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用户预测方法_第1页
GSM用户预测方法_第2页
GSM用户预测方法_第3页
GSM用户预测方法_第4页
GSM用户预测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SM用户预测方法 我国的移动通信自1987年投入运营以来,用户数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目前每月仍以200万用户的速度增长。在与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相对应,全国各省、市都在加快GSM网的建设与扩容工程。而GSM网的建设应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既做到技术先进可行,又使整个网络经济适用,要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准确地对移动用户的发展进行预测,用户预测结果是后续网络规划和建设的依据,而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决定了整个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一、GSM用户预测方法概述 GSM用户预测方法有多种,如人口普及法、市话容量类比法、趋势外推法、成长曲线法、瑞利分布多因素法等,下面就上述几种预测方法作一简要概

2、述。 (1)人口普及法。人口是确定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标所必需的基础数据,通过对人口总数的预测以及分析人口数量中城乡人员的比例、从业人员的比例、年龄分布的比例等因素,按照各层次人口的普及比率因素,综合得出移动电话的预测用户数。(2)占市话比例法。占市话比例法属于类比方法的一种。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同属于语音业务,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业务互补性,通过预测市话需求量及移动电话占市话的比例,从而得出预测移动用户数。(3)趋势外推法。根据历年来移动电话的发展情况,以每年的发展数据为基本点,总结规律,获得过去移动电话用户的平均增长率,以此平均增长率作为今后若干年的年增长率的主要参考值,遵照一定的增长规律,得出预测

3、移动用户数。(4)曲线拟合法。曲线拟合法是基于移动用户发展的历史数据,根据其规律推测未来移动用户的发展情况。曲线拟合法是趋势外推法的一种,它反映了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其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是建立在市场环境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难以反映未来各种变化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比较适合于近期预测。(5)瑞利分布多因素法。瑞利分布多因素法是一种研究移动电话在潜在用户中渗透率的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潜在用户真正转化为实际用户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终端价格、移动资费、业务需求等,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后就可确定实际用户在潜在用户市场中的渗透率,进而得出移动用户的规模。基于瑞利分布模型的多

4、因素预测,能较好体现经济发展、消费水平与移动用户发展的密切关系,是适合移动通信用户中、长期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针对不同的预测期、预测要求,上述几种移动用户的预测方法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劣。下面将重点探讨移动用户预测方法中的曲线拟合法、瑞利分布多因素法,并以具体实例计算未来4年某省的预测用户数。二、曲线拟拟合法预预测移动动用户方方法及实实例 曲曲线拟合合的方法法有多种种,包括括线性曲曲线、指指数曲线线、乘幂幂曲线、二二次曲线线和三次次曲线等等。参考考以往的的预测经经验,在在各种曲曲线拟合合方法中中以二次次曲线和和三次曲曲线的拟拟合度最最好。本本文采用用二次曲曲线和三三次曲线线进行拟拟合,将将

5、19993220011年某省省的移动动用户数数为历史史数据(见见表1)输输入统计计分析软软件(拟拟合公式式见公式式 1),拟拟合结果果如图11所示。 公式1为19932001年用户为历史数据拟合公式:y= 11.569x2 69.57x + 89.887, y=2.5177x3 26.197x2 89.549x 76.283。 再将19932000年某省的移动用户数为历史数据输入统计分析软件,并以2001年的移动用户数数据进行修正(拟合公式见公式2),拟合结果如图2所示。得出分年度预测结果见表2。 公式2是以19932000年用户数据并以2001年用户数据修正拟合公式: y= 6.2885x2

6、 28.381x + 31.799,y=1.1138x3 8.7485x2 + 28.982x 23.337。表1 某省移动用户年度历史数据 (单位:万户) 年年份119933年119944年119955年119966年119977年119988年119999年220000年220011年 用用户数1.00444.111122.524.2448.44833.21166.62255.54600.1 表2 曲线拟拟合分年年度预测测结果 (单单位:万万户) 年份20002年20003年20004年20005年 二次曲曲线3377481159977726 三次曲曲线550672009990113222

7、 二次次曲线(修正)55517724920011140 三次曲曲线(修修正)71771008915776221911三、瑞利分分布多因因素法预预测移动动用户方方法及实实例 瑞瑞利分布布多因素素法预测测移动用用户的原原理是,研研究移动动用户在在潜在用用户群中中渗透率率的变化化趋势,从从而得到到对用户户数的预预测结果果。如果果个人的的平均收收入达到到并超过过一定的的门限值值,将会会成为潜潜在的移移动通信信业务的的用户。但但是由于于实际的的需求情情况和消消费心理理的不同同,只有有部分潜潜在用户户会成为为移动通通信业务务的实际际用户。该该预测模模型涉及及到两个个关键的的环节:一是潜潜在用户户群的确确定

8、,二二是潜在在用户群群中渗透透率变化化趋势的的量化。 11潜在在用户群群采用瑞瑞利分布布的原理理 由于于人们的的收入分分布服从从瑞利分分布的规规律,所所以分布布曲线可可以由人人均收入入值唯一一确定。给给定一个个收入门门限,就就可以由由瑞利分分布的概概率分布布函数计计算出收收入超过过该门限限值的人人占总人人口的比比例。如如果这个个收入门门限为移移动通信信费用的的门限值值,则得得到的结结果就是是潜在移移动用户户占总人人口的比比例。 公式 3为 瑞利分分布的概概率分布布函数: (当xx=00时) 原指概概率分布布函数的的数学期期望值,在在收入分分布模型型中为人人均GDDP值。此处的常数 公式 4为潜

9、在用户市场计算公式: 其中 为收入门限值。 2潜在用户群中渗透率变化趋势的量化采用趋势影响分析法 移动通信业务在潜在用户群中的渗透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将这些因素对渗透率的影响进行量化后,只要能确定各种影响因素在预测期内的变化值,就可以定量计算出预测期内移动通信业务在潜在用户群中的渗透率。趋势影响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选择可能对移动用户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一般来说,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必然因素(出现概率值为1)和偶然因素(发生概率在01之间)。一般确定影响渗透率的因素有:一次性付费、月消费、移动和固定的费用比、覆盖及服务质量、新业务提供速度和运营商数量。在这六项因素中,一次性付费、移动和固定

10、的费用比和覆盖及服务质量相对其它3项影响力度相对比较小。主要是一次性付费包括终端费用和入网费,随着入网费的取消,主流终端价格也已降到千元以下,一次性费用下降的空间变小;移动与固定的费用比目前维持一个相对的水平,变化的幅度有限;移动网的覆盖除了西部新疆等少数地区以外,全国96的县城基本覆盖;虽然农村地区的覆盖非常不足,但农村的移动用户市场尚待挖掘。此外在月消费因素中应考虑单向收费,在运营商数量因素中应考虑中国联通CDMA和2002年以后可能出现新移动运营商的影响。 第二,确定以上选取的各种影响因素对移动业务渗透率的影响程度。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发生的时间、概率、产生影响的持续时间和作用的方向等。 第

11、三,确定预测期内移动业务普及率的变化。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按照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相对值为01),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到预测期内各种因素对渗透率总的影响值。 公式 5 是潜在用户市场渗透率计算公式: 其中: 指移动业务在潜在用户市场的渗透率; 指各种影响因素变化趋势的量化值; 指各种影响因素的权值; 指影响因素的个数。 3具体计算实例 (1)确定潜在移动用户群。根据未来几年的人均收入预测,确定收入门限,按照公式4计算潜在移动用户的比例。下文给定20022005年的潜在用户收入门限见表3。(2)根据未来几年的人口预测及潜在移动用户的比例计算潜在用户数。(3)将以上6个影响渗透率的

12、因素,即一次性付费、月消费、移动和固定的费用比、覆盖及服务质量、新业务提供速度和运营商数量,量化加权后代入公式5,计算出每预测年的移动通信业务的潜在用户渗透率。(4)根据以上得到的移动业务潜在用户群的预测结果,以及潜在用户市场中业务渗透率的预测结果,便可以预测出各年移动业务的用户数。本文计算出4年移动用户的预测值,如表3所示。 表3 瑞利分布法用户预测结果 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人口预测结果(万人)6123.346171.596220.236269.26 人均收入预测结果(元)7690.18459.19305.010235.5 潜在用户收入门限(元)9500950095

13、009500 潜在用户比例46.6%53.2%59.4%65.0% 潜在用户数(万户)2855.03284.93693.74075.3 潜在用户渗透率16.8%22.5%26.0%28.7% 某省移动用户数(万户)4817399591169四、用户预测结果分析取定 在曲线拟合的两种方法中,对远期预测二次曲线过于保守而三次曲线过于冒进,最主要的缺陷是纯数学公式推导,无法结合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修正;瑞利分布多因素法则克服了曲线拟合法的缺点,但是瑞利分布法在进行各项因素量化时主要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因此预测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综合考虑上述两种方法,并结合当地的整体经济状况及在全国的定位情况

14、、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口年龄分布的比例与全国移动用户总规模的比较情况等因素,本文取定某省移动通信市场用户需求如表4所示。 表4 某省移动用户总需求预测结果 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预测人口(万户)6123.346171.596220.236269.26 用户数(万户)69092011201300 用户普及率11.27%14.91%18.01%20.74%数据据业务发发展概述述近年来,数数据业务务的年增增长率达达到,远远高于电电话业务务的年增增长率。特特别是自自年互互联网商商用以来来,业务的的数据量量呈爆炸炸式增长长,增长长速度平平均为每每半年翻翻一番。同同样,移移动

15、电话话的产生生和发展展,满足足了人们们随时随随地进行行信息交交流和商商务活动动的要求求,取得得了惊人人的发展展,近几几年用户户年增长长率一直直保持在在以上。据据论坛坛预测,年全球球移动用用户将达达到亿亿,年年将超过过固定电电话用户户数。诺诺基亚则则把移动动电话用用户超过过固定电电话的时时间乐观观地估计计为年年。移动动通信和和数据通通信的融融合,产产生了移移动数据据业务。 据的调查表明,目前声称需要使用移动数据业务的用户占移动用户数的,而正在使用的尚不到。这个巨大的差异说明移动数据业务市场巨大,现有的数据业务仍处于萌芽状态。一些分析家认为,移动电话市场正逐步转向移动数据市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数

16、据业务量也会有一天超过话音的业务量,从而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主导业务。 从全球的发展趋势看,在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众多系统中,由于数字蜂窝系统特别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其广阔的覆盖范围以及良好的漫游性和安全性,加上各种基于的数据传输技术不断发展,使在上进行数据通信成为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到来前最好的一种使用技术。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基于的移动数据业务将成为移动数据业务市场的主体。 图简要描述数据业务的技术发展趋势。第一阶段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最高速率为,属于低速无线数据业务,包括透明和非透明两种传输方式。透明方式传输精确度较差,但传输速度快,可以满足要求速率快但精确度要求不高的需求。非透明

17、方式的传输精确的高,数据传输除了要经过前向纠错编码外,还要通过无线链路协议()进行控制,不合格的帧需反馈重传,因此传输速度较慢。 是在低速电路数据的基础上,允许几个时隙同时传送一路数据,并通过高效的编码把一个时隙的传输速度从提高到。因此,具有传输潜力。也分为透明和非透明两种传输方式。可以广泛用于浏览、接入等。此外,由于是电路交换性业务,更适合于实时性高的应用,如高速传真等,目前有的厂家已经开发出了传输速率的。的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下。 的产生可以说是的发展中的革命。它是首次采用分组交换的传输技术,有效地利用了无线资源。它的接入速度快,没有电路交换方式建立连接所带来的时延,还具有多种服务质量,可以

18、灵活支持多种数据应用,数据速率从至最高。的应用可以提供无线接入、远程信息查询、度表和信用卡确认、( )系统远控等。 又被称为,该技术可以把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至。使用了高效调制方式,使每个时隙的传输速率高达,当用个时隙传输一路数据时可以达到。的应用可使提供多媒体业务,承载会议电视业务。 从我们目前收集的国内外文献和资料来看,的数据业务以其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漫游性和广阔的覆盖范围,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 电子信息业务 包括、传真和短消息三种应用,目前的需求量很大。各地的增长率只受网络及数据通信能力的限制。早在年,欧洲的一些运营商,如意大利的,就利用短消息业务开发了“移

19、动”业务,使用户可以在移动环境下通过手机发送接收互联网。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产品供应商, 和 都具有无线通信的能力。 遥测遥控和报警领域 包括野外设备的监控,公共安全(防火防盗),交通、公安、银行、快递公司的车辆调度和定位信息的传送等等。在欧洲,数据业务被成功地用于公共交通的智能信息控制( , )系统。年,在欧洲议会、芬兰政府、瑞典政府的资助和协调下,由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德国大众,电子设备制造商、以及电信运营商英国电信、北欧电信携手在的框架下,开展子项目研究与实验工作。能够把诸如路况、停车场空车位信息、天气预报、航空班次等信息通过短消息业务传送给司机,司机可以通过专用的界面菜单选择,如预定停车车

20、位等。系统收到的路况信息是已有的,它通过数百辆公共汽车以无线电方式传送至交通信息中心。两年以后,在瑞典哥德堡和英国的伯明翰分别成功的进行了试运行。同时,欧洲还进行了名为的项目研究,与不同的是,引入了全球定位系统和电子导航设备,达到随道路交通的变化情况动态导航的功能,使交通信息控制进一步走向智能化。 图是的系统示意框图。系统在车内的设备包括:计算机、车速传感器、电子罗盘、接收器、存储有电子地图的、显示器,它们与手机相连。通过它们,车辆不断地将位置信息和车速告知交通信息中心。交通信息中心是系统的大脑,完成对所有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据估计,只要有到左右的车辆装有的车内设备,系统就可以根据有关流量模型准

21、确计算当前的交通状况,预测将要发生的交通问题,并将信息结合车内司机选择的目的地,计算出最为省时的路径及到达所需的时间,通过短消息传送给车辆,经过计算机处理后显示在电子地图上。交通信息中心还和交通管理部门、急救中心等公共设施保持不断的通信,以便在被控车辆出现意外(如被劫持、撞车)及时给予处理。系统已于年通过了瑞典国家道路管理局测试。我国台湾交通大学的学者也于年提出了利用或系统构筑包括自动收费、交通信号灯控制、车辆监控、动态路径导航、路况信息收集的“集成车辆监控和交通信息系统”。 和接入 包括接入企业系统的数据库、文件和的接入,浏览等。年月,澳大利亚的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全集成的无线远端接入,该业务

22、已 为基础。同年月,美国在纽约开放了一个 为基础的接入。但是,因为没有一套适合于移动通信体制的开放的协议规范以促进移动网上业务的开发和竞争,目前运营商们只开通一些简单的互联网服务。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年月,、和 发起成立了论坛。论坛得到了积极响应,的手机制造商和拥有亿用户的运营商聚集到的旗帜下。目前,许多大的运营商正在积极进行关于业务的商用实验。 电子商务 由于良好的通信保密性,数据业务也被广泛地用于电子商务。电子银行出现于年代的北美、欧洲和亚太的部分地区,它的优点是可以免去在街头设立分支机构的费用。用户通过使用具有短消息功能的移动电话及便携式电脑来处理账户信息。年月,英国的与合作推出移动银

23、行业务,这是第一种允许将用户账号信息卸载到手机上的业务。年月,香港和记电讯与美国运通银行联合推出“掌上理财”等近十项利用移动手机理财服务,用户通过手机可小时处理个人财务。香港电讯、和记电信和恒生、汇丰合作,提供利用移动电话实时买卖股票的业务。意大利商业零售店的( )可以通过 网络与总部的财务中心相连。 除了以上四类主要应用外,产业界和科技界还积极的从事数据业务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如芬兰电信、 开展了旨在研究将数据业务应用于移动计算的( )项目研究;英国广播公司和埃克塞斯大学正在研究利用的多个通道进行传输,增强音频信号的研究;苏格兰大学的和正在实验,计划在轻轨列车上利用 电路数据信道传输压缩的

24、视频图像。一些媒体还报道了英国科学家研制出“心控移动电话”,即把测量人体心脏工作的医疗装置和移动电话相连,发现一旦出现异常可以通过数据业务向医院报警窄带在我我国的应应用C 20003年77月7日日 166:233通信信世界网网 北京电电信长城城通信有有限公司司 孔祥祥华八八十年代代末到九九十年代代初,蜂蜂窝移动动通信系系统在全全球范围围内完成成了由模模拟到数数字系统统的技术术转变,欧欧洲的GGSM体体制占得得了先机机,并迅迅速推广广到许多多国家,占占据了无无可争议议的市场场领先地地位。然然而,更更具突破破意义的的是CDDMA技技术在蜂蜂窝移动动通信系系统中的的应用。CCDMAA技术最最初应用用

25、于军事事通信中中,而后后由美国国Quaalcoomm公公司开发发成为商商用蜂窝窝移动通通信系统统技术。自自从19995年年第一个个CDMMA系统统商用以以来,其其理论上上的诸多多优势在在实际应应用中得得到了充充分验证证。119977年,在在我国北北京、上上海、西西安和广广州陆续续开通了了四个IIS-995 CCDMAA试验商商用网,经经过几年年的试验验,CDDMA系系统的优优越性得得到了充充分的验验证。下下面以北北京为例例,简述述CDMMA在我我国的应应用。一一、工程程情况北京CCDMAA系统的的第一期期工程采采用1个个交换机机、2个个基站控控制器、331个基基站,系系统容量量为4万万5千户户

26、,于119977年100月建成成并投入入试验。以以后为了了提高覆覆盖率,进进行了基基站扩容容,使基基站总数数达到了了82个个。目前前系统网网络结构构如图11所示,具具体配置置如表11所示。由由于目前前用户已已达4万万3千户户,因此此正在实实施系统统的扩容容,增加加交换机机和基站站控制器器的容量量,扩容容后的系系统网络络结构如如图2所所示,配配置如表表2所示示。二、系系统性能能众所所周知,与与其他蜂蜂窝通信信系统相相比,CCDMAA系统具具有很多多优势。对对运营商商来讲,CCDMAA的频谱谱利用率率高、容容量大、基基站覆盖盖范围大大、频率率规划简简单、网网络成本本低、建建设快等等优点足足以让运运

27、营商去去投入和和发展;而其话话音质量量高、保保密性强强、掉话话率低、发发射功率率低等优优点自然然会让用用户爱不不释手。这这些优势势在北京京的网中中都得到到了验证证。频谱谱利用率率高、容容量大CDMMA系统统本身所所固有的的码分扩扩频技术术及其先先进精密密的功率率控制技技术、话话音激活活技术等等,使其其容量可可达到模模拟系统统的100倍,是是GSMM系统的的344倍。从从北京网网的实际际运行情情况看,容容量完全全达到了了上述的的理论预预测。频频谱利用用率高,节节省了宝宝贵的频频率资源源,能够够满足高高话务密密度的需需要,减减少网络络拥塞,提提高网络络性能。基站覆盖范围大CDMA的无线链路预算比G

28、SM多36dB,因此其基站覆盖范围比GSM系统要大。这样在系统建设上,可减少基站数量,减少环境污染,基站选址更加容易,降低网络配套设施费用,加快建设进度。特别是在话务密度低的远郊区,其作用更加明显。话音质量高根据北京网的实际测试,其话音质量可以和固定电话媲美,明显优于GSM系统。特别在强背景噪声环境下,还优于有线电话。掉话率低由于CDMA采用了多种软切换技术,使掉话率大大降低,明显优于其他硬切换的蜂窝系统。统计表明,切换失败是引起掉话的最主要原因。但目前的北京CDMA系统并非如此,据北京网统计,软切换成功率在99.8%以上,而掉话率在1.5%,因此,产生掉话的主要原因并非切换引起,而是由于我们

29、目前网络覆盖不理想引起的。在改善网络覆盖后,掉话率会大大降低。发射功率低无论基站还是手机,其发射功率都非常低。这在目前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显得更加优越。早在1997年,系统刚刚开通时,我们就推出了“绿色手机”的概念,之所以称为“绿色”,就因为其发射功率低,对人体辐射小。据北京网的实际测试,手机最小的发射功率为0.01微瓦,平均发射功率小于1毫瓦。使用CDMA手机,绝对不会对电视机、收音机、有线电话、助听器等设备造成干扰。三、窄带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具有诸多优势的窄带CDMA系统,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旺盛的市场需求在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演进中,欧洲的W-CDMA、北美的cdma20

30、00和中国的TD-SCDMA是三个主要标准。据权威人士预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规模商用要到2003年或更晚。所以在我国采用第三代系统之前的这几年,移动通信的市场空间非常大,靠目前的GSM和模拟系统已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采用目前技术成熟、性能优越的窄带CDMA系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易于向第三代系统过渡第三代cdma2000的开发策略是对以IS-95标准为蓝本的窄带CDMA系统的平滑升级,其第一阶段cdma2000 1X在商用化进程方面处于领先阶段,cdma2000 1X 技术使得运营商可以灵活地引入多种先进数据服务来满足逐渐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运营商可以在当前的1.25MHz频带内就享

31、用3G的能力。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企业在GSM市场只占很少的份额,而在CDMA设备的开发上已取得很大进展,很多国内厂商具备了提供CDMA设备的能力。在我国发展CDMA系统,必将会进一步带动国内企业的发展,并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积累经验,增强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研发的整体实力,迎接WTO的挑战。GPRS:移动数数据业务务的一次次革命C 20003年99月266日 113:228通通信世界界网 饶学伟 蓝文峰峰 移动动通信自自世世纪年代以以来进入入了大发发展阶段段,全球球用户数数每个月翻翻一番,目目前全球球用户数数已经超超过亿亿,到年底估估计要突突破亿。我我国移动动用户也也在高速速增长,

32、220011年第一一季度就就已成为为世界上上突破亿大关关的第二二个国家家,据预预测,全全球移动动用户数数在年年到年年之间的的某个时时候将超超过固定定用户。随随着移动动通信的的大发展展,移动动数据通通信日益益受到重重视,其其地位变变得越来来越重要要,其应应用也越越来越广广泛。GGPRSS (通通用分组组无线业业务)正正是迎合合GSMM移动通通信市场场和全球球因特网网的迅猛猛发展和和日益融融合而推推出的,它它为GSSM运营营商由仅仅提供话话音业务务向提供供综合信信息服务务业务领领域拓展展提供了了重要的的网络平平台,它它使GSSM数据据业务由由原来基基于电路路交换提提升为采采用分组组交换的的数据处处

33、理形式式,是移移动数据据业务的的一次革革命。二、移移动数据据业务的的演进 由GSSM系统统中数据据业务演演进我们们可以看看到:移移动数据据业务是是一个不不断发展展的业务务,主要要分为电电路型数数据业务务和分组组型数据据业务。GGSM移移动数据据业务GGSM第第一阶段段提供的的96000biit/ss 以下下数据业业务及PPhasse 22+阶段段提出的的HSCCSD都都属于电电路型数数据业务务。Phhasee 2+阶段提提出的GGPRSS,则属属于分组组型数据据业务,后后者相对对于前者者具有很很显著的的优越性性。 九九十年代代初开始始的最初初GSMM数据业业务是基基于电路路交换的的数据业业务,

34、提提供9.6kbbit/s的接接入速率率,这也也是目前前网上设设备都支支持的一一种业务务。 HHSCSSD(HHighh Sppeedd Ciircuuit Swiitchhed Datta高速速电路型型数据业业务)是是GSMM电路型型数据业业务的最最近进展展(19998),它它提供多多个时隙隙的捆绑绑能力,支支持上行行和下行行非对称称的资源源分配,提提供最高高64KKbitt/s的的接入速速率。 EDGGE (Enhhancced Datta RRatees ffor Glooball Evvoluutioon增强强数据速速率改进进)是类类似GPPRS但但带宽更更大的网网络技术术,允许许最高

35、3384KKbitt/s的的传输速速度,也也是GSSM的进进化版。营营运商将将可以提提供高速速多媒体体应用;与GPPRS不不同,EEDGEE需要不不同于目目前GSSM的调调制技术术,投入入将较大大。EDDGE技技术 可可以说是是GSMM系统的的边缘技技术,一一些营运运商视EEDGEE为GPPRS发发展到33G/UUMTSS(Unniveersaal MMobiile Tellecoommuuniccatiion Sysstemm通用移移动通信信系统)的过渡渡技术,它它是否会会被广泛泛采用取取决于设设备、终终端和相相关应用用在时间间上能否否配合。EEDGEE提供GGSM数数据业务务时具有有资源利

36、利用率低低、使用用成本高高等不可可避免的的问题。 GPRS(general packets radio service):全称为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在世纪之交应运而生,利用GPRS技术理论上最高能够达到171.2kbit/s。这个数字是现在的固定电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的3倍,是当前GSM网络上电路交换数据服务速率的10倍。随着GPRS的出现,人们第一次能够真正通过移动设备享受完全的Internet访问功能。GPRS可以使终端同时进行话音通信业务和数据通信业务,支持各类多媒体业务。由于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GPRS可以允许大约50到100个用户共享同样的带宽。三、GPRS移动数据传输原理 1G

37、PRS系统工作原理 GPRS网络结构中引入了下列新的网络接口: Gn,GSN(SGSN和GGSN)主干网接口,用于各种GSN之间。 Gb,BSS和SGSN之间的接口。 Gr,SGSN和HLR之间的接口。 Gp,不同的GSM网络(不同的PLMN)之间的接口。 Gs,SGSN和MSC之间的接口。 实际上在BSC部分还有一个PCU(Packet control Unit),称为分组控制单元,主要用于完成RLC/MAC功能和与Gb的转换。 GPRS网络是基于现有的GSM网络来实现的。在9001800MHz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完成GPRS业务的网络设备及其相应的连接,网络设备主要包括:(1) G

38、PRS交换设备如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Gate GPRS Supporting Node)和GPRS业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以及其他一些功能实体(域名服务器DNS、计费网关CG和边界网关BG)。SGSN的主要作用是记录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信息,并且在移动台和GGSN之间完成移动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GGSN主要是起网关作用,它可以和多种不同的数据网络连接,如ISDN、PSPDN和LAN等。有的文献中,把GGSN称为GPRS路由器。GGSN可以把GSM网中的GPRS分组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可以把这些分组数据包传送到远端的TCPIP或X.25网络

39、。 (2) GPRS基站子系统附加设备主要包括引入GPRS业务后,在基站子系统BSS或基站收发信机BTS中新增加的硬件单元(PCU)。 (3) 其它设备如本地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移动交换中心MSC、SMSGMSC和SMSIWMSC等GSM系统原有设备被升级以支持相应的与GPRS有关的功能。 (4) 要实现GPRS网络,移动台也必须是GPRS移动台或GPRSGSM双模移动台。2.GPRS的网络特性 GPRS是GSM提供的分组交换和分组传输方式的新的承载业务,可以应用在PLMN内部或应用在GPRS网与外部互联分组数据网(IP、X.25)之间的分组数据传送,GPRS能提供到现有数

40、据业务的无缝连接。使用GPRS时,数据封装进每个分组并在网上发送。网络容量仅在需要时分配,提供了即时连接和高通过率。GPRS提供了非常灵活的波特率,从小于100bit/s到大于171.2kbit/s,因此能处理从低速短消息到浏览复杂网站所需的高速传输。少于一时隙的各种应用可从GPRS的功能中得到好处,可使几个用户共享一个时隙。GPRS允许用户在收发数据资料的同时接收电话。不过,GPRS将要求空中接口和基站分系统两方面作更动,以便能进行此种分组模式的传输。另外GPRS需要新的网络组成部分,SGSN和GGSN,GPRS IP骨干网,以及新型终端。GPRS对电子信箱和数据库接入业务较理想,用户不必为

41、短暂的传输付出高费用。由于基于TCP/IP协议,GPRS可提供与因特网更有效的连接。 (1)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的基本过程是把数据先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包,可通过不同的路由,以存储转发的接力方式传送到目的端,而组装成完整的数据。分组交换基本上不是实时系统,延时也不固定,但可以使不同的数据传输“共用”传输带宽:有数据时占用带宽,无数据时不占用,从而分享资源。同时分组交换可以提供灵活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主要是在端到端的高层进行,以减少中间网络低层环节不必要的开销;也可以在网络部分环节上增加控制,提高安全性。另外通过设置服务等级QoS等手段,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分配延时、带宽等性能,所以分组交换非常适用于

42、数据应用。 (2) 频谱效率在GSM无线系统中,无线信道资源非常宝贵。如采用电路交换,通信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在通信过程中要独占信道,每条GSM信道只能提供9.6kbit/s或14.4kbits传输速率。如果多个组合在一起(最多8个时隙),虽可提供更高的速率,但只能被一个用户独占,在成本效率上显然缺乏可行性。而采用分组交换的GPRS则可灵活运用无线信道,每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无线信道,而同一信道又可以由几个用户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在理论上,GPRS可以将最多8个时隙组合在一起,给用户提供高达171.2kbit/s的带宽,从14.4kbit/s171kbit/s,足足比以前超

43、出了10倍的传输速度,保证了更大数据的传输,更快的因特网接入。由于GPRS用户的数据通信费是以数据量为基础,而不考虑通信时长,所以GPRS用于IP业务的接入将更为用户所接受。GPRS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在线”。人们可以随时获得即时的更新结果,只要移动设备打开,就会一直收到信息,这使它成为理想的数据传输方法。从无线系统本身的特点来看,GPRS使GSM系统实现无线数据业务的能力产生了本质的飞跃。 (3) Internet识别 典型的互联网连接是:用户通过拨号接入某一ISP,通过ISP的网络访问互联网。因此用户需要付拨号电话费和网络使用费两部分费用,而GSM做无线接入时付无线网络电话费。如果通过GP

44、RS接入互联网则有很大的不同,因为GPRS是无线分组数据系统,只要用户一打开GPRS终端,就已经附着到GPRS网络上,GPRS通过允许现存的Internet和新的GPRS网络的互通首次完全实现了移动Internet功能。也就是用户通过GPRS系统的网关GGSN连接到互联网,GGSN还提供相应的动态地址分配、路由、名称解析、安全和计费等互联网功能。目前任何一种在固定Internet上的业务(如文件传输协议、网页浏览、交谈、信函、遥信)通过利用GPRS将同样能在移动网络上实现。所以,移动业务运营商同时也是互联网业务的提供商。 3GPRS分组数据路由及传输原理 LLC(Logical Link Co

45、ntrol)协议基于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协议,LLC帧包含帧头、临时地址字段、可变长度信息字段和帧检测序列,为MS和SGSN之间提供高可靠的逻辑链路,可传输确认帧和非确认帧,对中断帧可检测重发,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点数据传输。利用同一个物理信道实现网络和多个MS之间传输信息,LLC层允许信息传送有不同优先级。 SNDCP(SubNetwork 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从移动台MS到SGSN,数据分组被分成几个子网相关的收敛数据单元,SNDCP协议执行用户数据的分段处理、用户数据的压缩、TCP/IP头的压缩和加密功能。 BSSG

46、P(Base SubSystem GPRS Protocol)协议支持基站和SGSN之间传送路由信息和QoS信息,及执行SGSN和BSC(基站控制器)之间信令管理和分组确认功能。Network Service(NS)网络服务层用来传输BSSGP PDUs,它是基于BSS和SGSN间的帧中继连接,可以采用直联方式,也可经过帧中继网络进行连接。 GTP(GPRS Tunnelling Protocol)协议在GPRS骨干网中在GSNs之间(如SGSN和GGSN)提供协议信道,所有的PTP分组数据协议的PDUs应由GTP协议进行封装。 TCP/UDP,其中TCP是承载需要可靠数据链路(如X.25)的

47、GPRS骨干网的GTP PDUs的协议,而UDP是承载不需可靠数据链路 (如IP)的GPRS骨干网的GPT PDUs的协议。TCP提供流量控制和保护GTP PDUs避免数据丢失和崩溃功能,而UDP仅提供避免GTP PDUs崩溃的功能。 IP是GPRS骨干网协议,用于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的路由协议,GPRS第一阶段采用Ipv4,最终要采用Ipv6协议。 L1bis,L1,L2底层协议,在GPRS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各厂商的解决方法可能不同。在MS和SGSN之间,由SNDCP/LLC协议来路由转发分组数据单元PDU,通过TLLI/NSAPI标识来唯一识别特定用户的PDU。在SGSN和GGSN之间,利

48、用GTP头中的TID和IP头中的GSN地址来唯一标识特定用户的PDU传输隧道。GPRS中的分组数据传输主要分为MS-PDN、MS-MS两种类型。四、移动数数据业务务的应用用和发展展展望 通过使使用GPPRS技技术,传传统的GGSM可可以在原原有的网网络上提提供许多多新的服服务。与与现在的的电路交交换数据据服务不不同的是是,它是是一种面面向非连连接的技技术,平平时用户户并不需需要一直直占用无无线资源源,一旦旦有信息息发送或或接收需需求时可可以立即即进行连连接。与与传统的的电路交交换数据据服务相相比,面面向非连连接是GGPRSS的主要要优势之之一,这这种方式式可以允允许多个个用户同同时共享享同样的

49、的带宽,因因而大大大提高了了无线资资源的利利用率,这这种特性性对于远远程信用用卡认证证等具有有时间敏敏感性的的关键应应用是十十分重要要的。 目前运运营商提提供的GGPRSS为基础础的无线线数据的的应用有有: GPPRS手手机可作作为无线线MODDEM使使用,并并使个人人电脑进进行互联联网浏览览,包括括WEBB浏览、电电子邮件件、FTTP、TTELNNET等等;VPPN(虚虚拟专用用网)/移动办办公; 不不间断WWAP接接入业务务;浏览览WAPP信息,包括新新闻、证证券消息息、天气气预报、生生活咨讯讯; 轻松松下载铃铃声图片片,可下下载FLLASHH图片和和多和弦弦铃声; 移动商商务、移移动银行

50、行; 收发发E-MMAILL; 综合合定位技技术,提提供个性性化移动动定位服服务; 移移动QQQ,网上上聊天; JAVVA游戏戏下载,玩玩最INN的互动动游戏; 移动炒炒股,在在线交易易。 从从广义来来说:GGPRSS技术可可以应用用的领域域有: 通过过GPRRS接入入独立的的Intternnet业业务提供供者(IISP); 社团的的连接(与与企业内内部Inntraanett互通,使使用户能能无线接接入内部部局域网网); 声频频数据流流; 多媒体体; 信息通通知E-mmaill和无线线E-mmaill; 个人事事务(如如控制家家庭设备备) 结合定定位技术术,提供供个性化化移动定定位服务务及车队

51、队管理; 信信息业务务(信息息点播:新闻、证证券消息息、天气气预报、生生活资讯讯); 银行行业务; 电电子商务务; 遥测; 自自动售货货机报告告; 基于网网络的多多用户游游戏; 预付付费数据据业务; 智智能数据据和话音音; 远程LLAN接接入。 虽然WWAP业业务的受受阻曾一一度让移移动数据据业务市市场低迷迷,但GGPRSS的出现现,较之之GSMM在数据据的传输输上产生生了由电电路交换换到分组组交换这这样一个个质的飞飞跃,这这使得移移动互联联网和数数据业务务产生许许多崭新新的应用用。移动动数据业业务作为为移动通通信与数数据通信信的结合合点,能能使移动动用户随随时随地地得到话话音、文文本、图图像

52、信息息的服务务,移动动和数据据的完美美结合使使得人们们能够实实现“任任何地点点的任何何人在任任何时间间”连接接到“任任何信息息”的美美好设想想。对于于运营商商而言,GGPRSS带来的的移动数数据业务务意味着着无限的的商机和和发展的的未来,GGPRSS是第二二代向第第三代网网络演进进的一个个非常重重要、不不可或缺缺的一个个步骤和和里程碑碑。走向向的的必经之之路C 20003年77月2日日 111:100通信信世界网网 浙江移移动通信信公司 楼揽揽月 沈沈红群 近十年年,移动动通信高高速发展展着,尤尤其是诞诞生以来来,其用用户量不不断增长长。目前前,我国国的用户户数已近近万,预预计到年,全全球用户

53、户数将达达到亿亿。此外外,随着着经济的的发展和和科技的的进步,人人们对通通信的需需求越来来越高,希希望随时时随地都都能进行行信息的的交流。因因此,当当仅仅提提供话音音服务远远远不够够时,在在移动通通信基础础上结合合数据通通信的新新技术成成为未来来通信发发展的主主流。对对于运营营商来说说,如何何在激烈烈的市场场竞争中中把握好好机会,抓抓住移动动数据业业务这个个重要的的增长点点,快速速提供业业务并建建立市场场壁垒,建建立自己己的牢固固的客户户群,同同时如何何最大限限度保护护现有的的投资,是是当前必必须考虑虑的问题题。(通通用分组组无线业业务)正正是我国国运营商商所寻找找的答案案,不不仅可以以在现网网基础上上快速提提供移动动数据业业务,而而且它也也是网络络走向的必必经之路路(网网络图如如图)。一、业务务及特点点 为为用户提提供端到到端分组组交换和和传输方方式数据据业务。能能有效地地利用网网络资源源。 应用业业务有以以下特点点:()适适用突发发地数据据业务(非非周期性性的);()频频繁传送送少量数数据,适用每每分钟传传送几次次小于字字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