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从2001年开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逐步实验和推广,但新课程的施行和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地区新课程改革“雷声大,雨点校更多的老师不能放开手脚大胆实验,“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普遍存在。在教学理论中,新课程的施行者广阔老师仍然困惑:课程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评价制度不改革、高考制度不改革,我们的教学形式怎么改?这些问题的本质,涉及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老师们在理论新课程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使新课程真正付诸于理论,落到实处,还得从学习方式的转变着手。一、正确认识学习方式的
2、转变在课程改革中的核心地位世纪之交,为了施行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对国际间日趋剧烈的人才竞争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方案?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等文件。这些文件全面阐述了我国教育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而如何进步学生的学习才能、创新才能,进而进步全民族的素质那么是一系列文件的中心内容。同时,这些文件点明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施行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教育
3、部制定的?纲要?中确定了新课程改革的6条详细目的中,涉及学习方式转变的有3条。如目的1强调行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使获得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的3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目的4专门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停息的才能、获取亲手才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交流与合作的才能。其余3条目的,内容有改变课程构造、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但这些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明显地看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相关专家也指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
4、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化推进的关键因素。1二、学生历史学习方式单一、陈旧,亟待转变虽然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从新课程改革施行以来,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在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广东省一直被公认为我国课程改革的“领头雁,但根据广州教研网公布的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与习惯的调查说明:只有20%的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感兴趣,亦有20以上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持“无兴趣、勉强承受甚至是厌恶放弃的态度;在学习习惯上,能做好历史课前预习和准备的学生占20.4,上历史课进入积极学习状态的学生占23.1,上历史课时“很专心,做到五到:耳到、心到、手到、眼到、
5、口到的只占24,上历史课做笔记的学生占23.6,课后对笔记进展修改的学生占3.6;在学习时间上,约占35的学生在学习方案中给历史学习的时间是5%以下,50以上的学生方案分配给历史的学习时间5-10%,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是按照考试的重要程度如期中考、期末考、会考,提早几个星期或者提早几天“临时突击;在学习方案、规律、方法上,历史学习“有方案且科学可行的学生只占9.3,“实在按照规律学习的学生占9.9,“完全按照自己的学习经历学习占13.6,“学习历史方法多的学生只占3.6,“方法少的占367,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占27.2;“突击复习的占38.7;学生学习方法的效率上,“非常有效的占72,“一般化
6、的占604,“效果低的占21.4。从以上数据来看,虽然新课程改革在快速推进,而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单一、陈旧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课改工作先进、经济教育兴旺的广东如此,中西部久兴旺地区的历史教学现状那么更为严峻。我们必需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仍然是一场攻坚战。同时,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可能通过“死记硬背和“突击复习得到一定的分数,但还是无法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也一定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说过:历史学不专恃记忆,它本身也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如何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习到应该获得的历史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
7、意识,从而使历史教学更加有效,将是历史教学在新课程环境下的迫切任务。三、学习方式的转变与高考相得益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面临多种压力,其中,常挂在老师嘴边的,便是高考。于是,我们形成了一系列误解:要考好高考历史,就需要下大功夫,去背、去记;新课程的那一套,只有“花架子,没有实效果;高考不改革,教学就没有方法改。但事实是这样的吗?先从近年的高考试题变化说起。根据相关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理念上,课程观取代了教材观,注重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价值及总体认识,表达了新的课程资源观,而不是单一的局限于教材;2内容上,呈现出诸如材料广泛、多样、新颖,社会生活史、地方史比例加重,更
8、加关注热点问题,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引入等特点;3而目的上,除了对学生理解才能的考察外,更重视学生“古今贯穿、中外关联的大视野,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和也日趋明朗,如创新精神、爱国主义、世界意识等。4毋须多言,如此的命题趋势,对新课程的施行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也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不应该是束缚学习方式转变的压力,而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动力。没有现代学习方式,就不能适应高考命题的上述变化趋势。因此,高考制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矛盾,相反,在新课程施行有效的课堂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转变,学习才能有了很大的进步,历史观、历史意识得到了全面的开
9、展,高考中自然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可以说,学习方式的转变与高考是相得益彰的,新形势下的高考,亟待学习方式的转变。四、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仍然是老师造成学生学习方式单一陈旧现状的原因是多面的、复杂的,需要很多因素共同改善。但老师仍然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应该担负起最重要的责任。老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相关研究者的调查,初中学生对于历史课程不喜欢的占95%,理由主要有老师不讲课、老师只会照读课本,没一点儿兴趣、老师叫学生划重点课堂枯燥无味等。喜欢占5%,理由主要是老师讲课生动有趣。5由此足见老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影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受固有教学观的支
10、配和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行为、教学角色上仍然没有实现转变。天津市曾做了初中历史老师情况调查的问卷,涉及历史老师教学行为的某些内容。其35题:您认为,开设历史课程的目的是可以多项选择A传授历史知识B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进展爱国主义教育D引导学生学会历史思维。选A、B选项占80%以上;36题:现行教学过程中,您一般采用什么教学手段?A投影幻灯B.黑板和粉笔.计算机大屏幕D.计算机网络。老师选择四种方式的比例约为3:5:1:1;37题:您在教学中,是否经常引导学生联络自己的经历和现实生活?A.经常联络B.根本不联络.有时联络。选A者仅为36.8%。该调查说明,历史老师对历史课程的认识缺乏,在教学形式、
11、方法上仍囿于传统,内容上很少联络学生实际生活。与这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不同,另外一种情况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局部历史老师进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但问题在于,这些尝试或是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或是新旧课程两张皮现象严重。如活动课场面始终热闹非凡,掌声笑声不绝于耳,但活动简单,评议浅薄,没有本质性内容;一味提倡探究式学习,完全排挤承受式学习;6把探究式学习视为课堂完毕时的一个探究题目,或者合作学习就等于简单的分组学习;而对于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一般应该是由学习者学生提出的,但老师在教案中竟然预知学生提出了某某问题,显然,这是没有经过落实的伪探究。可以说,上述种种教学形式,不得要领,无法真正实
12、现总体的教学目的,更不可能真正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化是老师长期的课题,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永远的追求。对于历史学科而言,由于其内容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的开放性、延伸性,更应不断地改良教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的教学行为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应该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源。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也是新课程施行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考虑,如何由重结论的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如何由默默耕耘的孤独者转变为擅长和同行交流的合作者?如何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通过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这是新课下每一位老师的责任。参考文献: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施行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2刘桂玲.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侣之间合租协议书
- 自行回家协议书范文
- 项目转让协议书封面
- 责任承担协议书建筑
- 学费优惠协议书范本
- 律师签订安置协议书
- 无解婚姻调解协议书
- 酒店签约商旅协议书
- 农村分地协议书范本
- 招聘技术入股协议书
- 模拟考保安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杨浦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 摊铺机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
- 儿童画教材课件
- 河南省郑州市202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用户画像的构建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美术样卷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全真模拟卷1(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