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备课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散文,或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或抒情议论,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这几篇散文的表现手法各有特色,所抒发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抓住“背影”这一独特的角度,集中表现父亲的背影这一形象,以真挚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永恒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茅盾的白杨礼赞则运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托物言志,讴歌了昂扬刚健的民族精神,激人奋起;散文二篇中,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用简短精粹的议论,表达出对生命的思考和讴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引发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以优美
2、的语言、如诗的笔调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展现昆明雨季中寻常生活的美感和诗意,令人回味。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以“我”为主,读懂理解作者之“我”抒发的情感态度;多读、多品、多思、多悟、多总结,把握散文的写法,品析散文的语言,从而获得生活的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语言要连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注意段落内的语句连贯,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在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互联网对自身的影响,进而思考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改变,对互联网形成理性的认识,并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
3、14.背影21.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2.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把握各类散文写法的独特之处。3.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散文语言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优美语言的欣赏能力。4.引导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流畅。5.引导学生审视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理性认识互联网,学会更好地利用网络学习语文。15.白杨礼赞216.散文二篇217.昆明的雨1写作语言要连贯1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114 背影【教学目标】 1.通过对“背影”的分析感知父亲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课文
4、。3.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2.通过对“背影”的分析感知父亲形象,理解父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有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可当我们面对着苍老而可敬的父亲时,他的眼神、他的举动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他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升腾起对他的一种尊重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来认识一位普通的父亲,认识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之情。(板书:背影 朱自清)二、初读感知,读懂父爱1.预学展示(1)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栏目)(2)字词积累。(
5、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朗读文章,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思考:根据数字提示,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课件出示:一个 ,二年 ,三处 ,四次 ,五句 。预设 一个背影,二年未见,三处嘱咐(不解),四次流泪(背影),五句叮咛。课件出示:三处嘱咐:他再三嘱咐茶房;他嘱我路上小心;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三处不解: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四次流泪:见父睹境思祖母时的悲哀之泪,望父买橘时的感动之泪,父子离别时的感伤之泪,再现背影时的伤心之泪。本文写了“我”与父亲月台惜别,父亲
6、为“我”买橘子的事。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愧疚、感念之情。三、精读细品,读懂“父爱”1.情感触发点师:“一个背影,二年未见,三处嘱咐(不解),四次流泪(背影),五句叮咛”几个主要内容中,哪些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想一想是什么触动了作者。(以学生发言为主,不必拘泥于问题的先后顺序来理解)(1)一个背影。设问1:请认真研读第6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背影的。预设 作者在描写父亲的背影时,先用外貌描写来描写父亲,即“父亲是一个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表现出父亲买橘子的不易。这一段描写看似没什么,但是联系“我”的“紫毛大衣”来看,却十分感人,父亲因家
7、境惨淡只能穿着简陋,却让儿子穿着紫毛大衣去求学。这对比中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再用动作描写,“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似一个慢镜头一般,作者将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影仔细刻画,忽又定格在月台上,形成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背影形象。而在父亲离开时,又将众多的人影作为陪衬,写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设问2:结合全文,说说“背影”在文中的作用。预设 从内容上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上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2)三处嘱咐。设问3:一次“再三嘱咐”,一次“嘱”,一次“嘱托”,中间还有
8、一次“踌躇”。想一想:父亲真的是啰唆吗?预设 不是。父亲因为事忙,因此不打算送“我”,且已经托人照顾“我”,但终究还是不放心而送了“我”。这其中经过了父亲“再三嘱咐”“终于不放心”“踌躇”“终于决定”的犹豫反复心理,可见在父亲眼里,“我”永远是那个没长大的需要他关怀照料的儿子。(3)五句叮咛。设问4:读读这五句话,说说你的理解。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预设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劝解和安慰,家境困难,身心最艰难的便是父亲,而父亲却依然坚强并回过头来安慰“我”,这在表现父亲坚强的同时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怀。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预设 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路上口渴的
9、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又怕行李丢失,于是叮嘱儿子不要走动,可见父亲为儿子考虑得很周到。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预设 这两句话包含了父亲对“我”的牵挂、惦念、体贴、依依不舍之意。2.理解“背影”师:文中一共几次写到父亲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预设 四次。“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而其中承载的思想感情却是一样的。分别是:(1)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感情氛围。(2)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地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3)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10、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4)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师小结:父爱往往是含蓄而深沉的。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此话不虚。作者开始对父爱的理解是不深刻的,直到在困境中看到了感人至深的“背影”,这种被忽略的亲情才浮出水面。第2课时【课时目标】1.把握情感变化,感受父子之情。2.抓住描写特点,品味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懂了含蓄又深沉的父爱,那么朱自清先
11、生对父亲的情感发生过哪些变化呢?我们今天继续深入理解文本。二、质疑解惑,读懂作者1.态度转变师: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预设 “我”对父亲的情感很深厚,但不曾表现,且一开始表现得略有些不耐烦。如看到父亲送站时和脚夫讲价钱,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看到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觉得他“迂”。而“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契机,是在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之时,“我”的内心被强烈震撼了。“背影”让“我”看到了父亲对“我”的好,让“我”十分感动。文中的事件发生在作者20岁时,自然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一切可以自主的年纪。等到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已经28岁了,
12、认识到了自己当时的幼稚,所以文中的两处反语都写出了作者的愧疚与体悟。提示: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我”的四次流泪,即见父睹境思祖母时的悲哀之泪,望父买橘时的感动之泪,父子离别时的感伤之泪,再现背影时的伤心之泪。资料助读:课件出示: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
13、,父亲不准他进门,朱自清只能怅然离开。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课件出示: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朱自清儿女师小结: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作者与父亲之间曾有种种不合。直到后来,作者才深深理解父爱。所以,作者借背影不只在写父爱,更是表达自己的愧疚与感念。
14、2.读读屏幕上的语句,说一说你读出了什么?读完这些,你想对文中的父亲或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课件出示:(1)1928年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2)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你们向我显露最深的爱的时候,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面对面地看一眼,不再隐藏彼此,也不只在文章里偷偷地写出来,什么时候我才肯明明白白地将这份真诚
15、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向你们交代得清清楚楚呢。三毛背影(生交流讨论)师小结:亲子之爱,是错位的,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正是背影之所以不朽的原因。背影中的爱的隔膜有着特别的深度。错位的爱是普遍的,作为儿女应该更用心地去解读父爱,体悟父爱。三、拓展反思,读懂背影1.分析语言特色师:有人说,本文语言朴素而不失典雅,匀净而不失细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分析。预设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他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辞藻。背影的语言有以下特色:朴素:本文并未用华丽的修饰词,而是如口语一般。在描写的过程中,又多用白描手法,简洁而表现力强,这更加体现了
16、本文用语的朴素平实。典雅:文中使用了不少文言词汇,如“赋闲”“勾留”,这类词语既增强了语言的概括力,穿插在文中,又使文章显得典雅。匀净细腻:本文短短一千多字,将一个“背影”刻画得如此生动,在省略内容上下了大功夫,只写与“背影”相关的内容,与“背影”无联系的内容全然不写,使全文用语显得匀净。在表现“背影”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细节,使得文章整体的叙述描写给人细腻之感。2.分析段落作用师:本文的重点在通过父亲的背影表达父子之情,那么又为何要写与背影无关的第25段呢?请你简要分析。预设 第2、3段介绍家庭情况,看似与“背影”无关,却是“背影”故事的缘起与前奏;第4段写父亲决定为儿子送行,是“背影”故事的基础;第5段写送儿子上了车,是“背影”故事出现的准备。因此,这几段虽然未直接写背影,却与背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父亲而言,自己的母亲去世了,又丢了工作,在这祸不单行的时候,他一心还是想着照顾好已经20岁的“我”。这几段丰富了背影的内容,也深化了父亲伟大的形象。师小结:父爱沉沉,一个买橘的背影打动了无数读者,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我们的父亲和我们自己。爱需要付出,需要理解,需要时间,需要成长。古人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亲情亦然。让我们珍惜拥有,再一次齐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牛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合同4篇
- 2025年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合同3篇
- 2025版新能源项目民工权益保障合同4篇
- 港口小学2025版炊事员劳动合同续签及更新协议3篇
- 2025年度农用车租赁与农业技术研发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门窗安装与售后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扩大劳务合同范本:核能产业劳务输出协议3篇
- 2025年度心理咨询与治疗个人劳务合同书2篇
- 南昌市二零二五年度租赁合同范本:公寓租赁规范版2篇
- 2025版企业年会场地租赁合同范本8篇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企业答谢晚宴会务合同3篇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试题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第14讲 应急撤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5篇
- 节前物业安全培训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 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器官损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