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标1.4】 1.能够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民族交融的表现;2.分析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3.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4.明确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外历史纲要(上)东汉三国(220-280)魏吴蜀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266-316)灭灭383年淝水之战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阅读教材,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示意图。两晋(266-420)南北朝(420-589)建 立 者:

2、曹丕都 城:洛阳起止时间:220-265建 立 者:刘备都 城:成都起止时间:221-263建 立 者:孙权都 城:建业起止时间:222-280建 立 者:司马睿都 城:建康起止时间:317-420匈奴羯鲜卑汉前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氐羌賨汉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以下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北朝北魏B. 南朝陈C. 北朝齐D. 北朝前秦D1.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时代特征。政治上:政权更迭,国家分裂。材料:石勒“号胡(羯)为国人”石虎时期大兴劳役和兵役,巨大的灾难都落到了非国人的汉人和胡人身上。石虎死后,冉闵反过来利用

3、“赵人,诛诸胡羯”,死余万,“国人”几乎灭绝。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教品二十寅录根据材料,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的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尖锐缓解民族矛盾民族交融国家统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斗争士族势力的发展概念解析士族: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特权,形成特殊的社会阶层。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含义:民族交融指各民族间平等相处、经济文化交流、生活习惯互相影响、生产方式逐渐趋于一致。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即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

4、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的相互影响和渗透。2.表现:“五胡内迁”及西晋被匈奴贵族所灭;十六国时期北方内迁少数民族在混战中频繁接触,学习汉族文化,差异缩小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全面汉化政策东晋南朝北民南迁与南方各族共同开发江南西魏北周统治者积极推动民族交融,实力强大3.典型:北魏孝文帝改革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主持改革。(1)背景:(2)内容:政治:经济:文化:迁都洛阳均田制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通汉婚改籍贯,定高门(3)评价: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

5、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4.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交融的影响(概括角度):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缩小了民族差异,强化了华夏认同,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在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中,反映耕种劳作的画面比比皆是。如犁地: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犁地(嘉峪关新城6号墓)君主道武帝太武帝孝文帝官员总数123260483非汉臣78128150汉臣45132333汉臣比例36.550.868.9北魏部分君主时期汉族官员人数统计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之中孕育的统一因素政治:民族:经济:分裂之中的短暂的统一;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交融加强;表现:东晋南朝时,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明显进步;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方政权的重视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各民族融合;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以下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北朝北魏B. 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