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放射性肺炎_第1页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放射性肺炎_第2页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放射性肺炎_第3页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放射性肺炎_第4页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放射性肺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放射性肺炎一、范围本指南提出了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本指南适用于肿瘤放疗后造成的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本指南适合放疗科、中医科等相关临床医师适用。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RILI)1. 定义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各类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及其它纵隔肿瘤等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早期常见临床表现为干咳、憋喘;影像学上表现为肺内照射区域的渗出性改变,我们常称之为急性放射性肺炎。如果放射性肺损伤较为严重,或早期处理不得当,部分患者急性

2、放射性肺炎会反复发作,并最终逐渐演化为肺纤维化,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RTOG) 的RILI评价标准2中将发生在放疗开始后90天内者称为早期RILI,发生在90天以后者称为晚期的RILI。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一般由急性放射性肺炎发展而来,少部分患者也可无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症状,由隐性肺损伤发展为放射性肺纤维化3。2病史具有明确的胸部放射治疗病史。 三、临床诊断1.中医诊断11中医病名诊断放射性肺炎,是随着近代放射治疗的发明才出现的新病种,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故而没有中医古代史料记载。然抛开其形成原因,就症状而言,放射性肺炎与中医学肺系疾病的 “

3、咳嗽”、“喘症”、“肺痈”、“肺痿”相类似。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胸痛、呼吸功能障碍等。如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4所言: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 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简言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仅有干咳、气喘者相当于咳嗽或喘症;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合并感染,高热时(放射性肺炎)即为肺痈;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迁延为晚期肺纤维化则是肺萎。1.2 中医病因病机现代中医根据“以象之谓”的认识方法,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观察,提出放射线是一种“火(毒)邪”,这种毒邪来势凶猛,直接灼伤人

4、体。加之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热毒直中肺脏,灼伤肺津,致肺气失宣,气阴(津)两虚;随之,热邪炼津成痰,阻滞肺络,肺络不通,痰瘀互结。出现呼吸急促、吞咽困难、胸闷胸痛、干咳少痰、气急难平、甚者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其病因为“热毒燥邪”,病机演变过程为热毒壅盛(急性期)气阴(津)亏虚(迁延不愈期)痰瘀互结(后期),瘀、热、痰内结为病理结果。急性期属中医“咳嗽”、“喘症”,或“肺痈”范畴,迁延期及后期大致类属于中医“肺痿”范畴5。肿瘤患者素有气血不足,气血亏虚为其内伤基础。放射治疗是把双刃剑,既杀死肿瘤细胞,又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正虚邪实是放射性肺炎的基本病机,气阴两伤是其演变的最终结果。放射性肺炎

5、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病机特点6-7:急性期以放射线急性损伤肺部,邪毒侵袭机体,毒热内生为特点,毒热炽盛,暴伤人体,痰热内蕴,导致肺失宣降,病机关键为痰热内阻,入营伤阴;迁延期毒热开始减退,但仍继续耗伤气血阴津,津伤液枯则血流滞缓,气耗则无力推动血流,此期开始出现瘀血征象,病机关键为余热未清,肺胃阴伤,瘀痰痹阻;纤维化期毒热减退,阴伤气虚加重,肺虚及肾,出现肾不纳气,病机关键为肺肾亏虚、瘀血痹阻肺络。1.3 中医证候诊断根据患者放疗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和体质分型,可分为以下几个证型8-9:1.3.1急性期热毒伤肺证咳嗽、喘急,黄痰,舌苔黄腻而干,脉滑数;毒热炽盛,耗伤营血,热入营分,可见舌红绛;毒热

6、耗伤肺阴,可见发热,口渴,舌干红、咳嗽粘痰,气急喘促, 舌红苔黄、脉弦细滑数.1.3.2 迁延期气阴两虚证舌暗红,质干,脉象细数涩;热伤肺阴可及胃阴损伤,痰浊痹肺难咳出, 舌红或淡红、苔白、脉细数或细弱。1.3.3 纤维化期气虚血瘀证气短、喘息、胸闷憋气明显,甚则动则加重,口唇紫暗,舌质黯淡、苔薄或苔少、脉细或细数或细涩。2.西医诊断21.临床表现10-12由于现代放射治疗水平的提高,仅有少数患者有急性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白粘痰或泡沫痰,伴轻到中度的憋喘症状;出现高热、端坐呼吸、发绀者较为少见。更多的放射性肺损伤呈慢性病程,病情隐匿,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仅有刺激性干咳,其被发现多是在

7、做胸部影像学检查时见到肺部受照射区域的纤维化改变。2.2. 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放射线的照射是导致放射性肺损伤的首要因素,受照个体的体质也是放射性肺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年老体迈、本身伴有心肺系统疾的患者,在照射剂量和受照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放射性肺损伤。另外,化疗药物是引起药物性肺损伤的重要因素13-15。对于接受胸部放疗的患者,加用化疗会使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目前的研究认为:放射性肺损伤主要是由肺泡上皮细胞、炎症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等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16-18。肺组织受到放射线的照射,一方面大量免疫细胞募集,分泌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炎症及纤维化过程

8、19,形成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另一方面,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凋亡,肌成纤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聚集增殖,分泌胶原蛋白、纤连蛋白以及其他基质蛋白20-21,形成瘢痕,是导致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理改变的核心过程22-23。炎症因子中以TNF(肿瘤坏死因子)-、IL(白介素)-1、C-反应蛋白等尤为重要。生长因子中TGF(转化生长因子)-是诱发放射性肺炎的关键因素24。2.3 影像检查X线检查:急性放射性肺炎典型表现为局限于放射野的片状及网状阴影,呈毛玻璃样;肺纤维化时,放射野呈纤维变或实变征,对侧有代偿性肺气肿。CT检查25:早期急性期呈毛玻璃样改变或斑片XX度影,晚期慢性期主要为纤维化样改变,其在CT上可有

9、含气不全和浓密纤维化两种表现。2.4.鉴别诊断急性放射性肺炎应与肺部感染、肺不张、癌性胸腔积液等相鉴别,要点是结合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多项检查等综合判断26。四 临床治疗与推荐建议1.治疗原则针对放射性肺损伤高危人群,在罹患放射性肺损伤前“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提前干预,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发生。通过益气健脾,扶正祛邪,养阴润肺,顾护津液,调整脏腑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发生27。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预防”的概念,周易既济卦28说 “君子思患而豫(预)防之”,是目前发现关于“预防”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代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 欲病”、“已病”三

10、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也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治未病预防保健理论体系的概念,即运用中医治未病的伟大思想和丰富手段,形成了具有中医特点的预防保健理论体系。“治未病”涵盖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未盛防盛、已盛防逆、病愈防复等方面29-30。可见“治未病”不仅应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其发生,而且要在疾病出现以后干预病变的发

11、展趋势,将防治重心前移,阻挡其恶化,这样才能把握治疗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31。由于放射性肺炎为迟发辐射损伤,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因此,放射性肺损伤的治未病重在“未病先防” 32。对接受放疗病人未病先防, 宜在放疗一开始即服用养阴清肺中药,在没有发生放射性肺炎之前,通过中药益气养阴、优化体质,调节脏腑功能,能够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33.2 .治疗要点放射性肺损伤高危人群的干预手段包括:自主规范生活方式;中医治疗;健康宣教。2.1. 自主规范生活方式2.1.1起居顺应天时黄帝内经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人的生活、起居、

12、精神活动应该与四时环境相适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因此,生活起居首先要顺应自然四时气候变化,若违背天时,则会伤及正气。2.1.2合理搭配饮食素问六节脏象论34也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水谷精微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源泉,是人生长发育的基础。合理饮食、使气血旺盛、脾胃健运,增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和防病抗邪的能力尤为重要。要做到饮食有理,饮食有节,饮食有时,防止饮食偏嗜造成脏腑偏盛偏衰从而正气受损,免疫力下降。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季春纪篇35说 “

13、大甘、大酸 、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提出了中医治未病饮食调养的一些原则。历代以来中医治未病积累了大量的有效食疗方和药膳的方法,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施膳。2.1.3注意精神调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不节则伤脏,灵枢百病始生。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过度会导致脏腑气机失调,在治未病理论体系中,精神调摄非常重要。中医治未病强调清静养神,如太平御览方术部36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2.1.4适度合理运动内经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气血的运行通畅对于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气血不畅则百病丛生。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

14、功、导引等传统运动保健的方法,对于预防改善身心状态、预防疾病有着突出效果37-38。2.1.5防止外邪侵袭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同时,应注意加强自身的防护,防止病邪的侵袭。2.2中医治疗2.2.1 辨证论治(1)急性期热毒伤肺证病机:痰热内阻,入营伤阴 治则: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推荐方药:千金苇茎汤加减39。药物组成:芦根、鱼腥草、金荞麦、金银花、百合、半夏、桔梗、桃仁、丹参、川贝母等。推荐中成药:艾迪注射液:每次80-100ml静脉滴注,用于防治放射性肺炎,提高机体抗辐射能力。(推荐级别:B)(2)迁延期

15、气阴两虚证病机:为余热未清,肺胃阴伤,瘀痰痹阻治则:益气养阴。推荐方药:四君子汤+沙参麦冬汤加减40-44。太子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北沙参、麦冬、玄参、生地、桔梗、天花粉等。推荐中成药:生脉注射液:每次 30ml静脉滴注,用于防治放射性肺炎。(推荐级别:B)(3)纤维化期气虚血瘀证病机:肺肾亏虚、瘀血痹阻肺络治则:补气活血。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45-46。太子参、黄芪、当归、赤芍、山萸肉、紫苑、款冬花、桃仁、茯苓、蛤蚧、桔梗、炙甘草、枳壳等。推荐中成药:参芪扶正注射液:每次250ml静脉滴注,用于气虚型放射性肺炎。(推荐级别:B)2.2.2针灸推拿针灸推拿是传统中医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

16、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原则,对人体相应的经络和腧穴进行良性的刺激,调整机体的生理状态,改善病理环境,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47-48。(1)传统针灸推拿急性期热毒伤肺证清热解毒、润肺化痰,只针不灸,用泻法;迁延期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兼清余热,针灸并用,用虚补实泻法;纤维化期气虚血瘀证补气活血,针灸并用,用补泻兼施法。针灸常用主穴有肺俞、列缺、孔最、大椎、中脘、天枢、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神阙穴可用隔盐灸或隔姜灸;大椎可施点刺放血;关元可施隔姜灸、温和灸或温针灸;后期出现阳虚水泛证者可用隔附子饼灸。根据临床具体情况,也可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2)耳针取肺、肾上腺

17、、皮质下等穴为主穴。咳嗽配支气管、交感、喘促者配胸、内分泌。每次选35穴,毫针浅刺;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2.2.3食疗当放射性肺损伤经治疗初愈,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悉心调摄兼适度治疗方能辅助机体渐趋康复,可适当服用辅佐正气的药物以巩固疗效40-50,饮食宜清淡,宜食用梨汁、荸荠汁、百合等滋阴润燥之品,不宜食用辛辣之物和发物,多饮开水。(1)急性期热毒伤肺证桔梗杏仁粥:桔梗10g 生苡仁20g 杏仁10g金银花5g 粳米100g功效:清热化痰制法:将桔梗、金银花用纱布包扎好,同苡仁、杏仁、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如常法煮粥,煮稠即可。每日1次,温服。 (2)迁延

18、期气阴两虚证石斛百合仔鸭煲:仔鸭一只 鲜石斛10g 鲜百合20g 怀山药30g 茯苓10g 炙甘草3g 葱姜适量功效:益气养阴制法:将怀山药、茯苓、炙甘草浸泡待用,仔鸭焯水,与葱姜、鲜石斛一同放入砂煲,炖煮一小时后,将百合和其他浸泡好的中药和适量盐放入砂煲继续炖煮半小时即成。每日1次,温服。(3)纤维化期气虚血瘀证山楂红糖粥:鲜山楂20g 红糖15g 怀山药30g 粳米100g功效:补气活血制法:将鲜山楂、怀山药、红糖、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如常法煮粥,煮稠即可。每日1次,温服。 膳食养生所用的食材:以201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为依据。2.2.4

19、 泡茶饮(1)桑菊银花茶:金银花、霜桑叶、菊花。用于急性期热毒伤肺证。(2)百合麦冬茶:百合、麦冬、玉竹。用于迁延期气阴两虚证。(3)三七茶:玉竹、三七。用于纤维化期气虚血瘀证2.2.5补充音乐疗法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与角 、徵 、宫、商、羽五音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调节情绪,防病治病51。3健康宣教通过开设健康宣教讲座和编写健康手册等方式,告知患者正确认识放射性肺损伤及发病原因,告知心理因素、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告知治疗方法以及疗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参考文献1 张毅等.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J,2015,23(5):71

20、2-715.2 丁文,郭岩.放射性肺损伤.医学影像学杂志J,2005,09:813-816.3 刘丽娟,王小燕,宁宇,等.放射性肺炎研究进展.XX医药杂志 2011,40(7):679-682.4 陈纪藩.金匮要略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胡陵静,袁永霞,侯妍利,等.放射性肺炎中医分期辨证论治.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382-2383.6尹婷,乔占兵.放射性肺炎的分期辨证治疗.中XX医药杂志2010,25(8):1258-1259.7燕忠生, 张慧渊, 徐 进, 等.放射性肺炎辨证分型临床报道分析.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2010,28(9):83-84.8 Almei

21、da C,Nagarajan D,Tian J,et al. The role of alveolar epithelium in 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J. PloS one,2013,8:e53628.9 Hill RP,aidi A,Mahmood J,et 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normal tissue response to irradiationJ. Radiother Oncol,2011,101(1):73-79.10 Tada H,Ogushi F,Tani

22、 K,et al. Increased binding and chemotactic capacities of PDGF -BB on fibroblasts in radiation pneumonitisJ. Radiat Res,2003,159(6):805-811.11Ding NH, Li JJ, Sun LQ.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lung fibrosis J. Curr Drug Targets,2013,14(11):1347-1356.12Sime PJ,OReilly KM.

23、 Fibrosis of the lung and other tissues:new concepts i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J. Clin Immunol,2001,99(3):308-319.13Sime PJ. The antifibrogenic potential of PPAR gamma ligands in pulmonary fibrosis J. J Investig Med, 2008,56(2):534-538.14Yarnold J, Brotons MC. Pathogenetic mechanisms in radiatio

24、n fibrosis J. Radiother Oncol, 2010,97(1):149-161.15Grgic I,Duffield JS,Humphreys BD. The origin of interstitial myofibroblast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Pediatr Nephrol, 2012,27(2):183-193.16Zhao W,Robbins ME,Inflammation and chronic oxidative stress in radiation induced late normal tissue injur

25、y:therapeutic implication J.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2009,16(2):130-143.17.杨耀学.分型辨治放射性肺炎.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20418.黄金昶,贾立群.中医放射性肺病诊疗指南(草案)2007国际中医药肿瘤学术大会:489-490.19赵艳海,李志平,徐泳.预测放射性肺病发生的早期指标研究.中国肺癌杂志,2007,02:160-162.20放射性肺炎研究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51 医院(075000)刘丽娟,王小燕,宁宇,张润萍,王晓燕.XX医药杂志 2011,40(7

26、):679-68221.王丽,冯炎.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4,7(5):462-464.22 Sandler A, Ettinger DS: Gemcitabine: single-agent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Oncologist,1999, 4:241251.23 Scalliet P, Goor G, Galdermans D, et al. Gemcitabine with thoracic radiotherapy in chemonaive patients with

27、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roc Am Soc Clin Oncol 1998, 17:499.24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XX:中国XX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63925李绍东,徐凯,程广军,等.放射性肺损伤的CT 诊断J.XX医学院学报,2003,03:235-237.26张小静,陈晓品.放射性肺损伤研究进展,XX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4):23.27(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XX:XX大学出版社,2009.28(明)来知德.周易集注M. XX:九州出版社,2012.29王喆,王宗柱.浅析“治未病”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J.XX中医学院学报,2007, 30(4): 6-8.30王国强.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努力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中国中医药年鉴M. XX: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1张志斌,王永炎.试论中医“治未病”之概念及其科学内涵J.XX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0(7): 440-444.32. 肖俐,何秀兰.“治未病”理论在治疗放疗副反应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66.33.潘改燕,郭明.“治未病”对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启示J.现代中医药,200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