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资料_第1页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资料_第2页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资料_第3页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资料_第4页
畜牧微生物学自考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PAGE 9一、微生物的定义畜牧微生物学复习资料二、微生物的类型1三大种类分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非细胞型微生物三大种类2.各自的种类:原核细胞型:个体为单细胞,包括细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真核细胞型:个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属于此类型。非细胞型:个体不呈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DNA 或 RNA,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病毒属于这一类型。第一章原核细胞微生物第一节 细菌一、 细菌的定义细菌:是一大类个体微小、形态简单、结构略有分化、以二分裂法繁殖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菌的个体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二、细菌形态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2、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 3 大类。螺旋状菌又分弧菌和螺菌 2 种形状。检查培养细菌典型形态的最好时期是对数期 。三、细菌基本构造细菌的基本构造是:细胞壁、细胞膜、间体、细胞浆、质粒、核体、核蛋白体和内含物等。四、革兰氏染色的作用用革兰氏染色可将所有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染色后革兰氏阴性菌为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五、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差异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约 1580nm,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六、表示细菌大小的单位细菌大小的量度单位用微米(m),亚细胞结构用毫微米( nm)七、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保持细菌一定的外形;保护细菌

3、免受外界渗透压和有害物质的损害;构成细菌的致病性、抗原性;与对噬菌体和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与革兰氏染色反应特性等密切相关。八、细菌特殊构造与主要功能细菌的特殊构造有:荚膜(包括荚膜、微荚膜、粘液层、菌胶团、鞭毛、芽胞、纤毛(菌毛。微荚膜、荚膜、粘液层、菌胶团的概念:荚膜:一部分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在细胞壁的外面产生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厚度在 0.2m 以上.称为荚膜。菌胶团:由多个细菌的荚膜物质融合而成一团胶状物,内含多个细菌细胞时称为菌胶团。微荚膜:比荚膜薄,厚度在 0.2m 以下,只能在电镜下才能看见的荚膜。粘液层:有些细菌产生一些边界不明显、疏松、易与菌体脱离的粘液样物质

4、称为粘液层。荚膜的功能荚膜有荚膜具有保护细菌的功能、粘附于机体各处表面的功能和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和废物排除的作用。鞭毛概念鞭毛:在菌体表面长出由蛋白质组成长约 150-200m 的线状物,称为鞭毛。排列方式细菌的鞭毛数量和排列不同,大致有四种方式:一端单毛菌、两端单毛菌、丛毛菌、周毛菌。功能: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纤毛纤毛(菌毛一种空心的蛋白质管,可以分为普通纤毛和性纤毛两类,前者较纤细较短,数量较多,每菌可有10010004芽胞概念芽孢:一部分杆菌、个别球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可以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称为芽孢。数量:1功能芽孢是某些细菌抵抗不良环境条件以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构造。形成

5、芽孢不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芽孢产生一种特有的吡啶二羧酸,与钙结合,使芽孢对外界不良理化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 特别能耐高温、干燥和渗透压的作用,一般的化学药品也不容易渗透进去。八、细菌生理1.细菌的营养需要:水: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同时又是一种良好的流媒。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碳素和氮素都是构成原生质所必需的主要成分。钾、钠、镁等。生长因子(素:细菌需要以上营养外,还需要生长因素,实验室常用5-10%鲜鱼琼脂培养基和血清琼脂培养基。2,细菌的营养类型根据细菌对碳素营养利用的能力不同,可以把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两类。根据细菌对碳素营养和能量(源光能异养 、化能异养。腐生菌和多数

6、病原菌属化能异养。3.细菌的营养需要细菌的营养需要主要是 5 大类物质:水、碳素、氮素、生长因子和无机盐。4.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分为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细菌的呼吸类型细菌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厌氧呼吸及兼性厌氧呼吸 3种主要类型。有氧呼吸时细菌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成 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和水,因此产生的能量较多。2素等。20-38之间。畜禽类病原菌的培养温度一般为 37氢离子浓度(pH)各种细菌都只能在一定范围的氢离子浓度内才能生长发育,并在其中最适宜的情况下才能生长发育得最旺盛,大多数病原性细菌的最适 pH(pH7-7.6。0.5%-20%。8

7、.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以二等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4个时期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如下 4个时期,各期特征为: (1)迟缓期消毒剂和其他有害物有高度敏感性。对数期此期内菌体繁殖速度最快,细菌数依几何级数增加,菌体大小、染色反应均较典型,对不良理、化因素和抗菌药物敏感。该期内病原菌的致病力最强。稳定期这一时期因营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积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增多,新生菌数约等于死亡菌数繁殖与死亡近乎平衡,形态及生理性状常有改变,革兰氏阳性菌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此时期积累多。衰亡期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如不移植新的培养基,最后将全部死亡。形态上常出现衰老型、退化型或自溶,染色不典

8、型。细菌必须在适宜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这些条件包括合适的营养成分、 温度 pH 、渗透压以及气体条件。培养基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含有细菌等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基质。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 0 .511.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构造和细菌的群体生长特性的方法培养,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和菌落。12.菌落和菌苔菌落:单个细菌在适当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群体,称为菌落。菌苔:菌落互相连接成片,称为菌苔。第二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螺旋体、霉形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定义螺旋体:是一类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霉形体(支原体):是

9、一类特性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霉形体细胞无细胞壁。立克次体:是另一类特性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衣原体:是一类介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微生物。第二章 真核细胞微生物1.真菌的概念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核微生物。2.种类真菌包括酵母菌 、霉菌 、 担子菌三大类。3.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基本的营养需要粉、纤维素等多种有机物。20-30的真菌在37时生长得最好。有的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它们为兼性大厌氧菌。也很大,基质菌丝和气生菌丝,适宜于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pH境中,pH3-61.5-10.04,酵母菌酵母菌细胞含有丰

10、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食用和饲用价值。酵母菌细胞比细菌大得多,在高倍镜下可清楚看到。酵母菌一般以无性繁殖的出芽生殖为主。5.霉菌菌丝功能分工霉菌的菌丝功能有了分工,既有伸人固体培养基内或蔓生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伸入培养基内的霉菌菌丝,称为营养菌丝或基质菌丝,伸向空中的菌丝,称为气生菌丝。菌丝结构在结构上霉菌的菌丝分为两种:一种为无隔菌丝,另一种为有隔菌丝。霉菌的繁殖方式多样,如菌丝的碎片或菌丝截段即可发育成新的个体,也可产生各种无性或有性孢子来繁殖。孢子类型霉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叫做无性孢子。主要有掷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有性孢子有 4种类型,包括合子、卵孢子、

11、接合孢子和子囊孢子。抵抗力霉菌孢子对热、干燥等的抵抗力比其营养细胞要强,比细菌的芽胞弱。第三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几个名词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仅能在宿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微生物。衣壳:包在核酸外周的蛋白质外壳,由壳粒排列而成。这种小体称为包涵体。几个特性病毒离开寄主细胞就不能繁殖。任何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 或 RNA。抗生素的作用对细菌敏感对病毒不敏感。3.复制过程病毒完整的复制周期分为 5 个连续的阶段,即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囊膜特性有囊膜的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支原体和螺旋体的病毒统称为噬菌体。一种噬菌体只对相应种类的细菌或

12、真菌发生特异性感染和寄生。6.朊病毒:是一类感染人类与其他哺乳类动物,引起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感染因子,它们的结构主要是蛋白质,称或蛋白侵染因子。7. 培养病毒的方法人工培养病毒的方法有鸡胚培养法、细胞培养法和实验动物培养法等。8.干扰素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9.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梯洛龙等可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灭菌:杀死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等),消毒:杀死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叫做消毒。无菌:指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没有活的微生物。无菌法: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

13、抑菌作用:是指抑制或阻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杀菌作用是指能使菌体致死的作用。抗菌作用 抗菌作用包括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是这两者的总称。滤过除菌:是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除去的方法。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干热灭菌法包括火焰灭菌法和热空气灭菌法。营养细胞、菌丝、孢子、芽孢中耐热能力最强的是芽孢。共生:两种或多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得利,称为共生。颉颃:一种微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产生某些对他种微生物呈现毒害作用的物质,抑制或杀死他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颉颃。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获取所需的营养,赖以为生

14、,并对后者具有损害作用的现象,称为寄生。协同:两种或多种生物在同一生活环境中,互相协助,共同完成或加强某种作用称为协同。巴氏消毒法用于葡萄酒及鲜牛乳的消毒方法。200320nm265266nmDNA4白质合成;影响核酸的合成。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微生物的变异现象细菌形态和结构的变异。毒力的变异。培养基条件可能使细菌的毒力发生变异。代谢的变异。基因变异或条件改变,次级产物大量积累,产生代谢的变异。菌落的变异。菌落形态变化,主要是光滑型与粗糙型间的相互变异。耐药性变异。药剂使用频率增加产生抗药性的细菌,由抗药性质粒决定。第八章:饲料微生物反刍兽瘤胃内的细菌,有合成 B 族维生索和维生素 K

15、的能力。黄曲霉毒素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对畜禽危害很大。用酵母、真菌、藻类等微生物生产的含蛋白质的饲料叫单细胞蛋白质饲料。丁酸菌对青贮饲料的发酵是不利的。第 九 章微生物的致病作用病原1、侵袭力病原微生物突破寄主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组织或细胞,在其中生长繁殖,探入扩散的能力,叫做侵袭力。2.外毒素:外毒素是病原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释放或分泌到周围环境的毒素,用细菌滤器过滤可获得纯外毒素,能产生外毒素的微生物包括病原细菌和霉菌。主要由草兰氏阳性菌产生。第二节传染的发生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过程,叫做传染。第十章 免疫学基础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

16、及基本功能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非自身物质,并保持自身完整性的生理学反应。抗原的概念与特性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的基本特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称为免疫原性。在活体内或在体外能与该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称为反应原性。既具有抗原作用又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半抗原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物质,但与蛋白质结合后,即能刺激免疫物质产生,并能与这些免疫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这样的物质为半抗原。如荚膜多糖、多肽、类脂质等。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上的某些化学基团,这些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细菌对于它所感染的动物机体来说是异种抗原

17、。第五节免疫系统一、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部分: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骨髓、胸腺、腔上嚢 。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扁挑体。免疫活性细胞:这类细胞是指受到抗原刺激后,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决定簇,发生免疫反应。主要包括 B 细胞,T 细胞。动物产生淋巴因子的细胞是T 细胞抗体主要是 B 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成为 浆细胞 所产生抗体。二、体液免疫B抗体的概念与特性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它存在于机体的血清、体液中。抗体是一种球蛋白,对异种动物来说,又是良好的抗原,所以具有双重性,即是抗体,又是抗原。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简称 Ig,免疫球蛋白有 IgG、I

18、gM、IgA、IgE 和 IgD,家畜无后一种。IgG。IgM机体免疫反应的过程 : 致敏机体免疫反应的过程 致敏阶段、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补体:存在于正常动物血清中具有类似酶活性的一组蛋白质。侵袭力: 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全身传染: 某些病原微生物能突破动物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血流或淋巴结,从而散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此种状态称为全身传染三、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作用:细胞免疫具有抗细胞内寄生性病原体的感染,发生组织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对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干扰素: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第七节抗原

19、抗体反由于抗原过剩或抗体过剩,都不能形成大分子复合物。抗原抗体反应的概念及特点反应类型(一谓之沉淀反应。特点:抗原为可溶性抗原;复合物中沉淀带,主要成分为抗体。稀释抗原、固定抗体浓度。琼脂免疫扩散:简称琼脂扩散,用 1%琼脂凝胶上进行沉淀反应。琼脂凝胶含水量很高,可溶性用途:用于疾病的诊断,如法氏病、马立克氏病、猪瘟、炭疸杆菌病、牛白血病等。测定抗体水平,测定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检测免疫状况。测定复合抗原成分,每一种不同抗原均与相应的抗体产生一根沉淀带。(二)凝集反应细菌、红细胞等颗粒状态抗原与相应抗血清混合后,当有电解质存在时,就发生颗粒互相凝集的现象,叫做凝集反应。在凝集反应的抗原抗体复合

20、物中,主要成分是抗原颗粒;抗原为颗粒状;固定抗原浓度,稀释抗体。变态反应:机体被某些抗原物质所致敏后,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发生对机体有损害的免疫反应。第 十 一 章 重 要 病 原 微 生 物第一节 大肠杆菌形态与染色特点绝大多数无荚膜,有些有荚膜,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第 二 节沙 门 氏 形态及特点(染色特点)沙门氏菌无芽胞和荚膜,有周身鞭毛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鸡白痢的细菌为沙门氏菌第三节炭疽杆菌25 看到肥厚的荚膜。呈淡红色(或淡紫色,菌体呈兰色。15h 以上在菌体中央或稍偏一容易被一般染料着色。第四节多杀性巴氏杆菌禽巴氏杆菌为禽霍乱。形态与染色特点:用培养物涂片作革兰氏染色为 G-小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像煮熟的鱼籽一样。同病料涂片作美兰或瑞特氏染色,可见明显的两极着色。该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但用一般染色看不到荚膜。家禽:鸡、鹅霍乱。诊断取病料:可取心、肝、脾、肾、血液、淋巴结、水肿液,不取肺(因正呼吸道也存在。分离培养:用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划线分离,3724 小时,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