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使用“听诊器”的目的是A保持声音的音调B保持声音的音色C保持声音的频率D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加响度2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8.60cmB1.60cmC1.6cm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露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
2、种汽化现象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凝华现象C雪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升华现象D雨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凝固现象4在下列光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不同的是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折断了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5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道路两旁植树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6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掩耳盗铃、低声细语、隔墙有耳、悦耳动听、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BCD7你认为下列数据符
3、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35B乒乓球台的高度大约为80c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3m/s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0m8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由于惯性,投出去的篮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静止D一小孩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动,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音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10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滑雪运动对降雪量有些要求,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2017年3月22日,张家口下了一场大雪,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38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于A288mmB150mmC138mmD12mm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1 kg铁比1 kg棉花的质量大C把钢棒轧成一张薄钢板,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1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55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m/s,10s时甲、乙两车相距_m;若乙和丙运动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两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14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行驶,当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 时,它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 43,则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行驶15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墙上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透过对面墙上的镜子,发现电子钟的像
6、为,电子钟长80cm,则实际的时间应是_,电子钟像长_,是_(选填“实”或“虚”)像。16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时,观察到与音叉接触的乒乓球将会摆动,这一现象说明_,用力敲打音叉,小球摆动的幅度变大,说明_。生活实践证明,响度还与_有关。三、实验题17(8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为_,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上述步骤调整为_就可以减小误差
7、;(2)小华在实验中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把酱油的密度测了出来,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把天平调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将一个烧杯装满水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已知水的密度为);(3)针对(2)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18(8分)某同学认为由变形可得,这就表明导体的电阻跟它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这说法错误的。(
8、1)画出实验电路图;_(2)写出实验步骤;_(3)设计表格记录数据;_(4)分析测量数据(数据用符号表示),写出判断错误的依据。_19(8分)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完成实验探究。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 (1)如图甲,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三者中心调至_。(2)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所得数据如表中所示。(3)由表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cm;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
9、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5)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眼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四、作图题20(8分)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B。21(8分)一个重2N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作出木块重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及木块所受静摩擦力的示意图。(_)五、计算题22(10分)已知水的密度水=1.0g/cm3。小方利用一个质量为300g的玻璃瓶,设计可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将玻璃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900g;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
10、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800g。求:(1)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如果该液体与水能任意比例混合且体积不减小,则将100g的水和500g的该液体混合后,混合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3(12分)一个瓶子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600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是1000g水1.0103kg/m3,则(1)瓶子的容积多少毫升?(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听诊器”能够减小声音的分散,使医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增加故D符合题意2、B【分析】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如果零刻度线发生磨损,可以从某一个完整
11、刻度线开始测量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详解】根据图示,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金属块左端对准的刻度是7.00cm,右端读数是8.60cm;所以金属块的实际长度是:;故选B【点睛】题目考查学生对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的使用能力,注意要相减3、B【详解】A露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液化现象,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凝华现象,由气态变为固态,故B正确;C雪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凝华现象,故C错误;D雨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4、C【详解】A盛有水的碗变浅是由于从碗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
12、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碗变浅了。 B铅笔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放在报纸上,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水珠下的字被放大了。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C。5、B【解析】噪声防治途径有三条:1.在声源处防治噪声;2.在传播路径中防治噪声;3.在人耳(声音接收处)处防治噪声。【详解】AC道路两旁植树和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都是在传播路径中防治噪声,A、C选项不符合题意;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防治噪声,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
13、进行防治,B选项符合题意;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声音接收处)处防治噪声,D选项不符合题意。6、B【分析】对每个成语从声学角度分别分析,明确各自包含的声学规律或特性,然后确定相同的一组。【详解】掩耳盗铃指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综上所述,描述同一乐音特征的是和。故选B。【点睛】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利用所需的知识理解成语的物理含义。7、B【详解】A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人感觉舒适的室温是25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乒乓球台的高度和课桌的高
14、度差不多,在80cm左右,故B符合题意;C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解析】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由于阻力的作用,故错误; B、投出去的篮球,由于惯性,篮球继续在空中飞行,故正确; C、受平衡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错误; D、小孩推地面上的木箱,箱子不动,因此箱子受平衡力作用,故小孩用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错误 9、A【详解】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
15、象说明了音叉在振动,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10、D【解析】解答:因为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刚降下的雪非常松软,里面的空隙较大,踏实后,雪坑的深度为138mm,说明踏实后雪的实际高度为150mm138mm=12mm,此时,雪的密度更接近水的密度,故这场大雪的降雪量约为12mm.11、C【详解】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错误;B1kg铁与1kg棉花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C把钢棒轧成一张薄钢板,形态发生了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
16、不变,故C正确;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状态改变,体积变大,但质量不变,故D错误。12、A【详解】A图中的ABCD是晶体的熔化图像,DEFG是晶体的凝固图像,在第5min时晶体正在熔化,是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虽然不变,但要持续吸热,故B错误;C由图像知道该物质由第12min开始凝固,到第15min结束,凝固时间为3min,故C错误;D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点相同,图中物质的凝固点为45,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3、4 30 【详解】1甲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甲车的速度;2乙的图像也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
17、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乙车的速度;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10s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丙的图像中,速度不随时间变,是一个定值,其速度大小;则乙、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4、9:10 西 【详解】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 时,它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 43,根据得,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两车都相对于地面向东行驶,甲车慢,乙车快,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行驶【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类似这样题中给的条件为数据的比,只要将比的前、后项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即可15、2:51 80cm 虚 【详解】123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可得,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12
18、:50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2:51;根据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等大的特点可得,电子钟长80cm,则电子钟像长80cm,是虚像。16、发声体在振动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离声源的距离 【详解】1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时,与音叉接触的乒乓球将会摆动,这是因为音叉发声时在振动,即发声体在振动。2用力敲打音叉,小球摆动的幅度变大,是因为用更大的力敲打时,音叉的振动幅度更大,其发声也更大,即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同一个声音在传播时,距离声源的远近不同,则响度也不同。三、实验题17、 偏大 BCA 装满酱油 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详解】(1)1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
19、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2空烧杯的质量为,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筒的分度值为2cm3,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酱油的密度为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总会有一小部分粘在烧杯内壁上,这会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4为减小误差,可先测烧杯和酱油的质量,将酱油倒入量筒,读出体积,再测出烧杯的质量,步骤为BCA。(2)56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则水的质量是由可求得,水的体积是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
20、油的总质量为;则酱油的质量是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是(3)7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18、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根据伏安法设计电路如下(2)2 按电路图将实验元件连接,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记为U1和I1调节滑动变阻器,再读出一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记为U2和I2重复步骤,再读出一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记为U3和I3(3)3设计的表格实验次数电压U电流I计算电阻R123(4)4若,则证明电阻R的大小与U,I的大小无关。19、同一高度 10 减小 B 远视 【详解】(1)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物距逐渐缩小,像距逐渐变大,当物距为10cm时,光屏上恰好不成像,即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不能成像,所以焦距为10cm;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4)4 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应在B处观察;(5)5 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速掌握裁判知识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裁判员考试应对技巧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的道德责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种子繁育员考试每周学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员考试注意事项试题
- 提高考试通过率的裁判员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在线解析
- 农业植保员考试政策变化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植保员资格考试的新情况与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现场实践技能考核分析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 小米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 黄冈市2025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集成电路(IC)制造产业全景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25“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
- 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目的明确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届高三一模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