐成熟4、十月革命的爆发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领导?主力?(三)、第一个社
8、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政权的建立建立标志1917 年11 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大会措施法令?政府?2、政权巩固措施:(1)政治上:掌握政权(最核心)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2)经济上: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土地法令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外交上: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和平法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4)191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1、评价:性质: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9、,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2)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A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B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C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D借鉴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解析:“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强调了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影响即开辟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
10、模式,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俄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不是对俄国本身,故B项错误;俄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模式,但并未否定西方模式,故C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俄国是通过一条什么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中国的革命道路?启示?俄国: “城市中心论”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广大农村到乃至全国。中国:“农村包围城市”。启示:符合本国的国情 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归纳比较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异同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起初,几乎
11、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怎样的形势?为此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问题探究: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1)政治与军事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武装干涉,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劳动,实
12、行配给制。4、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5、评价:(1)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2)政策的实施对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度提供了一种尝试。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道路。2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联)某经济政策:“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该政策(A)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B允许自由
13、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实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解析:从“国有化”“强行征用剩余农产品”,可以判断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满足了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应付战争的需要,保卫了新生政权,故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流通,不允许存在自由贸易,故B项错误;该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从结果来看,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没有实现其目的,故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做法,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
14、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经济濒临崩溃。(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失败2、时间: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目的:解决危机,稳定政权3、内容: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调
15、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与技术。商业:允许自由贸易。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特点(1)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2)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重点理解1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2苏俄(联)时期的商业政策“战时共产主义
16、”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日益阻碍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作用: 积极: (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是列宁的正确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消极: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3粮食税实施初期,农民对政府并不信任,农村中有一种被称为“背口袋”的人,他们从农村背着口袋贩运粮食到城市销售由于城市粮食缺口严重且供给很不平衡,“黑市”粮价不断抬高,为此苏维埃政府(C)A实施余粮收集制 B实行实物配给制C恢复自由贸易 D推行农业集体化解析:材料中提到实
17、行粮食税,应该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实施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实行实物配给制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到“黑市”粮价不断抬高,粮价高低与市场贸易有关,为此,苏维埃政府恢复了自由贸易,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故D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名称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效果战时共产主义国内战争时期;国内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叛乱,国外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形式险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后来以此向社会主义过渡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企业国有化流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物平均配给制其他:劳动义务制实行国
18、家对国民经济的高度集中计划管理,排斥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障,使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战后继续实施却加重了国内的经济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战后经济恢复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固定粮食税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租让,租赁)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促使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列宁找到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 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
19、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国旗苏联国徽苏俄苏联沙俄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21日)斯大林(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1924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2)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国内工业生产还极其落后。苏联面临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的迫切任务。2、主要内容(1)经济方面: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实行单
20、一的公有制。(2)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经济方面:苏联工业化建设(1)目的:(因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2)进程:1925年 提出方针1928年 开始一五计划1937年 基本完成(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资金主要来源于对国内农业的掠夺和高积累)依靠国家有计划的投资完成(4)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5)成就原因:苏联人民的爱国热情政府的重视、农民的牺牲、高度集中体制的作用、科
21、教的发展利用资本主义大危机,大力引进外资、设备、技术和专家。经济方面:农业集体化(1)原因:个体小农生产难以满足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对粮食需求的大量增加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直接原因)(2)进程:1927年方针、1929年开始、1937年完成(3)特点:违背自愿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强迫农民加入;对抚弄采取消灭政策;(4)作用:为解决工业化继续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局限:只为配合国家工业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与当时农业生产力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政治方面: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因素外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22、和战争威胁;内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制约斯大林的个人因素。问题探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材料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路程。 材料二: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材料三: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30年代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增强了国防实力,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成为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开
23、辟了新型工业化模式和经济体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材料四: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材料五: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材料六: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吃米;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毛泽东材料七: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轻工业、农业长期滞后,不利于改善民生牺牲农民和企业利益过多,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长远发展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结论: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3、特点: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4、评价(1)、积极方面: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方面: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读《雾都孤儿》有感(集合15篇)
- 教学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8篇】
- 关于山初三作文800字
- 销售大区经理年度规划
- 计算机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 -设计师年终工作总结
- 公司给员工的慰问信范文锦集5篇
- 电工个人工作总结
- 心肺复苏课件
- 机器学习课件周志华Chap08集成学习
- 辅助生殖科辅助生殖技术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范
- 幼儿园保健医生家长会课件
- 2.3.2茶红颈天牛识别与防治
- 中国画创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北科技学院
-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作物育种方法与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个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报告
-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教案
-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