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_第1页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_第2页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_第3页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_第4页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状态一、效力状态概述第一编 民法总论 第三分编 民事法律事实意思表示效力“引而不发”“”意思表示有效、生效意思表示有效、未生效意思表示适法效力约束的事实意思表示违法意思表示效力瑕疵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二、法律行为的有效行 为目的性法律事实法效性意表行为目的法效行为目的在于追求法效发生目的使他人察知意思表示法效的内容“有效”适法有效:“意表”与“法效”的连接建立;“意表”适法其条件法律行为的效力瑕疵第一编 民法总论 第三分编 民事法律事实行 为目的性法律事实法效性意表行为目的法效行为目的在于追求法效发生目的使他人察知意思表示法效的内容“效力瑕疵”适

2、法效力瑕疵:“意表”与“法效”的连接无法完全建立;“意表”违法为其条件第一编 民法总论 第三分编 民事法律事实导致民事行为效力瑕疵的原因一般成立要件“主体”“表示”“标的”有效要件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法、适当、确定效力瑕疵主体行为能力瑕疵意思表示瑕疵标的瑕疵行为能力瑕疵意思表示瑕疵标的瑕疵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重大误解恶意串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反公共利益与公序良俗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超越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有效可撤销可变更效力待定无效民事行为的效力状态 因意思表示有瑕疵,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变更的民事行为。特征是意思表示有瑕

3、疵的民事行为是可予以撤销或变更的民事行为只有当事人才可主张无效的民事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导致合同变更、撤销的事由 (一)重大误解当事人因对标的物产生错误认识,致使该行we为结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遭成较大损失的情形。1、对行为性质误解2、对标的物误解3、对价款误解4、对当事人的误解【案例回放】 买彩票反:“欠彩”,真失误大了 王建,一名普通职工,对买单复式彩票不甚了解,有一天却心血来潮想买几张这样的彩票碰碰运气。2002年3月20日,他摇头晃脑的来到某彩票销售点买彩票。可结果,王建却被告知要付款49000元,这算什么? 王建当即十分惊讶,表示自己没有那么多钱,也不可能花那么多钱

4、买彩票,要求撤销重新打票。售票的却表示不能撤销,双方发生争执。无奈,王建只好认了这个偷鸡不成反蚀米的惨痛局面,先支付了154元,写下“欠彩票店49000元”的欠条,先脱身再说。之后销售点的人就来想王建讨要欠款,未果。争执没有结果,王建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躲了。显失公平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分担明显不公平的行为。乘人之危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际,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意愿与己订立合同乘人之危的条件:1、一方当事人处于危难出境2、行为人利用了对方当事人的危难处境3、主观状态为故意4、目的是为了取得过分利益【案例回放】 迟某诉甲公司等隐瞒真实情况签订

5、买卖合同构成欺诈案 甲公司(甲方)与迟某(乙方)签订一份分期付款购车合同,约定由乙方向甲方购买解放牌自卸车一辆,使用时发现车辆被他人使用过,发动机被更换过,系一辆旧车,后原告迟某与被告甲公司就该车纠纷磋商未果原告遂提起诉讼。 胁迫 一方采用了违法手段,威胁对方使对方产生恐惧,并因此事实某种民事行为。1、胁迫具有违法性2、胁迫实施重大。3、用来胁迫的事实必须是可能发生。4、被胁迫一方因陷入恐惧而,有因果关系。【案例回放】 超市遭逼,陷入危机 陈全之子陈劲考上了A市的一所重点中学,为了方便照顾儿子,陈全在A市买了一套住房,全家搬迁到A市居住,并经营了一家超市。由于陈全夫妇经营有方,超市生意十分火爆

6、。 一年后,在A市经营连锁超市的宏发公司多次派人与陈全商谈,要求陈全江超市转让给该公司,由于经营走上了正轨,陈全不愿意转让超市。而后,宏发公司董事长张某亲自出面与陈全接洽,陈全还是没有答应。不久,陈全的超市就多次出现顾客当场指责超市出售假货的事情,给超市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样的局面持续了一段时间,张某又亲自上门要求装让,陈全还是未答应,张某莘莘而归,但走时留下话:“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后来,超市接连几天发生暴力事件,使生意一落千丈。接着张某带着十几个团伙成员,来到陈全的超市,再次要求陈权转让超市,还说知道陈全的儿子叫陈劲,在某中学读书,陈全为了家人的安全,不得已以极低的价格将超市装让给宏发公司。 一年后,张某团伙因从事犯罪活动被全部缉拿归案。陈全得知后,以宏发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课堂小结】 可撤销合同虽经当事人协商成立,但由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并非真意,经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可以取消其效力的合同。【课后作业】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类型案例讨论 乘人之危所立借据可撤销案王某的亲属死于他乡,王某前往该地要将尸体拉回,以后办事,不想李某以王某的亲属欠其钱为由,从中阻挠,王某向出示了一份显示其亲属借李某现金58000元的借据复印件,并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