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黎平县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 自然环境概况1.1.1 地理位置经6051093040,北纬254344263031345公里,距黔东南州府XX县城区245公里。 178直距约24km,距离黎洛高速公路CC镇AA出口约500m,交通较为便利。图1-1为本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1.1.2 地形地貌137m1300余m,最高达1500余m;河流切割300500m,相对高差较大。8001100余500 74.6%;丘陵区面积1267.25km221.7%;山间平坝164.5km2,占县域的7%115.4km2,占县域的2.6%县平均坡度15以下占占占以上占1.78%。1.1.3 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地
2、气候与XX县整体相似。XX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不冷,夏不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无霜期为 277 天,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 1317.9 小时,多年年平均气温 15.6,各地年均气温变化在 14.418.6之间。历年平均降水量1321.9 毫米,最多年达 1690.4 毫米。雨季一般 4 月上中旬开始出现,10 月下旬末结束,历时 6 个多月。适合农作物生长,但小气候复杂多变,常有水、旱、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发生。常年主导风向 NE、平均风速 1.6m/s。 1-2 XX县风玫瑰图1.1.4 水文XX县属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全县河道总长3480km,河网密度大,约0.78km/km
3、2,65.74 m3 本项目所在区域水系图见1-3。1.2 水文地质条件1.2.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地质构造根据中国区域地质志-BB志,区域内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陆块-江南复合造山带-右江裂谷-前陆盆地区-望谟北西向褶皱带。构造主要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北西向断层次之。15km0.030.6L/s1-4。(2)区域地层2500m(3)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岩层含水性特征根据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结合区域内地下水类型及岩层的含水性特征,岩层分为基岩裂隙弱含水岩层及第四系含水层。A、基岩裂隙弱含水层震旦系下统5 个及贵广高10.0160.163L/s1.2L/s。该层整体含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地层
4、的垂向相对隔水性能够阻止污染物的扩散。B、第四系松散含水层(高速公路及二级路06m。富水性差。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抽取利用,水资源利用未影响地下水平衡状态。调查期间,调查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8m3/d地。1.2.2 评价区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评价区内出露地层由新到老主要为二迭系下统栖霞组(q),石灰系上统马平组(C3mp)和中统黄龙群(C2hn),评价区水文地质见图1-5。地层岩性简述如下:下统栖霞组(国石灰系(上统马平组C3mp和中统黄龙群C2hn):灰白色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夹铁质砂岩,面岩溶率6.580-8.731%,含裂隙溶洞水。地下河流量10.707- 80.9
5、18升秒,大泉流量11.599-34.473升/秒,最大4056升/秒;钻孔涌水量32.99-279.85吨/日,枯季迳流模数976-5.462升/秒.平方公里,水量中等。HCO3-Ca型水,PH值6.5-7.25,矿化度0.130-0.185克升,总硬度9.67-11.22德国度。(2)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富水性迳流模数小于3升/秒.平方公里。(3)评价区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评价区内地质构造不发,产状单一。区内相对隔水层为板溪群清江组,岩性为变余砂岩。该岩层富水性弱,出露泉点流量0.2L/S。(4)评价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或溪沟河流的带状渗流和泉点排泄。(5)评价区地下水动态变化0.
6、51.0 1.3 矿产资源165 中 148 处不同程度地探明了储量。1.4 地震根据BB省地震烈度区划图,XX县境内地震烈度小于度。2 区域污染源现状本项目位于XX县CC镇AA村,生产加工区北侧隔山50m为黎洛高速公路,项目周围没有明显的电磁辐射、微波和恶臭污染。通过现场调查,项目周边北侧隔山50m为黎洛高速公路,周边无工业企业存在。区域主要为交通噪声及扬尘影响,但与本项目有山体相隔,不会对本项目生产造成影响。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1环境质量公报3-1所示:表3-1XX县境气质现评表(2018 年)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m3)标准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
7、平均质量浓度126020.0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94022.5达标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437061.4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283580.0达标CO24小时第95百分位浓度1100400027.5达标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10516065.6达标3-1 可知,2018 SO2、NO2、PM10、PM2.5 (GB3095-2012)(CO)24 95 百分位数浓度、臭氧(O3)8 90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综上,判定为达标区。3.2 补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监测点位与监测因子(HJ2.2-2018)量现状监测共设置2个监
8、测点,其布点位置及相应监测因子见表3-2,监测点位见图3-1。表3-2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表监测点名称监测点坐标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厂址距离/mXY厂址/硫化氢、氨1h平均/移民小区-480-623硫化氢、氨1h平均SW750(2)监测时间与监测频次2020 年06月 16 日2020 年 06月 22 日BB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频次要求详见表 3-3。表3-3环空质补充测子频一览序号监测因子监测频次1硫化氢、氨连续监测7天。一次浓度:每天采样4次,采样时间为北京时间02:00、08:00、14:00、20:00(3)采样及分析方法本次监测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
9、析方法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相关监测要求开展,详见表 3-4。表3-4 检测方法及仪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最低检出限环境空气氨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3-2009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0.01mg/m3硫化氢环境空气中硫化氢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B)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11.2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0.001mg/m33.3 监测结果及评价本次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其定义为:式中:Ci为实测的污染物环境浓度均值,mg/m3Coi为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Ii1为超标,否则为未超
10、标。各监测点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5。表3-5 监子环质现统一表(址下向测位)监测点监测点坐标污染物时段浓度范围Ci(mg/m3)C0(mg/m3)最大单因子指数Pi超标情况XY厂址/硫化氢1h平均0.0010.007 0.00380.010.38 未氨1h平均0.050.090.070.20.35 未移民小区-480-623硫化氢1h平均0.0010.0070.00410.010.41 未氨1h平均0.050.110.080.20.4未由表3-5可知,加工区及加工区下风向的移民小区1(HJ2.2-2018)D限值要求。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4.1监测位置项目区周边主要为环境噪声,为有效的
11、说明项目区声环境现状,本次评价在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中,对加工区周边环境噪声污染物源进行了调查和监测。本次评价设置4个声环境监测点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因子为连续等效A声级(Leq)。监测点位具体见表4-1。具体位置见图4-1。 表4-1 声环境监测点位一览表序号监测点监测项目及因子布点方法N1东侧厂界外1m环境噪声,Leq厂界外1m空旷处,距地面高度1.2m处N2西侧厂界外1mN3南侧厂界外1mN4北侧厂界外1m4.2监测时间和频率本次评价委托BB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上述4个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2020年06月16日至06月17日,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每次监测时间为
12、20分钟,昼间监测时段为6:0022:00,夜间监测时段为22:006:00。4.3监测方法和仪器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C: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方法)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进行。检测方法及仪器见表4-2。表4-2 检测方法及仪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最低检出限噪声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4.4监测结果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3。表4-3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环境条件2020.06.16多云,监测期间最大风速及风向:2.3m/s,北风2020.06.17多云,监测期间最大风速及风向:2.3m/s,北风监测点编号及
13、位置监测结果LeqdB(A)2020.06.162020.06.17主要声源昼间夜间主要声源昼间夜间N1、项目东面厂界1m环境噪声54.041.5环境噪声52.642.2N2、项目南面厂界1m环境噪声51.941.1环境噪声5041.0N3、项目西面厂界1m环境噪声52.841.6环境噪声51.541.4N4、项目北面厂界1m环境噪声52.539.5环境噪声52.239.9备注1.监测时间段为昼间(06:00-22:00),夜间(22:00-06:00);2.声级计在测定前后都进行了校准。表4-4 声环境现状分析结果序号监测点位名称监测时间LeqdB(A)超标结果评价标准日期时段N1东侧厂界外
14、1m2020年06月16日昼间54.0未超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昼间60dB(A)夜间50dB(A)2020年06月16日夜间41.5未超标2020年06月17日昼间52.6未超标2020年06月17日夜间41.0未超标N2南侧厂界外1m2020年06月16日昼间51.9未超标2020年06月16日夜间41.1未超标2020年06月17日昼间50未超标2020年06月17日夜间41.0未超标N3西侧厂界外1m2020年06月16日昼间52.8未超标2020年06月16日夜间41.6未超标2020年06月17日昼间51.5未超标2020年06月17日夜间41.4未超标
15、N4北侧厂界外1m2020年06月16日昼间52.5未超标2020年06月16日夜间39.5未超标2020年06月17日昼间52.2未超标2020年06月17日夜间39.9未超标4.5现状评价将评价区域昼间及夜间噪声值分别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比较,结果见表4-4。从表4-4可以看出,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厂界东侧、西侧、北侧声环境监测点监测结果均未出现超标,声环境质量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5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5.1监测断面设置及监测因子314 项(113项水文参数。表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序号河流名称监测断
16、面名称监测频次监测因子W1望马河厂址自然排水口上游500m连续3天,每天采样1次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溶解氧、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总氮、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同时记录流量、流速、水温。W2望马河厂址自然排水口下游500mW3望马河厂址自然排水口下游1500m5.2 监测时间和频次委托BB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2020 0616 日2020年5.3 监测方法及仪器(GB3838-2002)(第四版)中规定的分析方法进行,监测方法均按照地表水环境监测技5-2。表5-2 检测方法及仪器一览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最低检出限地表水水温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
17、法GB/T 13195-1991水银温度计0.1pH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PHB-1便携式pH计0.01pH化学需氧量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滴定管4mg/L五日生化需氧量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HJ 505-2009JPSJ-605溶解氧测定仪LRH-150生化培养箱0.5mg/L高锰酸盐指数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 11892-1989滴定管0.5mg/L溶解氧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HJ 506-2009AZ86031综合水质检测仪悬浮物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 119
18、01-1989JF1004万分之一天平4mg/L总氮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2012 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0.05mg/L氨氮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0.025mg/L总磷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 11893-1989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0.01mg/L硫化物地下水质检验方法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测定硫化物 DZ/T 0064.67-93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0.0125mg/L粪大肠菌群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HJ 347.2-2018SPX-150B
19、生化培养箱20MPN/L流量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流速仪法GB 50179-2015LSI206B便携式流速测算仪流速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流速仪法GB 50179-2015LSI206B便携式流速测算仪BBAA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BBAA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5.4监测结果分析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见表5-3。表5-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汇总表(mg/L)监测项目监测断面及监测时间类标准值W1W2W32020.06.162020.06.172020.06.182020.06.162020.06.172020.06.182020.06.162020.06.172020.06.18pH(无量纲)实测
20、值7.817.827.817.797.807.817.827.817.8069标准指数0.4050.410.4050.3950.40.4050.410.4050.4悬浮物实测值61078971289/标准指数/化学需氧量实测值131312911101213920标准指数0.650.650.60.450.550.50.60.650.45五日生化需氧量实测值2.22.32.21.82.42.02.12.02.24标准指数0.550.5750.550.450.60.50.5250.50.55高锰酸盐指数实测值1.151.101.131.151.071.221.031.261.036标准指数1.151
21、.11.131.151.071.221.031.261.03溶解氧实测值7.927.898.257.917.928.267.937.928.265标准指数1.5841.5781.651.5821.5841.6521.5861.5841.652总氮实测值0.520.510.530.470.460.480.570.550.581标准指数0.520.510.530.470.460.480.570.550.58氨氮实测值0.1720.1600.1630.1790.1830.1730.1350.1290.1321标准指数0.1720.1600.1630.1790.1830.1730.1350.1290.
22、132总磷实测值0.100.070.130.110.090.080.060.100.120.2标准指数0.50.350.650.550.450.40.30.50.6硫化物实测值0.0125L0.0125L0.0125L0.0125L0.0125L0.0125L0.0125L0.0125L0.0125L0.2标准指数0.06250.06250.06250.06250.06250.06250.06250.06250.0625粪大肠菌群(MPN/L)实测值2.81022.910221022.61022.31022.4102210231022.510210000标准指数0.0280.0290.0320
23、.0260.0230.0240.0320.0330.0255.5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本次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单项水质因子的评价。单项水质因子 i 在第 j 点的标准指数: 式中:Si, j标准指数; ci, j评价因子 i 在 j 点的实测浓度值, mg/L; cs, j评价因子 i 的评价标准限值, mg/L。 2、评价结果根据表5-3,各监测断面中各监测因子均未超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限值。6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6.1 监测布点及监测因子本项目所处地区地下水分布类型属于丘陵山区,根据HJ610-2016表4要求,地下水水质和水位监测频率均在一期
24、内开展,本次评价共布设2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其布点位置及相应监测因子见表6-1,监测点布设见图6-1。表6-1 地下水监测方案序号监测点名称位置监测频次监测因子1Q1寨头水井枯水期采样一次pK+*、Na+*、Ca2+*、Mg2+*、碳酸根、重碳酸根(碳酸氢根)、Cl-*、SO42-*、pH值、氨氮、耗氧量、菌落总数、石油类*、总大肠菌群共14项。并记录水深、水位、井深。2Q2泉点(喊泉)6.2 监测时间及监测频次本次评价地下水监测采样时间为:在枯水期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天,每天采样1次。6.3 检测方法及仪器检测方法及仪器见表6-2:表6-2 检测方法及仪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最低检出限地
25、下水pH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 DZ/T 0064.5-1993PHB-1便携式pH计0.01pH耗氧量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综合指标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GB/T 5750.7-2006(1.1)滴定管0.05mg/L氨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T 5750.5-2006(9.1)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0.02mg/L石油类*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 970-2018 SP-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0.01mg/L总大肠菌群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B)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
26、002)5.2.5.1多管发酵法FYL-YS-100L恒温培养箱3MPN/L菌落总数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GB/T 5750.12-2006(1.1) 平皿计数法FYL-YS-100L恒温培养箱碳酸根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滴定法测定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 DZ/T 0064.49-93滴定管1mg/L重碳酸根(碳酸氢根)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滴定法测定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 DZ/T 0064.49-93滴定管1mg/LK+*水质 可溶性阳离子(Li+、Na+、NH4+、K+、Ca2+、Mg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812-2016CIC-D120离子色谱仪0.02mg/LNa+
27、*0.02mg/LCa2+*0.03mg/LMg2+*0.02mg/LCl-*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离子色谱法GB/T 5750.5-2006(2.2)CIC-D120离子色谱仪0.15mg/LSO4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离子色谱法GB/T 5750.5-2006(1.2)CIC-D120离子色谱仪0.75mg/L6.4 监测结果及分析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汇总及统计分析见表6-3。表6-3 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L,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为个/L)监测指标监测点及监测时间达标情况GB/T14848-2017III类标准值寨头水井泉点(喊
28、泉)2020.06.162020.06.172020.06.182020.06.162020.06.172020.06.18pH(无量纲)实测值7.937.927.937.937.947.93达标6.58.5标准指数0.620.610.620.620.630.32耗氧量(mg/L)实测值1.081.071.011.191.121.16达标0标准指数0.360.360.340.400.370.39氨氮(mg/L)实测值0.090.080.090.100.120.08达标0.5标准指数0.180.160.190.20.240.16石油类*(mg/L)实测值0.01L0.01L0.01L0.01L0
29、.01L0.01L/标准指数/总大肠菌群(MPN/L)实测值141811272218不达标0标准指数4.76797.36菌落总数(CFU/mL)实测值434434363037达标100标准指数0.430.440.340.360.300.37碳酸根(mg/L)实测值1L1L1L1L1L1L/标准指数/重碳酸根(碳酸氢根)(mg/L)实测值144146147236237237/标准指数/K+*(mg/L)实测值1.171.251.890.640.740.69/标准指数/Na+*(mg/L)实测值2.412.492.612.912.622.74达标200标准指数0.01210.01240.01310
30、.01450.01310.0137Ca2+*(mg/L)实测值42.2414371.968.169.2/标准指数/Mg2+*(mg/L)实测值10.310.29.8516.817.217.8/标准指数/Cl-*(mg/L)实测值5.354.6829564.334.27达标250标准指数0.0210.01870.01310.01420.01730.0171SO42-*(mg/L)实测值20.319.320.862.661.160.8达标250标准指数0.0810.0770.0830.2500.2440.243备注井深(m):0.8井深(m):0.2水深(m):0.45水深(m):0.15水位(m
31、):509水位(m):4981.采样方式:瞬时采样;2.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用方法检出限+“L”表示;“*”表示分包给有其他的单位,广东中科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719120835)。6.5 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水质标准。2、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计算公示:式中:P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量纲为一;Ci-第i个水质因子的监测质量浓度值,mg/L;Cs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质量浓度值,mg/L;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pH),其标准指计算公示:式中:PpH-pH的标准指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书店员工聘用合同
- 2025签订合同缴纳社保即为劳动合同关系确立
- 2025食品冷链物流合同
- 2025娱乐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建筑设备租赁合同书
- 2025公寓建筑合同模板
- 2025财务分析咨询合同
- 2025租赁及服务合同
- 2025汽车租赁合同(范本x格式)
- 2025版项目合同范本下载
- 35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正式版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混合气
- GB/T 3098.26-2021紧固件机械性能平垫圈
- 四年级安全教育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知识主题班会
- 《岩石学》课件第二章结构构造
- 实验心理学讲解(思维)课件
-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培训课件
- 水生花卉资料课件
- 流动式起重机(固定)定期检验-自检记录
- 耳鼻咽喉科-咽肿瘤
- 高中地理·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