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浙江省兰溪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1页
2009-2022历年浙江省兰溪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2页
2009-2022历年浙江省兰溪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3页
2009-2022历年浙江省兰溪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4页
2009-2022历年浙江省兰溪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浙江省兰溪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类型主要包括: A.股份两合公司 B.国有独资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司法。 第二步,C项、D项:根据公司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第三条第三款,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

2、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故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的类型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C项、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CD选项。A项:股份两合公司,是指由一名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组成的公司。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仅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责。有限责任部分资本分为等额股份,发行股票,由股东认购。无限责任股东在公司中占主导地位,掌管公司内外事务。股份两合公司不属于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的类型。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

3、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不属于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的类型。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2.光导纤维主要利用的是光的()原理。 A.折射 B.反射 C.透射 D.全反射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光导纤维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全反射是指光由光密介质(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射到光疏介质(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内的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个原理造出一种透明度很高、粗细像蜘蛛丝一样的玻璃丝玻璃纤维,当光线以合适的角度射入玻璃纤维时,光就沿着弯弯曲曲的玻璃纤维前进。由于这种纤维能够

4、用来传输光线,所以称它为光导纤维。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A项:折射指当物体或波动由一种媒介斜射入另一种媒介造成速度改变而引起角度上的偏移。例如当一条木棒插在水里面时,单用肉眼看会以为木棒进入水中时折断了,实际是光进入水里面时,产生折射所带来的效果。光导纤维利用的不是光的折射原理,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反射是指波阵面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在两个介质的界面处,其传播方向突然改变,而回到其来源的介质。光的反射类型有: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如水中倒影、照镜子等;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如自行车的尾灯、环

5、卫工人衣服上的光标条等。光导纤维利用的不是光的反射原理,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透射是入射光经过折射穿过物体后的出射现象。被透射的物体为透明体或半透明体,如玻璃,滤色片等。光导纤维利用的不是光的透射原理,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3.文艺批判的诸多缺席是缺乏理论勇气的表现,批评之所以失语和缺位,是因为背后没有了可适用的足够强大的新理论和精神来支撑,心中也就无话可说。什么是健康的文艺批判?标准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能宽容、理性地对待与自己文化主张不一样的文化实践。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宽容、理性是文艺批评中最重要的理论标准 B.文艺批评失语和缺位是由于缺乏理论勇气造成的 C.健

6、康的文艺批评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新方法、新理论来支撑 D.健康的文艺批评必须能宽容、理性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主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批评缺席的原因,第二句提出疑问“什么是健康的文艺批判”,最后一句话提出文段的主旨句“能宽容、理性地对待与自己文化主张不一样的文化实践”。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A项和B项:偏离文段核心词“健康的文艺批判”。C项:“新方法、新理论”无中生有。4.下列句子中,不存在语病的有: A.被访者几乎都表示对北京不甚了解,但都认为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城市。 B.中国人民正在为建

7、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C.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展示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D.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来评价外部的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几乎”与“都”不可连用。排除A项。 第二步,B项,语序错误,应改为“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排除B项。第三步,C项,无语病第四步,D项,无语病。因此,选择CD选项。5.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南风,夏季盛行偏北风。()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

8、识。 第二步,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所以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因此,本题错误。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

9、大陆的干冷气流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一年中随同季风的变化,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为三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但因纬度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季风气候各有特征。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6.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采纳张骞的建议。()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凡是做官的人都要懂

10、得儒家的学说,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法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因此,本题错误。张骞(前164年前114年),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因而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

11、,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7.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A.唯心主义哲学 B.普遍联系的哲学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因材施教”的思想最早出自论语先进篇,是孔子重要的教育理念,意思是说由于每个学生认识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等不同,所以教师要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指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及其规律出发,从运动、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故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12、A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是第一位的,物质是第二位。题干中指的是从存在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哲学依据是唯物论中的物质决定意识。因此,唯心主义哲学与“因材施教”无关。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题干中指的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教学方式,未涉及到联系。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13、能被消灭,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因材施教”指的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教学方式,未涉及到规律。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8.做一件事情,往往有利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有: A.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 B.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C.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D.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做一件事情,往往有利有弊”,

14、A项“都”绝对。B项,利与弊的对比,属于无中生有。C项,对应“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说明利与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D项,无中生有。因此,选择ABD选项。9.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运动量过大出汗多时,为预防中暑应多喝: A.糖水 B.糖醋水 C.盐开水 D.白开水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人体内水分中含有一定的盐分,当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运动量过大出汗多时,盐分就会随着汗被排出体外,盐分的损失会破坏体液的平衡。因此在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运动量过大出汗多时,为预防中暑应多喝盐开水,以补充流失的盐分。C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中暑

15、是在暑热季节、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当出现中暑症状时,要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将其转移至通风阴凉处。10.当你不再十分在意成功和失败,开始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审视走过的生命历程,温暖的阳光就会_你曾经沧桑的心田,和煦的春风就会_你曾经苦涩的心泪。依次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洒满吹干 B.进驻拂干 C.照亮擦干 D.浸润拭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可知,空中词语与“阳光”搭配。A项“洒满”指洒遍,铺满,可与“阳光”搭配。B项“进驻”指(军队)开进某

16、一地区驻扎下来,若填入空中,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阳光驻扎进心田,照亮了曾经的沧桑,符合文意。C项“照亮”指照射使明亮,可与“阳光”搭配。D项“浸润”指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不能与“阳光”搭配,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语境可知,空中词语与“春风”搭配。C项“擦干”不能与“春风”搭配。排除C项。整个文段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相比之下,A项和B项中,“拂干”更合适,且可以与前面的“进驻”共同构成排比句式。因此,选择B选项。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孟子。()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

17、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因此,本题正确。孟子,儒家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12.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一个多元的纠纷解决体系。民事纠纷具体解决方式包括()。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民事诉讼 参考答案:A

18、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是指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的方法和制度。根据纠纷处理的制度和方法的不同分为: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A项: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权益的目的。和解指当事人之间为处理和结束诉讼而达成的解决争议问题的妥协或协议;也指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A项正确。B项: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

19、组织的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B项正确。C项: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仲裁指当事人根据其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C项正确。D项:公力救济,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裁决,是指当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依民事诉讼和强制执行程序保护自己权益的一种机制。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D项正确。因此,选择ABC

20、D选项。民事纠纷作为法律纠纷的一种,是指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法律义务规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由此而产生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民事争议。总的来讲,民事纠纷就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发生了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单位、有关行政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对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履行;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13.请

2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题干图形均由两个图形组合而成,结构存在共性,优先考虑静态位置。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从左到右观察各图形,第一段图形外部轮廓与内部黑色图形公共边线条数依次为0、1、2,呈等差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前两幅图形外部轮廓与内部黑色图形公共边线条数依次为0、1,故问号处图形外部轮廓与内部黑色图形公共边线条数应为2,排除A、D项;进一步观察,第一段图形外部轮廓线条数均多于内部黑色图形线条数,第二段,前两图内部

22、黑色图形线条数均多于外部轮廓线条数,故排除B项,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14.三国时,以身殉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相是诸葛亮。()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后出师表,意思是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本题正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23、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15.下列现象的产生,哪些与空气成分有关: A.菜刀置于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浓盐酸露置空气中变轻 C.脆酥饼置于空气中变软 D.烧碱露置空气中变重 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第二步,A项:菜刀置于潮湿的空

24、气中后,铁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铁锈。故菜刀置于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与空气成分有关。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C项:脆酥饼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因而变软。故脆酥饼置于空气中变软,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C项与题意相符,当选。D项: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故烧碱露置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因而变重,与空气成分有关。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ACD选项。B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其中的氯化氢气体会挥发出来,质量减小,浓度减小,因而

25、露置空气中变轻,与挥发性有关,与空气成分无关。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16.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无权代理中,善意相对人不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 第二步,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八条,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所以在无权代理中,善意相对人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因此,本题

26、错误。无权代理是非基于代理权而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旨在将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代理。无权代理的类型:没有代理权,指既没有经委托授权,又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也没有人民法院或者主管机关的指定,而以他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活动。超越代理权,指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范围而进行的代理行为。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指代理人因代理期限届满或者约定的代理事务完成甚至被解除代理权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的代理活动。17.五行相生相克,具体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

27、堪舆(风水)、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五行相邻两个为相生关系,具体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隔两个之间是相克关系。隋代肖吉的五行大义论相克指出:“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因此,本题正确。“五行相克”,本来

28、是古代思想家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朴素唯物论的理论,在战国末期,被阴阳学派创始人邹衍附会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每一个朝代都受一种五行的支配,朝代的更替,正是五行相克的结果,陷入了历史唯心论。18.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行相当原则 D.刑罚个别化原则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刑法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A项正确。B项:根据刑法第四条,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B

29、项正确。C项:根据刑法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C项正确。因此,选择ABC选项。D项:刑罚个别化原则,是指具体适用刑罚时,要根据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强弱与特点,适用轻重不同的刑罚,以期教育改造罪犯,实现刑罚特殊预防的目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刑罚个别化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反,不属于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19.海马对于()相当于()对于珊瑚 A.海龙;海葵 B.河马;礁石 C.木马;海螺 D.贝壳;海带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海龙”与“海马”都属于海龙科,

30、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海葵”与“珊瑚”都属于珊瑚纲,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海马”与“河马”都是动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珊瑚”生长在“礁石”中,二者属于场所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海马”与“木马”无明显逻辑关系,“海螺”与“珊瑚”都是海洋动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贝壳”是软体动物的外壳,与“海马”无明显逻辑关系,“海带”是植物,而“珊瑚”是动物,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0.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律上无效的行为必然是违法的行为 B

31、.有些行为虽不合法,但也不违法 C.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D.违法行为并不一定是违反道德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无效行为是指不符合法律生效要件的行为。违法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但是,法律上无效的行为并不一定是违法行为。例如,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一个六岁的孩子可以去

32、文具店买学习用品,这一行为并不违法。因此,法律上无效的行为不一定违法。A项说法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B项:一个六岁的孩子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品,因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合法而无效,但这一行为并不违法。因此,有些行为虽不合法,但也不违法。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法”:例如,社会公德提倡要尊老爱幼,在公交车上专门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座或优先座位,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违反道德,但并不违法。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违法行为并不一定是违反道德”:例如,公路两边、小区里卖水果买烤地瓜的,他们也是为了生计,为了

33、子女,并不违反道德。但是有可能违反治安管理法。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通常情况下,违法行为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违法行为必须是某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21.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主刑不包括: A.管制 B.拘役 C.无期徒刑 D.没收违法所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

34、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因此,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D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A项、B项、C项: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A项、B项、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22.菜农菜贩 A.售货员商店 B.主持人广告 C.作家出版商 D.经理秘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菜农”为“菜贩”提供蔬菜,二者属于合作供应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售货员”在“商店

35、”工作,二者属于地点的对应关系,排除;B项:“主持人”与“广告”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作家”为“出版商”提供作品,二者属于合作供应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经理”与“秘书”属于上下级的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3.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自觉地经济形态,需要公共部门、经济主体和金融界三方转变观念,共同_,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营建环境 B.努力氛围 C.营造局面 D.建造局势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自觉地经济形态,需要公共部门、经济主体和金融界三方转变观念,共同

36、_”可知,所填实词搭配“循环经济”。A项的“营建”和D项的“建造”,一般搭配具体的建筑物,与“循环经济”搭配不当,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_”可知,该空搭配“循环经济的状态”,B项的“氛围”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搭配不当,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局面”指事物的形势、情景,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努力:尽量将力量使出来。营造:建造;制作;指建筑工程及器械制作等事宜;构造,编造。环境:周围的地方;周围的情况、影响或势力。局势:棋局的形势;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状况;规模、格局。营建:兴建,建造。如营建宿舍楼。建造:建筑,修建。如建造房屋、建造花园。

37、24.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食品安全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协调配合监督制约协调配合的逆否命题是:协调配合监督制约

38、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由递推可得:有效管理监督制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是对该式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B项:由递推可得:食品安全监督制约,“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对该式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可以推出;C项:由递推可得:食品安全协调配合,“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是对该式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D项:由递推可得:有效管理监督制约,“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是对该式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5.人工智能是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表现出来的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包括推理、知识、规划

39、、学习、交流、感知、移动和操作物体的能力等。()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 第二步,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包括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动和操作物体的能力等。因此,本题正确。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

40、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26.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起到提神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茶中含有一类物质即“生物碱”。生物碱主要有三部分:咖啡碱、可可碱、茶碱。茶碱可使平滑肌张力降低,呼吸道扩张;可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气道平滑肌松弛;有促进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可以起到提神的作用;可以使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肌肉收缩能力,有强心的功效;抑制钙离子由平滑肌内质网释放,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产生呼吸道扩张作用。因此,本题正确。茶叶以咖啡碱为主要成分,占茶叶干物

41、质成分的2%4%。咖啡碱会导致兴奋,甚至会导致心脏的高度亢奋。27.失业率等于: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额百分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在我国,凡是满一定年龄(16周岁)、具有劳动能力、要求有报酬的工作而尚未获得工作职位的人口,称为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泛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适龄人口,包括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就业人口和要求工作而尚未获得工作

42、职位的失业或待业人口。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失业类型:周期性失业,指由于经济中的总需求减少,导致劳动人口过剩,从而出现失业情况。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因为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改变了工作技能的要求,导致的失业情况。技术性失业,由于科技进步引发的失业潮。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时间性或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隐蔽性失业,指表面上虽然有工作,但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作出贡献的劳动力。28.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依靠动物的某些行为预测天气,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麻雀囤食雨天 B.蚂蚁垒窝晴天 C.蜻蜓低飞雨天 D.龟背冒“汗”晴

43、天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根据生活经验,“蜻蜓低飞”预示着要下雨,因为下雨前空气湿度很大,潮湿的水气会把昆虫的翅膀沾湿,导致昆虫的身体变重,同时天气非常闷,越到高空,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于是,蜻蜓只好低飞。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蜻蜓以大多昆虫为食,下雨天昆虫们都低飞,所以,蜻蜓也低飞,因为这样它可以寻觅捕捉到更多的食物。可见“蜻蜓低飞”对应的是雨天。因此,选择C选项。A项:“麻雀囤食”指的是麻雀预见到要下雪了,就会贮藏食物,提前做好应对冬天食物短缺的情况。可见“麻雀囤食”对应的应该是下雪天。A项错误。B项:下雨前,蚂蚁会忙碌地挖土,搬到洞口周围,避免雨水流入洞中。雨越大,它垒的窝就越高。可见“蚂蚁垒窝”对应的应该是雨天。B项错误。D项:“龟背冒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