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美散文诗教案 优美散文诗教案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优秀教案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优美散文诗教案目标:1.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理解和掌散文内容 。2.体验作品中不同的情感:悲伤和快乐的情感。3.培养幼儿“舍己救人”和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4.培养幼儿有感情的朗诵。5.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6.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散文无限美好的遐想意境。教学准备;大型活动图片一张(画一幅大的山水画里面有水、一簇簇的鲜花、草地、还有一棵大树大 小 蜜蜂、风、小树叶、要做成活动的可以根据内容自由活动)、录音机、抒情音
2、乐。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散文诗的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诵。教学难点; 感的体验。教学过程:.第一遍教师有感情的朗诵。1.猜谜语引出主体并出示一片树叶引起幼儿兴趣。2.设计悬念提问;小树叶会说话吗?幼儿:不会。教师:“风吹树叶摇晃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小树叶在说话呢。听小树叶在说话呢”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第一遍。3.根据散文诗内容提问:(1).诗里有几个好朋友,你最喜欢的是谁?(2).有一天谁告诉小树叶一件事情?(3).小树叶听到后怎么做的?(4).它是怎么救小蜜蜂的?小蜜蜂得救了么?4.教师小结,告诉幼儿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诗、名字、并请幼儿参观小树叶的家。.插入教具再次朗诵。并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
3、。1.教师一边操作教具一边朗诵第二遍。2.逐句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3.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散文诗。4.分角色朗诵。.启发幼儿产生想象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1.引导幼儿产生想象;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就在也回不到妈妈的怀抱,只能慢慢的干枯死掉。让幼儿产生悲伤、难过的情感体验。2.启发幼儿想想小树叶救了小蜜蜂以后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很自豪。它救了小蜜自己一定感到很快乐,它这种拯救别人牺牲自己的行为叫舍己救人”。体验高兴快乐的情感。3.教育幼儿学习这种行为并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活动延伸:1.配乐朗诵并根据内容表演散文诗。2.谈谈小树叶的作用。附谜语; 附散文诗:处处无家处处家, 我是一片小小的树叶,深秋一
4、到穿黄卦, 长在河边的大树上。冬来片片全落下, 有一天风吹过来对我说;来年春天始发芽。 “ 有一只小蜜蜂酿了一天的蜜,累了。跌落在河边的水面上。”于是,我离开大树妈妈,飘呀,飘呀,飘到了河面上,救起了跌落的小蜜蜂。2、大班语言活动听雨(优美意境散文诗)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中雨调皮、活泼的形象,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2、尝试创编儿歌听雨,并通过画画、说说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3、扩展幼儿对雨声的想象,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活动准备:1、老师带幼儿观察雨景,请听雨声。2、教学挂图一幅,雨点指偶一个。3、雨声录音、纸、笔。活
5、动过程:一、听雨声,引起幼儿兴趣。1、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小雨点落下来,发出了什么声音?请幼儿模仿。2、小朋友听着雨声,好像看见小雨点落到了哪里?小雨点是什么样子呢?二、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主要情节。1、介绍散文题目听雨,老师有感情的朗诵。2、提问: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小雨在干什么?(唱歌)小雨是怎样唱歌的呢?3、幼儿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诵。4、提问、看图逐步理解散文诗内容。(1)小雨是怎样唱歌的?(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2)沙沙沙,那是小雨在干什么?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干什么?吱吱吱,那是小雨在干什么?嗒嗒嗒,那是小雨在干什么?(3)小雨唱着一支怎样的歌?为什么说
6、小雨唱的歌是有趣的、好听的呢?5、学习朗诵散文诗三、学习创编散文诗听雨。1、调皮的小雨除了落在树叶、铁皮屋、花蕊、窗玻璃上,它还会落到哪里,发出怎样的声音?我知道你们都想告诉它,我们把他画下来,怎么样?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在集体面前表达。四、结束部分多可爱的小雨点啊!落下的声音象唱歌,真好听,小朋友们知道吗?大自然里还有许多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中,佩带胸卡,一名幼儿扮演小雨点,四名幼儿扮演树叶、屋顶、荷花和窗玻璃进行游戏。2、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大自然的声音。附:散文诗听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听!沙沙沙,沙沙沙,那是小
7、雨在和森林的树叶在玩耍;丁丁丁,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斗;吱吱吱,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池塘中粉色荷花的花蕊里;嗒嗒嗒,嗒嗒嗒,那一定是小雨在敲打小朋友家的窗玻璃,和小朋友打招呼呢。沙沙、丁丁、吱吱、嗒嗒,这是一首多么有趣、多么好听的歌呀!活动反思:听雨是一首优美而又童趣的散文,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想象丰富,它把雨点拟人化,将雨点落在树叶、伞顶、花蕊、窗户上的动态都描绘的有声有色。其中“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等象声词的运用增加了散文的动感。不仅能让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同时又易于幼儿模仿、仿编。我认为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难点是运用恰当的象声
8、词,按散文中的句式仿编在活动中,幼儿基本能够认真倾听教师朗诵散文,感受了散文的意境美。但我觉得对散文的理解还不够。如雨点落到不同的地方发出不同的声音,雨点为什么会发出这些声音。为什么落到树叶上是“玩耍”,而落到伞顶上是“翻跟头”。在仿编这一环节难度大,而卧的指导也不到位。(.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如一个幼儿是这样编的:嘶嘶嘶,嘶嘶嘶,小雨在和河水打招呼呢。可以看出这个幼儿的创编中出现了问题:雨点落在水面的声音不符实际,幼儿基本是凭空想象,雨点落在水面所做的事也不合理。仿编既要要求幼儿了解雨声的象声词,又要与雨点落在的地方相对应,还要编一句雨点在相应的地方干什么。这样难度很大,尤其是之前缺乏这方面
9、的经验。我应该课前应带幼儿亲自去观察一场雨,聆听一场雨,丰富幼儿的经验,这样活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3、大班散文诗冬天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作品内容,了解冬季的主要特征。2、理解词:纷纷、飘落、白茫茫、乌溜溜、碧绿、芳香、仿佛。3、有仔细倾听的好习惯。活动重、难点:初步理解作品内容,了解冬季的主要特征。活动准备:1、能反映诗歌内容的冬天雪景图一张。2、配乐朗诵诗(冬天的录音磁带。活动过程: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提问:这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冬天来了?2.通过欣赏,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新词(1)示范朗诵诗歌。(2)提问:诗歌的名字是什么?诗歌里说了些什么?(3)出示背景图再
10、次示范朗诵。(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诗歌内容。提问:北风是怎么吹的?雪花怎么飘的?大地变成了什么样子?小虫怕什么?什么大树最勇敢?什么花挺立在风雪中?孩子们是怎样过冬的?3.看图欣赏配乐诗朗诵,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活动延伸:语言角提供散文诗冬天的录音磁带,让幼儿继续欣赏和学习。4、大班散文诗落叶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2、能参照原文进行联想,仿编。用动作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录音。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都飘到哪儿去了呢?二、幼儿完整的欣赏
11、教师朗诵的配乐散文诗,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1、诗歌的题目叫什么?2、落叶都飘到哪里去了?三、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的朗诵配乐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习短句。1、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2、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3、树叶落在河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4、树叶落在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四、幼儿分角色边欣赏散文诗边表演。五、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仿编。树叶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看见,它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六、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活动反思:本学期的跨班跟进课活动,我执教的是大班的散文诗落叶,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专研教研、分析教
12、材的基础上,调整活动环节的设计,以力求使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我自己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的一些所想所思。一、教材的处理1.第一遍读散文诗落叶之后,我发现这篇散文诗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间的三段内容,它具有一个非常规整的句式,语言非常优美。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可以将这三段的内容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来引导幼儿学习。因此在第一次执教中,我制定的活动的教学目标中的第二条是:学习句式树叶-小动物-,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我制定的活动难点是: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学习句式,感受散文的语言美。2.第二遍读散文诗落叶之后,我发现散文诗的最后一段在句式上其实是在之前的三段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内容上是
13、对前三段内容的一个提升。如何来处理这一段的内容,是分开学习还是结合之前的三段内容,在之后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该如何体现,这些思考便影响和指引这我接下来的教学设计。第一次执教时,我在欣赏散文诗的最后一段时是将这一段单独拿出来让幼儿的,在学习完前一段散文诗后用我们再接着听下去来作为过渡,这样的处理方式显得比较生硬。因此,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在幼儿学习完前一段散文诗(集体朗诵)后,直接在背景音乐声中将最后一段的内容呈现给幼儿,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使幼儿觉得新奇,也使环节之间的过渡更为顺畅。3.第三遍读散文诗落叶之后,我发现了散文诗的第一段内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导入,可以通过对第一段内容的呈现来和自然地引出
14、全文。在前两次执教中,我采用的图片是静止的,而且在呈现图片后提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学习散文诗没有多大的帮助,还使得导入部分过于繁琐。因此,在第三次执教时,我采用的PPT落叶图片是动态的,而且在图片呈现以后,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直接呈现散文诗第一段内容,使幼儿进入散文诗的优美意境,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二、细节的处理1.句式的学习在句式的学习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其一:第一环节的初步感受散文诗内容,在我朗诵散文诗的时候没有出现PPT画面,通过一个提问-让幼儿自由地
15、说说自己听到的。其二,第二遍朗诵散文诗时配上PPT画面,再次通过一个提问-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说一说。两次内容的呈现不同,提问指向的重点不同,使幼儿逐步进入带散文诗的世界中去。同时,借助图式,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架,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2.动词的处理散文诗重点内容中出现了躺、坐、藏三个动词,动词的出现使小动物与落叶之间发生的事情更加有趣、生动,如果将动词的学习融入进去,一定会使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更加深刻。其一:集体试试躺的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学学坐的动作,个别、集体试试藏的动作。其二:为最后的角色表演活动做好铺垫。3.图片的呈现动态落叶图片的选用,使秋天的景象更为生动、真实,相比
16、较静态的图片而言,起到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也更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四副背景大图的使用,使最后的角色表演环节充满趣味,激发了幼儿继续学习、游戏的兴趣。通过这次的跨班跟进课活动那个,我在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活动方案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经验,我认为:首先,一定要反复研读、分析教材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要做到反复细读、品味全文。其次,一定要处理好教材中的细节部分内容,要做到反复思考、体现细节。5、大班散文诗听雨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意境。2.初步了解散文诗中趣味性的语言和整齐的句式。3.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活动准备:优美的音乐、课件ppt
17、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雨”。1、播放下雨的图片与声音,幼儿观看、倾听。(提问:刚才你们看见什么?听见什么?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二、用故事导入散文诗。1、讲述简要故事内容。三、分段欣赏散文诗,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一)、欣赏第一段1、播放第一段,师朗诵(提问:妈妈教给豆豆的是什么办法啊?豆豆是怎么听雨的呢?学学她听雨的样子。)(二)欣赏第二段,重点了解雨点在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也不同1、幼儿带着问题听教师朗诵第二段(“豆豆会听到怎样的雨声呢?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回答“豆豆听到的雨声是怎样的?”(幼讲师点击相应的画面)3、师小结、过渡语:“刚才,小朋友听的很仔细,说出了
18、豆豆听到的不同的雨声。那么,这些雨点分别落在了哪里?在干什么?(幼儿说说看)我们一起再来静静地、仔细地听一听好吗?(师再播放、朗诵一遍第二段)(三)完整欣赏散文诗1、这首散文诗讲的是豆豆在干什么?(听雨)对了,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就是“听雨”。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请小朋友注意听,听完以后告诉大家: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2、教师完整朗诵散文诗。(配乐、ppt)四、拓展幼儿对雨声的经验和想象。1、提问:小豆豆听到的雨声是这样的,你觉得雨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落在哪里?在干什么呢?(幼儿交流)请个别幼儿说说。2、和好朋友用散文诗的句式说说自己对雨声的经验和想象(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五、引导
19、幼儿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1、提问:你们猜猜看,现在豆豆还讨厌下雨天吗?2、总结:是啊,其实下雨天也有一种特别的趣味儿呢,我们小朋友无论在什么天气、什么时候,都要想办法让自己和别人快乐起来,做一个快乐宝贝!你们说好不好?活动反思:听雨是一首优美而又童趣的散文,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想象丰富,它把雨点拟人化,将雨点落在树叶、伞顶、花蕊、窗户上的动态都描绘的有声有色。其中“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等象声词的运用增加了散文的动感。不仅能让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同时又易于幼儿模仿、仿编。我认为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难点是运用恰当的象声词,按散文中的
20、句式仿编在活动中,幼儿基本能够认真倾听教师朗诵散文,感受了散文的意境美。但我觉得对散文的理解还不够。如雨点落到不同的地方发出不同的声音,雨点为什么会发出这些声音。为什么落到树叶上是“玩耍”,而落到伞顶上是“翻跟头”。在仿编这一环节难度大,而卧的指导也不到位。如一个幼儿是这样编的:嘶嘶嘶,嘶嘶嘶,小雨在和河水打招呼呢。可以看出这个幼儿的创编中出现了问题:雨点落在水面的声音不符实际,幼儿基本是凭空想象,雨点落在水面所做的事也不合理。仿编既要要求幼儿了解雨声的象声词,又要与雨点落在的地方相对应,还要编一句雨点在相应的地方干什么。这样难度很大,尤其是之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我应该课前应带幼儿亲自去观察一
21、场雨,聆听一场雨,丰富幼儿的经验,这样活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6、大班散文诗找家教案反思一、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内容,初步学习诗歌。2.借助图片欣赏散文诗,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仿编。二、活动准备1.磁性图片: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夜空、金色的秋天、红色的玩具橱;小鸟、小鱼、星星、石榴娃娃、布娃娃和家的图片。2.幼儿用书。三、指导要点1.活动重难点:理解散文中家的含义,理解学习并仿编散文诗。2.指导要点:通过观察图片、谈话等方式,引导幼儿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联想、仿编诗歌。四、活动过程1.初步了解家(1)有序地出示小鸟、小鱼、星星、石榴娃娃、布娃娃、小朋友图片教师:这是什么?它们的家在哪里?
22、(启发幼儿说出大海、森林、夜空等)。(2)教师出示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森林、金色的秋天、红色的玩具橱图片;请幼儿上来给图片找家,并将家放在相应的图片前面。2. 理解散文内容(1)提问:蓝色的大海.是谁的家?绿色森林,是谁的家?.(随着幼儿回答,教师指到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2)教师朗读散文诗给幼儿欣赏(3)再次朗读引导幼儿重点发现散文中用了一样的问句:你能给找家吗?甜甜是用画画的方法帮它(他)们找到家的。(4)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问:为什么说蓝色大海是小鱼的家.?为什么说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教师采用相同方法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含义)3.学习朗读散文诗。(1)模仿跟读散文诗。(使
23、用幼儿用书)(2)完整朗读散文诗。4.尝试仿编散文诗。(1)蓝色的大海,除了是小鱼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如鲨鱼、海龟、水母、轮船)教师把幼儿讲述的内容花画在小鸟的后面。绿色的森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小猴、蘑菇、老虎.)(2)教师采用相同的方法提问,相同方法记录,并带领幼儿看图完整的念一念仿编的散文诗。五、评价要素能否积极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联想,从家的颜色等多角度展开大胆仿编。六、活动建议1.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各种家的兴趣。2.继续巩固各学科,渗透和运用,如美术学科美丽的家等。3.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有感情的朗诵散文,引导幼儿仿编散文,并通过书面绘画和文字记录(教师记录
24、或家长记录)的方式仿编散文,制作小书,并投放在阅读区。附:散文诗找家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甜甜拿起蓝色笔,刷刷刷,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甜甜拿起绿色笔,嚓嚓嚓,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奇奇问:你能给星星找家吗?甜甜拿起黑色的笔,唿唿唿,黑色的夜空是星星的家。东东问:你能给石榴娃娃找家吗?甜甜拿起黄色的笔,哗哗哗,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呜呜-谁在哭?噢,布娃娃没有家。甜甜拿起红色的笔,轻轻一描,红色的玩具橱是布娃娃的家。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刷刷刷,嚓嚓嚓,唿唿唿,我们的家是海南!活动反思:我班的孩子思维很活跃,生活经验也比较丰
25、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较浓,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松的语言情境,鼓励幼儿大胆的将自己的诗句念给在场的所有人听,以此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语言活动的乐趣、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对诗歌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将幼儿的原有经验提升,让幼儿愉快的、大胆的表达,达到语言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我深深的体会到,在语言创编活动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对于较抽象的知识,应该多提问,用语言慢慢去引导,才能拓展幼儿的思路,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语言创编能力。以后一定要处理好教材中的细节部分内容,要做反复思考、体现细节。
26、7、大班散文诗小树叶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倾听、欣赏及幼儿的自身活动,初步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2.能大胆想象,尝试创编散文诗。3.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渗透德育教育。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小树叶。2.绘画纸,记号笔。活动过程:一、导入诗歌小树叶。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诗小树叶,我们一起来听吧!二、分段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1.欣赏散文诗小树叶前半部分。(1)小蜜蜂怎么了?小蜜蜂怎么会跌落在河边的呢?(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蜜蜂呀?(3)这只小蜜蜂跌落在河边的水面上,它心里会怎么想呀?(4)小蜜蜂好害怕、危险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小蜜蜂呀?2.继续欣
27、赏散文诗。(1)那么散文诗里是谁帮助了小蜜蜂呢,它是怎么帮助它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是谁帮助了小蜜蜂,它是怎样帮助小蜜蜂的呀?(3)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小树叶啊?3.第二遍欣赏散文诗。(1)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边听边想最喜欢哪一句。(2)你最喜欢哪一句?4. 跟念散文诗一遍。5.听录音为诗歌创编动作。6.幼儿听录音表演诗歌。三、创编诗歌。1.散文诗里的小树叶是一片非常乐于帮助别人的小树叶,它除了帮助小蜜蜂,还会去帮助很多同伴。假如你是一片小树叶,你会去帮助谁,怎么帮助它呢?(1)幼儿相互讲述,自由创编。(2)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想法。2.启发幼儿把想法画出来。要求:小朋友
28、说得真好,等会请把你的想法画下来,并把它编成一首散文诗。3.幼儿自由绘画。4.请幼儿尝试把画中的内容编成散文诗。5.请个别幼儿起来朗诵自己创编的散文诗。四、延伸活动。你的小树叶还会帮助谁呢,让我们把我们编的散文诗给其他同伴听听吧!活动反思: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态、赞许的语言,鼓励幼儿探索、表现。在理解动词睁、停的时候,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幼儿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理解了动词的含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8、中班散文诗教案:小雨点来了幼儿园中班散文诗教案:小雨点来了课题生成:一场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湿润了整个大地。“下雨啦!”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他们有的兴奋地
29、仰下巴,让雨水亲吻着小脸;有的高兴地念着:“千条线,万条线中看不见。”有的惊喜地发现花瓣上、草地上闪动着颗透亮水珠,小虫子躲到大树下。有的好奇地问:“小雨点到孩子们尽情在雨中嬉戏,小雨点犹如是从天而来到大家的欢迎。为了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为幼儿提供五彩缤纷现象的机会,我设计了此项活动。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感受雨天优美意境,从而受美、表现美的情趣。2、丰富词汇:“一行一行的”。学习用“有的一段话,扩展幼儿想像。活动准备:1、木偶台(背景布置有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有点由线穿成若干行)。2、四幅图片(表现下雨时的优美意境)。3、录音机、磁带、液晶投影仪。4、小雨点、花、草、树、小动物
30、等头饰。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兴趣,欣赏散文诗。(1)播放下雨时的声音,导人课题。“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的声音)“下雨了,小雨点来了,小雨点是怎样从天上跑一跑到大地上干什么?让我们一起听一听,看一看。”(2)引导幼儿边看表演边完整地欣赏散文诗。老师操作布置在木偶台上的小雨点使其跑动起来问“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2、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散文诗,帮助幼儿感受下雨环境。(1)欣赏散文诗第一段。“小雨点是怎样从天上跑下来的?”“小朋友们会像小雨点那样一行一行排好队吗?试试。”(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一行一行地排好队)。(2)欣赏散文诗第二段。“小雨点跑到大地上干什么?”(上幼儿园)“小雨点都
31、进了哪些幼儿园?”(引导幼儿用有自完整地说一段话。)“小雨点到过的地方会怎么样?你们想看吗?认真仔细,把小雨点到过的地方森林、草坪、荷花耀些什么,都要讲一讲,还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讨论讨论。”观察,讨论四幅画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讲述。)“小雨点到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还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如:竹笋钻出来,小蚂蚁顶着小树叶,小雨点把青草当滑梯,“哧溜”一下滑下来)“还有的小雨点到哪里去了?”“小雨点跑到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怎么样?”3、欣赏散文诗第三段。小结:散文诗小雨点来了有三段,第一段是写小雨点怎样从天上跑下来的,第二段写小雨点跑到大地上干什
32、么,第三段写大家都欢迎小雨点。这首散文诗真好听,让我们边听边讲述。4、扩展幼儿思维:“小雨点还会跑到哪里,去干什么?”引导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如小雨点来到菜园里,给蔬菜浇水,幼儿模仿小雨点做浇水的动作5、幼儿戴上头饰表演散文诗。幼儿自选头饰(小雨点、动物、植物等表演),当小雨点来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幼儿园、来到花园里、街道上、田野里、大海里来到整个大地,扮演动物、植物的小朋友便尽情用动作展现小雨点来到后的各种变化,如:花儿使劲喝水,鱼儿欢快地游着,小兔们洗洗澡附散文诗: 小雨点来了小雨点来了,小雨点来了。瞧,小雨点们一行一行的,排着队,跑下来了。一路上,大家都好好地走呀走呀,快快
33、地走呀走呀,不贪玩,不乱跑,不像那个孙悟空,从天上跑下来,一路上翻十八个筋小雨点来了,小雨点来了。小雨点们跑到大地上干什么?上幼儿园呀。它们有的进了大森林幼儿园,有的进草坪幼儿园,有的进了荷花塘幼儿园,有的进了葡萄架幼儿园还有的小雨点呀,啪哒啪哒跟着我们跑,跑进我们的幼儿园里来了。小雨点来了,小雨点来了。欢迎啊,天上来的小朋友我们的好朋友。课题评价:一、效果分析散文诗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下雨时的优美意境,小雨点就像孩子们熟悉而亲切的小伙伴,引人遐想。本活动能够针对孩子学习语言的特点让幼儿在听听、说说、看看、做做中欣赏、感受雨天的美好,使孩子的思维得到锻炼,发展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以“下雨声”自然
34、引出,用“跑动”的小雨点来表演散文,引导幼儿感受意境,让人感觉自然,别具匠心。欣赏散文第二段时,用四幅清新优美的图片,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观赏讲述下雨后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架的变化,充分发挥美好的想像,引人遐思。他们仿佛看到了小雨点来了以后,树儿艳绿、花儿更鲜、小草儿青翠欲滴;葡萄纯净晶莹、透亮,竹笋儿使劲钻出地面;小动物欢歌齐舞,尽吸甘甜的雨水等情景,达到了散文欣赏的目的,让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小雨点还会跑到哪儿呢?”一句提问又引起幼儿遐想无限,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拓展了幼儿思维。结束部分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边听散文边参加表演,有表情、身体的动作去表现诗歌意境,兴
35、趣盎然,使活动进一步得以巩固和深化。二、专家点评文学欣赏,重在幼儿的感受。本活动设计用视听一体的岁让幼儿感受,再用动作表现感受体验,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自入,使活动过程清新、趣味、欢快。惟一缺憾是,本活动过程的欣赏次数较少,可能是教师因时限所制约。其实,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后半段自己表演,教学时间稍长,是可以的。三、反思与讨论很多活动受时问限制,不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就需要将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结合。联系本活动设计,请你谈谈该诗教学的时间划分?怎样和游戏活动关联?9、大班散文诗树真好教案反思树真好活动目标:1、根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2、欣赏散文诗,初步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
36、表述,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重点:根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难点:学习散文诗所表现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学念念散文诗材料准备:1、配有朗诵的ppt制作的一本大书2、树木好处的文字:生态平衡、挡住风沙、净化空气、休闲、遮阴、躲避、提供玩耍、唱歌自然现象、小朋友玩耍3、幼儿有树木的好处的相关经验设计思路:在幼儿园的语言领域教学中,大部分都是儿歌和故事,很少部分会有儿童散文诗的教学,树真好是一篇关于树和人类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诗歌中透露出淡淡的惬意生活,通过人类和动物,深深的赞美了树对我们的作用。最近,十二月份我们开展了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幼儿在了解、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生
37、活离不开树木。树真好是教材中的一首语言优美的散文诗,我把它纳入这次主题活动中,希望通过这次散文诗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散文诗优美的语境,并尝试用诗歌里的话来说树真好活动流程:理解散文诗-欣赏散文诗-念念散文诗活动过程:一、 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理解诗歌内容(放ppt一遍)1、 师:最近我们小朋友了解了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好处,今天谢老师带来了一本就是关于这方面的书,看看书名叫什么?树真好;表扬:字都认识了。我们那里也看见过这本书(语言区的三味书屋和请你编一编都有这本书)谢老师把他们做成了一本大书放在了电脑里,现在我们一起到电脑里看看,树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呢?2、 幼儿观看用ppt制作一本大书
38、,引发幼儿与生活的联系这页谁喜欢树?树给小鸟带来了什么好处呢?(树是小鸟的家,有了树小鸟才能在树上做窝。(保持生态平衡)、树有什么好处?(挡住风沙)、这页树又有什么好处?(净化空气)他们在树下干什么呢?为什么在树下野餐(休闲娱乐)、为什么他们睡在树下呢?(遮阴)小猫为什么要到树上去?(躲避、保护)他们又是在玩什么?(玩耍娱乐)、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夜晚静悄悄你们都听见过树唱歌吗?是怎么样的?(自然界的一种现象)风吹来,还唱起了好听的歌这是什么季节?哪里看出是秋季?铺满落叶的地面是怎么样的像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娱乐,做游戏)(小朋友在铺满落叶的树下打滚)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1、师:刚刚我们从这
39、本大书里看到了树给我们人和动物带来的好处,人们写了一首散文诗来赞美树木,把树木的每个好处用一句好听的话说出来,我们一起听听是怎么赞美的?2、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有录音的ppt),第二遍、)赞美树木的散文诗听下来有什么感觉?听出来是怎么赞美的?赞美了什么呢?引导用诗歌里的话来说3、分句欣赏并学习,(ppt第三遍)(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A树给我们的生态带来了平衡,散文诗里是怎么说的?我们听听:(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唧唧喳喳的叫),你听到了什么?筑巢是什么意思?小鸟在树上是怎么唱歌的?B树能挡住风沙。如果没有风沙那将会是怎么样?树挡风沙的会怎么说(树
40、真好来-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那些词用得很好的?吵吵闹闹是什么意思呢?吵吵闹闹用的真好,C树能净化空气。树对屋子有什么好?我们听听,用了什么好听的词语D树能遮阴,人们在树荫下野餐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听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用了什么好听的词?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把快乐和热闹的景象表达出来了)(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E,树能遮阴,天气很热选择在大树下睡午觉是件很舒服的事情,听听是怎么说的?哪个字用得非常好,铺是怎么样的?F小猫为什么要躲到树上?听听是怎么说的?(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叫
41、。G树可以玩荡秋千的游戏,让布娃娃玩荡秋千怎么说的?H树还会唱好听的歌,我们去听听I小朋友和树叶在一起做游戏,他们是怎么做游戏的?他们是怎么玩的?用了什么好听的词?3、 引导发现并提升总结师:用了这么好听的词语来赞美树,所以树真好的散文诗是很优美的,除了词语用得好,还发现了什么优美的地方?哪句话是相同的呢?怎么说的?师小结:这首散文诗我们小朋友都发现了第一句赞美的话相同的树真好,后面把树的好处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那我们再完整的听一遍。幼儿再次完整的欣赏师想不想也来念一念呢三、念念散文诗跟着ppt念个别念集体念亮点:幼儿的前期经验很丰富,所以第一部分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理解诗歌内容目标的达成度是
42、非常好的,同时教师每个问题后的小结也及时到位,问题的提出也给孩子考虑的空间。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PPT课件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散文诗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教师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对作品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幼儿的口头语转变书面语言,成为幼儿自己的东西,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虽然就学习本首散文诗内容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与纲要中对幼儿是学习
43、主体的精神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但新课程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强调幼儿学习创造性和自主性,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与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习、研究、探索、解决这样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的需要。10、幼儿园语言教案:散文诗-雪花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散文诗-雪花活动目标1、懂得散文中“比喻”手法的特殊作用,学习并理解“洁白”、“松软”等词汇,学习运用“好像”的句式。2、通过欣赏散文,使幼儿对散文诗感兴趣,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3、根据散文原有的格式,引导幼儿学习适当的仿编
44、。活动准备图片、配乐散文诗磁带活动过程一、学习作品内容教师:你们看到过小雪花吗?什么时候看到的?老师有一张小雪花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1、幼儿观看图片,完整欣赏散文诗。2、提问:诗里说了些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3、再次欣赏散文诗。二、体验作品1、欣赏第一自然段提问:小雪花是怎样落下来的?2、欣赏第二自然段幼儿交流讨论:为什么说雪花像“美丽的白纱”、“闪光的银帘”、“松软的棉絮”?为什么能让空气更加清新?3、集体朗诵散文诗。三、迁移作品1、提问:你看到小雪花落到哪里?小雪花还会落到哪里?那里会有什么变化?2、幼儿回答发表自己见解。3、请幼儿自己说说:如果你是小雪花,你想落在哪?四、幼儿创编教师:
45、你们喜欢小雪花吗?请你们像诗中说的那样也说一句话好吗?1、幼儿.自由组成小组,练习仿编,教师引导。2、小组相互交流练习。小雪花我是洁白晶莹的小雪花,我从高高的云层轻盈地飘下。我落满高山,高山披上美丽的白沙。我落满屋顶,屋顶铺上一层闪光的银瓦。我落满松柏,松柏结出许多棉花。我落满光秃秃的树枝,树枝盛开梨花。我落满麦田,麦田盖上松软的棉絮。我落满地面,地面铺上洁白的地毯,闪着耀眼的银花花。我是洁白晶莹的小雪花,我从高高的云层飘下。11、大班语言散文诗欣赏梦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能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并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产生
46、热爱生活、喜欢幻想的美好情趣。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诗歌配乐梦幻曲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感受梦的意境。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师:夜晚这么美,小女孩抱着小猫咪在床上睡着了,那让我们像小女孩一样甜甜地睡一觉吧!师:你们有没有做过梦?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师:你们的梦真有趣呀!你们想知道我梦到了什么吗?让我来 告诉你 们吧。二、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1、师:小朋友们,在我的梦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2、师:在梦里,我都变成了谁?三、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朗诵诗歌。1、师:在梦里,我变成小花以后,遇到了谁?太阳为我披上了什么?变成白云以后,我遇到了谁?(风)风教
47、会了我什么?变成轻烟以后,我遇到了谁?(雨)雨做了什么?2、师:在梦里,我开心么?你们怎么知道的?四、教师配乐播放多媒体课件,再次朗诵诗歌,幼儿体验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1、师:我们又听了一遍诗歌梦,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2、师:你最喜欢诗歌里哪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梦的温柔)五、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1、师:小朋友们,老师的梦美不美?你们喜欢么?那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梦也变成好听的句子吧。2、师:在你自己的梦里,你们都变成了什么?又遇到了谁?(引导幼儿独立仿编)六、师幼有感情的朗诵仿编诗歌。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温柔、甜美的声音把我们自己梦大声说一说。七、活
48、动总结。教师:祝小朋友们晚上睡觉也做一个美美的梦!活动反思:梦这首诗歌为读者创设了一种幽美、温柔的意境。所以在选择语言课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它。我想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意境上都是一个非常好契机。再者因为这首诗歌想象奇妙,能让孩子从想象中获得一些幻想的美感,通过想象,让孩子的思维不断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这次的语言活动是一首非常有意境的诗歌,但是真正要好好的把握这种意境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困难。通过今天对诗歌梦的开展,再加上老师们的评课,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觉悟和反思,以下是我的几点感触:一、可将活动的重点内容定位到目标里。在活动中的三个目标都能基本完成,可能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
49、来说,整首诗歌在学习过程中有点难度,但是幼儿能初步感受到诗歌中的语言和意境美。通过欣赏图片、倾听音乐,幼儿能在一种舒缓的气氛中表现出整首诗歌,并能够根据诗歌的句式再来进行创编,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从中看出,幼儿的想象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至此,三个目标都能很好的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着重是让幼儿学会说三个“梦见”,所以可以尝试将这一重点内容加入到目标中,让目标更加具体一点。二、活动的导入部分需更加切合实际一点。在活动中,我用音乐将幼儿带入一种甜甜的梦乡,但是最后发现在进入这个状态时幼儿没有很好的配合,幼儿也做不到马上进入梦这样的情景中,所以在马上提问“你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时幼儿有点不知
50、所措了。所以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可以将导入改为用回忆来引入孩子对梦的记忆,在音乐中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曾经美丽的梦,相比较幼儿可能会比较有话可说,对于最后环节的创编可能也更有帮助。三、诗歌的意境还表现的不够。精读这首诗歌,不仅会为它优美的意境索感叹:小花披上金色的衣裳,白云跳起了舞蹈,轻烟有了被挠痒痒的感觉,这些拟人化的比喻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这些美丽的比喻也是这首优美诗歌的重点部分,所以需要在朗诵诗歌的时候更要抑扬顿挫一点,将孩子也带入这种优美的意境,这样孩子的兴趣也更加高昂。在磨练中成长,慢慢克服紧张的心态,用最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每一次的挑战,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机遇中更加充
51、实自己。12、大班散文诗多变的云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帮助理解风儿使云朵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引导幼儿有兴趣观察云彩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3、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多变,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活动准备: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云彩像什么?一会变成了什么?2、收集云朵图片 幻灯、音乐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的兴趣看云:1、 组织幼儿到室外观看天空中的云彩。2、 提问:刚才我们在室外看到了,天空中许多的彩云,谁能说说云有哪些颜色?
52、有什么形状?它离我们有多远。说云:1、你们知道云在哪里吗?你见到的云是什么样子的?2、老师带你们到云彩世界去玩,想去吗?3、放幻灯:1)你们看到了些什么?2)喜欢这些云吗?找找你最喜欢的一朵云。为什么喜欢?它象什么?二、探索云彩变化的秘密为什么云彩会变?是谁让云彩会变?1、 请幼儿说说那些云可以预测天要下雨。2、 哪些云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3、 让幼儿学习会看简单的云图。4、 讨论:如何根据云彩图来做气象预报?师小结:多云、少云晴天,灰云-阴天,乌云雷雨天等。设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教师的启发,探索出使云彩变化的是风。4、请幼儿做能干的风,玩“会变的云彩”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扩展思
53、维。三、欣赏散文,感受云朵有趣的变化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听听散文里说云像什么?2、师有感情地朗诵,问:散文里说云变成了什么?3、你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4、如果你们是风,想把云朵变成什么样子?(幼儿间相互交流)四、延伸把自己创作的云编进散文里付内容散文:多变的云天上的云飘着,就像魔术师在变着万花筒,在天上变出一个一个可爱的样子。有的是花开样,有的是蘑菇样,有的是彩虹样哈哈还有的是小兔样子,好像在和小朋友在说话。一会儿云儿又在变,变成公鸡、变成天鹅、变成马,真神奇哦!再看看,云儿被风一吹,也变了颜色,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这些颜色天空都
54、有,简直是太美了。教学反思本活动,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充分让幼儿通过主动积极的观察,充满乐趣的通过绘画再现观察与想象,自信、大胆的创造,从而轻松愉悦的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始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活动中幼儿自然地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活动成功的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13、大班语言散文诗欣赏活动睡觉教案反思(一)活动目标:1. 幼儿能充分感受散文诗的宁静、恬美的意境。2.了解某些动物睡觉的习惯,学习动词:躺、钻、睁、站、停。3.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想象力
55、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二)活动准备:1.课件散文诗睡觉。2.夜晚背景图一幅,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红鸟、小黄鹂睡觉的图片各一。(三)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背景图:“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妈妈唱起了摇篮曲,小宝宝怎么样了呢?现在就请小朋友闭上你的小眼睛,让我们来听一首散文诗,题目就叫睡觉。听一听你有什么感觉?”2.听配乐散文诗。师: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我觉得很安静,很舒服。)(感觉很美,我很喜欢。)(我觉得要睡着了。)师:你们喜欢这首散文诗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仔细地听一听,里面有谁在
56、睡觉?他们是怎么睡觉的?3.再听配乐诗,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加强幼儿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师:你听到谁睡着了?(小白兔、小花猫、小金鱼、小黄鹂睡着了。(小鸟睡着了。淘气的风娃娃睡了。)(月亮、星星睡着了。)(待幼儿讲出动物名称即将小动物的图片放入背景中的相应位置。)师:“那么它们是怎么睡觉的呢?”(1)师:小花猫是怎样睡觉的?(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师:那小朋友是怎么样睡的?(小朋友也是躺在床上睡觉的。)(引导幼儿学习动词:躺,并让幼儿学说整个句子)(2)师:小白兔是怎样睡觉的呢?(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学习动词:钻,学说整个句子)(3)师:那小金鱼是怎么睡觉的呢?(小金鱼睁着眼睛睡了。)师:那小
57、金鱼为什么会睁着眼睛睡了?(小金鱼本来就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因为小金鱼没有眼皮,只能睁着眼睛睡觉。)师: 师鱼因为有眼睑所以不能闭起眼睛来睡觉,只能睁着眼睡觉。请幼儿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睛,体会动词“睁”的含义。(4)师:那么小红鸟又是怎样睡觉的呢?(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学习动词:站,并学说整个句子)(5)师:小黄鹂是怎么睡的?(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师:我们一起来学小黄鹂睡觉的样子。小黄鹂飞了一天,很累了,所以它就停下来在树上睡觉了。”(6)师:小动物们都安静地睡了,月儿和星星怎么样了呢?(月儿和星星怎么也睡不着。)(月儿和星星躺在小河的身上睡着了。)师:月儿和星星是真的落到了水里吗?(不是。
58、)师:那么在水了的是什么?(是它们的影子。)(是月儿和星星在水里的倒影。)(7) 师:那淘气的风娃娃又是怎么睡的呢?(风娃娃在天空中也睡着了。)(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不声不响地睡了)师:连淘气的风娃娃也睡了,夜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风不吹,草不要,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这么好听的散文诗,你们愿意再来听一遍吗?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4.再听配乐散文诗。师:你最喜欢这首散文诗里的哪一句呢?(我喜欢小猫躺在床上睡了。)(我喜欢淘气的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不声不响地睡了。)(我每一句都喜欢。)师:这首散文诗里的每一句都很好听,我们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念好吗?小动物都睡了,一切都睡了,想一想我们应
59、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轻轻的。)5.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散文诗,知道了很多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那么你还知道那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猫头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的。)(马是站着睡的。)(狐狸是躺在它的大尾巴上睡觉的。)(小狗是趴在地上睡的。)6.结束部分。师: 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还知道这么多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夜深了,散文诗里的小动物和你们知道的小动物都睡了,它们睡的真香啊,我们一起轻轻的离开这里,让它们在这里,做个美梦吧。记住了一定要轻轻的别把它们吵醒了。附: 散文诗 睡觉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
60、,一切都睡了。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小金鱼争着眼睛睡了。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月儿和星星在高高的天上怎么也睡不着,它们就降落到小河里,躺在小河的身上睡了。淘气的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它也不声不响地睡了。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活动反思:孩子们对于这个活动的兴趣是很充足的,孩子们能够从头到尾都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走,感受对于黑夜的害怕,体验从害怕到不害怕的情感迁移。当然,这只是大多数孩子一个思想上的转变,对于个别孩子的真正的不害怕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因此,我认为,在平常就可以多多跟孩子交涉此类问题,让孩子知道我已经长大了,可以一个人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 理财中的法律合规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证券投资生态变化的典型案例考题及答案
- 高效阅读材料准备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的核心试题及答案
- 完整注册会计师考试框架试题及答案
- 针对园艺师考试的个性化备考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内部审计知识试题及答案
- 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难点及解答试题及答案
- 油炸食品制造业中的食品安全与产业链协同考核试卷
- 华侨大学《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含进度表)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 《第2课 体验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应用 主题2 认识microbit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应用》参考课件
- 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科学防癌预防先行
- DB4403-T 81-2020 绿化迁移技术规范
-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深度研究
- 3.4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村(居)社区工作者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药物生物活性评价-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