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_第1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_第2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_第3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_第4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问:古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图片进入近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二、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一)目录(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瓜分中国狂潮。(二)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

2、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三)合作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教材,并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起止时间、主要战役,涌现出的主要人物?出示问题: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是什么?请同学小组讨论。学生积极思考,回答。教师展示示意图补充讲解。教师: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对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问题上,各

3、列强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默许、纵容、支持的态度,为日本侵略中国提供了有利条件。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标志战争爆发。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提问: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生:1894年1895年。主要战役:阅读教材正文部分,列举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结果。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回答完成。教师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政策,使得万余名清军滞留平壤,贻误战机。日军占领平壤后,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1894年9月,双方在黄海展开了一次激烈的海战,清军在海战中损失了5艘战舰,但主力尚存,其余

4、战舰奉命退回威海卫军港。黄海大战后,日本取得了制海权。接着日军占领旅顺,在旅顺对人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1895年初,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经过多次激战,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教师:这些战役虽然都失败了,但是一些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去赞扬。比如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教师:出示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海战场景图。提问:阅读教材及观看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且根据搜集的资料,讲述黄海大战的经过及邓世昌的事迹。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印象,有利于提升爱国主义情感。教师:日军占领旅顺后,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阅读材料研读,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美

5、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请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充分体现了日本的野蛮残暴。过渡: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后,已没有实力与日军对抗,清政府派李鸿章作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结束。2马关条约的签订(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三:小组探究 阅读教材马关条约的签订正文部分,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中方代表、地点、内容、影响?反馈指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形成

6、小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展示。教师:出示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条约签订场景图片。并出示:时间:1895年春;地点:日本马关设计意图:展示图片让学生加深对中、日双方代表的记忆,感受签约现场的氛围。内容、影响:教师对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内容:割三地、赔两亿、开工厂、增口岸。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在课件中展示。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小组合作探究:对比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是如何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是怎么一步步加深的

7、。教师:签订马关条约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但是台湾人民却不甘作亡国奴。阅读教材知识拓展,及下列材料,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众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干,原吾血随吾台俱尽,吾头与吾台俱碎,安知终不可有为耳?”徐骧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民布告过渡:甲午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哪些列强参与瓜分中国,瓜分中国表现有哪些,接着我们就能学习到。3瓜分中国狂潮(1)出示任务:任务四:小组探究 阅读教材“瓜分中国狂潮”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列强瓜分狂潮的表

8、现?问题2: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时间、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教师:展示教师: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法国、德国出于自身利益,联合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以此为契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师引导学生对此幻灯片图示的理解)提问:列强瓜分中国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回答:瓜分中国狂潮表现: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教师: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那么美国会放弃中国这块“肥肉”吗,美国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门户开放政策。时间:1899年内容: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影响:中

9、国的半殖民地进一步加深。教师展示:讲述熊代表沙皇俄国,斗牛犬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肠代表德国。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时局图,一目了然地看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华民族面临及其严重的生存危机的形势。教师:本节课讲完了,同学们是不是会问,甲午中日战争怎么又失败了?小组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归纳出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清政府方面与日本方面分析。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补充总结。三、知识结构任务五:动动手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四、课堂小结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之后开始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战争虽已过去,但留下了许多创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