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以八纲辨证为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经及三焦辨证为目,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绪论以八纲辨证为纲,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022总论第一章 辨证学的形成与发展1.八纲辨证 “八纲”一词最早出现于祝味菊著伤寒质难中。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总论第一章 辨证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六经辨证3.脏腑辨证4.温病辨证第二章审症、辨证、诊病的中医诊断体系一、症、证、病的基本概念(自学)总论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2.六经辨证总论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0223症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生
2、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即“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和证候的外在表象。总论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症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生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总论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疾病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相争,阴阳失调,产生特殊的病理变化,构成不同的病机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固定的症状和相应的证候。疾病一般包括致病因素、病理性质、临床症状和体征、演变规律及预
3、后等。总论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疾病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相争,阴阳失调,产生特殊的第一章 八纲辨证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 阴 阳归纳疾病类别 表 里辨别疾病部位的深浅 寒 热疾病性质 虚 实邪正斗争的盛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第一章 八纲辨证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第一节 表里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第一节 表里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0228 表 里 体表 脏腑 六腑 五脏 经络 脏腑 三阳经 三阴经 皮肤 筋骨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 表 里中医辨证学专题
4、知识宣【临床表现】 表 里病位 皮毛、肌腠、经络 脏腑、骨髓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临床表现】 表 一、表证定义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的证候。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一、表证定义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病因感受六淫之邪,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之邪等。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燥火,气有不正,皆是也。”一、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病因感受六淫之邪,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之 【临床表现】寒热 恶寒(或恶风)发热
5、(或自觉无发热)、头身 头身疼痛、苔脉 舌苔薄白,脉浮,兼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咽喉痒或痛,喷嚏,微有咳嗽。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 【临床表现】寒热 恶寒(或恶风)发热中发病特点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1.起病急 2.病情轻 3.病程短 4.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的特点。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4发病特点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1.起病急 (一)风邪袭表证【概 念】 风邪袭表证主要是因感受外界风邪所产生的证候。【病 因】 起居不慎,汗出当风。【辨证要点】 发热恶风,汗出,苔薄白, 脉浮缓。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5(一)风邪袭表证
6、【概 念】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鼻塞流涕,微咳,苔薄白,脉浮缓。【证候分析】 风邪袭表,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发热恶风,汗出; 风邪上受头痛肺气失宣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表(一)风邪袭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6【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鼻塞流涕,微咳,苔薄白,(二)寒邪束表证=表寒证【概 念】 寒邪束表证又称表寒证,多因感受阴寒之邪,体内阳气未能御制寒邪所出现的证候。【病 因】 衣单感寒,冒雨涉水,贪凉饮冷。【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7(二)寒邪束表证=表寒证
7、【概 念】 寒邪束表证又称表寒【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微咳,苔薄白,脉浮紧。【证候分析】寒邪束表,卫气不能宣发恶寒重发热轻,无 汗。寒邪郁于经脉头痛,身痛;肺失宣降鼻塞微咳;寒袭于表,脉气鼓动于外,脉道拘急脉浮紧。(二)寒邪束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8【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微咳,苔薄白,脉(三)暑邪伤表证【概 念】 暑邪伤表证是指夏月炎暑之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的证候。【病 因】 炎夏之季,烈日曝晒或高温环境中劳作。【辨证要点】 夏季恶寒发热,汗出,疲乏,苔薄,脉濡数。【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头痛,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薄
8、白或黄,脉象濡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9(三)暑邪伤表证【概 念】 暑邪伤表证是指夏月炎暑之季【证候分析】 暑邪伤表卫气不能宣发恶寒。暑性炎热,蒸腾津液恶热,汗多而口渴,尿黄。暑病多汗,气随汗泄疲乏而脉濡数。暑挟湿邪,湿犯上焦苔白或黄。(三)暑邪伤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0【证候分析】 (三)暑邪伤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证候鉴别】 伤暑既暑邪伤表证,此证严重者谓中暑,属里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1【证候鉴别】 伤暑既暑邪伤表证,此证严重者谓中暑,属里证。(四)湿邪遏表证【概 念】 湿邪遏表证即湿邪外侵,郁遏于肌腠的证
9、候。【病 因】 居处卑湿,冒受雾露,淋雨涉水。【辨证要点】 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肢体困重,苔白薄腻。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2(四)湿邪遏表证【概 念】 湿邪遏表证即湿邪外侵,郁遏【临床表现】 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胸闷,口不渴,肢体困重或酸痛,周身倦怠,舌苔薄白腻或滑,脉濡或缓。(四)湿邪遏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3【临床表现】 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胸闷,口不渴,肢体困重或【证候分析】 湿邪遏表属外湿,亦称伤湿。湿郁遏肌腠,阻滞经络头胀,肢体困重, 微恶寒热。湿邪缠绵,困遏清阳困重、闷胀、酸楚、 腻浊。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4【证候分
10、析】 湿邪遏表属外湿,亦称伤湿。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五)燥邪伤表证【概 念】 燥邪伤表证多见于外界气候干燥,燥邪外袭,侵犯肺卫所表现的全身干燥的证候。【病 因】 秋令干燥或居北方干旱少雨之处。【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皮肤、口、鼻、咽干燥。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5(五)燥邪伤表证【概 念】 燥邪伤表证多见于外界气候干【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口唇、鼻窍、咽喉干燥失润,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舌苔干燥,口渴欲饮。或见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象浮等。(五)燥邪伤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6【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口唇、鼻窍、咽喉干燥失润,皮肤
11、干燥甚【证候分析】“燥胜则干。”燥邪为病,最易耗损津液,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皮肤、官窍干燥的特征。且燥从上受,最易伤肺,临床常兼见肺系症状。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7【证候分析】“燥胜则干。”燥邪为病,最易耗损津液,故其主要(六)热邪犯表证【概 念】 热邪犯表证又称表热证,是指风热病邪侵袭卫表的证候。【病 因】 外感温热之邪或其它邪气郁而化热。【辨证要点】 发热较重恶寒轻,咽喉痒痛,舌边尖红,脉浮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8(六)热邪犯表证【概 念】 热邪犯表证又称表热证,是指【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面红,头痛,口干微渴,咽喉痒或痛,或有汗。舌边尖红,
12、脉象浮数。(六)热邪犯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29【临床表现】 (六)热邪犯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证候分析】 热邪犯表,卫气被郁发热恶寒;热为阳邪发热重而恶寒轻。风热灼伤津液,上炎于咽喉口干微渴,咽喉痒痛。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汗出。热邪上扰头痛。舌边尖红,脉浮数为温热在表之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0【证候分析】 热邪犯表,卫气被郁发热恶寒;中医辨证学专题一般以热轻而火重,温邪与火热同性,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六)热邪犯表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1一般以热轻而火重,温邪与火热同性,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七)疫疠证候疫
13、疠又名瘟病、毒气、乖戾之气、疠气等,是由感染瘟疫病毒而引起的具有严重传染性的证候。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2(七)疫疠证候疫疠又名瘟病、毒气、乖戾之气、疠气等,是由感染二、里证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景岳全书传忠录:“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3二、里证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里证的成因一、六淫袭表,表证未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气血、骨髓等,即所谓“直中”为病;三、情
14、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脏腑气机失调,气血津精逆乱而致病。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4里证的成因一、六淫袭表,表证未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中医辨附:半表半里证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完全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称为半表半里证。【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5附:半表半里证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完全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6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0第二节 寒热辨证素
15、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7第二节 寒热辨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一、寒证【概 念】寒证是疾病本质属寒,因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寒证包括表寒证、里寒证、虚寒证、实寒证等。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8一、寒证【概 念】寒证是疾病本质属寒,因感受寒邪,或【病 因】1.外感阴寒邪气;过服生冷寒凉2.久病伤阳 【特点】1.形寒2.寒不消水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39【病 因】1.外感阴寒邪气;过服生冷寒凉中医辨证学专题【临床表现】冷 体温、按诊
16、畏寒,恶寒喜暖,肢冷倦卧。 稀 排泄物 大便溏薄,(五更泻),小便清长, 痰稀白,清涕。淡 色诊 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苔灰黑 而润),阴黄(寒湿)。 润 津液未伤 口不渴,苔白滑。静 望神、动态、脉诊 倦卧,脉迟、紧。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0【临床表现】冷 体温、按诊 畏寒,恶寒喜暖,肢冷倦卧。二、热证【概 念】疾病本质属热,由于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热证包括表热证、里热证、虚热证、实热证等。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1二、热证【概 念】疾病本质属热,由于感受热邪、或阳盛阴【病 因】1.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化热入里;2.七
17、情过激,郁而化热;3.饮食不节,积蓄为热;4.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2【病 因】1.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化热入里;中医辨证学【特点】1.身热2.津亏(热盛伤津,阴亏)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3【特点】1.身热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0224【临床表现】热 体温、按诊 发热,壮热,五心烦热(皮肤、咽喉、 齿龈红肿热痛)稠 排泄物 大便干结,(或大便黄褐如糜而臭 湿热),小便短赤,黄脓涕,黄粘痰。深 色诊 面红目赤,(颧红、潮红)舌质红绛, 苔黄(苔灰黑而干),阳黄(湿热)。干 津伤 口苦口臭,口干喜冷饮,鼻燥咽干, 苔
18、干燥。动 望神、动态、脉诊 烦躁不宁,新病鼻翼煽动,数脉、 洪脉、滑脉,出血(吐血,衄血,痰中带血,色鲜红)、灼痛。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4【临床表现】热 体温、按诊 发热,壮热,五心烦热(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证 热证 寒热恶寒喜热 恶热喜冷口渴口不渴 渴喜冷饮面色面色白 面色红四肢按之冷 按之热痰涕清稀 黄稠二便大便溏薄 大便干结 小便清长 小便短赤舌象 舌淡、苔白腻 舌红、苔黄 脉象 脉迟或紧 脉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5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证第三节 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素问通评虚实论
19、:“邪气盛则实,精气 夺则虚。”素问调经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6第三节 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中医辨证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 而生。”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7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盈,则有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8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气血者,人之所赖以一、虚证
20、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特点:正气虚弱、不足,而邪气并不明显。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49一、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中医辨临床一般是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难经四十八难“缓者为虚”、“出者为虚”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0临床一般是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 (一)气虚类证1.气虚证【概 念】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减弱所表现的证候。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1 (一)气虚类证1.气虚证中医辨证学专题
21、知识宣教10/2/【病 因】1.久病体虚久病多虚2.劳累过度劳则耗气3.年老体弱肾的精气衰退4.生成不足先天不足、后天饮食失调【辨证要点】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活动时诸症加剧,脉虚。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2【病 因】1.久病体虚久病多虚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临床表现】1.精神神疲乏力2.声息少气懒言,或声音低微,呼吸气短3.头目头晕目眩,自汗,易感冒,活动时 诸症加剧。4.舌脉舌淡嫩,脉虚无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3【临床表现】1.精神神疲乏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 【证候分析】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
22、头目头晕目眩;肺的呼吸功能减弱声音低微,呼吸气短。气虚卫外不固自汗;劳则耗气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舌淡嫩;气虚运血无力脉按之无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4 【证候分析】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少气懒言2.气陷证【概 念】 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而反 下陷的虚弱证候。【病 因】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气。【辨证要点】 内脏下垂 + 气虚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52.气陷证【概 念】 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中医辨证【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或内脏位置下垂,或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胃腑下垂脐腹
23、中部坠胀感肝肾下垂少腹两侧重坠感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6【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或内【证候分析】气陷证的病理特点清阳之气不升反降,内脏位置不能维固而下垂。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7【证候分析】气陷证的病理特点清阳之气不升反降,内脏位置不本证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头晕目眩,少气倦怠,舌淡苔白,脉弱等。中气亏虚,脾运失健,清阳不升,气陷于下久泄久痢。脱肛多见久泄久痢中气下陷之象, 或小儿正气未充, 或大便干燥,排便时 用力过度。2.气陷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8本证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头晕目眩,少气倦怠,舌淡苔白,
24、脉弱3.气脱证【概 念】气脱证是指元气亏虚已极,气息奄奄欲脱的危重证候。【病 因】1.久病气虚的进一步的发展;2.大出血后,气随血脱。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593.气脱证【概 念】气脱证是指元气亏虚已极,气息奄奄欲【辨证要点】气息微弱欲绝,汗出不止,二便失禁,手撒身软等气脱的特证。【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或见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舌质淡白,苔白润,脉微欲绝。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0【辨证要点】气息微弱欲绝,汗出不止,二便失禁,手撒身软等气脱【证候分析】气脱证病理特点元气亏虚至极,失于固摄。气脱肺失摄纳呼吸微弱而
25、不规则。气脱无以养心神失所养可见昏迷或昏扑。气脱失于固摄汗出不止,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气脱无以鼓动血脉脉微欲绝。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1【证候分析】气脱证病理特点元气亏虚至极,失于固摄。中医辨(二)血虚类证1.血虚证【概 念】血液亏少,脏腑、经络、组织失于濡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2(二)血虚类证1.血虚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0【病 因】一、生成不足 1.化源不足营养缺乏 2.脾胃运化功能减弱 3.气虚不能生血二、消耗过多 1.各种急慢性出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2.久病耗气伤血3.七情内结,用心过多中医辨
26、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3【病 因】一、生成不足 1.化源不足营养缺乏 【辨证要点】体表肌肤粘膜组织颜色淡白 + 全身虚弱(四不养)【临床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衍期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1.血虚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4【辨证要点】体表肌肤粘膜组织颜色淡白 + 1.血虚证中医辨证【证候分析】血少不荣于色面白无华或萎黄,眼睑、唇色淡白, 爪甲苍白。 血不养头目头晕眼花濡养功能减退 血不养心心悸、失眠 血不养经脉手足发麻 血不养冲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
27、5【证候分析】血少不荣于色面白无华或萎黄,眼睑、唇色淡白2.血脱证【概 念】血脱证是指突然大量出血或长期反复出血,血液亡脱的危重证候。【病 因】多因突然的大出血所致,或由血虚发展而来。【辨证要点】大出血 + 亡阳(轻症)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62.血脱证【概 念】血脱证是指突然大量出血或长期反复出【临床表现】大出血呕血、便血、崩漏、外伤亡阳(轻症)晕厥 面色苍白,舌色枯白, 心悸,气短, 四肢逆冷, 脉微或芤。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7【临床表现】大出血呕血、便血、崩漏、外伤中医辨证学专题知(三)阳虚证【概 念】体内阳气虚衰,温煦、推动、蒸腾、气化作用不
28、足所导致的一种虚寒性证候。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8(三)阳虚证【概 念】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病 因】1.久居寒处2.过度劳倦3.久病伤阳4.年老火衰5.过服寒凉【辨证要点】畏寒 + 气虚重症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69【病 因】1.久居寒处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临床表现】 冷 畏寒肢冷或腹痛喜按喜温 稀 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畏寒 淡 面色淡白,舌质淡嫩 润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静 脉微或沉迟无力气虚重症 精神不振,神疲乏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0【临床表现】 冷 畏寒肢冷或腹痛喜按喜温中【证候分析】该证的病理特点寒
29、象明显且气虚程度较重。阳气虚,推动、气化功能不足精神不振,面色淡 白,少气乏力,舌质淡嫩,脉微或沉 迟无力;阳气虚温煦不足畏寒肢冷,或心腹寒痛,大便溏 薄,小便清长。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1【证候分析】该证的病理特点寒象明显且气虚程度较重。中医(四)阴虚证【概 念】体内阴液亏虚,其滋润、濡养、宁静的功能减退所致的证候。【病 因】热病伤阴或房劳、五志过极。【辨证要点】阴液不足 + 虚火上炎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2(四)阴虚证【概 念】体内阴液亏虚,其滋润、濡养、宁静【临床表现】阴液不足口咽干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虚火上炎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 红少
30、苔少津,脉细数。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3【临床表现】阴液不足口咽干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中医辨【证候分析】阴液耗损人渐消瘦。阴虚不能制阳,虚火内扰心烦,手足心热, 潮热盗汗。虚火上升两颧红赤,咽干口燥,舌红少苔。阴血不足脉细内有虚热脉细兼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4【证候分析】阴液耗损人渐消瘦。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五)津液不足证【概 念】津液不足,又称津亏、津伤。 津液不足证因津液亏少,全身或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濡润滋养而出现的证候。 该证候属内燥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5(五)津液不足证【概 念】津液不足,又称津亏、津
31、伤。【病 因】生成不足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致津液生化减少。 过分限制饮食及噎膈、反胃等,使津液 化生乏源。 丧失过多热盛伤津耗液 大汗、吐泻、泄利太过【辨证要点】口、咽、唇、舌、皮肤皆干燥, 尿少便 干。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6【病 因】生成不足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致津液生化减【临床表现】皮肤干枯无泽,目眶凹陷,口燥咽干,唇燥而裂,渴欲饮水,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7【临床表现】皮肤干枯无泽,目眶凹陷,口燥咽干,唇燥而裂,渴欲【证候分析】脏腑组织失于滋养濡润。 上不能滋润口咽口燥咽干,唇燥而裂; 外不能濡养肌肤皮肤干燥
32、枯槁; 下不能化生小便,濡润大肠溲少便干。 津血亏虚致生内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8【证候分析】脏腑组织失于滋养濡润。 上不能滋润口咽二、实证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特点邪气壅盛而正气未虚。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79二、实证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一般是新起、暴病多实证;病情激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难经四十八难有“急者为实”、“入者为实”类经疾病类:“见外入之病多有余,如六气所感,饮食所伤之类也。”二、实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0
33、临床一般是新起、暴病多实证;病情激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病因一、外邪侵入人体二、脏腑功能失调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1病因一、外邪侵入人体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022(一)气滞类证气滞类证是指气机的运行失常所导致的里实证,常见有气滞证、气逆证和气闭证等。1.气滞证【概 念】气滞证或称气郁证或气结证,是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2(一)气滞类证气滞类证是指气机的运行失常所导致的里实证,常见【病 因】1.病邪内阻痰饮、瘀血、宿食2.七情郁结初病在气3.阳气虚弱,温
34、运无力【辨证要点】胀闷疼痛或攻窜作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3【病 因】1.病邪内阻痰饮、瘀血、宿食中医辨证学专【临床表现】部位胸胁、乳房、胃脘等处的胀闷或疼痛。疼痛性质胀痛、窜痛、攻痛。疼痛时轻时 重,部位不固定,按之一般无形。兼症痛胀常随嗳气、矢气、叹息或情绪好 转而减轻,或随忧思恼怒而加重。脉象多弦,可无明显舌象变化。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4【临床表现】部位胸胁、乳房、胃脘等处的胀闷或疼痛。中医辨【证候分析】气滞证的病理特点为:气机运动受到阻滞而运行不畅。随着病变部位的不同而有限于局部的胀闷疼痛,或攻窜疼痛的不同表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
35、/202285【证候分析】气滞证的病理特点为:气机运动受到阻滞而运行不畅。2.气逆证【概 念】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证候。病理特点:气机升动太过而上逆。【病 因】感受外邪侵犯肺胃情志不遂恼怒伤肝。【辨证要点】肺胃肝三脏的气机上逆。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62.气逆证【概 念】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临床表现】肺气上逆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头痛,眩晕,气从少腹上冲胸 咽。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7【临床表现】肺气上逆咳嗽喘息;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气闭证【概 念】内脏气机闭塞或情志过激导致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
36、戾,闭阻不通所引发的证候。 病理特点:气机逆乱,闭阻不通。【病 因】大怒、暴惊,忧思过极闭阻气机; 或瘀血、砂石、蛔虫、痰浊阻 塞脉络、管腔等。【辨证要点】突然昏倒,呼吸气粗,四肢厥冷。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83.气闭证【概 念】内脏气机闭塞或情志过激导致气机突【临床表现】突然昏倒,四肢厥冷。或见脏器绞痛,大小便闭,并有呼吸气粗,声高,脉沉实有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89【临床表现】突然昏倒,四肢厥冷。或见脏器绞痛,大小便闭,并有【证候分析】情志过激,气机逆乱,上壅心胸突然昏倒肝气上逆,气机闭塞,肺气不宣呼吸气粗、 声高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厥冷气闭于内
37、,肝气郁滞不畅脉沉实有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0【证候分析】情志过激,气机逆乱,上壅心胸突然昏倒中医辨证(二)血瘀证【概 念】离开经脉之血未能及时排除和消散,停留体内;或血液运行障碍,壅积于经脉、脏腑、器官、组织之内,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者,均属瘀血。 血瘀证由瘀血内阻而产生的证候。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1(二)血瘀证【概 念】离开经脉之血未能及时排除和消散【病 因】一、外伤二、气滞血行不畅 气虚推动血行无力三、血寒血脉凝滞 血热血液壅聚、血液受熬而成瘀。【辨证要点】疼痛,肿块,出血,唇、舌、爪甲青紫,脉涩。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2【病
38、因】一、外伤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临床表现】1.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重。2.肿块在体表者,常呈青紫色包块; 在体内者,呈坚硬而按之不移(又称为“癥积”)。3.出血反复不止,呈紫暗色, 血中多夹有血块, 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3【临床表现】1.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4.色诊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皮肤、口唇、甲爪紫暗,或皮肤丝状红缕,或腹壁青筋怒张。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象细涩,或结代,或无脉。【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44.色诊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皮肤、口唇、甲爪紫
39、暗,或皮【证候分析】瘀血内停,气机受阻,不通则痛疼痛如针刺、刀 割,部位固定;按则气机更窒疼痛拒按;夜间血行较缓,瘀血加重夜间疼痛加重。瘀血阻滞,血不循经而外溢出血紫暗、夹血块。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利,肌肤失养面色黧黑, 肌肤甲错。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5【证候分析】瘀血内停,气机受阻,不通则痛疼痛如针刺、刀中血脉瘀阻皮肤、口唇、爪甲紫暗,皮肤丝状红缕,腹壁青筋暴露,舌质紫暗,脉象细涩等症。妇女胞宫、冲任瘀阻痛经、经闭、崩漏、 不孕等。【证候分析】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6血脉瘀阻皮肤、口唇、爪甲紫暗,皮肤丝状红缕,腹壁青筋暴露(三)水液停聚证凡外感六淫,
40、内伤七情,影响肺、脾、肾输布排泄水液功能者,皆能成为水液停聚的病证。水停于内谓之水饮,水溢于外谓之水肿。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7(三)水液停聚证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影响肺、脾、肾输布排泄1. 痰饮证痰饮证是指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表现的证候。宋杨仁直直指方:“稠浊为痰,清稀为饮。”隋巢元方“百病皆有痰作祟”元朱震亨的丹溪心法“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81. 痰饮证痰饮证是指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表现的证候() 痰证【概 念】痰证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证。【病 因】外感六淫,内伤
41、七情,形盛气虚,过逸少劳等影响肺脾肾气化功能,致水液未能输布而停聚为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99() 痰证【概 念】痰证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辨证要点】吐痰或呕吐痰涎,或神昏时喉中痰鸣,或肢体麻木,或见痰核,苔腻,脉滑等。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0【辨证要点】吐痰或呕吐痰涎,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临床表现】痰阻于肺咳喘、咯痰、胸闷;痰滞于胃脘痞不舒,纳呆恶心,呕吐痰涎, 头晕目眩;痰蒙清窍神昏癫狂,喉中痰鸣;痰停于体表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瘰疬气 瘿,痰核乳癖,喉中异物感。 苔白腻或黄腻,脉滑。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1
42、【临床表现】痰阻于肺咳喘、咯痰、胸闷;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梅核气喉中有异物梗阻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2梅核气喉中有异物梗阻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临床表现】(2)饮证【概 念】饮证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胃肠、胁下、胸膈、四肢肌肉之间等所表现的证候。金匮要略: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3(2)饮证【概 念】饮证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胃肠【病 因】 多由脏腑机能衰退或障碍等原因引起。【辨证要点】以水液质地清稀,停于胃肠、胁下、胸膈、四肢肌肉之间等。(2)饮证中医辨证学专
43、题知识宣教10/3/2022104【病 因】(2)饮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临床表现】痰饮水饮停留于胃肠部,肠间沥沥有声。悬饮水饮潴留于胁下,咳嗽、吐痰牵引胁下作痛。溢饮水饮流行于四肢肌肉之间,当汗出而不出, 身体沉重而疼痛。支饮水饮停留于胸膈,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平卧, 其形如肿。饮为阴邪,常见苔白滑,多见弦脉。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5【临床表现】痰饮水饮停留于胃肠部,肠间沥沥有声。中医辨证2.水肿水肿体内水液停聚,泛溢肌肤引起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62.水肿水肿体内水液停聚,泛溢肌肤引起面目、四肢、胸腹甚
44、( 1 ) 阳水 = 风水相搏证【概 念】由外邪致病,其水肿性质属实 者,称为阳水。【病 因】多为外感风邪,或水湿浸淫等 。【辨证要点】发病急骤,先见眼睑、头面部 肿,兼发热,恶寒。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7( 1 ) 阳水 = 风水相搏证【概 念】由外邪致病【临床表现】头面浮肿,一般从眼睑开始,继而遍及全身,小便短少,来势迅速,皮肤薄而光亮。并兼恶寒,发热,肢节痠重,苔薄白,脉浮紧。 或咽喉肿痛,舌红而脉浮数。或全身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困倦,小便短少,脘闷纳呆,泛恶欲吐。舌苔白腻,脉沉。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8【临床表现】头面浮肿,一般
45、从眼睑开始,继而遍及全身,中医辨证【证候分析】肺位上焦,宣发受阻,水液停滞水肿先见眼睑头面,肃降失常,决渎不利,水津不能输布,溢于肌肤,迅即波及全身;三焦不利,膀胱气化失司小便短少。风邪袭表恶风、恶寒、发热、肢节痠重、咽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09【证候分析】肺位上焦,宣发受阻,水液停滞水肿先见眼睑头面风水相搏,其证属实。风水偏寒苔薄白,脉浮紧;风水偏热舌红,脉浮数。【证候分析】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0风水相搏,其证属实。【证候分析】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 阴水【概 念】由久病内伤致病,其水肿性质属虚实夹杂者,称为阴水。【病 因】多由病久
46、正虚,劳倦内伤,房室不节等因素引起。【辨证要点】发病缓,水肿先从足部开始,腰以下肿甚,兼神倦肢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1(2) 阴水【概 念】由久病内伤致病,其水肿性质属虚实【临床表现】脾虚水肿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短少,脘闷腹胀,纳呆便溏,面色白光 白,神倦肢困,舌淡,苔白滑,脉沉。 肾阳虚水肿或水肿日益加剧,小便不利,腰膝痠冷,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白光 白或灰滞,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2【临床表现】脾虚水肿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四)里实热证【概 念】阳热之邪侵袭人体,由表入里 所致的证
47、候。【病 因】外邪传里化热,或热邪直中脏 腑,使里热炽盛。 【辨证要点】身热,口渴喜冷饮,舌质红, 苔黄,脉洪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3(四)里实热证【概 念】阳热之邪侵袭人体,由表入里中医【临床表现】热壮热喜冷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深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而干干渴喜冷饮动烦躁或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脉洪滑数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4【临床表现】热壮热喜冷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证候分析】里实热证的病理特点为:阳热之邪炽烈,正 气未虚。里热炽盛,蒸腾于外面红壮热。 热扰心神轻则烦躁,重则神昏谵语。热灼津伤,引水自救口渴饮冷。热结肠胃腹胀满
48、痛拒按。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5【证候分析】里实热证的病理特点为:阳热之邪炽烈,正中医辨证学肠热液亏,传导失司大便秘结。热伤津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里热之证。【证候分析】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6肠热液亏,传导失司大便秘结。【证候分析】中医辨证学专题知(五)里实寒证【概 念】寒邪直接侵犯人体脏腑气血而致病的证候。【病 因】阴寒之邪侵犯脏腑气血。【辨证要点】形寒,口淡不渴,舌淡白,苔白润,脉沉迟有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7(五)里实寒证【概 念】寒邪直接侵犯人体脏腑气血而致病【临床表现】冷畏寒肢冷,稀肠鸣腹泻,或痰鸣喘嗽。
49、小便清长,淡面色苍白,舌质淡白,润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苔白润,静脉紧或沉迟有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8【临床表现】冷畏寒肢冷,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六)虫积证 概念虫侵入人体,或虫卵、幼虫进入人体内繁殖,以至气机阻滞、营血耗损的证候。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19(六)虫积证 概念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02【临床表现】疼痛,常表现为腹部绞痛、攻痛,疼痛剧烈。或面色淡白或萎黄,形体消瘦,唇淡、舌淡,脉细弱等症。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0【临床表现】疼痛,常表现为腹部绞痛、攻痛,疼痛剧烈。或面色 (七)食积【定义
50、】饮食不节,或脾胃受纳、腐熟、运化障碍,以致食物停滞胃肠的证候。 【临床表现】 脘腹胀痛拒按,纳呆厌食,呕吐酸馊,泄泻,大便腐臭如败卵、或夹有未消化的食物,舌苔厚腐、腻,脉滑有力等症。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1 (七)食积【定义】饮食不节,或脾胃受纳、腐熟、运化障碍,【证候分析】食积停滞,不通则痛脘腹胀痛。按则气滞加重疼痛拒按。食积内停,脾胃纳运功能障碍纳呆厌食食积内停,大肠传导失常泄泻、便臭、夹有未 消化食物食积停聚,浊气上泛吞酸嗳腐、苔腐腻食滞邪盛,鼓动脉气脉滑食积以饮食不节病史、脘腹胀痛、厌食、苔厚腻等症为辨证要点。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2【证
51、候分析】食积停滞,不通则痛脘腹胀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八)毒证毒证主要是指烈性传染性疾病致病因素(即“疫疠之气”)引起的证候;外感六淫疾病的重证;外科肌肤疮疡病症;以及某些毒性物质(生物、化学物质,物理等因素)中毒引起的证候。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3(八)毒证毒证主要是指烈性传染性疾病致病因素(即“疫疠之气”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病程 长(久病) 短(新病)体质 虚弱 强壮精神 萎靡 亢奋声息 声低息微 声高息粗疼痛 隐痛、空痛 胀痛、刺痛、窜痛、绞痛喜恶 喜按 拒按 虚证 实证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4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病程 长(久病) 虚
52、证 实证发热 五心烦热,午后潮热 壮热、日晡潮热 颧红、面色潮红 满面通红、目赤出汗 自汗、盗汗 大汗 小便 小便余沥不禁 小便涩痛 小便失禁,遗尿舌象 质嫩少苔或无苔 质老,苔厚腻脉象 无力(虚、细、 有力(实、长、 微、弱、散、芤) 洪、弦、紧、滑)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5虚证 实证发热 五心烦第四节 阴阳辨证阴阳辨证是基本的辨证大法。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6第四节 阴阳辨证阴阳辨证是基本的辨证大法。中医辨证学专题(一)亡阴证【概 念】体液大量耗损,阴液匮乏欲竭的垂危证候。【病 因】1.邪热炽盛,严重伤阴;2.大汗、大吐、
53、大泻不止3.严重烧伤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7(一)亡阴证【概 念】体液大量耗损,阴液匮乏欲竭的垂危【辨证要点】全身极度衰竭,神情烦躁或昏糊,汗出而粘,肢温身热。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8【辨证要点】全身极度衰竭,神情烦躁或昏糊,汗出而粘,肢温身热【临床表现】热肢温身热,稠汗出而粘,小便极少。深面色潮红,舌暗红而干枯,干唇焦,口渴欲饮,目眶凹陷,皮肤皱瘪动全身极度衰竭,神情烦躁或昏愦,脉细 躁急,按之无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29【临床表现】热肢温身热,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证候分析】阴液大伤则阳气随之亦虚全身极度衰竭。
54、残余之阴精外亡汗出而粘,口渴欲饮,目 眶凹陷,皮肤皱瘪,唇焦, 舌暗红而干枯。阴虚,宁静作用丧失神情烦躁不安。脉细躁急,津亏脉无以充,故按之无力。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0【证候分析】阴液大伤则阳气随之亦虚全身极度衰竭。中医辨证(二)亡阳证【概 念】体内阳气严重丧失,阳气衰微欲脱的危重证候。【病 因】于大吐、大汗、大泻或大出血之后。【辨证要点】突然面色苍白,极度衰竭,冷汗如珠,四肢厥冷,呼吸微弱。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1(二)亡阳证【概 念】体内阳气严重丧失,阳气衰微欲脱的【临床表现】大吐、大汗、大泻或大出血之后,冷四肢厥冷,稀冷汗如珠,淡突然面色苍白
55、,润舌质淡,静表情淡漠,极度衰竭,呼吸微弱,脉 微细数无力或脉绝。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2【临床表现】大吐、大汗、大泻或大出血之后,冷四肢厥冷【证候分析】阳气随津血而脱,温煦、推动、气化作用衰退极度衰竭,表情淡漠。阳虚寒盛面色苍白或青紫。阳气不足,推动无力呼吸浅表且微弱。阳亡,固摄功能消失冷汗如珠;鼓动无力脉微细或脉微欲绝。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3【证候分析】阳气随津血而脱,温煦、推动、气化作用中医辨证学专“阴不胜其阳”和“阳不胜其阴”都是阴阳两方平衡被破坏后,出现的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如果阴阳偏胜偏衰进一步发展,到了有阳无阴或有阴无阳的地步,就会影
56、响生命,出现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决,经气乃绝”的危象,甚至死亡。清人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亦说:“阴阳脱离,命立倾也。”【证候分析】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4“阴不胜其阳”和“阳不胜其阴”都是阴阳两方平衡被破坏后,出现注意亡阴证与亡阳证鉴别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5注意亡阴证与亡阳证鉴别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2/20第五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八纲单因素“纲”(证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相兼、错杂、真假、转化四种情况。 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6第五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八纲单因素“纲”(证候)之间的关系主一、证候相兼证候相兼八纲中性质不相
57、对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纲” 的并存。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7一、证候相兼证候相兼八纲中性质不相对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二、证候错杂证候错杂八纲中性质相对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纲”的并存。证候错杂 常见 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错杂三种情况。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8二、证候错杂证候错杂八纲中性质相对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纲(一)表里同病表里同病疾病的某一个时期表证与里证并存。病因1.感受外邪,表证未罢,外邪又入里;2.外感表证未愈又有七情、饮食、劳役等原因造成的内伤里证;3.内伤里证未愈,又复患外感。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39(一)表里同
58、病表里同病疾病的某一个时期表证与里证并存。(二)寒热错杂寒热错杂疾病某一个时期寒证与热证并存。临床上寒热错杂主要是在表里病位的组合和上下病位的组合。主要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寒下热、上热下寒等组合。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40(二)寒热错杂寒热错杂疾病某一个时期寒证与热证并存。临表寒里热、表热里寒既属表里同病,又属寒热错杂。病因:表寒里热证 常由 表寒之邪未解又传里化热;或本有内热证,又外感寒邪。表热里寒证 常由 表热证误治导致体内阳气损伤,而表热之邪未解;素有里寒证又复感外寒之邪。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41表寒里热、表热里寒既属表里同病,又属寒热错杂。
59、病因: 上寒下热证、上热下寒证所涉及的“上”、“下”部位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病理本质是阴阳之气在人体上下部位同时发生盛衰变化,或阴盛于上,阳盛于下;或阳盛于上,阴盛于下。上寒下热、上热下寒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42 上寒下热证、上热下寒证所涉及的“上”、“下”部位寒热错杂也是二种或二种以上证候的病理组合,它们的组合也是通过表里上下病位的组合而实现的。其临床表现也是二种或二种以上单因素证候临床表现的叠加。(二)寒热错杂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43寒热错杂也是二种或二种以上证候的病理组合,它们的组合也是通(三)虚实错杂虚实错杂疾病某一时期虚证与实证并见。一、
60、病位(表里、上下)的错杂常见有表实里虚证、上实下虚证、上虚下实证;二、正邪力量对抗程度的不同而发生的错杂,常见有虚证夹实证、实证夹虚证、虚实并重证、上实下虚证、上虚下实证。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44(三)虚实错杂虚实错杂疾病某一时期虚证与实证并见。中医三、证候转化证候转化是指八纲中某纲在一定的条件下,朝着性质相对立的方向发展。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证候转化为性质相对立的另一种证候。证候转化主要有: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三种情况。中医辨证学专题知识宣教10/3/2022145三、证候转化证候转化是指八纲中某纲在一定的条件下,朝着性质相(一)表里出入表里出入疾病发展过程中病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公寓室内外装修一体化工程合同2篇
- 2025年果园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合同
- 2025版口腔诊所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意外伤害保险合同3篇
- 2024年度装配式建筑项目造价概算与施工图设计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小学环保实践活动实施合同
- 2025版股东对外转让股权信息公告及披露协议3篇
- 2024幼儿园建设项目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施工合同3篇
- 课题申报书:当代法国话语语言学的发展与应用
- 2024年预售度假村房产合同
- 课题申报书:大学生自杀意念保护因素作用机制及干预路径研究
- 强制报告制度课件
- 33-提高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首层防护一次验收合格率(4-3)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解读培训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节水系统安装与维护组”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习题与答案
- 电信业务运营与服务规范
- 室性心动过速
- 报考中级会计的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模板
- 灭火器、消防栓安全检查表
- 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0篇)
- 2024年-2025年公路养护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