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心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第四章 心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营养之在高血压病人 中,1015是由于某些疾病所形成的,称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8590是没有其他原因的高血压,称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在高血压病人 中,1015是由于某些疾病所形成的,称继一、营养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一、营养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一)膳食电介质 大量研究显示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高钠摄入可
2、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摄入可降压。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一)膳食电介质 大量研究显示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二)能量 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临床上多数高血压病人合并有超重或肥胖。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二)能量 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临 (三)脂肪和胆固醇 脂肪产生的能量高,高脂肪膳食可以引起肥胖和高血压。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 (三)脂肪和胆固醇 脂肪产生的能量高,高脂肪膳食可以动物脂肪(除鱼油外)含饱和脂肪酸,可升高血胆固醇,与血栓形成有关,易导致脑卒中。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动物脂肪(除鱼油外)含饱和脂肪酸,可
3、升高血胆固醇,与血栓形成植物脂肪(除椰子油外)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集时间,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可预防脑卒中。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植物脂肪(除椰子油外)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胆固醇,还可(四)维生素 Vit C和B族维生素可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故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治。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四)维生素 Vit C和B族维生素可改善心脏功能和血(五)烟酒和茶 卷烟中的尼古丁具有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促使钙盐、胆 固醇等在血管壁上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茶叶中的茶碱有利尿降压作用,其中以
4、绿茶为好。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五)烟酒和茶 卷烟中的尼古丁具有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二、高血压病的营养治疗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二、高血压病的营养治疗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一)控制能量摄入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一)控制能量摄入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二)控制脂肪和胆固醇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二)控制脂肪和胆固醇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三)限制膳食中的食盐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三)限制膳食中的食盐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四)相对地增加钾盐的摄入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四)相对地增加钾盐
5、的摄入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 (五)多选用降压降脂食物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 (五)多选用降压降脂食物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六)禁忌食物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六)禁忌食物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七)膳食制度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8(七)膳食制度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8 第二节 冠心病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9 第二节 冠心病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9一、营养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0一、营养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0(一)脂类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膳食
6、脂肪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正相关。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1(一)脂类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1(二)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可引起高脂血症,故将高脂血症分为脂肪性和碳水化合物性高脂血症。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2(二)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可引起高脂血症,故将高脂血症(三)蛋白质 供给动物蛋白质越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时间越短,且病变越严重。植物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质有降低血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3(三)蛋白质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3 (四)能量 维持理想体重是预防冠心病的膳食治疗目标,肥胖者中
7、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增高。能量分配 对血清胆固醇亦有影响。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4 (四)能量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4(五)维生素 VitC参与胆固醇代谢并可增加血管韧性和预防出血。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5(五)维生素 VitC参与胆固醇代谢并可增加血管韧性和预VitE可防止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的氧化,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完整性,还能抗凝血、增强免疫力,改善末梢循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6VitE可防止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的氧化,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完VitB1可改善心肌代谢,防止心衰。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7VitB1可改善心肌代谢,防止心衰
8、。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VitB6与亚油酸同时应用可降低血脂。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8VitB6与亚油酸同时应用可降低血脂。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六)无机盐 无机盐对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生有一定影响,钙、镁、铜、铁、铬、钾、碘、氟对心血管疾病有抑制作用,缺乏时可使心脏机能和心肌代谢异常。补充铬可提高HDL浓度,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锌过多或铜过低血清胆固醇含量也增加。铅、镉对心血管疾病有促进作用。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29(六)无机盐 无机盐对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七)其他 膳食纤维有缩短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葱、蒜挥发油能防止血清胆 固醇增高或降
9、低血液凝固性;柑橘汁中黄酮类化合物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酒精促进肝内脂肪生成,刺激VLDL合成,引起脂肪肝和高三酰甘油血症。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0 (七)其他 膳食纤维有缩短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可减少胆二、冠心病的营养治疗 (一)膳食治疗原则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1二、冠心病的营养治疗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11控制能量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注意能量的适宜比例。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21控制能量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注意能量的适宜比例。 临床营 2脂肪的适宜比例冠心病的治疗膳食应是低脂肪膳食,要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预防冠心病的膳食PS应大于1,治疗膳食的PS
10、应大于2。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3 2脂肪的适宜比例冠心病的治疗膳食应是低脂肪膳食,要减少饱3限制胆固醇胆固醇的摄入以低于300mg为宜。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43限制胆固醇胆固醇的摄入以低于300mg为宜。临床营养之 4选用多糖类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种类与冠心病有关,膳食以选用复杂的多糖类为宜。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5 4选用多糖类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种类与冠心病有关 5合理利用蛋白质有资料表明以大豆蛋白质代替动物蛋白质,可使血胆固醇下降19左右。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6 5合理利用蛋白质有资料表明以大豆蛋白质代替动物蛋白质,可6供给充足的维
11、生素和无机盐作为平衡膳食必须满足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应按正常需要量摄入。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76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作为平衡膳食必须满足维生素和无机7限制钠的摄入量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另一危险因素,而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故对于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也应限制钠的摄入。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87限制钠的摄入量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另一危险因素,而钠的摄入量(二)食物选择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9(二)食物选择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39 1可选用食物 粮食类、豆类及其制品、水果、蔬菜、鱼、牛肉、瘦猪肉、蕈类、海 带、黑木耳、芝麻等。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0 1可
12、选用食物 粮食类、豆类及其制品、水果、蔬菜、鱼、牛 2禁用食物含动物脂肪高的食物,如肥猪肉、肥羊肉、剁碎的肉馅;含胆固醇高的食 物,如猪皮、猪爪、带皮蹄膀、肝、肾、肺、脑、鱼子、蟹黄、全脂奶粉等。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1 2禁用食物含动物脂肪高的食物,如肥猪肉、肥羊肉、剁碎的肉第三节 脑卒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2第三节 脑卒中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2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吸烟、肥胖和高脂血症也是脑卒中的危 险因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3一、脑卒中
13、的危险因素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3 二、脑卒中的膳食预防措施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4 二、脑卒中的膳食预防措施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4(一)控制能量(二)限制食盐(三)合理利用蛋白质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5(一)控制能量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5第五章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糖尿病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6第五章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糖尿病临床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7糖
14、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胰岛素分泌 一、代谢变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8 一、代谢变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8 (一)糖代谢紊乱 引起糖尿、高血浆渗透压和乳酸中毒。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9 (一)糖代谢紊乱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49 (二)脂肪代谢紊乱 早期轻症病人由于多食而肥胖。以后由于磷酸戊糖通路减弱,还原性辅酶(NADPH)减少,脂肪合成减少,病人多消瘦。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0 (二)脂肪代谢紊乱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0 (三)蛋白质代谢紊乱患者消瘦、乏力、抵抗力减弱、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等,儿童还可能引起生长发
15、育受阻。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1 (三)蛋白质代谢紊乱患者消瘦、乏力、抵抗力减弱、易感染、(四)水、电解质和维生素代谢紊乱酮症时又因厌食、恶心、呕吐而摄入水、电解质及维生素量少。患者失水严重,早期电解质方面表现为低钠低钾血症,当肾功能减损时,血钾滞留而上升。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2(四)水、电解质和维生素代谢紊乱酮症时又因厌食、恶心、呕吐二、临床表现由于水分丢失过多,导致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口渴而多饮;因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多,肌肉逐渐消瘦,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由于葡萄糖丢失过多,能量不足,患者食欲亢进,引起多食;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
16、疾病53二、临床表现由于水分丢失过多,导致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其他症状还有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 疼、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便秘、视力障碍等。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4其他症状还有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 疼、性欲减退、三、营养治疗(一)营养治疗原则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5三、营养治疗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51合理控制总能量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61合理控制总能量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62保持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适当的比例,避免高糖食物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72保持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适当的比例,避免高
17、糖食3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无机盐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83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无机盐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 4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9 4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595合理安排进餐制度为减轻胰岛负荷、控制血糖水平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05合理安排进餐制度为减轻胰岛负荷、控制血糖水平 临床营养之(二)治疗食谱的制定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1(二)治疗食谱的制定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1 首先,根据病人身高、年龄、劳动强度、肥胖程度等计算所需总能量。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2 首先,根据病人身高、年
18、龄、劳动强度、肥胖程度等计算所需总能第二步,从不同能量治疗饮食对应的各类食物交换份数(见表4-14)中,找出与其能量需要相近的各类食物的份数。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3第二步,从不同能量治疗饮食对应的各类食物交换份数(见表4-1 表414不同能量治疗饮食中各类食物交换份数能量Kcal)交换总份数谷类(份)蔬菜(份)肉类(份)乳类(份)水果(份)油脂(份)1 0001 2001 4001 6001 8002 0002 2002 400 12 12.5 16.5 18.5 2l 23.5 25. 5 28 6 7 9 9 11 13 15 17 1 1 1 1 1 1 1 1 2 3 3
19、4 4 4.5 4.5 5 2 2 2 2 2 2 2 2 - - - 1 1 1 l 1 1 1.5 1.5 1.5 2 2 2 2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4 表414不同能量治疗饮食中各类食物交换份数能量K交换总第三步,查阅食物等值交换表,在同类食物中,灵活运用交换原则,选择一定量的个人喜爱的食物。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5第三步,查阅食物等值交换表,在同类食物中,灵活运用交换原则,最后将食物合理分配于三餐,制定出丰富多样的一日食谱。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6最后将食物合理分配于三餐,制定出丰富多样的一日食谱。 临床营第二节 肥胖症 肥胖病:是机体长期摄入能量多于消耗
20、,所引起的以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过度增加,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7第二节 肥胖症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7一、概述现今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原因:1、脂肪数量差别2、分布部位差别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8一、概述现今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目前的诊断标准:检验脂肪总量及分布情况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69目前的诊断标准:检验脂肪总量及分布情况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评价指标:1、体质指数(BMI,对运动员难以准确测定)2、腰围(waist circuit, WC): 站立,双脚分开(2530cm
21、),测量髂前上嵴和第十二肋下缘边线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皮尺应紧贴软组织,但不压迫,精确到(0.1cm)。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0评价指标:1、体质指数(BMI,对运动员难以准确测定)临床营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1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13、腰臀比 (waist to hip ratio, WHR).臀围是经臀部最隆起部位测得的水平周径;WHR超过0.9(男)、女(0.8)可视为中心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23、腰臀比 (waist to hip ratio, WHR4、标准体重(standard body weight)体重(kg)=1、身高(cm)-100
22、2、身高(cm)-105 (更符合亚洲)3、(身高(cm)-105)0.9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34、标准体重(standard body weight)临床5、皮肤皱褶厚度测量6、其他方法: 水下称重法(金标准),双能量吸收测量法X射线吸收测量法双光子吸收测量法稀释法体钾测量法阻抗测量法传导法中子激活法CT、MRI、超声波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45、皮肤皱褶厚度测量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4肥胖的判定标准1、超过20%标准体重即为肥胖10%超重20%30%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100%为病态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5肥胖的判定标准1、
23、超过20%标准体重即为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BMIWHO:18.524.925为超重,30为肥胖亚洲不适合这个标准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6BMI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6日本人BMI=24.9时,高血压危险已增加3倍在美国的日本人,BMI=23时,心血病开始增加香港的中国人,BMI=23.7时死亡率最低,再高时便开始上升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7日本人BMI=24.9时,高血压危险已增加3倍临床营养之心血2000年亚太营养会议提出: 亚洲BMI在18.522.9, 23 超重, 30 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82000年亚太营养会议提出: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
24、病78有专家认为由于:中国人肥胖常常体型小,指数小;肚皮大,危害大建议24为超重,28为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9有专家认为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792、WHO建议:男性WC94cm, 女性WC80cm为肥胖3、WHR 男超过(0.9),女超过0.8为中心肥胖4、脂肪含量男性25%,女性30%为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02、WHO建议:男性WC94cm,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二、病因及代谢变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1二、病因及代谢变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1肥胖的分类: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2肥胖的分类:单纯性肥胖临床营养
25、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2(一)肥胖发生的内因 1.遗传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主要单纯性肥胖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3(一)肥胖发生的内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3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继必性肥胖如下丘脑病变,先天代谢缺陷,炎症,创伤,出血,肿瘤等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42.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43.内分泌及代谢因素单纯性肥胖患者有内分泌的改变,继发性的为多,如垂体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胰岛素病变性腺功能减退及其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53.内分泌及代谢因素单纯性肥胖患者有内分泌的改变,继发性的为(二)肥胖发生的外
26、因 1.社会因素(体力消耗减少,食欲得到满足) 2.膳食因素膳食结构的改变(动物性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 3.行为心理因素(进食作为心理调节手段)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6(二)肥胖发生的外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6(三)代谢的变化1、脂肪组织的变化脂肪细胞与数目(单纯性肥胖三种类型)肥大型增生型混合型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7(三)代谢的变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72、能量代谢变化:基础代谢率可能较低(也可能无差异)肥胖者能量消耗较少(同样条件下),可能与遗传有关对寒冷(瘦者代谢增加33%,肥者11%)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肥胖者是正常人的一半,同样条件进食肥胖者体重比正
27、常人增加多出生时体温低的肥胖运动少恶性循环。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82、能量代谢变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8三、糖代谢的变化高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四、脂类代谢异常五、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蛋白质代谢基本正常,有些氨基酸可能增加,血浆尿酸增加六、水盐代谢肥胖者含水量少(正常50%,肥胖者30%)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9三、糖代谢的变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89三、流行病学调查:一、美国1998年,成人超重率达54%,(BMI25),(BMI30)为22%占1/4儿童超过25%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0三、流行病学调查:一、美国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0二、欧
28、洲(1998年)成人肥胖率15%20%,某些东欧国家妇女肥胖率40%50%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1二、欧洲(1998年)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1三、南亚与非洲:缺乏资料,90 年代10%左右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2三、南亚与非洲: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2四、中国1986年,全国儿童单纯性肥胖0.91%1996年,2.0%,部分大中城市几乎超过14%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3四、中国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3四、与肥胖病有关的营养因素一、妊娠期营养因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对出生体重的影响2、肥胖母亲与子女的关系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4四
29、、与肥胖病有关的营养因素一、妊娠期营养因素:临床营养之心血有报道表明:妊娠最后三个月和生后第一个月营养较差,其子女肥胖较少妊娠前6个月的营养较差的母亲,其子女肥胖发生率较高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5有报道表明: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5一般肥胖母亲生的孩子也较胖母亲在孕期突然变胖,子女肥胖发生的机会增加,母亲肥胖,新生儿皮下脂肪超过正常厚度,儿童非常可能发生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6一般肥胖母亲生的孩子也较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6二、人工喂养与辅食添加过食,人工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高能量和高渗奶(英国)都有可能引起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7二、人工喂
30、养与辅食添加过食,人工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临床营三、偏食、多食、饮食结构不良四、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五、进食注意力与速度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8三、偏食、多食、饮食结构不良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8五、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一)气喘(二)关节痛(痛风,骨关节病等)(三)疲劳(四)抑郁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9五、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99二、内分泌代谢紊乱胰岛素与性激素三、消化系统的表现大量游离脂肪进入肝脏,引发脂肪肝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0二、内分泌代谢紊乱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0四、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症横膈抬高,CO2
31、增多胸腔阻力增加,血循环量增加,左心负荷加重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1四、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症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主要特征:1、重度肥胖2、嗜睡3、发绀4、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粘度增加5、肌挛缩6、中心静脉压增高,心脏扩大,7、肺活量降低,生理性死腔增加8、心排血量正常或增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2主要特征:1、重度肥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2五、肥胖合并症(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二)、心血管病(CVD)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三)、糖尿病(四)、胆囊疾病(五)、蜂窝织炎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3五、肥胖合并症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
32、103六、营养治疗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4六、营养治疗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4(一)控制总能量 营养治疗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总能量摄入的控制,即必须保证供热量低于机体的耗热量。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5(一)控制总能量 营养治疗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总能量摄入的短期内不宜减少过多轻度成年肥胖者,每天减(125250Kcal),每月减12斤中度以上肥胖者,每天减(5001000Kcal),每周减12斤轻度中度、中重度肥胖儿童但每日总能量不得低于(1000Kcal)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6短期内不宜减少过多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6(二)控制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
33、合物每日摄入量不得低于50100 g,宜占总能量的4055。宜用高膳食纤维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7(二)控制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日摄入量不得低于50(三)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每日摄入量以每千克体重0.81.5g为宜。中度以上肥胖者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2030%,尽量选用蛋类、奶类与肉类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8(三)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每日摄入量以每千克体重0.8(四)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 控制在2030%尽量用植物油,禁用动物油胆固醇控制在300mg以下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9(四)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09(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
34、元素由于低能膳食容易导致缺乏,应视情况补充。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0(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注意事项:1、增加运动量2、选用体积大、膳食纤维多、能量低的食物,3、合理膳食制度4、防止体重回升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1注意事项:1、增加运动量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1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2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2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3临床营养
35、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3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4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4特点:随年龄上升女性高于男性发病率 男 女5054岁: 0.4% 5.1%8589岁: 29.1% 60.5%骨质疏松发病率: 13.1% 39.7%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5特点:随年龄上升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5一、病因及代谢变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6一、病因及代谢变化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6人一生的骨量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7人一生的骨量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骨量上升期:以成骨细胞活动占优势,骨量不
36、断增加,约在3035岁达到骨峰期。骨峰值越小,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8骨量上升期: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8骨代谢平衡期:骨形成与骨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9骨代谢平衡期: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19骨量减少期: 以破骨细胞的活动和骨吸收相对增强。任何抑制骨形成和或促进骨吸收的因素如内分泌的改变、营养的失调、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0骨量减少期: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0(一)营养因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1(一)营养因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
37、211. 钙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与机体钙缺乏有关。当机体缺钙发生负钙平衡时,血钙水平下降低,使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多,造成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加速,骨钙渗出释放入血,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发生骨质疏松。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21. 钙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与机体钙缺乏有关。临床营养之心引起机体缺钙的原因有:膳食钙不足:在骨生长期,钙摄入不足可造成较低的骨峰值,使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增高。研究表明,膳食钙供给量低的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钙摄入高的人群。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我 国膳食钙供给量较低,平均每人每日只有405.4mg,这可能是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的一
38、个 重要原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3引起机体缺钙的原因有:膳食钙不足: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妨碍钙吸收的因素:如VitD的不足,钙磷比例不适当,脂肪、植酸、草酸和膳食 纤维的过高等,都可使钙的吸收减少。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4妨碍钙吸收的因素:如VitD的不足,钙磷比例不适当,脂肪、影响钙在体内潴留的因素:主要两个因素:蛋白质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5影响钙在体内潴留的因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5当膳食蛋白质增高时,因其分解产物硫酸根的排出增多而使尿钙排泄增多,每多摄入1 g蛋白质,尿钙即增加10 mg,但蛋白质来自肉类时,尿钙未见增加,可能与磷的
39、摄入也同时增加有关。高钠膳食也可使尿钙排出增加,每摄入2300 mg 钠,可带走钙2440mg的钙,尿钙增加4080mg。年龄的增大、机体需要量的减少等因素均可使钙在体内潴留降低。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6当膳食蛋白质增高时,因其分解产物硫酸根的排出增多而使尿钙排泄 2维生素D 其活性形式1,25-(OH)2-D3,可加速小肠细胞微绒毛的成熟,刺激钙结合蛋白的产生,增加肠钙吸收,提高血清钙水平。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7 2维生素D 其活性形式1,25-(OH)2-D3,可加速由于日照减少、VitD摄入不足、肝肾疾病使 VitD活化减少,使1,25-(OH)2-D3缺乏和血清
40、钙水平降低,增强骨钙动员,促进骨吸收。生 理剂量的1,25-(OH)2-D3,可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和骨基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8由于日照减少、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8人体中维持钙稳定的调节系统1、 PTH(甲状旁腺素)(升血钙)2、CT(降钙素)(降血钙)3、1,25-(OH)2-D3(升血钙)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9人体中维持钙稳定的调节系统1、 PTH(甲状旁腺素)(升血钙3其他营养因素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03其他营养因素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0A. 增加膳食中磷的摄入量能降低钙的肠吸收。血磷的过高或过低
41、可通过不同机制刺激破骨细胞,促进骨吸收。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1A. 增加膳食中磷的摄入量能降低钙的肠吸收。临床营养之心血管B. 氟能与羟磷灰石晶体结合,稳定骨盐晶体结构。缺氟可使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适量的氟有利于刺激新骨形成,增加骨的强度,但氟过多反而有害。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2B. 氟能与羟磷灰石晶体结合,稳定骨盐晶体结构。临床营养之心C. 蛋白质缺乏可致骨基质生成不良;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3C. 蛋白质缺乏可致骨基质生成不良;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D. VitC缺乏影响骨基质中脯氨酸的羟化过程。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4D. VitC缺
42、乏影响骨基质中脯氨酸的羟化过程。 临床营养(二)内分泌因素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重要激素有雌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甲状腺素、雄性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细胞因子等。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5(二)内分泌因素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重要激素有雌激素、甲状旁腺素当内分泌紊乱时,这些激素的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6当内分泌紊乱时,这些激素的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骨代谢,导致骨雌性激素能使成骨细胞活动增强,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骼变得坚 硬、强壮。卵巢功能减退时,雌激素分泌下降,使骨吸收作用增强,远远超过骨形成过程。这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主要
43、原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7雌性激素能使成骨细胞活动增强,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骼变得坚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8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8(三)生活方式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均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吸烟、酗酒、高蛋白和高盐饮食、饮用大量咖啡、光照少等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39(三)生活方式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均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临床营(四)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抗癫痫药、肝素、化疗药等的长期治疗可引起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可能是多基因的疾病,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0(四)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如糖
44、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抗癫痫药、肝素二、临床表现 (一)骨痛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全身不同部位、产生不同性质和程度的骨疼。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1二、临床表现 (一)骨痛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全身不同脊柱负重较大、骨转换较周围骨高,故最常出现的是腰背酸疼,其次为膝关节、肩背部、手指、前臂、上臂。腰背酸疼也常致髋部、双下肢疼痛,屈伸腰背时加重,特别是由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明显。长时间保持某一固定姿势时疼痛加剧,卧床时缓解。患者负重能力明显降低,甚至不能负担自己的体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腓肠肌阵发性痉挛。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2脊柱负重较大、骨转换较周围骨高,故最常出现的是腰背酸疼,临床(二
45、)驼背 骨质疏松时椎体疏松而脆弱,由于重力和韧带牵引的作用,使椎体受压变扁,致胸椎后突畸形,主要表现为身高缩短,背曲加剧。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3(二)驼背 骨质疏松时椎体疏松而脆弱,由于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4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4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5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5(三)骨折由于骨质脆性增加,患者常在摔倒时,甚至在转身、持物及肢体活动时发生骨折,而且有的患者身体多处反复发生骨折。最常见的是椎体压缩性骨折,危害最大的是髋部骨折,可致残、致死。桡骨骨折也多见。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6(三)骨折由于骨质脆性增加,患者常
46、在摔倒时,甚至在转身、持物骨质疏松症主要根据骨量测定低于正常值,结合骨转化的生化测定和骨组织活检确诊。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7骨质疏松症主要根据骨量测定低于正常值,结合骨转化的生化测定和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8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8三、营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要经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其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49三、营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要经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其预防比(一)合理补钙 1选用含钙丰富的食物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0(一)合理补钙 1选用含钙丰富的食物 临床营养钙来源最好的食物是奶及奶制品,例如每l00g牛奶
47、约含钙120 mg,不但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虾米及虾皮、芝麻酱、豆类、海藻类、绿色蔬菜也是钙的良好来源。骨粉由动物骨头加工而成,钙含量在20以上,机体对其钙的消化吸收率也很高, 可用来补充膳食中钙的不足。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1钙来源最好的食物是奶及奶制品,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2促进食物钙的吸收VitD能促进钙磷吸收、调节钙磷代谢,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的发 生。含VitD较高的食物有:海鱼、动物肝、蛋黄、奶油等,应适量食用。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22促进食物钙的吸收VitD能促进钙磷吸收、调节钙磷代谢,有合理烹调加工也可促进钙磷吸收。如肉类是磷的优质来源,绿叶菜
48、是钙的良好来源,将肉与绿叶菜合理配餐,可得到理想的钙磷比例,提高钙磷吸收率;不要把含草酸较多的菠菜、苋菜与含钙丰富如豆腐、牛奶同餐,防止草酸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钙盐而影响钙的吸收;牛奶加热避免温度过高,同时要不断搅拌,防止磷酸钙沉积于锅底而损失等等。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3合理烹调加工也可促进钙磷吸收。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二)坚持锻炼和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经常锻炼能刺激成骨细胞活动,有利于骨质形成,使骨骼变得强壮,骨密度增大。特别是户外运动,还能增加日照机会,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VitD3,促进钙磷吸收。提倡低钠饮食,少饮酒和咖啡,不吸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
49、质疏松症的发生危险性。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4(二)坚持锻炼和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经常锻炼能刺激成骨细胞Steps to Bone Health1. Get your daily recommended amounts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 2. Engage in regular weight-bearing exercise. 3. Avoid smoking and excessive alcohol. 4. Talk to your doctor about bone health. 5. Have a bone density test a
50、nd take medication when appropriate.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5Steps to Bone Health1. Get you第四节 痛 风痛风(gout)是长期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6第四节 痛 风痛风(gout)是长期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7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7临床特点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结石、痛风结石性慢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8临床特点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临床营养之心血管
51、及痛风发病年龄常在40岁以后,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性别比约为201,常有家族遗传史,发病与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有关。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9痛风发病年龄常在40岁以后,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5一、病因及代谢变化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大类。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0一、病因及代谢变化根据病因可分为: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原发性主要与遗传有关,但遗传方式大多数未明,仅12因酶缺陷引起。越来越多的报告表明原发性痛风与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关系紧密。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1原发性主要与遗传有关,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1继发性主要由高嘌呤食物
52、、药物、肾脏病血液病等引起。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2继发性主要由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2痛风的发生直接取决于尿酸的浓度。血中尿酸平衡取决于嘌呤的吸收与生成、分解与排泄。体内尿酸20源于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取,80来自体内嘌呤合成。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是尿酸。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3痛风的发生直接取决于尿酸的浓度。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正常人约13尿酸在肠道经细菌降解,23经肾排出。嘌呤代谢的各个环节都有酶的参与调控,如果酶的调控异常,则发生血尿酸的增多或减少,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S)亢进症、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症等,可致血尿酸
53、增多。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4正常人约13尿酸在肠道经细菌降解,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在原发性痛风患者中,这类情况不到 20,而8090的是由于肾小管对尿酸盐清除率下降,导致尿酸的排泄减少。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5在原发性痛风患者中,这类情况不到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二、临床表现 发病前常有漫长的高尿酸血症史,主要表现有: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6二、临床表现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61急性关节炎 2痛风结石及慢性关节炎 3痛风性肾病 4尿路结石 5痛风伴发疾病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71急性关节炎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71、
54、急性关节炎是尿酸盐以晶体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为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饮酒、高蛋白饮食、关节局部的损伤、受冷受湿、劳累、感染等是诱发因素。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81、急性关节炎是尿酸盐以晶体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为痛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常在半夜因剧痛而惊醒,最易受累的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依次为其他跖趾、踝、跟、膝、指、腕、肘等关节,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可伴有头痛、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一般数天或数周后自然缓解进入缓解期,缓解期多为数月或数年。多数病人反复发作,少数病人无缓解期直接发展到慢性关节炎阶段。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69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常在半
55、夜因剧痛而惊醒,最易受累的部位是第一2、痛风结石与慢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以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痛风结石是痛风特征性的病变,是尿酸盐结晶沉积于结缔组织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痛风结石常见部位为耳郭、前臂伸面、跖趾、手指等处,但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呈黄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初起质软,随纤维组织增生渐硬如石。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02、痛风结石与慢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以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临床如发生在关节附近,可因表皮磨损、破溃而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糊状尿酸盐结晶且不易愈合。关节及周围组织受累于痛风石而破坏,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使关节发生僵硬畸形,严重影响关节功能。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
56、病171如发生在关节附近,可因表皮磨损、破溃而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糊状3、痛风性肾病久病者多有肾脏损害,其发病机制为尿酸结晶沉积于肾组织,引起间质性肾炎。临床可有蛋白尿、血尿、等渗尿,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肾功衰竭的表现。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23、痛风性肾病久病者多有肾脏损害,其发病机制为尿酸结晶沉积于4、尿路结石结石在高尿酸血症期即可出现。细小泥沙样结石可随尿排出而无症状,较大者常引起肾绞痛、血尿和尿路感染。尿酸排出量及尿pH影响结石形成,当pH为8.0时,尿酸溶解度增加100倍。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34、尿路结石结石在高尿酸血症期即可出现。临床营养之
57、心血管及内5、痛风伴发疾病痛风常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型糖尿病,但二者之间无直接因果联系,可能与肥胖、饮食、饮酒等共同因素有关。限制饮食,降低体重可控制病情。 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45、痛风伴发疾病痛风常伴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4痛风的诊断痛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血尿酸增高即可确诊。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5痛风的诊断痛风根据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5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分类类型代谢紊乱遗传特征 原发性 1原因未明的分子缺陷(特发性) (1)排泄减少(占原发性8090)肾小管分泌下降,重吸收升高 多基因(2)产生过多(占原发性1020)尿嘌呤合成增多或利用障碍 多基因2酶及代谢缺陷(占原发性12) (1)PRS亢进症嘌呤合成增多X伴性(2)HGPRT部分缺乏症 嘌呤利用障碍X伴性临床营养之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176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分类类型代谢紊乱遗传特征 原发性 1原类型代谢紊乱遗传特征 继发性 1酶及代谢缺陷 肌源性高尿酸血症、PRS亢进症嘌吟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经典应用题全面提升训练》(试题)
- 福建省泉港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儿童画水仙课程
-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四)含解析
- 河北省定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学生学业调研抽测(第一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外国语校2025届初三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14食品安全课件
-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矿图及CAD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生物学实验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经济学原理》课件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火锅店创业计划书:营销策略
- 交通大数据分析-深度研究
-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 《节奏与旋律》课件
- 2024年05月新疆克拉玛依金龙国民村镇银行招考15名客户经理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全钢子午线轮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B11-T 1754-2024 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
- 2024年抖音游戏推广合作服务合同范本3篇
- 招聘团队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