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目 标 素 养1.从世界形势发展的角度,全面、客观地认识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2.通过解读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史料,客观评价这一时期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感悟民众自发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及仁人志士要求向西方学习以自强的爱国情怀,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知 识 概 览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具体表现:(1)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2.中国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具体表现:(

2、1)政治: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3)科技:落后。(4)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5)阶级关系: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背景:禁烟运动。禁烟运动(2)过程。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40余艘,士兵4 000多名,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3)结果。 (4)影响。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

3、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等侵略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是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它们提出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2)爆发: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3)结果。 (4)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微思考“亚罗号”是一艘中国的走私船,在香港的注册已过期。1

4、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英国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指使下,硬指此船为英国所有,并且捏造船上悬挂的英国国旗曾被中国兵勇侮辱,要求中国送回被捕者并公开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据实驳斥,将人犯送到英国领事馆,但巴夏礼拒绝接受。所谓“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为什么说“亚罗号”事件是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原因: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等条约并未满足英国等列强的侵略需求,英国等列强需要寻找借口扩大侵略权益,“亚罗号”事件为它们找到了扩大侵略的借口。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三、开眼

5、看世界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2.代表人物(1)林则徐: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2)魏源: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3)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

6、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3.影响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一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材料一】 以下为各时期英国派往中国的通商使团。【材料二】 1821年和1833年的中英贸易情况对比。(单位:千万元)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问题探究: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问题:材料一说明了英国对中国的通商需求强烈。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材料二说明了中英两国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贸易逆差。素养阐释材料一表明,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统治者多次向中国派遣使团,寻求通商;材料二表明在鸦片战争前

7、英国与中国正常的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因此通过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贸易逆差。考查史料实证等素养。核心归纳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学以致用1.18世纪,欧洲通过传教士、外交使节等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但中欧之间的交流并不对称。欧洲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中国对欧洲的了解程度,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实力都进行了评估。这一现象表明()A.中欧之间的实力差距扩大B.中欧之间交流不对称C.西方为向中国扩张做准备D.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观念严重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不能得出中欧差距大的结论,故A项错误;中欧之间交流不对称是题干材料直接提及的表面现象,不是现象要表达的深层内涵,

8、故B项错误;西方人士对中国进行充分了解,并且评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军事实力,不单为了传教和贸易往来,更是为向中国扩张做准备,故C项正确;中欧交流不对称不能完全归因于清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故D项错误。二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 香港成为英国经营中国的基地,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从伦理观念上说,英国通过武力获得的权益,侵犯了中国主权,是非正义的。但西方人在封建主义中国筑起了几个资本主义的界地,由此打开了中国窥视近代世界的窗口。近代向西方追求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通过香港和租界获得了近代世界的第一个直观印象。由直观而生羡慕,由羡慕而生比较,由比较而生追

9、求,而后才有改革的思潮和实践。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关于香港被割占对中国影响的观点。提示:观点:作者认为应辩证地看待香港被割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一方面,它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基地,说明英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另一方面,它成为先进的中国人了解、学习近代世界的窗口。核心归纳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政治方面: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2)经济方面: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3)社会性质方面: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思想方面: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学以致用2.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指出,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