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1课件_第1页
中西文化比较1课件_第2页
中西文化比较1课件_第3页
中西文化比较1课件_第4页
中西文化比较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文化比较人文学科的价值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生价值与导向的学科。他研究人的思想观念与社会存在、发展的合理性,思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启发人的处世原则,预测与引导人与社会的发展方向。师道尊严与点名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礼记曲礼西南联大(校旗与校徽)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训、王竹溪、周培源、吴大猷、赵九章(气象学家,物理学家) 、李宪之(气象学家)地质学家:冯景兰、袁复礼经济学家:陈岱孙数学家:陈省身、华罗庚、杨武之 教育家:张伯苓、蒋梦麟 语言学家:王力优生学家:潘光旦 人类学家:费孝通 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 查拉斯图拉在山上呆了十年。一天早晨,他黎明时起身,而对着太阳说:“啊,你,伟大的

2、星球啊!假若你没有被你照耀的人们,你的幸福何在呢?十年来,你每天向我的山洞走来:假若没有我,和我的鹰与蛇,你会厌倦于你自己的光明和这条旧路罢。看啊!我像积蜜太多的蜂儿一样,对于我的智慧已经厌倦了;我需要伸出来领受这智慧的手。愿意赠送与布散我的智慧,直到聪明的人们会再因为自己的疯狂而喜欢,穷困的人们会再因为自己的财富而欢喜。因此,我应当降到最深处去:如夜间你走到海后边,把光明送到下面的世界去一样。啊,恩惠无边的星球啊!我要像你一样地下山去,我将要去的人间是这样称呼这件事的。”查拉斯图拉之下山如是开始。何为文化西汉刘向编说苑指武篇:“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

3、天下。” 西晋束皙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文化分析一文中提出,文化一般有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人类的经验。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示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据我们看,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三个

4、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周围的人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一个壶并非文化所谓文化者乃在器物背后的观念。而祈祷和礼仪只不过是一个文化观念之可见及的表现方式而已。”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张之洞:“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的自然

5、,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即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则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于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实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严复论世变之亟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

6、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 “西方文化之重心在科学宗教,中国文化之重心在道德艺术。” 唐君毅“海洋的文化恰如智者尚智;内陆的文化恰如仁者尚德。” 张荫龄择要而论,就生活上的必要,技术与经验科学考察,两方都不相上下,互有特长。若就思维与思辩的科学而言,则欧洲实较中国为优越。因为逻辑学、形而上学为我们固有领域,其优越自不待言;在此无形的知识以外,我们对于物质抽象的现象考察,即数学,也较为熟练。我们

7、如果将中国的天文学与欧洲天文学予以比较即可明瞭。因为他们缺乏证明的技术,所以即令我们的劳动者具有一般的几何学知识,也可以使他们满足。在军事领域,他们实远不及欧洲,这并不是中国人无知,而是因为中国人厌恶人类的这一罪恶,同时具有较基督教更为高深的学理,所以极力避免战争。 莱布尼茨中国近况 在事实上,我们在中华民族中发现了优美的道德,即在道德上,中华民族呈现着异样的优越。在实践哲学方面,换言之,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与政治,我们实不足与中国相比较。(这是一种必须忍耐的屈辱)。因为中国民族在可能的范围内,相互团结以实现公共的安全与人类的秩序。这与其他国家的法律比较,其优劣当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人类

8、的罪恶,由人类自身所发生的,返回以人类自身。如人与人是狼这一谚语,在中国则就不合适。我们的愚味,使我们自身沉沦在不幸之中,同时对我们自身又创造了苦难。如果理性是一付清凉的解毒剂,那么,中国民族便首先是获得此药剂的民族。现在如有一圣贤要选一优秀民族加以奖励,那么他的金苹果的赐予,一定会落到中国人的身上。 莱布尼茨中国近况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断唤起一种必须铭刻在人民心中的感情,而且正是因为人人都具有这种感情才构成了这一帝国的统治精神。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黑格尔哲学史讲

9、演录第一卷 西洋人立在西方化上面看未来的文化是顺转,因为他们虽然觉得自己的文化很有毛病,但是没有到路绝走不通的地步,所以慢慢的拐弯就可以走另一文化的路去;至于东方化现在已经撞在墙上无路可走,如果要开辟新局面必须翻转才行。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推荐书目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思想观念的三个领域 真(本体论、认识论)善(伦理、宗教)美(艺术)真

10、要求一个客观共认的确实知识的,便是科学的精神;这种全然蔑视客观准程规矩,而专要崇尚天才的,便是艺术的精神。大约在西方便是艺术也是科学化;而在东方便是科学也是艺术化。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中医是否是科学?告别中医中药 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 告别中医中药:中医一直自我标榜为“仁术”:一、装腔作势,欺骗患者。二、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药”,坑害患者。三、以严格的“奇方”追求“奇效”为难患者,并为医生的无效施治开脱责任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修改宪法,删除宪法第21条有关中医的内容;采取适当措施,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

11、间;立即停止缺乏科学原理、违背科学精神、没有安全保障的中医中药研究;善待已经取得相关执业和职称资格的中医师。 中医是否是科学?何祚庥,中科院院士,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 “中医是伪科学”段向群 方舟子 1、科学讲究创新,绝不崇古 。2、科学研究的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它没有国界,不具有民族、文化属性。 3、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学科都相互联系、统一在一起,不存在一个与其他学科都无联系、甚至相互冲突的独立科学学科。 “同一个病,在中医说是中风,西医说是脑出血。中医说是伤寒,西医说是肠窒扶斯。为什么这样相左?因为他们两家的话来历不同,或说他们同去观察一桩事而所操的方法不同。西医是解剖开脑袋肠

12、子得到病灶所在而后说的,他的方法他的来历,就中检察实验。中医中风伤寒的话,窥其意,大约就是为风所中,为寒所伤之谓。但他操何方法由何来历而知其是为风所中,为寒所伤呢?因从我外表望着象是如此。这种方法加以恶谥就是猜想,美其名亦可叫直观。这种要去检查实验的,便是科学的方法。这种只是猜想直观的,且就叫他玄学的方法。玄学总是不变更现状的看法,囫囵着看,整个着看,就拿那个东西当那个东西看;科学总是变更现状的看未能,试换个样子来看,解析了看,不拿那个东西当那个东西看,却拿别的东西来作他看。”梁,2010年,41页。 “当知中国人所有的有所指而无定实的观念,是玄学的态度,西方人所用的观念要明白而确定,是科学的

13、方法” 同上,43页。“当知中国人所有的有所指而无定实的观念,是玄学的态度,西方人所用的观念要明白而确定,是科学的方法” 同上,43页。科学是指由事物动因引发的确定而又明显的知识 。科学是可重复的客观规律 。科学的特点:可被怀疑、可证伪 。科学方法:按照明确的推理原则,收集可观察、可经验、可测量的证据。 为何说中国人缺少科学思维? 1、西方重实证,中国偏玄想。 2、西方重学术、中国重技艺,轻学术。“中国既秉科学的精神,当然产生无数无边的学问。中国既秉艺术的精神当然产不出一门一样的学问来。而这个结果,学固然是不会有,术也同着不得发达。因为术都是从学产生出来的。单讲治病的法子不讲根本的学问,何从讲

14、出法子来呢?就是临订经验积累些个决窍道理,无学为本,也是完全不中用的。”梁40页。 算经十书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辑古算经、缀术。另有:九章算术注、黄帝九章算经细草、数书九章、测圆海镜、详解九章算法、算学启蒙、四元玉鉴 九章算术 第一章、方田第二章、粟米第三章、衰分第四章、少广第五章、商功第六章、均输第七章、盈不足第八章、方程第九章、勾股祖冲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算术之学特废于近代数百年间耳。废之缘有二。其一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其一为妖妄之术谬言数有神理,能知往藏来,靡所不效。卒于神者无一效,而实者亡一存,往昔圣人研以制世利

15、用之大法,曾不能得之士大夫间,而术业政事,尽逊于古初远矣。 徐光启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会缺少科学思维1、重实务,轻纯粹之学问。2、不重逻辑推理。3、对名的轻视。4、本体论的虚无。重实务,轻纯粹之学问哲学(爱智慧)哲学家就是爱好真理本身的人。雅典学院之七艺: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 基础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乐、射、御、书、数”不重逻辑推理逻辑学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是研究思

16、维形式,思维规律的学科。逻辑学可建立科学方法所需要的明确的推理原则。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三段论对名的轻视所谓全称前提,我是指一个事物属于或不属于另一事物的全体的陈述;所谓特称前提,我是指一个事物属于另一个事物的有些部分、不属于有些部分或不属于另一个事物全体的陈述;所谓不定前提,我指的是一个事物属于或不属于另一个事物,但没有表明是特称还是全称的陈述。例如,“相反者为同一门学问所研究”或“快乐不是善”。工具论中国人反对条分缕析的概念分析法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

17、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应帝王海德格尔指出:逻各斯的原始含义就是表述、说,它也就是noein,通常译作“思想”,海氏译作“直观”,并且认为“巴门尼德已经取它作为解释存在的线索了”。 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43、44页。锡德尼 雪莱对名的轻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第十四章)“道隐无名” (第四十一章) “老子书中每说及道字,总是没有一定的界说,亦没有一定的名词。你看他说妙,说玄,说一,说朴,又说玄牝,天

18、门,自然,混成,无极,大象,玄德,种种闪烁不定的名词,正可以看得出他找不到一个正确的名词的痛苦,又可以看得出这老子哲学思想的对象,实在是不可名的。”许啸天:老子,中国书店影印本,1985 年,第26页。 对名的轻视“涤除玄览” (第十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第五十六章)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二章) 对名的轻视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篇 “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概念判断只用在相对而不能施于绝对”梁,第四章,佛教的形上学方法,102页。“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夫人不言,言必有

19、中”论语先进“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子路) “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 非相对名的轻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阳货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周易系辞“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中国古代往

20、往对一个概念名词注者纷起,莫衷一是。不同时代、甚至同一时代不同的人对同一名词的理解都有很大出入,往复辩难时常常陷入言辞之争,无法交流,难以发现真正的矛盾和互相促进。本体论的虚无“中古自极古的时候传下来的形而上学,作一切大小高低学术之根本思想的是一套完全讲变化的绝非静体的。他们只讲些变化上抽象的道理,很没有去过问具体的问题。” _梁,第四章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中国哲学之情势)132页。中西形而上学的不同西方形而上学对宇宙本体的追问是静止的,绝对的。中国形而上学对宇宙本体的追问是变化的。 西方形而上学的方法具体、确定。中国形而上学的方法抽象、是虚指。梁,第四章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中

21、国哲学之情势)131133页本体论的虚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道德经十六章“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 ”程颢 遗书卷二上怀疑事物的静止存在 “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乎?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庄子齐物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中国人的认识目的是 “自见其趣,自明妙理”。“毫不动

22、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 皮浪(古希腊罗马哲学,北大编,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42页。)中西怀疑论的区分1、西方怀疑论是为了追求真知,中国怀疑论是为了追求真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庄子大宗师) 中西怀疑论的区分2、西方怀疑论叫人继续往下追求研究,中国怀疑论者安危于自然状态。“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德经第三章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庄子马蹄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境界庄子人间世 3、老庄怀疑论的精神归宿就不是“苦恼意识”,而是“幸福意识”。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便可“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庄子养生主 中国人的真理观 1、不坚持将一

23、种真理一以贯之。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论语微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2、反对普遍真理观。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庄子胠箧 “求真”思维上双方的优点与缺点。西方之优点:重逻辑推理,以及概念的分析,问题的探讨系统而严密。在理论的历史延续中,问题脉络清楚,有层次,有利于促进问题的逐层深化。 西方之缺点:过于重视概念分析,常常使分析僵化、呆板、琐碎。东方之优点:重体验、感悟,不僵化、不静止地看待事物,而将事物看为变动不居,生生不息的对象。强调事物的相对特质,既使概念的陈述丰富、生动,也认识到了概念的局限性,而突出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