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件_第1页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件_第2页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件_第3页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件_第4页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教师心理压力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三、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人生压力 30岁以前 看学历 3050岁 看经历 5070岁 看病历 70岁以后 看黃历21世纪压力时代角色模糊人际应激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家庭与工作技术应激工作压力环境压力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过度拥挤社会压力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剥夺个性的发展A类型行为模式高血压人格抑郁型人格癌症敏感型人格酒精型人格人格因素与压力缺乏相互独立缺乏交流沟通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压力我忍!我忍!我忍忍忍!案例二 嘉兴平湖的初中英语教师周君在杭州割喉自杀,年仅33岁。他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多次评为

2、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多年,任教已经十多年,为人厚道,工作积极。他人缘一直不错,和同事,领导的关系也一直很好,家庭也没有出过什么事情,所以大家根本想不出其自杀理由。其妻子回忆周君生前曾透露工作压力大,吃不消。案例三香港明报2010年11月22日电报道,香港一名小学女教师不堪工作压力困扰,21日上午在香港某公寓15楼跃下身亡,成为近两年内香港地区第6名自杀身亡教师。当地教育界人士指出,不同学校在学术成绩上竞争激烈,教师除负责繁重教学工作,也要兼顾大量琐碎校务,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失衡,提醒教师遇压力及困难要求助。 案例四北京朝阳区一位初中教师,上课时发现一男生没有认真听讲,并发出怪声,引起了周围同学哄

3、堂大笑,严重扰乱课堂秩序,老师顿时火冒三丈,气冲冲从讲台上走下来,扭住一同学的耳朵大声训斥,学生申辩了几句后,该老师听后火气更甚,随即给了学生两个巴掌。事后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该教师承认自己由于近段时间评职称问题情绪不佳,为小事动怒伤害学生实在不应该。案例五一位教师在家中与爱人因家庭琐事大吵了一顿,第二天上班情绪还处在低谷,心情不好。上课时,看到两个学生跟往常上课一样偷偷地闹着玩,该老师心里的无名火就上来了。他先是把这两个学生给狠狠地批评了一通,接着又对全班学生说:“如果不欢迎我来上课,你们可以写信给校长要求换人。我最讨厌上你们班的课了。”学生被骂得个个不出声,只好闷着头在听完课,而该老师此时也

4、没心情去讲课了,并且也觉得自己的课上得很吃力,因此心里对该班学生的厌恶情绪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厌恶上课。 媒体报道心理枯竭已成为职业病 教师是高危人群之一 央视国际报道 (2004年07月06日 ) 谨防职业疾病教师心理枯竭现象 光明日报报道 (2005-04-16 )35%受访老师自认有心理疾病新浪网报道 (2006年09月10日) 社会家长要求过高心理疲劳成教师新职业病新华网报道(2008年09月10日)教师任务重压力大广州9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人民网报道(2010年10月15日) 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

5、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杭州市教科所于2008上半年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20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严重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女教师的压力大于男教师,班主任压力大于和非班主任教师。中职教师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工作压力过大学生行为问题中职生课堂难管理和暴力等不良行为难制止给中职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是导致中职教师是身心衰竭的重要因素;繁重教学事务大量学生事务、平均每周课时16节以上、应付学校各种检查和活动、工作之外担心学生出问题;其他压力职称评比、家长要求、社会期望、人际关系等等。过重压力导致的教师身心疾病: 1、心身疾病

6、冠心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偏头痛等2、情绪不良情绪失调压抑不稳定 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 3、职业行为问题 4、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压力反应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非人性化人际关系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同事和家人(硬暴力体罚、辱骂;软暴力漠视)。低成就感自我评价通常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和价值,对学生、学校和社会不满。对学生失去耐心对教学失去热情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健康: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世界卫生组织)。传统模式健康=无疾病、身体强壮现代模式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

7、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心理疾病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正确的角色认知: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热爱教师岗位。稳定乐观的情绪:情绪稳定,乐观积极。具有教育独创性:不断学习,不断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接受现实,适应环境。调适压力的途径自我心理调节教育行政协助专业机构社会支持系统三、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一)教育行政协助学校要有关心教师心理健康的意识,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法给教师减轻压力减轻负担,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采取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改进学校管理,建立公平合理的内部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教

8、师绩效评价体系。(二)寻求外部帮助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最大来源是一个人的配偶及家庭成员、亲属,其次为朋友,同事及社会组织。后者的支持作用也很重要,并且是前者不能取代的。求助专业机构心理咨询一旦有些问题超过了个人能力限度,尤其是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求助于专业机构的指导并进行有效地处理解决是非常必要的。1.认知调节调节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教师自我概念水平偏低、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情绪ABC理论影响我们情绪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卖盐和卖伞从前,有一位老婆婆,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盐,小儿子卖伞,两个儿子都很孝顺。

9、可老婆婆却天天忧心忡忡,晴也哭,阴也哭。天晴时,老婆婆担心小儿子怎么卖伞呢?天下雨时,老婆婆又担心大儿子怎么晒盐呢?老婆婆郁郁寡欢,身体憔悴,日子过得非常忧郁。后来,有一位好心的邻居告诉她:“老人家,你应该高兴才是。天晴时好晒盐,你应为大儿子高兴。下雨时好卖伞,你应为小儿子高兴,哪一天都是好消息呀。”从此,这位老婆婆便摆脱了烦恼。同样一件事情,消极看待,产生了消极的情绪,换个角度从积极方面看待,就产生了积极愉快的情绪。决定人的情绪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态度和想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一些的非理性想法,进而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2.情绪调节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过喜则伤心而气散,过怒则伤肝而气上,过思则伤脾而气郁,过忧则伤肺而气结,过恐则伤肾而气下。理性控制和合理宣泄2.情绪调节理性控制理智分析原因;控制冲动行为自我暗示“我一定能行”、“不要紧张”、“不许发怒” 心理换位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通过将心比心,体会到不良情绪可能带给他人的感受 。深呼吸、放松等合理宣泄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哭一哭、喊一喊、说一说、唱一唱、动一动。更多心理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