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分)新疆和田市吉亚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 ,为了比较不同防护林种的防风效 ,乡气 象站研究人员在本乡流沙区和不同防护林带内布设了 4 个气象观测站 获取了距地面不同高 度的风速数据 (如图)。另有究表明 防护林内植被的透光程度越 ,防风效果越好。据此完 成 1、2 题。1.防风效果最好的植物是 ( )A.骆驼刺 B.杨树 C.沙拐枣 D.红柳 2.为增强防护林的防风效果宜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林带间距 C.乔灌草相结合B.栽种高大杨树 D.种植草本植物【解析1 选 C,2 选 C第 1 题,对比气象观测数据可以看出,沙拐枣距地面不同高度的风速数 据最小

2、,说明防风效果最好第 2 题,防护林内植被的透光程度越低防风效果越好因此要增 强防护林的防风效果 需要降低透光程度 ,即增加植被密度 , 乔灌草相结合会增加植被度。 增加林带间距,会导致透光程度增加种植草本植物和栽种高大杨树防风效果较差。农村养殖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殖污水和病死畜禽等,如果处置不当就会成为农村环境 的主要污染源。据此完成 、4 题。3.养殖废弃物污染不包括 ( )A.土壤污染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放射污染4.农村养殖废弃物最适宜的处理方式是 ( )A.对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沼渣还田B.养殖污水经稀释后排放,轻污染C.就地填埋病死畜禽,减少病毒传播D.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直

3、接还田增加肥力【解析3 选 D,4 选 A。 3 题,材料信息表明,养殖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养殖污水和病死畜禽等,这些废弃物有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放射污染一般是放射性元素衰变1产生的,畜禽粪便、养殖污水和病死畜禽等废弃物不会产生放射性污染。第 4 题固体废弃物 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对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 ,渣还田,这是对废弃物 的资源 , 是农村养殖废弃最适宜的处理方式。养殖污水经稀释后排放 ,使得污水变 , 有可能扩大污染。就地填埋病死畜 ,可能污染土壤。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直接还 ,可能 增加病虫害,也有可能肥料浓度过高伤害农作物。长江中游地区主要位于湖南北三省,于

4、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通过分析耕地类型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关系可以明确耕地数量的转入转出情况如 图为长江中游地区不同时段耕地数量转换来源与转换率图。据此完成 7 题。5.1990-2015 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粮食总产量上升 B.粮食自给率上升C.粮食单产下降 D.粮食商品率下降6.下列关于长江中游地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获得耕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2000-2005 年耕地转入率最低B.1995-2000 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草地C.2000-2005 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林地D.2005-2010 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水域

5、7.1990-2000 年耕地转出变化主要表明该地区 ( )A.洪涝灾害频繁 C.生态有所改善B.城乡建设进程缓慢 D.水域面积增加最多【解析】5 选 选 C,7 C。第 5 题耕地面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耕地转入和耕地转出的数 量关系,即耕地的净转换率。1990-2015 年,该地区耕地的净转换率始终为负值所以耕地面积 持续减少,粮食总产量和粮食自给率可能下降粮食单产从材料中无法获知, A、B、C 错误。 耕地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可能导致粮食商品率下降 6 题,耕地的转换方向有转入和转出 之分,转出为耕地减少的方向转入为耕地增加的方向。据图可,2000-2005 年耕地转换获得 主要来自林地。第

6、 ,由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转入和转出的来源可知耕地转出主要用于扩2大林地、草地、水域等生态用地。伴随着生态退耕该区域生态有所改善。伶仃洋水域位于我国珠江口,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表为伶仃洋海岸线类型及长度统 计表(km)。据此完成 8、9 。时间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人工海岸1978 年 94.38 152.81 80.75 84.88 278.211984 年 92.82 128.87 79.39 63.98 328.832003 年 88.34 87.54 19.05 15.15 571.122006 年 80.61 102.85 8.94 18.40 578.342014 年

7、 77.43 102.855.94 27.26 586.138.1978 年至 2014 年,伶仃洋水域 A.总岸线增长,水域面积缩小 B.人工岸线增长,自然岸线增长 C.总岸线缩短,水域面积扩大 D.人工岸线缩短,自然岸线缩短( )9.自 2003 年后,伶仃洋红树林海岸变化趋势说明当地( )A.陆地面积减小 C.环保意识增强B.生物生长加速 D.海面持续下降【解析】8 选 A,9 选 C。第 8 题,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978 年至 年,伶仃洋自然岸线 1978 为 为 自然岸线缩短;人工岸线,1978 为 为 586.13,人工岸线增长;总岸线1978 年为 691.03,2014

8、年为 799.61,总岸线增长水域面积缩 小。 9 题,读材料可知,1978 年至 2003 年伶仃洋红树林海岸线不断缩短,说明人为原因破坏 红树林,自 后,伶仃洋红树林海岸线不断增长,说明当地环保意识增强,保护红树林,红 树林海岸线不断增长。3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 ,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 利用与管理 )、恢复保护 (隔离保护管理 )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 ,研究表明 ,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 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如图为自然湿 (作为参考湿地 )和三种湿地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生 长的影响调查

9、结果。据此回答 12 题。10.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 ( ) A.能够满足水源需求B.生态环境较好C.群落抗干扰能力强D.物种丰富11.恢复保护方式物种丰富度最低原因是 ( )A.土壤水分差 C.受干扰程度低B.缺乏优势物种 D.植被稀疏12.根据三种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综合分 ,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 达到较好效果的是 ( )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B.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管理方式C.人为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D.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解析 选 A,11 选 C,12 选 B 10 题,据材料可知,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

10、北内陆地区, 水源是限制性因素。与自然恢复相 ,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 ,主要原因可能是 该方式能够满足水源需求 题,物种丰富度是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数之一它主要是测定一 定空间范围内的物种数目以表达生物的丰富程度材料可知,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 先升高后降低。恢复保护即隔离保护管 ,由于隔离所以受外界干扰较 ,因此物种丰富度最 低。第 ,据图分析可知,采用恢复利用即利用与管理方式,湿地的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 度都高,因此应采用利用和管理方式即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管理方式。4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 ,进行清洁生产 免因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而产生污 ,是保护 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

11、重要措施。据此完成 15 题。13.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B.研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C.进行清洁生产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使用过程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14.“白色污染”的产生是与清洁生产相违背的它是指 ( )A.冶炼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烟尘B.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废弃物C.包装材料生产、使用中产生的塑料废弃物D.建材厂生产中产生的粉尘15.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解析13 选 D,14 选 C,15 B第 13 题,一般生产过程只关注产品的末端处理清洁生产

12、则 关注整个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污染预防需回收废弃物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过程 属于清洁生产。第 ,“白色污染”是指用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 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 ,难于降解处 , 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第 15 题A、D 选项表示经济活动中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或 无害化生产,均属于循环经济只有 项是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是绿色出行方式没有体现 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属于循环经济。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分)材料一水贫困指数是评价国家或地区的相对缺水程度的重要指 ,越大,表明水贫困程度5越小。

13、水贫困指数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密切相,主要受水资源、水污染、用水设施、用水能力 和用水现状等影响。如图为我国 年农村水贫困指数变化趋势。材料二 2000 年以来北京市在水源保护目标指引 ,以小流域为单元建设生态清洁小流 , 因地制宜、因害设 ,布设防治措 ,成水源保护的三道防线 (如下图所 ),取得良好的社 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在全国进行推广。(1)描述我国 2005-2014 年农村水贫困程度时空变化规律。(2)推测东部水贫困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3)指出三道防线构筑区域阐述三道防线在水源保护中的主要作用。【解析】第1)题,时空变化直接获取图中曲线数据分析即 ;注意图中有区域数据对 ,还有 随

14、时间的变化。第 ( 题结合“主要受水资源、水污染、用水设施、用水能力和用水现状等 影响”分析即可。(3)题依据图中地势与水系分布,可判读三道防线的分布区域。作用注意 提取材料中三道防线的具体内 ,图示第一道防线关键词是“封、移、补 ,第二道防线关键 词是“节、调、治”,第三道防线是“清、育、保答案:(1)空间:东部水贫困程度最小中部水贫困程度最大间: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整体降 低。(2) 采用了先进灌溉措 , 如喷灌、滴 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 ; 完善了农田水利设 ; 增加了科技投 , 提高了作物旱 ; 改良了耕作制 ; 减少了化肥农药施 , 降低水 ; 大宣传,增强了节水意识;制定了合理的水

15、资源利用制度。(3)第一道防线主要构筑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过封禁治理态移民和生态补偿措施 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恢复山区生态环境提高山区水源涵养功能,实现自然保水二道防线 主要构筑在山麓等农业种植区和村镇地区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节水灌溉等措施,节约用6水,控制水土流失 减少面源污染 (或减少农田污染物对水体的污 );通过污水治理措施,防止 污水直接进入河流和水库。第三道防线主要构筑在河道两 (和水库周边 )地区。通过适当的 生物和工程措施,恢复和建设河道及水库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分)稀土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未来发展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我国稀土储量曾占

16、世 界的 由于大量出口和盲目开采目前储量只有全世界的 但出口量却占到了全球贸易 量的 90%以上。从 年开始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均每吨产品创汇仅 0.42 万美元。同时由 于稀土企业开采工艺低下,境污染严重家表示,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使稀土资源价格 逐步回归其应有价值,反映环境成本和资源约束才有助于保护稀土资源。(1)依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分析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你对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知 ,我国资源储量快速减少,同时由于技术水平低,出口低级产品 境污染严重;资源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利润低,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

17、题对以上问 题 , 从资源的开发利 ,术水平的提 , 调整产业结 ,大环境保护措 , 对破坏土地采取 复垦,以及提高出口价格等方面保护我国现在的稀土资源。答案:(1)量开采,储量减少 ;不合理开发 ,造成土地退化 ;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 ;初级 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2)加大稀土新材料研发的投 ;调整产业结构 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大科技投入 ,提高 资源的利用 ,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在资源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土地 , 对遭受破坏 的土地要及时展开复 ; 实施严格的环保标 ,强环保措 ,防治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的环 境污染;提高稀土出口价格等。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15 分)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仅鱼类就有 424 种,其 177 种为长江特有的 鱼类近年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 经济鱼类资源量接近枯竭,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降到最差的无鱼等级。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 1 月 1 日 0 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通告,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7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 2021 年 1 月 1 日 0 时起实行暂定为期 10 年的常年禁捕 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1)分析长江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原因。(2

19、)列举哪些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珍稀物种衰退经济鱼类枯竭。(3)除了“十年禁渔”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措施可以拯救长江鱼类。【解析】第1)题,长江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原 ,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 ,一是从适合鱼 类生长的自然环境多样 ,从长江流域面积广,环境差异大分析 二是鱼类的食物丰富 ,主要从水 域面积广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众多等角度分析。 (2),长江流域珍稀物种衰退 ,经济鱼类 枯竭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分 ,一是人类破坏其生存环 ,如水污染、拦河筑坝、航道 运输、改造河道、围湖造田 ;二是分析人类对其过度捕 ;三是外来生物入侵。第 (3),除 “十年禁渔之外,拯救长江鱼类的措施有立法管理措施,

20、控制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建立珍稀 鱼类保护区,以及人工繁育投放鱼苗等。答案:(1)长江流经高原地地平原等,地势变化大气候差异显著,形成了多样的环境 干流长,支流多,湖泊面积大水域面积广阔;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众多,饵料丰富。(2)水利水电(拦河筑坝);航道运输挖砂采石;过度捕捞;水域污染;围湖造田外来物种入侵。 (3)建立珍稀鱼类保护区 ;禁止排污,改善水质 ;人工繁育投放鱼苗;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建立 健全政策法规,加强政府监督。8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2020 年 2 ,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 飘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如图所示)。据统计 ,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 1.8 亿吨的尘土着全球变暖,近年来这种沙尘天气正在不断加强,对地球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1)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推断其对洋面气温有何影响。(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