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教材:税法(第5版)配套用书:税法(第5版)习题集1.根据全面营改增、增值税13%和9%新税率、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最新税收政策编写。2.“税费申报”的内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税费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9号)全新修订。梁文涛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第5版(2021年6月修订后加印)邮箱:任课教师交流qq群号是:498267290(仅供教师加入,加入时请说明单位、姓名)(本教材配备教案电子版、教学大纲电子版、两套练习题的电子版,仅提供给订购教材学校的任课教师)书名:税法(第5版)(已经出版)(根据全面营改增,13%、9%增值税税率,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新税收
2、政策编写)作者:梁文涛 主编ISBN:978-7-300-28435-4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0年8月第5版(2021年6月修订后加印)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5元 丛书名:“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会计与财务系列 本PPT对应的教材:税法(第5版)习题集(已经出版)(注:本书里面全是税法习题)(根据全面营改增,13%、9%增值税税率,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新税收政策编写)作者:梁文涛 主编ISBN:978-7-300-28413-2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0年8月第1版(预计2021年7月修订后加印)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34元丛
3、书名:“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会计与财务系列 本PPT对应的教材的配套习题集:书名:税法(简明版)(第2版)(已经出版)(根据全面营改增,13%、9%增值税税率,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新税收政策编写)作者:梁文涛 主编ISBN:978-7-300-28948-9适用学生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1年1月第2版(2021年5月修订后加印)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47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会计与财务 本书简明版教材:本书参考教材(后续课程)1:书名:税务会计(第4版)(已经出版)(根据全面营改增,13%、9%增值税税率;新收入准则;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新政策编
4、写)作者:梁文涛主编适用学生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1年6月第4版ISBN:978-7-300-29325-7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9元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育应用型教材会计与财务本书参考教材(后续课程)1的配套习题集:书名:税务会计(第4版)习题集(已经出版)(注:本书里面全是税务会计习题)(根据全面营改增,13%、9%增值税税率;新收入准则;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新政策编写)作者:梁文涛主编适用学生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1年6月第1版ISBN:978-7-300-29324-0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29元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育应用型教材会
5、计与财务本书参考教材(后续课程)1的简明版:书名:税务会计(简明版)(已经出版)(根据全面营改增,13%、9%增值税税率,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最新税收政策编写)作 者:梁文涛 主编 ISBN:978-7-300-28947-2适用学生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1年1月第1版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 价:49元丛 书 名: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会计与财务书名:纳税筹划(第5版)(已经出版)(根据全面营改增,13%、9%增值税税率,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新税收政策编写)作 者:梁文涛 主编ISBN:978-7-300-28421-7适用学生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0
6、年8月第5版(2021年3月修订后加印)(预计2021年7月修订后加印)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 价:43元丛 书 名:“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会计与财务系列本书参考教材(后续课程)2:书名:纳税筹划(第5版)习题集(已经出版)(注:本书里面全是纳税筹划习题)(根据全面营改增,13%、9%增值税税率,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新税收政策编写)作 者:梁文涛 主编ISBN:978-7-300-29120-8适用学生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1年3月第1版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 价:29元丛 书 名: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会计与财务本书参考教材(后续课程)2的配
7、套习题集:书名:经济法基础(已经出版)(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全面营改增,13%、9%增值税税率,新个人所得税法等最新税收政策编写)作者:梁文涛主编ISBN:978-7-300-29102-4适用学生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1年3月第1版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8元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会计与财务其他相关教材1:书名:会计职业道德(已经出版)作者:梁文涛主编ISBN:978-7-300-29011-9适用学生层次:本科(专科也可以用)出版时间:2021年2月第1版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32元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
8、材会计与财务其他相关教材2:郑重声明:1.本课件以及教材的内容是作者的研究成果,版权所有。严禁剽窃、抄袭、转载。2.不要将此课件泄露给他人。内容简介 “税法”是应用型院校财经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税法”服务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企业涉税法律知识、涉税岗位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坚持 “理实一体、学做合一”,以涉税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直接为培养学生从事财税工作 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核算操作能力服务。 本教材包括税法认知、增值税法、消费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其他税种税法(上)、其他税种税法(下)、税务行政法制共八章。为培养高端应用型涉税岗位人才,本教材从“工
9、作引例”“情境引例”“工作实例”“理论答疑”“实务答疑”等方面对涉税实例进行分析与操作,主要讲授企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各税种的认知、计算、征收管理、涉税疑难解答等,突出税法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让学生在学习税法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税法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第1章 税法认知第一节 税收的内涵和分类第二节 税法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第三节 税法原则第四节 税收法律关系第五节 税收立法与执法第六节 税务登记与发票管理第七节 纳税申报与税款征纳本章内容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1)能识记税收的含义与特征、税法的含义与特征。(2)能明确税法的原则、税收的分类、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收法律关系。(3)能办理税务登记,能
10、进行发票管理。(4)能区分税收立法和税收执法;能区分纳税申报与税款征纳。第一节 税收的内涵和分类一、税收的含义与特征(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行使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且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1)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获得公共产品的需要。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公共权力(政治权力)。(3)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4)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进行。(二)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二、税收的分类(一)按征税对象性质分类(1)流转税以商品、劳务或服务买卖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各种税,包括
11、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流转税一直是我国的主体税种。(2)所得税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各种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其中所得额一般情况下是指全部收入减除为取得收入耗费的各项成本费用后的余额。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征收的各种税,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征收的各种税,如房产税、车船税等。(3)资源税(4)财产税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对特定对象和特定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包括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环境保护税等。以纳税人发生的某种行为为征税对象征收的各种税,如印花税、契税、船舶吨税等。(5)行为税(6)特定目
12、的税(二)按计税依据分类(三)按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类(四)按税收收入的归属分类 按税收收入的归属,税收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三种。 1.中央税 中央税是指收入归中央政府支配使用的税种,如消费税、关税等。 2.地方税 地方税是指收入归地方政府支配使用的税种,如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 3.中央地方共享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是指收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分享的税种,如增值税,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五)按税收负担能否易于转嫁分类 (1)直接税:纳税人就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负税人),纳税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
13、(2)间接税:纳税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负税人),纳税人能够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来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如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第二节 税法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一、税法的含义与特征(一)税法的含义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对税法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有权的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同时,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地方立法机关往往拥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另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还可以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某些税法,获得授权的行政机关也是制定税法的主体的构成者。(2)税法的调整对象是
14、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3)税法的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二)税法的特征(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习惯法。(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不属于授权性法规。(3)从内容看,税法属于综合法,而不属于单一法。二、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又称课税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这一概念有以下基本含义:一是税法的构成要素既包括实体性的,也包括程序性的;二是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所有完善的单行税法都共同具备的,仅为某一税法所单独具有而非普遍性的内容,不是税法的构成要素,如扣缴义务人。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期限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地点
15、罚则附则税法的构成要素 (一)总则 总则主要包括税法的立法意图、立法依据、适用原则等。(二)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又称纳税人、纳税主体,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及其他组织。根据各具体税收法律关系不同,各具体税法的调整对象不同,其纳税主体也有所不同。 在前文的直接税与间接税的知识点中已经提到,纳税人应当与负税人进行区别,纳税人即依法缴纳税款的人,负税人即税收的实际负担者。税法只规定纳税人,不规定负税人。二者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如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负税人是相同的,而增值税的纳税人与负税人就不一定相同。(三)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
16、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征税对象按其性质不同,可划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资源、财产、行为五大类,也因此将税收分为相应的五大类,即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四)税目 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反映征税的具体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税目体现征税的广度。例如我国的消费税设置了烟、酒、高档化妆品等15个税目。(五)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计税金额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税率体现征税的深度。并非所有的税种都有税目,如企业所得税就没有税目。(六)纳税期限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
17、期限和纳税申报期限的含义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纳税人具有纳税义务的起始时间,是一个时间点(某天)。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有按年纳税、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之分,一般为一个时间段。 纳税申报期限是指纳税人在纳税期限期满以后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缴纳税款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时间段。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2.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申报期限的关系(七)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的鼓
18、励或照顾措施。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而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税款。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1.税基式减免 税基式减免是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来实现的减税免税。2.税率式减免 税率式减免即通过直接降低税率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其涉及的概念包括重新确定税率、选用其他税率、零税率。3.税额式减免 税额式减免即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其涉及的概念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额等。(八)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不同的税种有可能分布在生产、批发、零售、进出口、收入取得、费用支出等各个环节
19、上。(九)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进行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缴、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十)罚则 罚则又称法律责任,是对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十一)附则 附则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规定此项税法的解释权;二是规定税法的生效时间。第三节 税法的原则一、税法的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在税收法制中的体现,是国家税收法治的理论基础。税收法律主义税收公平主义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实质课税原则1.税收法律主义税收法律主义也称税收法定性原则,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
20、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力(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2.税收公平主义 税收公平主义,是指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税收合作信赖主义,也称公众信任原则,是指征纳双方关系从主流上看是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的。4.实质课税原则 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当依据纳税人真实负担能力决定其税负,不能仅考核其表面是否符合课税要件。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税法的适用原则是指税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运用税收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1.法律优位原则 法律优位原则,也称行政
21、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具体来说,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是绝大多数国家所遵循的法律程序技术原则,是指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是指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是指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有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实体从旧、
22、程序从新原则,是指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程序优于实体原则是关于税收争讼法的原则,是指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第四节 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 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征税对象。(三)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主体所享有的权
23、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1.征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1)税务机关的权利(力)。税务 管理权税收 征收权税收 检查权税务违法处理权税收行政立法权代位权和撤销权(2)税务机关的义务。1)税务机关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或少征税款,或擅自决定税收优惠。2)税务机关应当将征收的税款和罚款、滞纳金按时足额并依照预算级次入库,不得截留和挪用。3)税务机关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征税,依法确定有关税收征收管理的事项。4)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减税、免税等税收优惠,对纳税人的咨询、请求和申诉作出答复处理或报请上级机关处理。5)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经营状况负有保密义务。6)税务
24、机关应当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的手续费,且不得强行要求非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7)税务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和解除税收保全措施,如因税务机关的原因致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8)税务机关要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提供纳税咨询服务。9)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征收税款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2.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1)纳税人的权利(2)纳税人的义务1)依法进行税务登记的义务。2)依法设置、保管账簿和有关资料以及依法开具、使用、取得和保管发票的义务。3)财务会计制
25、度和会计核算软件备案的义务。4)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义务。5)按时、如实申报的义务。6)按时缴纳税款的义务。7)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8)接受依法检查的义务。9)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10)报告其他涉税信息的义务。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1.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以引起纳税义务成立的法律事实为基础和标志。2.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 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由于某一法律事实的发生,使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发生变化。 引起税收法律关系变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纳税人自身的组织状况发生变化; (
26、2)纳税人的经营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 (3)税务机关组织结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 (4)税法的修订或调整; (5)因不可抗力造成的破坏。 3.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 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这一法律关系的终止,即其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 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1)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2)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3)纳税义务的免除(4)某些税法的废止(5)纳税主体的消失第五节 税收立法与执法一、税收立法(一)税收立法的概念 税收立法是指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包括修改和废止)税收法律规范的活动,即特定的国家机关就税收问题所进行的立法活动。税收立法可以分为广义的税收立法和狭义的
27、税收立法。税收立法通常也采用广义立法的含义。(二)税收立法权及立法机关1.税收立法权税收立法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所行使的,通过制定、修订、废止税收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税收法律关系的综合性权力体系。在我国,划分税收立法权的直接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2.税收立法机关及立法形式 各有权机关根据国家立法体制制定的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了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三)税收立法、修订和废止程序税收立法程序是指有权的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废止等税收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1.提议阶段2.审议阶段3.通过和公布阶段二、税收执法
28、(一)税收执法的含义 广义的税收执法是指国家税务行政主管机关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既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行为。 狭义的税收执法专指国家税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将税法的一般法律规范适用于税务行政相对人或事件,调整具体税收关系的实施税法的活动。 通常意义上,都是指狭义的税收执法含义而言。(二)税收执法权税款征收管理权税务检查权税务稽查权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其他税务管理权(税务行政处罚)1.税款征收管理权(1)税务机构设置 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正部级),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设立税务局。 海关总署及下属机构负责关税、船舶吨税征管和受托征收进出口增值税和消
29、费税等税收。(2)税收征管范围的划分。1)税务局主要负责下列税种及非税收入等的征收和管理: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除外)、消费税(进口环节消费税除外)、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环境保护税、出口产品退税(增值税、消费税)、非税收入和社会保险费等。2)海关主要负责下列税种的征收和管理:关税、船舶吨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3)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划分1)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储蓄存款利息所
30、得的个人所得税等。2)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环境保护税。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政府分享50%,地方政府分享50%。企业所得税: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
31、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归中央政府,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2.税务检査权 税务检查时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对纳税人等管理相对人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进行审査、监督的执法活动。税务检查包括两类: (1)税务机关为取得确定税额所需资料,证实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而进行的经常性检查,其依据是税法赋予税务机关的强制行政检查权。 (2)为打击税收违法犯罪而进行的特别调查,可以分为行政性调查和刑事调查两个阶段。3.税务稽查权 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4.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 税务行
32、政复议裁决权的行使是税收执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5.其他税收执法权 主要有税务行政处罚权等。第六节 税务登记与发票管理一、税务登记(一)税务登记的认知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税务登记的基本类型有设立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停业复业登记、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等。(二)“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申请核发(三)设立税务登记 1.办理设立税务登记的时间要求 在领取“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企业无需再到质监、社保、统计等部门办理任何手续,但应在领取执照后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向税务机关报告企业全部存
33、款账号。2.办理设立税务登记的程序 企业领取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相关信息已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享到税务部门。但纳税人应在领取营业执照后15日内,去税务部门完成信息确认。在税务部门完成信息确认后,纳税人凭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可代替税务登记证的使用。(1)纳税人去税务部门完成信息确认时,应提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原件和公章。(2)纳税人填报“税务登记表”。纳税人领取并填报“税务登记表”。(四)变更税务登记 变更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办理设立税务登记(“一照一码”登记之后为领取“
34、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因登记内容发生变化,需要对原有登记内容进行更改,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办理变更登记的程序:(1)纳税人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并提供证件、资料。若纳税人已在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证件、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1)“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原件及其复印件2)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原件及其复印件3)公章4)其他有关资料若纳税人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其变更登记的内容与工商登记内容无关的,应当自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或者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
35、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证件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1)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2)公章3)其他有关资料(2)纳税人领取并填写“变更税务登记表”。纳税人填写完相关内容后,在相关位置盖上单位公章并在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章处签上相关人员姓名,然后将“变更税务登记表”交至税务登记窗口。(五)停业复业登记 停业复业登记,是指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 人,因自身经营的需要暂停经营或恢复经营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税务登记手续。 1.停业登记程序 纳税人在申报办理停业登记时,应如实填写“停业申请登记表”,说明停业理由、停业期限、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的
36、领、用、存情况,并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税务机关应收存其未使用完的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2.复业登记程序 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登记,如实填写“停、复业报告书”,领回其停业前申领的发票。 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到税务机关办理延长停业登记,并如实填写“停、复业报告书”。(六)注销登记 注销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由于出现法定情形终止纳税义务时,向原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取消税务登记的手续,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该当事人不再接受原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 1.纳税人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并提供相关证件、资料2.填报“清税申报表”或“注销税务登记申
37、请审批表”3.税务机关核准办理注销登记的程序(七)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1.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的更名与创新(1)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更名为“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2)纳税人跨区域经营前不再开具相关证明,改为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3)取消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的固定有效期。(4)实行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信息电子化。2.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报验及反馈(1)“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填报。(2)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3)跨区域涉税事项信息反馈。(4)跨区域涉税事项反馈信息的处理。二、发票管理 (一)发票的申领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
38、、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发票是确定经济收支行为发生的证明文件,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1.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首次申领2.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非首次申领 纳税人非首次申领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时,经办人可以持身份证,到主管税务机关通过发票自助申领机器办理发票申领手续,当场就可以通过自助申领机器领取发票;经办人也可以不到主管税务机关申领发票,而是登录手机税税通APP软件,进行发票申领,选择发票邮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由税务机关统一进行快递邮寄发票。(二)发票的开具和保管 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
39、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发票的开具和保管应注意以下问题:(1)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2)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3)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具体来说,单位和个人在开具发票时,必须做到按照号码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发票专用章。任何单
40、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4)安装税控装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并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的,应当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5)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发票管理规定使用发票,不得有下列行为:1)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
41、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3)扩大发票使用范围;4)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税务机关应当提供查询发票真伪的便捷渠道。(10)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损毁。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6)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发票限于申领单位和个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具。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可以规定跨市、县开具发票的办法。(7)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禁止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8)开
42、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并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票使用情况。(9)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的同时,办理发票的变更、缴销手续。(11)自2017年7月1日起,购买方为企业的,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销售方为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企业,包括公司、非公司制企业法人、企业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其他企业。(12)销售方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发票内容应按照实际销售情况如实开具,不得根
43、据购买方要求填开与实际交易不符的内容。销售方开具发票时,通过销售平台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税控系统后台对接,导入相关信息开票的,系统导入的开票数据内容应与实际交易相符,如不相符应及时修改完善销售平台系统。第七节 纳税申报与税款征纳一、纳税申报(一)纳税申报的认知 1.纳税申报的含义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定期就计算缴纳税款的有关事项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报告的法定手续。纳税申报是确定纳税人是否履行纳税义务,界定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2.纳税申报的主体 凡是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代征人、扣缴义务人(含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无论本期有无应纳、应缴税款,都必须按税法规定的期限如实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3.纳税人需要报送的纳税资料 纳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天水第一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吴忠高级中学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商业项目建造标准
- 福建省罗源第二中学、连江二中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一中2025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生物高一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八中、南昌二十三中等四校2025届数学高一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第十三届全国黄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首饰设计师赛项)考试题及答案
- 期中测试(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核聚变制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黑龙江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报名资格审查表
- 塑料产品报价明细表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
- C51单片机看门狗电路及程序设计方案解读
- 北汽福田汽车公司总部list.xls
- 《诗经导读》课件.ppt
- 2021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题
- 演员试镜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