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起源传播与发展_第1页
咖啡的起源传播与发展_第2页
咖啡的起源传播与发展_第3页
咖啡的起源传播与发展_第4页
咖啡的起源传播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 咖啡发展历史第1页目录咖啡起源咖啡历史咖啡传输欧洲咖啡馆第2页咖啡起源1第3页咖啡起源 牧羊人故事 起源地:公元六世纪埃塞俄比亚 发觉人:牧羊童卡尔迪(Kaldi) 经 过: 有一天,卡尔迪在放牧时发觉自己羊群 兴奋莫名,活蹦乱跳,连病羊和老羊也恢复了元气。他仔细观察,发觉是羊儿吃了山坡上不著名植物红果子所致。于是,他摘下几颗试吃,感觉酸甜可口,没多久便倦意全消,身轻体畅。今后,卡尔迪天天跟着羊儿吃红果子,与羊群嬉戏。一天,附近寺庙长老经过,卡尔迪告之红果子神效,长老就用红果子煮水,在晚上礼拜时喝,到达了预防打瞌睡效果。今后,教徒夜间敬拜前,都 会先喝红果子熬煮热果汁“咖瓦”(qahw

2、a)。 第4页咖啡起源 阿拉伯僧侣故事 起源地:公元十三世纪也门山中 发觉人:在摩卡倍受尊敬僧侣雪克欧玛 经 过: 1258年,因被人诬陷而被族人驱逐出境雪克欧玛,流浪到离故乡摩卡很远瓦萨姆,一天,他饥肠辘辘地走在山林中,看见枝头上有一只小鸟在啄食枝头上果实,并发出美妙啼叫声。他将这种果实带回住处并加水熬煮,汤汁散发出浓郁诱人香味,饮用后原本疲惫感觉也随之消除。于是欧玛采下许多这种神奇果实,碰到有些人生病时,便将果实熬成汤汁送给他们喝。因为他四处行善,受到广大信徒喜爱,很快他罪被赦免了。回到摩卡后,他因发觉这种果实而受到礼赞,并被人们推崇为圣者。这种神奇治病良药就是今天咖啡。第5页咖啡历史2第

3、6页咖啡历史(1)公元六世纪:嚼食咖啡果叶居住于东非埃塞俄比亚游牧民族盖拉族(Galla)好战成性,他们常摘下咖啡果叶捣碎,裹上动物脂肪,揉成小球状,当成远行、征战时壮胆用“大力丸”。公元九世纪:咖啡入药埃塞俄比亚人用咖啡(当地人称bunn)熬煮汁液(人称bunchum)治疗头疼、提神。但这种使用方法并不普及,仅限阿拉伯贵族使用。公元十六世纪:利用咖啡豆也门开始流行用浅焙咖啡豆与晒干果肉磨碎后一起滚煮,但传到土耳其后,便舍弃了果肉部分,全以中深焙咖啡豆来泡,人称“咖瓦“。土耳其语称为kahveh.公元十五世纪:咖啡果肉泡煮非洲也门摩卡港和亚丁港流行饮用一个名为咖许(qishr)热饮。就是把红色

4、咖啡果摘下,晒干后只用果肉部分以文火浅焙后捣碎,再以热水泡煮,趁热饮用。”咖许”。食用咖啡历史第7页咖啡历史(2)郑和下西洋,暗助咖啡世俗化十五世纪郑和曾抵达也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那时在中东,咖啡饮品仅局限于药用或宗教祈祷专用。中国带去茶砖给了阿拉伯部族将咖啡世俗化启示。咖啡教父:达巴尼提倡使用咖瓦十五世纪中叶,也门亚丁港法律编审达巴尼长老从埃塞俄比亚回来后大力向教众们推广咖瓦饮品,咖瓦快速窜红。咖啡教父:夏狄利 以卡特草泡煮咖瓦在中东,人们将长老夏狄利视为咖啡守护神。因为他是最早引进咖瓦并推广成也门大众饮料。最早咖瓦是以卡特草泡煮,咖啡世俗化第8页咖啡食用方法 嚼食:公元六世纪,埃塞俄比

5、亚盖拉族嚼食咖啡果子与 卡特草入药:公元九世纪,波斯名医以咖啡入药,治疗头疼和提神泡煮晒干果肉:公元十五世纪,也门饮用”咖许“烘焙咖啡豆:公元十五世纪,叙利亚开始烘焙咖啡豆泡煮咖啡豆:公元十五世纪,土耳其泡煮中深焙咖啡豆咖啡加糖:公元十六世纪,土耳其攻占塞浦路斯后,开始在咖啡 中加糖或蜂蜜咖啡加香料:公元十六世纪,阿拉伯喜欢在咖啡中加入各式印度 香料过滤咖啡渣并加奶:公元十七世纪,维也纳人哥辛斯基创造了牛 奶咖啡咖啡加酒:公元十八世纪,奥地利用橘子酒加咖啡和奶油,调配 出了美味无比新饮品欧蕾咖啡:公元十七世纪,巴黎名医推崇加奶调味欧蕾咖啡Espresso浓缩咖啡: 1946年,意大利人Gagg

6、ia创造了用压力冲煮 咖啡方法,espresso就此诞生第9页咖啡食用方法 神秘土耳其咖啡第10页咖啡传输3第11页咖啡传输第12页咖啡在欧洲传输一五七四年,荷兰植物学家克劳修斯在印刷品中介绍咖啡豆,这是欧洲最早咖啡文件。一五八二年,德国植物学家劳沃尔夫浪迹中东游记中提到当地人每日必饮咖瓦,这是欧洲人介绍咖啡第一本书。一五九二年,意大利植物学家艾宾努斯最先在出版物中刊出咖啡树手绘图。十七世纪,奥地利与土耳其战争,维也纳人哥辛斯基因有战功,奖励土耳其遗弃咖啡生豆,开立“蓝瓶之屋”咖啡馆,创造了过滤咖啡渣和添加牛奶新调制法。一六一五年,威尼斯商人小量进口了一批咖啡豆,这是欧洲首次实际进口咖啡豆统计

7、。一六四五年,第一家小型咖啡馆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连环拱廊开张。一六四0年,荷兰成功从也门摩卡港进口第一批咖啡熟豆。欧洲人认识咖啡第13页咖啡树在亚洲种植十七世纪初,印度人巴巴布丹将七颗也门摩卡咖啡种子藏在肚皮上暗袋里,偷偷将咖啡豆带回印度,种在西南部卡纳塔克邦,这里出产咖啡叫老奇克品种(Old Chilk)十八世纪以前,埃塞俄比亚以天然野生咖啡为主,最早发展咖啡栽培业是也门。(公元525年,埃塞俄比亚军队侵入也门)16,荷兰东印度企业船长德波耶克从也门摩卡盗走咖啡树,运回阿姆斯特丹栽种于暖房里,成为欧洲繁殖咖啡树母株(铁比卡种)。1699年,荷兰人将铁比卡树苗移植至爪哇岛试种,一举成功。当前,

8、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国。一七一八年,荷兰人将咖啡田扩展到邻近苏门答腊和苏拉威西。十八世纪,爪哇咖啡开始与摩卡分庭抗礼,成为家喻户晓商品。第14页咖啡树在中南美洲种植一七二0年,法国海军军官德克利从皇家花园偷了一株咖啡树苗并成功栽种在中南美洲。一七三0年,英国将铁比卡引进牙买加,造就日后闻名于世蓝山咖啡。一七一八年,荷兰人把咖啡带到了南美洲苏里南,拉开了世界咖啡中心地域(南美洲)种植业飞速发展序幕17501790年,咖啡依序传入危地马拉、古巴、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等地。 世界咖啡中心地域形成一七二七年,巴西陆军军官帕列塔斡旋荷法矛盾,利用美男计取得波旁咖啡树苗,成就巴西今日产量世界第一

9、基础。第15页咖啡树在其它地域种植一七一一年,法国人博伊文在非洲东海岸马达加西加岛以东波旁岛发觉了波旁圆身豆。一八二五年,来自里约热内卢咖啡种子被带到了夏威夷岛,并出现了夏威夷科纳咖啡。一八七八年,英国人将咖啡带到了非洲,在肯尼亚建立了咖啡种植园区。一八八七年,法国人带着咖啡树苗在越南建立了种植园。一八九六年,咖啡开始登陆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域。十九世纪末,咖啡开始在台湾种植,随即传入云南省。第16页咖啡传输第17页欧洲咖啡馆发展4第18页世界上最古老咖啡馆 威尼斯咖啡馆:1645年,第一家小型咖啡馆诞生,主打“土耳其咖啡”,走平民路线 法国普蔻咖啡馆(La Procope):1686年营业至今,

10、 是寿命最长咖啡馆。在法国歌剧院附近, 以知识分子与文艺界人士为诉求对象,被 誉为“剧院咖啡馆”奥地利特马塞利咖啡馆(Caf Tomaselli):17诞生 于奥地利萨尔斯堡旧市场,是当今第二长寿咖啡 馆。有着“莫扎特家族最爱”之誉。威尼斯佛罗里昂咖啡馆(Caffe Florian): 17开业,曾是当地讯息转运站。是现 今第三长寿咖啡馆。佛罗里昂与当代艺展紧 密结合,无人出其左右。第19页世界各地咖啡风情(1) 奥地利咖啡风情:维也纳人把咖啡与音乐、华尔兹 提并论,称为“维也纳三宝”。维也纳人喜甜食,多喜欢在点上一杯咖啡同时,再添一块精巧甜点。 备有报纸、画报、杂志供读者阅览是维也 纳咖啡馆

11、一大文化特色。德国咖啡风情:德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消费国,有60%德 国人选择以咖啡作为早餐主要内容。德国第一家咖啡馆出现在港 口城市不来梅。法国咖啡风情:法国人喝咖啡更考究环境和情调,他们喜欢慢慢地品,读书看报,高谈阔论,一喝就是大半天。所以,法国让人歇脚喝咖啡地方遍布大街小巷,形式、格调、大小不拘一格。而最大众化、充 满浪漫情调,还是那些露天咖啡座。土耳其咖啡风情:土耳其是第一个将咖啡饮料世俗化民族,土耳其 咖啡从原料精选、焙炒、摩碎到调煮都十分考究。土耳其 人还经常利用喝完后附着在杯壁咖啡粉末图案来算命。意大利咖啡风情:意大利创造了espresso,做得快,喝得也快。 意大利街上处处可见

12、叫做BAR咖啡小店,供人站着喝。第20页世界各地咖啡风情(2) 美国咖啡风情:美国最常见是蒸馏咖啡,美国人咖啡 喝得虽多,但并不太考究。都是为喝咖啡而喝咖啡。 日本咖啡风情:咖啡第一次出现在日本是在十九世纪初, 直到1888年才在东京开设了第一家咖啡店。咖啡在日本 非常受欢迎,也为咖啡发展做出了贡献:1899年加藤觉博士发 明了速溶咖啡;1969 年上岛忠雄(UCC)创造了罐装咖啡。今天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咖啡进口国。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设有官 方咖啡节日(每年10月1日)国家。印尼咖啡风情:印尼是世界上咖啡主要生产国,那些跨国经营咖 啡连锁店通常都会在当地进行咖啡豆采购,运回国内烘焙和处理,然后再送回印尼以高价出售。对许多支付得起富人来说,喝什么样咖啡并不主要,主要是要喝价格昂贵咖啡。印度咖啡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