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_第1页
《劳动法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_第2页
《劳动法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_第3页
《劳动法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_第4页
《劳动法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动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劳动法理论与与实务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是所在专业群共享 技能课程,共计72课时。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劳动法学理论和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同时包括劳动法律领域日常实务操作。通过课堂授课和师生互动,使学习者系统掌握 我国现行的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以及实务操作。培养学习者运用所学的劳动法理论 和知识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 所学的知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制度。作为人力资 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前置课程主要有法学概论、管理学、经济学劳动 保障政策法规等,后续课程

2、主要有薪酬管理综合训练、员工关系管理、招聘与 测评技能绩效管理技能等等。本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融为一体,采用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的教学 模式。劳动法理论与实务培养熟练掌握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劳动关系管理、劳动 法标准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集体协商、谈判与集体合同管理、劳 动规章制度、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员工关系与劳动争议处理等核心职业技能,具备一 定的劳动法基本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劳动法律与劳动关系管理高端技能型 专门人才。(二)设计思路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工作干什么,课程教什 么”。基于这一点,本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

3、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 单元工程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具 体学习工程的选择和编排,以学习单元为基础,表达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三)课程定位1、专业岗位(群)分析人力资源专业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开展和产业转型需要,面向首都人力资源管理和 服务行业,针对行业企业内专业人才紧缺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岗位,培养具有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全面开展的,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服务职业 道德和团队精神,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学基础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 论知识、工具和方法,熟练运用人力资源规

4、划、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 福利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社保事务办理、人事业务代理、劳务派遣、 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技能,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公共、经 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本课程主要面向的岗位人力资源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的,具备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法学专业知识, 旨在培养掌握劳动关系构建、协调、处理等方面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通过 学习该课程,学生毕业后应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合同管理、参与集体协商、促进劳 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劳动关系管理事务,也能够在政府部门从事劳动

5、争议的 处理工作。学生应当掌握处理劳动关系事务的现代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具有较强的专 业操作能力。综上所述,本课程主要面向的岗位是:(1)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诉 讼处置、劳动纠纷预防、员工关系与企业文化管理、员工福利、工会事务等方面的工作。(2)行业工会、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工作人员。(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劳动关系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岗位,包括劳动监察机 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工作人员。3、与普通高校类似课程的区别普通高校的劳动法课程更注重理论基础的广博性和专业理论的系统性、精深性, 采用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学生缺少业务实践

6、,动手能力较弱;而本课程更注重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 力和职业能力,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强,业务上手快,从而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 础和职业基础。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等相关劳动实体法律知识;掌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律知识;掌握常用劳动法律文书的制作要求。(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劳动基准、劳动争议调解仲 裁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准确分析、判断与区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及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类型,针对典型劳动法律事务,提出适当的维权策略或

7、法律建议,具备劳动 合同起草与审查、劳动争议调解及仲裁、诉讼代理等劳动实务操作能力。(三)素质目标通过开展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时效意识;通过 撰写法律文书,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法律思维能力;通过分组协作完成教学 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树立责任意识。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 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上紧紧围绕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劳动关系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的培养方针,以满足高职高专技能 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采用多种手段和模式吸收

8、最新信息和资料,掌握本学 科最新开展动态,结合自己科研和实践,用第一手材料进行教学,加强理论教学内容与 实践技能环节的改革。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完成 理论教学后,指导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 对本课程的喜爱和好评。(二)课程内容设计序 号教学内容课 时教学目标教学 场所教学方 法教学材料备注1工程一:项 目一:劳动 关系的鉴别 与劳动法的 基本理论8使学生掌握劳动 法基本概念、劳动法的渊源与 内容、劳动法律 体系与劳动法的 基本原那么、劳动 法简史与国际劳 动立法、劳动法 律关系、工会法 与工会在调整劳 动关系中的职责教 室讨

9、论 法、案 例法教材、PPT、案 例、视频资料2工程二:劳 动标准法理 论与实务12使学生掌握工作 时间法律规定、 休息休假法律规 定、工资法律制 度、最低工资法 律制度、工资支 付法律制度、劳 动平安卫生法律 制度、女职工和 未成年工特殊保 护法律制度;以 及劳动标准综合 实操训练。教 室讨论 法、案 例法教材、PPT、案 例、视频资料3工程三:劳 动合同法律 制度与劳动 关系运行环 节(一):劳 动者入职及 建立劳动关 系4使学生掌握劳动 者入职、及建立 劳动关系的处理 流程及法律文书教 室讲授 法、案 例讨论 法教材、PPT、案例4工程三:劳 动合同法律 制度与劳动 关系运行环 节(二)

10、:劳 动合同履行 及变更4使学生掌握劳动 合同履行及变更 的法律程序及法 律风险防范教室讲授 法、案 例讨论 法教材、PPT、案例5工程三:劳 动合同法律 制度与劳动 关系运行环 节(三):劳 动合同解除4使学生掌握劳 动合同解除的条 件、流程及所需 法律文书;教 室讲授 法、案 例讨论 法、教材、PPT、案例6工程三:劳 动合同法律 制度与劳动 关系运行环 节(四):劳 动合同的顺 延及终止4使学生掌握劳动 合同顺延的条 件、流程及所需 法律文书教 室讲授 法、案 例讨论 法、教材、PPT、案例7工程三:劳 动合同法律 制度与劳动 关系运行环 节(五):经 济补偿金、 经济赔偿金 的核算41

11、、使学生掌握经 济补偿金、经济 赔偿金的适用范 围及计算方法和 技巧教 室实际操 作法、 案例讨 论法教材、PPT8工程三:劳 动合同法律 制度与劳动 关系运行环 节(六):特 殊用工管理 劳务派 遣、非全日 制用工81、掌握劳动派遣 用工和非全日制 用工的法律法 规。2、掌握日常劳动 派遣用工和非全 日制用工管理实 践中的处理流程 及法律风险防范教 室讲授 法,案 例示范 法,讨 论法教材、PPT、网络视频资料9工程四:集 体合同协商 谈判及签订41、使学生掌握劳 资集体谈判的流 程和技巧2、使学生能够自 行组织劳资集体 谈判并签署集体 劳动合同教 室讲授 法,案 例示范 法,讨 论法, 实

12、际操 作法教材、PPT10工程五:劳 动规章制度 管理4使学生企事业用 人单位劳动规章 制度的概念种类 作用以及在人事 管理中的法律效 力。教室讲授 法,案 例示范 法,讨 论法教材、PPT、网络视频资料11工程六:员 工申诉与劳 动争议处理 (一)劳动 争议处理基 础4使学生掌握劳动 争议的受案范 围、处理途径理实 一体 化教 室讲授 法、案 例讨论 法教材、PPT、案例12工程六:员 工申诉与劳 动争议处理 (二)劳动 争议处理流 程及文书写 作4使学生掌握劳动 争议仲裁的法律 程序及所需法律 文书的起草技巧理实 一体 化教 室实际操 作法、 案例讨 论法教材、PPT、案例13工程六:员4

13、通过角色扮演,理实实际操劳动仲工申诉与劳 动争议处理 (三)模拟 劳动争议仲 裁掌握开庭审理劳 动争议案件的能 力体 化教 室作法、 案例讨 论法裁庭、案 例14工程七:劳 动监督检查 与法律责任4使学生掌握劳动 监督检查法律制 度、违法劳动法 的法律责任教 室讲授 法、案 例讨论 法教材、PPT、案例四、课程实施(-)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法为依托,综合运用任务驱动、讨论互动、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突出运用“角色扮演、模拟对抗法”,即根据典型劳动争议案件中劳资双方利益冲突从 而权利对抗的特点,突出运用“角色扮演、模拟对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分别站在劳 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立场上,对案件的有关实体

14、问题、程序问题、证据问题等作“有利于 自己当事人”的解读,在基于不同甚至对立立场的模拟情境中锻炼学生将来应对真实法 律纠纷处理的法律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实务操作能力。(-)学习方法1、简单学习一一侧重知识点的学习一一理解、记忆、练习;2、系统学习归纳总结骨架、整理、充实。(三)教材编写选用1、以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相融合为切入点,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以构建知 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以表达时代性、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到达以学生 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适应高职教学的开发目标。力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 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突出重 点,全

15、教材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2、教材呈现文本格式要图文并茂,文本表述由学习目标、学习提示、正文知识、扩展知识、理论链接、案例资料、实训资料等组成。3、教材选用教材名称:劳动法 关怀、林嘉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主要参考书:参考教材1:劳动关系实务操作 孙立如、刘兰主编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参考教材2:当代劳动法理论与实务(2010年第2版) 杨正喜吕惠琴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四)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1、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实训设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管理岗位设计开发教学工程, 以实训为主要的教学载体,配备完整的工具、材料等,作为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景。2、开发实训指导书、教师指导书、网络资源等;3、选择局部企事业单位建立一批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五)教学条件和手段教学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室和实训室,实训室的文化气氛表达劳动争议仲裁庭的特 征:1、专门的劳动争议仲裁实训集中在实训室内完成,实训室内集中仲裁庭座椅,安 装投影,配备配套的办公用品及相应的实训器材与工具等,学生具有完成学习和实际 操作任务的活动空间。2、学生与教师统一在实训室完成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指导教师充分互动,教师对 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五、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